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3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35)

1. 附方

〔風痰〕,防風丸,防風,川芎,天麻,甘草,蜜丸,硃砂為衣,荊芥湯下。

〔寒痰〕,青州白丸子,生白附子,生南星,生半夏,川烏,糯米汁為丸。

〔寒痰〕,理中化痰丸,參,術,姜,草,加苓、夏。

〔暑痰〕,消暑丸,見一卷暑。

〔濕痰〕,二術二陳湯,二術,苓,夏,陳,草

〔濕痰〕,白朮丸,星,夏,術,為丸,薑湯下。

〔燥痰〕,潤肺飲,二母,陳,苓,麥,桔,花粉,生地,草,姜

〔火痰〕,清氣化痰丸,杏,蔞,枳,夏,星,陳,芩,苓,薑汁糊丸。

〔食痰〕,保和丸,楂肉(二兩),半夏,神麯,橘紅,麥芽,茯苓(各一兩),黃連,連翹,蘿蔔子(各五錢。水丸。)

〔食痰〕,栝蔞丸,蔞仁,半夏,山楂,神麯糊丸。

〔酒痰〕,瑞竹堂化痰丸,星,夏,青,陳,杏,葛,蘿蔔子,蘇子,楂肉,麥芽,神麯,香附,薑汁

〔郁痰〕,七氣湯,見本卷咳嗽。

〔氣痰〕,三仙丸,南星曲,半夏曲(各四兩),香附(二兩),糊丸。

〔驚痰〕,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糊丸,薑湯下,一名妙應丸。

〔老痰〕,青礞石丸,礞石打碎,用焰硝二兩,同入瓦罐內,泥封,煅石色如金為度,水丸。一名奪命丹。

〔頑痰〕,青綠丸,石青(一兩),石綠(五錢),研飛,曲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丸,吐痰不損人。

〔吐痰〕,參蘆散,參蘆(二錢),或加竹瀝和服,取吐,虛人最宜。

〔膈痰〕,桔梗蘆散,桔梗蘆(一二錢),研服探吐。

〔湧吐〕,稀涎散,見一卷中風。

〔降下〕,導痰湯,見一卷中風。

〔降下〕,滾痰丸,礞石(一兩),沉香(五錢),大黃,黃芩(各八兩),百藥煎(一兩),水丸。

〔肺痰〕,利金湯,桔,貝,陳(各三錢),茯苓(二錢),枳殼(錢半),甘草(五分),姜煎。

〔肝痰〕,川芎丸,芎,荷,辛,防,桔,草,蜜丸。

〔喘痰〕,千緡湯,見本卷喘。

〔熱痰〕,半黃丸,南星,半夏,黃芩(各一兩),薑汁浸蒸餅為丸。

〔腎痰〕,桂苓丸,肉桂,茯苓,蜜丸。

〔絡痰〕,旋覆花湯,旋覆花,蔥管,新絳

〔痰核〕,痰核丸,硼砂,沉香,貝母,百草霜,鍾乳粉,陳苓,術,草,蘇葉,鵝管石,石膏,白糖和丸。

〔痰核〕,痰核酒,都管草根(三升),兔耳,一枝箭,白果,紫花,地丁(各一斤),威靈仙(二兩),酒一罈煮。

〔痰痞〕,小陷胸湯,黃連,半夏,栝蔞

〔伏痰〕,指迷茯苓丸,半夏曲(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半),薑汁糊丸,薑湯下。

〔痰嗽〕,六安煎,見本卷咳嗽。

〔膽虛〕,溫膽湯,見一卷溫。

〔痰迷〕,滌痰湯,見一卷中風。

〔痰癇〕,牛黃丸,膽星,全蠍,蟬蛻(各二錢半),牛黃,白附子,殭蠶,防風,天麻(各錢半),麝香(五分),煮棗肉,水銀為丸。

〔熱痰〕,二丹丸,丹參,熟地,天冬(各兩半),麥冬,茯神,甘草(各一兩),丹砂,人參,菖蒲,遠志(各五錢),蜜丸。

〔健脾〕,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見一卷中風。

〔補脾〕,參朮健脾丸,參,苓,術,草,陳,名異功散,此再加,歸,芍,姜,棗

〔潤燥〕,清肺飲,見本卷咳嗽。

〔清肺〕,四陰煎,生地,麥冬,白芍,百合,沙參,貝母,阿膠(各二錢),茯苓,花粉(各錢半),生甘草(五分),

〔補中〕,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痰血〕,六味丸,八味丸,見一卷中風,薛氏八味丸,以茯苓為君。

〔火升〕,五味天冬丸,天冬,味,搗丸。

〔痰嗽〕,百花膏,百合,款冬,蜜丸。加,紫菀,百部,烏梅,名加味百花膏。

〔相火〕,滋陰清化丸,二冬,二地,二母,苓,五味,草花粉,山藥,蜜丸。

〔陽衰〕,真武湯,術,附,苓,芍,姜

〔勞嗽〕,補肺湯,參,耆,五味,紫菀

〔痰飲〕,苓桂朮甘湯,苓,桂,術,草

〔逐飲〕,腎氣丸,即八味丸加牛膝、車前。

〔懸飲〕,十棗湯,芫花,甘遂,大戟,大棗

〔溢飲〕,小青龍湯,見本卷咳嗽。

〔支飲〕,葶藶瀉肺湯,葶藶,大棗

〔泄濕〕,五苓散,見一卷溫。

〔伏飲〕,倍術丸,白朮,桂心,乾薑,蜜丸。

〔痰飲〕,小半夏湯,半夏,生薑

〔支飲〕,澤瀉湯,澤瀉,白朮

〔悸眩〕,小半夏加茯苓湯,夏,苓,姜,

〔飲癖〕,薑桂丸,南星,半夏,肉桂

〔飲癖〕,三聖丸,即前三聖散。

〔嘔酸〕,蒼朮丸,蒼朮,棗為丸。

〔和陽〕,外臺茯苓飲,見一卷中風。

〔留飲〕,桂苓湯,茯苓(四錢),桂枝,白朮(各三錢),甘草(一錢),

〔通絡〕,茯苓桂枝湯,苓,桂,芍,草,姜,棗

〔通治〕,五飲湯,參,術,橘,枳,夏,樸,桂,芍,澤,瀉,草,二苓,旋覆花

〔痰逆〕,三子養親湯,蘇子,白芥子,蘿蔔子

〔痰血〕,白金丸,白礬(三兩),鬱金(七兩),薄荷糊丸。

〔逐水〕,小胃丹,芫花,甘遂,大戟,大黃,黃柏,以白朮膏丸。

〔降痰〕,蘇子降氣湯,見本卷失音。

〔熱痰〕,潤下丸,半夏(二兩),南星,炙草,黃連,黃芩(各一兩),橘紅(半斤,鹽水制),蒸餅為丸。

白話文:

[附方]

  • 風痰
  • 防風丸:用防風、川芎、天麻、甘草,加蜂蜜製成藥丸,外層裹上硃砂,用荊芥湯送服。
  • 寒痰
  • 青州白丸子:用生白附子、生南星、生半夏、川烏,用糯米汁做成藥丸。
  • 理中化痰丸:用人參、白朮、乾薑、甘草,再加上茯苓、半夏。
  • 暑痰
  • 消暑丸: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暑證相關內容。
  • 濕痰
  • 二術二陳湯:用蒼朮、白朮、茯苓、半夏、陳皮、甘草。
  • 白朮丸:用南星、半夏、白朮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 燥痰
  • 潤肺飲:用知母、貝母、陳皮、茯苓、麥冬、桔梗、花粉、生地、甘草、生薑。
  • 火痰
  • 清氣化痰丸:用杏仁、瓜蔞、枳實、半夏、南星、陳皮、黃芩、茯苓,用薑汁和成糊狀做成藥丸。
  • 食痰
  • 保和丸:用山楂肉(二兩)、半夏、神麯、橘紅、麥芽、茯苓(各一兩)、黃連、連翹、蘿蔔子(各五錢),製成水丸。
  • 瓜蔞丸:用瓜蔞仁、半夏、山楂、神麯,做成糊狀藥丸。
  • 酒痰
  • 瑞竹堂化痰丸:用南星、半夏、青皮、陳皮、杏仁、葛根、蘿蔔子、蘇子、山楂肉、麥芽、神麯、香附,用薑汁調和。
  • 郁痰
  • 七氣湯: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咳嗽相關內容。
  • 氣痰
  • 三仙丸:用製南星、製半夏(各四兩)、香附(二兩),做成糊狀藥丸。
  • 驚痰
  • 控涎丹:用甘遂、大戟、白芥子,做成糊狀藥丸,用薑湯送服,又名妙應丸。
  • 老痰
  • 青礞石丸:用礞石打碎,加入焰硝二兩,一起放入瓦罐中,用泥封好,燒煉至石頭顏色像金子一樣,製成水丸,又名奪命丹。
  • 頑痰
  • 青綠丸:用石青(一兩)、石綠(五錢),研成細末,用藥麴做成糊狀藥丸,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十丸,吐痰但不會損傷身體。
  • 吐痰
  • 參蘆散:用人參蘆(二錢),可以加竹瀝一起服用,促使嘔吐,適合體虛的人。
  • 膈痰
  • 桔梗蘆散:用桔梗蘆(一到二錢),研成粉末服用,促使嘔吐。
  • 湧吐
  • 稀涎散: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降下
  • 導痰湯: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滾痰丸:用礞石(一兩)、沉香(五錢)、大黃、黃芩(各八兩)、百藥煎(一兩),製成水丸。
  • 肺痰
  • 利金湯:用桔梗、貝母、陳皮(各三錢)、茯苓(二錢)、枳殼(一錢半)、甘草(五分),加生薑煎煮。
  • 肝痰
  • 川芎丸:用川芎、荷葉、細辛、防風、桔梗、甘草,加蜂蜜做成藥丸。
  • 喘痰
  • 千緡湯: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喘證相關內容。
  • 熱痰
  • 半黃丸:用南星、半夏、黃芩(各一兩),用薑汁浸泡蒸熟的麵餅做成藥丸。
  • 腎痰
  • 桂苓丸:用肉桂、茯苓,加蜂蜜做成藥丸。
  • 絡痰
  • 旋覆花湯:用旋覆花、蔥管、新絳。
  • 痰核
  • 痰核丸:用硼砂、沉香、貝母、百草霜、鍾乳粉、陳皮、茯苓、白朮、甘草、蘇葉、鵝管石、石膏、白糖調和做成藥丸。
  • 痰核酒:用都管草根(三升)、兔耳草、一枝箭、白果、紫花地丁(各一斤)、威靈仙(二兩),用一罈酒煮。
  • 痰痞
  • 小陷胸湯:用黃連、半夏、瓜蔞。
  • 伏痰
  • 指迷茯苓丸:用製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半),用薑汁和成糊狀做成藥丸,用薑湯送服。
  • 痰嗽
  • 六安煎: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咳嗽相關內容。
  • 膽虛
  • 溫膽湯: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溫病相關內容。
  • 痰迷
  • 滌痰湯: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痰癇
  • 牛黃丸:用膽南星、全蠍、蟬蛻(各二錢半)、牛黃、白附子、殭蠶、防風、天麻(各一錢半)、麝香(五分),用煮過的棗肉和水銀做成藥丸。
  • 熱痰
  • 二丹丸:用丹參、熟地、天冬(各二兩半)、麥冬、茯神、甘草(各一兩)、丹砂、人參、菖蒲、遠志(各五錢),加蜂蜜做成藥丸。
  • 健脾
  • 四君子湯、六君子湯: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補脾
  • 參朮健脾丸:用人參、茯苓、白朮、甘草、陳皮,又名異功散,在此基礎上再加當歸、芍藥、生薑、大棗。
  • 潤燥
  • 清肺飲: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咳嗽相關內容。
  • 清肺
  • 四陰煎:用生地、麥冬、白芍、百合、沙參、貝母、阿膠(各二錢)、茯苓、花粉(各一錢半)、生甘草(五分)。
  • 補中
  • 補中益氣湯: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痰血
  • 六味丸、八味丸: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薛氏八味丸以茯苓為主藥。
  • 火升
  • 五味天冬丸:用天冬、五味子,搗碎做成藥丸。
  • 痰嗽
  • 百花膏:用百合、款冬花,加蜂蜜做成藥丸。再加紫菀、百部、烏梅,則稱為加味百花膏。
  • 相火
  • 滋陰清化丸:用麥冬、天冬、生地、熟地、知母、黃柏、茯苓、五味子、甘草、花粉、山藥,加蜂蜜做成藥丸。
  • 陽衰
  • 真武湯:用白朮、附子、茯苓、芍藥、生薑。
  • 勞嗽
  • 補肺湯:用人參、黃耆、五味子、紫菀。
  • 痰飲
  • 苓桂朮甘湯: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
  • 逐飲
  • 腎氣丸:即八味丸加牛膝、車前子。
  • 懸飲
  • 十棗湯:用芫花、甘遂、大戟、大棗。
  • 溢飲
  • 小青龍湯: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咳嗽相關內容。
  • 支飲
  • 葶藶瀉肺湯:用葶藶子、大棗。
  • 泄濕
  • 五苓散: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溫病相關內容。
  • 伏飲
  • 倍朮丸:用白朮、桂心、乾薑,加蜂蜜做成藥丸。
  • 痰飲
  • 小半夏湯:用半夏、生薑。
  • 支飲
  • 澤瀉湯:用澤瀉、白朮。
  • 悸眩
  • 小半夏加茯苓湯:用半夏、茯苓、生薑。
  • 飲癖
  • 薑桂丸:用南星、半夏、肉桂。
  • 三聖丸:即前述的三聖散。
  • 嘔酸
  • 蒼朮丸:用蒼朮、大棗做成藥丸。
  • 和陽
  • 外臺茯苓飲:配方請參考第一卷的中風相關內容。
  • 留飲
  • 桂苓湯:用茯苓(四錢)、桂枝、白朮(各三錢)、甘草(一錢)。
  • 通絡
  • 茯苓桂枝湯:用茯苓、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
  • 通治
  • 五飲湯:用人參、白朮、橘皮、枳實、半夏、厚朴、桂枝、芍藥、澤瀉、甘草、茯苓、豬苓、旋覆花。
  • 痰逆
  • 三子養親湯:用蘇子、白芥子、蘿蔔子。
  • 痰血
  • 白金丸:用白礬(三兩)、鬱金(七兩),用薄荷糊做成藥丸。
  • 逐水
  • 小胃丹:用芫花、甘遂、大戟、大黃、黃柏,用白朮膏做成藥丸。
  • 降痰
  • 蘇子降氣湯:配方請參考本卷的失音相關內容。
  • 熱痰
  • 潤下丸:用半夏(二兩)、南星、炙甘草、黃連、黃芩(各一兩)、橘紅(半斤,鹽水製),用蒸熟的麵餅做成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