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二 (25)
卷之二 (25)
1. 血症脈候
失血脈數大為陽盛,澀細為血少,細數為陰火鬱於血中,芤為失血,弦緊脅痛為瘀結。寸大尺微,為肺中伏火。尺盛而寸虛,為腎虛陰火。尺滑而疾,為血虛有熱。右脈虛大,為脾胃火。左脈數盛,為肝膽火。失血脈微弱細小和緩者易治;洪數實大弦急,或雖小按之如循刃,及衄血身熱,脈至而搏,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皆不治。咳出白血,似肉似肺,淺紅色者死;喘咳失血,氣逆,脈見弦緊細數,有熱,不得臥者死。
吐唾血,脈細弱者生,實大者死。
白話文:
-
脈搏失血的脈象大而有力多屬於陽盛體質,脈搏澀而細小多屬於血虛體質,脈搏細而數多屬於陰火鬱結於血中,脈搏芤多屬於失血,脈搏弦緊且有脅痛多屬於瘀血結塊。
-
寸脈大而尺脈微弱,多屬於肺中伏火。尺脈盛而寸脈虛弱,多屬於腎虛陰火。尺脈滑而急促,多屬於血虛有熱。
-
右脈虛大,多屬於脾胃火。左脈數而盛,多屬於肝膽火。
-
失血脈搏微弱細小和緩者容易治療;洪數實大弦急,或雖然脈搏小但按上去像刀刃一樣,以及鼻出血身體發熱,脈搏搏動,嘔血胸悶蔓延至背部,脈搏細小而急促,這些情況都難以治療。
-
咳嗽出血,出血物像肉或肺,顏色淺紅者死亡;喘咳失血,氣息逆亂,脈搏弦緊細數,有熱,不能平躺者死亡。
如果吐出腥臭的痰血,脈象細弱的人能活下來,脈象實大的的人則會死亡。
2. 附方
〔心脾〕,歸脾湯,見本卷勞瘵。
〔益肺〕,生脈散,參,麥,五味
〔虛寒〕,理中湯,參,朮,薑,草
白話文:
心脾
歸脾湯(見本卷「勞瘵」篇)
益肺
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
虛寒
理中湯:人參、白術、乾薑、炙甘草
〔補腎〕,六味丸,七味丸,八味丸,俱見一卷中風。六味丸加五味,名都氣丸。
白話文:
〔補腎〕,六味丸、七味丸、八味丸,詳細內容見第一卷的“中風”。六味丸再添加五味,就叫做“都氣丸”。
〔熱寒〕,麻黃人參芍藥湯,麻,桂,參,耆,歸,芍,麥,五,味,草
〔補氣〕,保元湯,見一卷火。
白話文:
【熱和寒】
麻黃人參芍藥湯:
材料:麻黃、桂枝、人參、熟地黃、當歸、芍藥、麥門冬、五味子、甘草。
製法:將以上材料一起煎煮,取藥汁服用。
功效:疏散風寒,宣肺止咳,養陰生津,斂肺止汗。
主治:傷寒表證,兼有熱象,如發熱、頭痛、咳嗽、脈浮。
補氣
- 保元湯(《保元湯》):見《一卷火》。
〔壯水〕,青鉛六味飲,六味湯加青鉛。
白話文:
壯水,就是用青鉛六味飲或六味湯加上青鉛。
〔導下〕,復元活血湯,柴胡,當歸,花粉,甲片,紅花,桃仁,大黃,甘草
白話文:
用[導]湯來治療,再以復元活血湯治療,藥方包含柴胡、當歸、花粉、甲片、紅花、桃仁、大黃和甘草。
〔攻瘀〕,代抵當湯,大黃,歸尾,生地,甲片,元明粉,桂
〔通補〕,元戎四物湯,地,芍,歸,芎,加桃仁、紅花。
白話文:
攻瘀,[代抵當湯]:大黃、歸尾、生地、甲片、元明粉、桂
通補,元戎[四物湯]:地黃、芍藥、當歸、川芎,加桃仁、紅花。
〔和營〕,當歸建中湯,見一卷傷風,加人參,名人參建中湯。
〔通絡〕,旋覆花湯,見本卷痰飲。
白話文:
和解營氣:[處方] 當歸建中湯,參見卷一傷風方,加上人參,稱為人參建中湯。
疏通經絡
旋覆花湯(見本卷《痰飲》)
〔菸酒〕,紫草茸湯,紫草茸,白朮,澤瀉,丹皮,麥冬,犀角,甘草,藕汁,薇銜
白話文:
菸酒:
- 紫草茸湯:
- 紫草茸: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等症狀。
- 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痛等症狀。
- 麥冬:具有養陰清肺、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高燒、神昏、吐血、鼻出血等症狀。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等症狀。
- 藕汁: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吐血、鼻出血、痢疾等症狀。
- 薇銜: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
紫草茸: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等症狀。
-
澤瀉:具有利尿消腫、清熱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痛等症狀。
-
麥冬:具有養陰清肺、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高燒、神昏、吐血、鼻出血等症狀。
-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等症狀。
-
藕汁: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吐血、鼻出血、痢疾等症狀。
-
薇銜: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胃火〕,犀角地黃湯,見一卷溫。
〔肺傷〕,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肝逆〕,化肝煎,青,陳,芍,貝(各二錢),丹,梔,澤(各錢半),
白話文:
胃火,使用「犀角地黃湯」(見《醫方類聚》卷一,溫病)。
肺傷,使用「補中益氣湯」(見《醫方類聚》卷一,中風)。
肝逆,使用「化肝煎」:藥材包括青木香、陳皮、芍藥、貝母(各二錢),丹參、梔子、澤瀉(各一錢半)。
〔心氣〕,天冬湯,參,耆,歸,芍,地,草,二冬,遠志,阿膠,沒藥,藕節,薑
白話文:
〔心氣〕,天冬湯。 人參、黃耆、當歸、芍藥、地黃、草決明、天冬、麥冬、遠志、阿膠、沒藥、藕節、生薑。
〔胃陽〕,歸耆異功散,參,苓,朮,草,陳,歸,耆
〔胃陰〕,金匱麥門冬湯,見一卷燥。
〔肺痿〕,人參固本丸,見一卷中風。
〔勞怯〕,四陰煎,見本卷痰飲。
〔血虛〕,當歸補血湯,耆(一兩),歸(二兩)
〔血虛〕,十全大補湯,見一卷中風。
〔氣虛〕,養營湯,見本卷勞瘵。
白話文:
胃陽:歸耆異功散,成分包含人參、茯苓、白術、生地黃、當歸、黃耆。
胃陰:金匱麥門冬湯,見於《金匱要略》第一卷,主治口乾舌燥等胃陰不足的症狀。
肺痿:人參固本丸,見於《萬病回春》第一卷中風篇,主治肺痿不足。
勞怯:四陰煎,見於本卷《飲症》,主治勞怯心悸、眩暈。
血虛:當歸補血湯,成分包含黃耆(一兩)、當歸(二兩),主治血虛。
血虛:十全大補湯,見於《萬病回春》第一卷中風篇,主治氣血兩虛。
氣虛:養營湯,見於本卷《勞瘵》,主治氣虛。
〔津涸〕,元霜紫雪膏,雪梨(六十枚),藕汁(十杯),生地汁(十杯),麥冬汁(五杯),萊菔汁(五杯),茅根汁(十杯),合煎。去渣,入煉蜜(一斤),飴糖(八兩),薑汁(半杯),再熬服。
白話文:
【津液不足】症狀,元霜紫雪膏,雪梨(六十個),藕汁(十杯),生地汁(十杯),麥冬汁(五杯),萊菔汁(五杯),茅根汁(十杯),混合煎煮。去除渣滓,加入煉蜜(一斤),飴糖(八兩),薑汁(半杯),再次熬煮服用。
〔胸痛〕,小烏沉湯,童便制香附(三錢),烏藥(錢半),炙草(一錢),沉香(五分磨汁),加入鹽一字。
白話文:
【胸痛】,用小烏沉湯來治療,方劑組成為:
- 香附(三錢),用童便調制。
- 烏藥(錢半)。
- 炙草(一錢)。
- 沉香(五分,研磨成汁液)。
- 加入鹽一字。
〔去瘀〕,黑神散,熟地,歸尾,赤芍,蒲黃,桂心,炮薑,甘草,黑豆(炒去皮),童便、酒各半,煎。
白話文:
〔去瘀〕,以黑神散、熟地、歸尾、赤芍、蒲黃、桂心、炮薑、甘草、黑豆(炒熟去掉豆皮)、童便和酒各一半煎煮。
〔虛勞〕,劫勞散,見本卷咳嗽。
〔乾咳〕,瓊玉膏,見一卷燥。
白話文:
虛勞,劫勞散,詳見本卷咳嗽。
乾咳,瓊玉膏,詳見一卷燥。
〔降痰〕,天門冬丸,(一兩),阿膠,茯苓,杏仁,貝母(各五錢),蜜丸。
白話文:
〔用來〕治療痰症,用天門冬丸(一兩)、阿膠、茯苓、杏仁、貝母(各五錢),將這些材料混合後做成蜜丸。
〔陰虛〕,六味阿膠飲,六味丸加阿膠。
〔潮熱〕,八珍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陰虛:**六味阿膠飲,六味丸加上阿膠。
**潮熱:**八珍湯,詳見中風篇第一卷。
〔勞嗽〕,人參飲子,人參(二錢),五味(二十粒),耆,麥,歸,芍(各錢半),甘草(一錢),
白話文:
〔勞嗽〕,人參飲劑,人參(四公克),五味子(十公克),人參、小麥、當歸、芍藥(各三公克),甘草(二公克)。
〔止血〕,花蕊石散,花蕊石(煅研細,三錢),以童便煎溫調下,男用酒一半,女用醋一半,和。
〔逐瘀〕,大黃黃連瀉心湯,大黃,黃連
白話文:
〔止血〕,使用花蕊石散,將花蕊石煅燒研磨成細粉,取三錢,用童便煎煮溫熱後服用,男性服用時加入一半的酒,女性服用時加入一半的醋,調和服用。
逐瘀
大黃黃連瀉心湯
- **大黃:**清熱瀉火,活血化瘀。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咽火〕,清咽太平丸,薄荷(十兩),川芎,防風,犀角,柿霜,甘草(各二兩),桔梗(三兩),蜜丸。
〔補心〕,養心湯,見本卷勞瘵。
白話文:
【咽火】,清咽太平丸,薄荷(十兩),川芎、防風、犀角、柿霜、甘草(各二兩),桔梗(三兩),用蜜丸。
補心
養心湯(參考本卷「勞瘵」條)
〔唾血〕,清唾湯,二母,桔梗,元參,黃柏,熟地,天冬,遠志,麥冬(各一錢),炮薑(五分),
白話文:
【咯血】,清唾湯,二母、桔梗、元參、黃柏、熟地、天冬、遠志、麥冬(各一錢),炮薑(五分)
〔胃虛〕,七珍散,參,苓,朮,草,耆,山藥,粟米
白話文:
胃虛:
七珍散:
-
人參:補氣益元,健脾益肺。
-
白茯苓:益氣健脾,寧心安神。
-
白術:健脾補氣,燥濕化痰。
-
白芍:養血和肝,柔肝止痛。
-
黃耆:補氣益衛,固表止汗。
-
山藥:補脾益氣,滋腎固精。
-
粟米:健脾益胃,補腎固精。
〔勞唾〕,黃耆散,炙耆,糯米(炒),阿膠,等分為末,米湯下三錢。
白話文:
〔勞唾〕,黃耆散,將黃耆、糯米(炒過)、阿膠,等份研磨成粉末,用米湯送服三錢。
〔肺痿〕,人參平肺散,見一卷火。
〔怒嘔〕,柴胡疏肝散,見本卷勞瘵。
白話文:
肺痿
- 人參平肺散(見於「一卷火」)
嘔吐
- 柴胡疏肝散(見於「本卷勞瘵」)
〔胃傷〕,是齋白朮散,參,朮,耆,苓(各一錢),山藥,百合(各八分),薑(三片),棗(二枚)
白話文:
(胃傷)
(藥方)齋白朮散(一錢),人參(一錢),白朮(一錢),枸杞子(一錢),茯苓(一錢),山藥(八分),百合(八分),乾薑(三片),紅棗(兩枚)
〔酒傷〕,葛黃散,黃連(四兩),葛花(三兩),用大黃末水熬成膏為丸,或為末服,溫湯下。
白話文:
(酒傷)葛黃散
組成:黃連(四兩),葛花(三兩)
製法:將大黃研末,用熱水熬煮成膏,再將膏製成丸劑,或者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服用時,以溫熱的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