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二 (29)
卷之二 (29)
1. 衄血脈案
族子,勞力傷陰,口乾鼻衄,頰赤神疲,是冬陽不潛,當春脈洪晡熱,系引動溫邪。先治溫,後治勞。黑山梔、生地、白芍、丹皮、麥冬、沙參、蔗汁。三服脈洪已退,鼻衄亦止,而右尺不靜,龍焰未熄,宜滋陰潛陽。六味丸料去澤瀉,加龜板、淡菜、五味、白芍。煎服十劑效。
白話文:
我的堂弟因為勞心勞力,傷害了陰液,導致口乾、鼻出血、臉頰發紅、精神疲倦。這是因為冬季的陽氣沒有潛藏好,到了春天就會脈象洪盛、午後發熱,這是牽動了溫熱的邪氣。先治療溫熱的邪氣,再治療勞倦的症狀。開立了黑山梔、生地、白芍、丹皮、麥冬、沙參、蔗汁等藥物。服用了三劑藥後,脈象洪盛的症狀已經消退,鼻出血也止住了,但是右尺脈還是不安靜,龍火還沒有熄滅,應該滋陰潛陽。將六味丸的處方中去掉澤瀉,加入龜板、淡菜、五味、白芍。煎服十劑藥後,症狀痊癒。
肖,去秋陰瘧,病延今夏,三日兩發,熱重寒輕,鼻衄左孔,膝脛熱蒸,乃腎陰下虧,膽火上冒。仍用柴、防升動,致汗多渴眩,鼽衄不已,皆誤藥貽咎。生地、丹皮、山梔、知母(酒炒)、牛膝(酒蒸)、白芍、烏梅、桑葉,三四服病已。嗣此多服六味丸以滋下元。
白話文:
肖某,去年秋天得了陰瘧,病情一直延續到今年夏天,每隔三天發作兩次,發熱重,畏寒輕,鼻衄以左側為主,膝蓋和小腿發熱,這是腎陰虧虛,膽火上炎所致。仍服用柴胡和防風以升動陽氣,導致汗多、口渴、眩暈,鼻衄不止,都是用錯藥引致的禍害。生地、丹皮、山梔、知母(用酒炒過)、牛膝(用酒蒸過)、白芍、烏梅、桑葉,服用三四次後,病情就已經好了。此後多服用六味丸以滋養下元。
呂氏,暑熱煩勞,下崩上衄,屢次暈絕,肢冷胸溫,甦醒後脅滿心忡,驚汗不寐,脈虛芤。此心肝血失所統,而氣隨血脫也。急須固氣以攝血,乃陰從陽長之理。用洋參(五錢)、茯神(三錢)、棗仁、龍骨(各二錢)、黑甘草(錢半)、龍眼(五枚)、小麥(二合)、五味(八分)。三劑神安熟寐,逾日血仍至,復暈而蘇。
用理中湯加荊芥(醋炒黑),數服得止。
白話文:
呂姓患者,因暑熱勞倦,出現月經崩漏、鼻出血、多次暈厥、手腳冰涼、胸口溫熱的症狀。清醒後,還伴有脅肋滿痛、心悸、驚慌盜汗、失眠等情況,脈搏虛弱而緩慢。
這是由於心肝血脈失去統攝,導致氣血隨之脫離所致。因此,治療應急須固攝氣血,以符合陰從陽長的生理規律。
使用藥物包括洋參(五錢)、茯神(三錢)、棗仁、龍骨(各二錢)、黑甘草(錢半)、龍眼(五枚)、小麥(二合)、五味子(八分)。
三劑藥服用後,患者神志安定,睡眠良好。第二天,月經崩漏的症狀仍然存在,再次暈厥後甦醒過來。
使用理中湯,加上醋炒黑的荊芥,服下幾次就能止住症狀。
王,春初鼻衄,口乾惡熱,由努力傷絡,血凝氣聚,臍左板硬如掌,脘痞不容側臥,脈左大右小。肝乘絡傷,應地氣上騰,直犯清道。先進緩肝降逆,俟衄止,再商理瘀。黑山梔、鬱金、蔞仁、白芍、阿膠(水化)、當歸(醋炒)、麥冬、丹皮、炙草。一啜甚適,三服衄止,脈左斂。
白話文:
王姓患者,在春初出現了鼻出血、口乾、怕熱的症狀。這都是由於他用力過度,損傷了經絡,導致血凝氣聚。他的臍左側出現了硬塊,像手掌一樣硬,而且腹部脹滿,不能側臥。脈搏左手大,右手小。
判斷為肝臟經絡受傷,導致地氣上逆,直接侵犯清道。先用緩肝降逆的方法治療,等鼻出血停止後,再考慮治療瘀血。
方藥:黑山梔、鬱金、蔞仁、白芍、阿膠(水化)、當歸(醋炒)、麥冬、丹皮、炙草。
患者服用此方後,覺得很舒服,服用三劑後,鼻出血停止,左手脈搏也變小了。
原方去芍、膠、歸、草,加牡蠣、降香、牛膝、歸鬚、桃仁。二服便下瘀黑,脘腹俱寬,蓋血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故降逆佐甘緩,理瘀佐軟堅。
白話文:
原來的方子去了芍藥、阿膠、當歸、益母草,加了牡蠣、降香、牛膝、當歸尾、桃仁。服用兩帖後,瘀黑的血便排出來了,胸腹都舒適了,這是因為血液下行是順的,上行是逆的。所以要以甘緩的藥來輔助降逆,以軟堅的藥來輔助理瘀。
宗,面蒼赤,體質陰虛,病後微熱,牙齦血衄成塊,隨嚥下,不痛不腫。治用滋腎以潛龍火,熟地(水煮)、黃柏(酒炒)、茯苓。丹皮、牛膝(蒸)煎湯,沖真藕粉。二服。外用青鹽、青黛、石膏。研細敷齒齦,不日而衄止。
白話文:
患者姓宗,面部蒼赤,身體虛弱,病後輕微發熱,牙齦出血成塊,隨吞嚥下,不痛不腫。治療方法是用滋補腎陰來潛降虛火,用熟地(水煮)、黃柏(酒炒)、茯苓、丹皮、牛膝(蒸)煎湯,沖服真藕粉。服用兩次。外用青鹽、青黛、石膏研細敷在牙齦上,幾天后出血就停止了。
王,當春大衄,由情志拂逆,膽火上迫,致血直犯清道,昏眩不時。速用清降,以遏少陽升逆之威。羚羊角、黑山梔、丹皮、阿膠、生地、鮮桑葉,二服衄止。脈來小澀模糊,胸際隱痛,晡時足腫,由傭作傷陽,元氣不振,懼其遇勞輒發。法宜和補脾陽,潞參、白朮、炙草、茯神、白芍、當歸(醋炒)、鬱金(汁)。數服愈。
白話文:
王姓病人,在春天時發生嚴重的流鼻血,這是由於情緒激動、肝火上逆導致的,血液直接衝擊了清道(指頭面部),出現了頭暈目眩的症狀。需要迅速採用清熱降火的方法,以遏制少陽升逆的氣勢。用羚羊角、黑山梔、丹皮、阿膠、生地、鮮桑葉等藥物,連服兩劑,流鼻血的症狀就停止了。
脈象來得小而澀,而且模糊不清,胸部隱隱作痛,傍晚時分腳部浮腫。這是由於勞累過度損傷了陽氣,元氣不振,擔心他遇到勞累時病情就會發作,因此需要採用補脾陽的方法。用潞參、白朮、炙草、茯神、白芍、當歸(醋炒)、鬱金(汁)等藥物,連服多劑,病情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