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二 (30)
卷之二 (30)
1. 脫脈案
堂弟,心力經營,煩勞動火,消穀善飢,坐則手足俱顫,寐則手足如墮,夢則體析為二,神志恍惚,呵欠氣泄,右脈小弱,左虛軟不受按。因操勞疲神,元氣不受鎮攝,若轉失氣,須防暴脫。食下煩嘈稍定,足知中宮底柱乏權,急攝陽以交陰。潞參、茯神、山藥、五味、杞子、白芍、龍骨、牡蠣(俱煅研)、棗仁(炒研)。
三服神昏安貼,諸症俱減,惟巔痛唾涎。原方加嫩桑葉炒、甘菊以熄肝膽風熱,加益智、半夏(青鹽炒),以攝脾涎。又數服,間服膏方而安。此症因其胃旺能納,專受滋填,用海參煨鴨,及火腿雞蛋等,皆血肉有情之品,故未及兩旬已瘥。
白話文:
我的堂弟,因為用心費力、操勞過度而動了火氣,導致食慾旺盛、容易感到飢餓。坐著的時候手腳都會顫抖,睡覺的時候則感覺手腳像要掉下去一樣,做夢時感覺身體分裂成兩半,精神恍惚,經常打呵欠、氣息微弱。把脈發現右脈微弱,左脈虛弱無力,按下去沒有力道。這都是因為過度操勞耗損精神,元氣無法鎮定,如果進一步失去元氣,就要小心突然虛脫。吃了東西後,心中煩躁的感覺稍微平息,可以判斷是脾胃虛弱,中焦無力,所以需要趕快補陽氣以調和陰陽。我開的藥方是:潞黨參、茯神、山藥、五味子、枸杞子、白芍、煅龍骨、煅牡蠣、炒棗仁。
吃了三帖藥後,精神昏沉的情況得到舒緩,其他症狀也都減輕了,只有頭頂痛和流口水的狀況還在。我便在原來的藥方中加入炒嫩桑葉、甘菊花,來平息肝膽的風熱;再加入益智仁、青鹽炒半夏,來收斂脾胃的口水。又吃了幾帖藥,並搭配膏方調養,身體就康復了。這個病症是因為他胃口好、能吃,所以特別需要滋補,因此我讓他吃海參燉鴨肉,以及火腿雞蛋等血肉有情之物,不到兩個禮拜就痊癒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