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附方

〔補中〕,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功效:**補中益氣

〔調中〕,調中益氣湯,即補中益氣湯去歸、術,加木香、蒼朮。

白話文:

〔調中〕,調中益氣湯,是將補中益氣湯去掉當歸、黨參,加上木香、蒼朮。

〔升陽〕,升陽益胃湯,六君子加,耆,芍,羌,獨,防,柴連,澤瀉,薑,棗

白話文:

升陽:升陽益胃湯,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添加了人參、白芍、羌活、獨活、防風、柴胡、連翹、澤瀉、生薑和大棗。

〔補脾〕,四君子湯,參,苓,朮,草,加陳皮,名異功散,再加半夏,名六君子湯。

白話文:

【補脾】,四君子湯,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加入陳皮,名稱為【異功散】,再加入半夏,名稱為【六君子湯】。

〔脾陽〕,益黃散,陳皮(一兩),青皮,訶子肉,炙草(各五錢),丁香(二錢),

白話文:

脾陽:

益黃散,由以下藥材組成:

  • 陳皮(一兩)
  • 青皮
  • 訶子肉
  • 炙草(各五錢)
  • 丁香(二錢)

〔利濕〕,平胃散,見一卷濕。

〔祛暑〕,清暑益氣湯,見一卷暑。

白話文:

[利濕] [平胃散](見《醫方集解》一卷濕)

[平暑] [清暑益氣湯](見《醫方集解》一卷暑)

〔飢傷〕,當歸建中湯,芍,桂,飴,草,薑,棗,當歸

白話文:

飢餓和營養不良,用當歸建中湯來治療,方劑組成包括:

芍藥、桂枝、飴糖、甘草、乾薑、紅棗、當歸

〔病後〕,參苓白朮散,參,苓,朮,草,山藥,扁豆,蓮子,桔梗,砂仁,薏仁

白話文:

病後調補藥方:參苓白朮散

材料:

人參、茯苓、白朮、茵陳、山藥、扁豆、蓮子、桔梗、砂仁、薏仁

用法:

將所有材料藥研製成細粉末,每次服用10克,每日三次,用溫水送服。

功效:

補氣健脾、益氣養陰、健胃消食、寧心安神。

適用人羣:

病後虛弱、體質虛弱、脾胃虛弱、心悸失眠的人。

〔脾腎〕,蟠桃果,芡實,蓮子,核桃,熟地,棗肉,用豬腰子摻入茴香末,蒸熟去膜,同藥搗成餅。

白話文:

脾腎糕

材料:

  • 桃子
  • 芡實
  • 蓮子
  • 核桃
  • 熟地
  • 棗肉
  • 豬腰子
  • 茴香末

作法:

  1. 將豬腰子洗淨,加入茴香末,隔水蒸熟。

  2. 去除豬腰子的膜,與其他藥材一起搗成泥。

  3. 將藥泥做成糕狀,即可食用。

〔胃火〕,安胃飲,黃芩,石斛,澤瀉,木通,陳皮,楂肉,麥芽,若熱甚去後三味,加,石膏,生地,麥冬

〔脾濕〕,半夏枳朮丸,半夏,枳,朮

白話文:

〔胃火〕,安胃飲,黃芩、石斛、澤瀉、木通、陳皮、山楂肉、麥芽,如果火勢過旺,去掉後三味,添加石膏、生地、麥冬。

脾濕

半夏枳朮丸

成分:半夏、枳實、茯苓

〔和胃〕,養胃湯,人參,藿香,厚朴,蒼朮(各一錢),茯苓(錢二分),陳皮(錢五分),草果,炙草(各六分),加烏梅(二個),生薑(三片),水煎。

白話文:

〔和胃〕養胃湯:

人參、藿香、厚朴、蒼朮(各一錢),茯苓(二分錢),陳皮(五分錢),草果、甘草(各六分),加烏梅(二個),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2. 脾胃脈案

張,髫年寒熱肢冷,食少便瀉,尚作瘧治,遂神疲色慘,脈沉,須防慢驚,急理脾陽。先用理中湯,少加附子,手足乃溫。專用異功散,加蓮、棗理脾,熱減瀉止。

白話文:

張某,童年時患有寒熱、四肢冰冷、食慾不振、大便稀薄,還曾患有瘧疾,導致精神疲倦、面色萎黃,脈搏沉細。需要預防驚悸,急於調理脾陽。首先使用理中湯,稍加附子,手腳才溫暖起來。專用異功散,加入蓮子、棗子來調理脾胃,熱度降低,腹瀉停止。

於,脅痛吞酸已止,肝火悉平,但中脘氣窒,口燥不知飢,右脈欠和,胃陰未復。用沙參、麥冬、花粉、當歸、白芍、栝蔞、小麥、蔗汁。三服得平。

白話文:

那麼,肋骨疼痛和吞酸水的情況已經停止了,肝火已經全部消除了,但是中脘的氣息不通暢,口乾舌燥不知道飢餓,右邊的脈搏不太正常,胃陰沒有恢復。使用沙參、麥冬、花粉、當歸、白芍、栝蔞、小麥、甘蔗汁。服用三次之後病情平穩。

薑,左脈浮而鉤,右弦緩,脘中久痛,納食稍緩,乃飢傷脾絡所致。經言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勿用平肝,克伐生氣。潞參、當歸鬚、白芍、飴糖、紅棗、甘草、牡蠣粉、糯稻根鬚、降香末。數劑而安。

白話文:

薑姓患者,左脈浮而鉤,右脈弦而緩,脘中經常疼痛,吃東西比較緩慢,這是因為飢餓損傷了脾絡所致。醫經上說脾喜歡舒緩,吃容易消化的甘甜食物來讓它舒緩,不要用平肝的藥物,以免剋制生氣。用潞參、當歸鬚、白芍、飴糖、紅棗、甘草、牡蠣粉、糯稻根鬚、降香末等藥物治療。服用幾劑藥之後,薑姓患者的病情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