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二 (23)
卷之二 (23)
1. 血症總論
稟水穀之精華,出於中焦,以調和五臟,灑陳六腑者,血也。生化於脾,宣布於肺,統於心,藏於肝,化精於腎,灌輸百脈,其清而純者,為守臟之血,清中之濁者,為腑絡之血,清中之清者,為營經之血,皆有氣以護之,膜以隔之,絡以通之,原不至上溢而下脫也。一有偏傷,或怒勞迫而上升,或陰陽虛而失守,則為吐,為衄,為嘔,為咯,為咳血唾血,經所謂陽絡傷則血外溢也。
白話文:
血液是由水谷精華在中焦生成,用來調和五臟、滋潤六腑。血液生化於脾臟,通過肺臟發散,由心臟統攝,貯藏於肝臟,化精於腎臟,灌輸於全身各條脈絡。血液中有清純的部分,用來守衛臟腑;有清濁的部分,用來灌溉腑絡;還有最清純的部分,用來運行於經絡之中。這些血液都各自有氣護衛,有膜隔開,有絡脈相通,所以血液不會上溢或下脫。如果出現偏頗的損傷,例如生氣勞累導致血液上升,或者陰陽虛弱導致血液失守,就會出現吐血、衄血、嘔血、咯血、咳血、唾血等症狀。這就是經書中所說的「陽絡受傷,血液外溢」。
或陰虛陽搏,或陽衰陰脫,或濕熱下陷,則為崩中,為漏下,為溺血,為便血,為腸風血痢,經所謂陰絡傷則內溢也。更有瘀血在裡,漱血不欲咽,小腹滿,身黃便黑,在上則喜忘,在下則如狂。《傷寒論》所謂三焦蓄血證也。夫血行清道出於鼻,行濁道出於口,吐血出於胃,衄血咳血出於肺,嘔血出於肝,咯血出於心,痰涎之血出於脾,唾血出於腎。
白話文:
如果陰虛陽亢,或陽衰陰脫,或濕熱下陷,就會出現崩中、漏下、溺血、便血、腸風血痢等症狀,這是因為經絡受傷而導致內部出血。另外,如果瘀血積聚在體內,就會出現漱血不欲咽、小腹滿、身黃便黑的症狀,而且在上半身會出現健忘,在下半身會出現發狂。 《傷寒論》中稱之為三焦蓄血證。
血液運行在清道時就會從鼻孔流出,運行在濁道時就會從口裡吐出,吐血是胃部出血,衄血和咳血是肺部出血,嘔血是肝部出血,咯血是心部出血,痰涎中的血是脾部出血,唾血是腎部出血。
鼻血為衄,口鼻俱出為腦衄,耳血為衈,目血為眼衄,齒血為牙衄,舌血為舌衄,九竅俱出為大衄,胸前一孔出血為心漏,臍間出為胃血,膚血為紅汗,為肌衄。上出如泉湧為血溢;衝任不攝為崩漏;由精竅出,溺孔出為血淋;由膀胱出,不痛為溺血:色稠紅為結陰便血;清而色鮮,四射如濺,為腸風;濁而色暗,為臟毒;膿血雜痢為腸癖;射血如線為痔血。凡血色鮮濃者屬火,紫黑者火極;晦淡無光者,陽衰不能攝陰。
白話文:
-
鼻出血稱為衄,口鼻同時出血稱為腦衄,耳出血稱為衈,眼睛出血稱為眼衄,牙齒出血稱為牙衄,舌頭出血稱為舌衄,九竅同時出血稱為大衄,胸前一孔出血稱為心漏,臍間出血稱為胃血,皮膚出血稱為紅汗,肌肉出血稱為肌衄。如果出血量大,像泉水般湧出,稱為血溢。衝任二脈失調,不能固攝,導致出血,稱為崩漏,從精竅或尿道出血,稱為血淋。從膀胱出血,不疼痛,稱為溺血。顏色鮮紅、黏稠的便血,稱為結陰便血。顏色清而鮮紅,像濺射狀的便血,稱為腸風。顏色混濁而暗淡的便血,稱為臟毒。膿血混雜的痢疾,稱為腸癖。射出如線狀的血便,稱為痔血。
-
所有血色鮮豔、濃稠的出血都屬於火熱證,紫黑色的出血屬於火熱極盛;顏色晦暗、沒有光澤的出血,屬於陽氣衰微,不能約束陰血。
粉紅者肺血;赤如朱漆光者心包血;鮮稠濃紫者脾肝血;痰唾雜紅點紅絲者腎血;血雖少,治最難。吐多成碗成盆者胃血。胃多氣多血。欲知何臟之血,吐在水碗中。浮者肺血,沉者肝血,半沉半浮者心血。各隨所見以羊肺、羊肝、羊心煮熟蘸白芨末日食之。吐血服藥而血不止,乃肺上有竅也。
白話文:
粉紅色的血是肺血;鮮紅如朱漆光亮的,是心包血;鮮稠濃紫色的,是脾肝血;痰液或唾液中有紅點或紅絲的,是腎血;血量雖然少,治療起來最難。吐出來很多血,成碗成盆的,是胃血。胃中氣血多。想要知道是哪個臟腑的血,就把血吐到水碗裡。浮在水面的血是肺血,沉澱在底部的血是肝血,一半浮在水面一半沉在底部的血是心血。根據觀察到的血,煮熟羊肺、羊肝、羊心,蘸著白芨末每天吃。吐血服藥後血仍然不止,那麼肺上就有破洞。
用白芨末,以豬肺煮熟蘸食之,日服三四次,使竅為芨末填滿,其血自止。方名獨勝散。下注之血,血淋多因房勞腎虛;溺血多因氣化移熱。便後血為遠血,由腸胃來;便前血為近血,由肛門出。濺射者風淫;點滴者濕著。血下行為順,其治易;上行為逆,其治難。得寒則凝澀,得溫則行,見黑則止;常隨氣行,氣和則血循經,氣逆則血越絡。
白話文:
把白芨研磨成末,用煮熟的豬肺蘸取食用,每日服用三四次,使竅孔被白芨末填滿,出血自然就會停止。方劑名為獨勝散。下注之血,血淋多半是因為房勞過度、腎虛;溺血多半是因為氣化移熱。便後血屬於遠血,源自腸胃;便前血屬於近血,源自肛門。濺射者是因風淫;點滴者是因濕著。血向下流屬於順應,治療較容易;血向上流屬於逆行,治療較困難。遇到寒則凝結不通,遇到溫則疏通運行,出現黑色便出血就會停止;血通常是跟著氣一起運行,氣和協順,血就會沿經脈運行,氣逆了,血就會溢出經絡。
上溢之血,火乘之,實氣逆之也,故治血宜調氣,不宜降火,猛進苦寒,以寒能凝澀,且易傷脾,若脾傷,則愈不能統攝諸血以歸經矣。入手須辨陰陽,陽症吐衄,血色鮮紅;陰症血色紫暗如豬肝。陽症脈洪滑,口渴面紅,喘煩溺赤,火載血升,宜清降涼劑;陰症脈虛數,口乾頰赤,煩躁足冷,乃真陽失守,無根之火上炎,宜引火歸元,切忌寒涼降火。治火前後調理,須按三經用藥。
白話文:
-
上溢之血:是指血往上逆,也就是吐血、衄血。
-
火乘之:是指熱邪侵襲,加重吐血、衄血的症狀。
-
實氣逆之也:是指正氣不虛,邪氣實盛,氣機上逆,導致吐血、衄血。
-
治血宜調氣:治療吐血、衄血,應該以調氣為先,不宜一味降火。
-
猛進苦寒:是指使用寒涼藥物猛烈攻伐。
-
以寒能凝澀:是指寒性藥物容易使血凝固,不利於止血。
-
且易傷脾:是指寒性藥物容易損傷脾胃。
-
若脾傷,則愈不能統攝諸血以歸經矣:脾胃受損,則不能很好地統攝諸血,容易導致吐血、衄血加重。
-
入手須辨陰陽:治療吐血、衄血,首先要辨別是陰症還是陽症。
-
陽症吐衄:是指吐血、衄血鮮紅,脈洪滑,口渴面紅,喘煩溺赤,是熱邪侵襲,火載血升所致。
-
陰症血色紫暗如豬肝:是指吐血、衄血紫暗如豬肝,脈虛數,口乾頰赤,煩躁足冷,是真陽失守,無根之火上炎所致。
-
陽症宜清降涼劑:治療陽症吐血、衄血,應該使用清降涼劑,以清熱降火、止血。
-
陰症宜引火歸元:治療陰症吐血、衄血,應該使用引火歸元、溫腎助陽的藥物,以補益真陽、固攝脾氣、止血。
-
切忌寒涼降火:治療陰症吐血、衄血,切忌使用寒涼藥物降火,以免損傷脾胃,加重吐血、衄血。
-
治火前後調理,須按三經用藥:治療吐血、衄血的前後調理,應該根據三經辨證用藥。
-
三經:是指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陽經。
宜歸脾湯,蓋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此方乃三經主劑也。遠志、棗仁,補肝以生心火;茯神、龍眼,補心以生脾土;參、耆、術,草,補脾以固肺金;木香,香先入脾,總欲使血歸於脾,故名歸脾湯。有鬱怒傷肝,思慮傷脾者,尤宜。如火旺,加黑梔、丹皮。火衰加桂心。
白話文:
宜用歸脾湯治療,因為心藏血,肝藏血,脾統攝血液,此方藥劑主治三經。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益脾臟以鞏固肺金;木香,香氣先歸於脾臟,所以總想讓血液回到脾臟,所以命名為歸脾湯。有憂鬱憤怒傷肝,思慮傷脾的人,更適合。如果肝火旺盛,加黑梔、丹皮。精火衰退,加桂心。
再以八味地黃丸,培先天根本,治得其要矣。
凡血症見咳嗽喘滿,及膈左右脹痛者,病在肺也,宜清降,不宜升浮。如膻中一絲牽痛,或懊惱嘈雜者,病在心包也,宜營養,不宜耗散。如腹膨不飢,食不知味,吐涎沫者,病在脾也,宜溫中,不宜酸寒。如脅肋牽痛,躁擾不安,往來寒熱者,病在肝也,宜甘緩,宜疏利,不宜秘滯。
白話文:
服用八味地黃丸,培補先天根本,治療可以對證施治。
凡是血癥表現為咳嗽、氣喘、胸悶、脹痛,病在肺部,宜清降,不宜升浮。如果胸口一絲一絲地疼痛,或煩躁不安、嘈雜,病在心包,宜營養,不宜耗散。如果腹部膨脹、不飢餓、食不知味、吐涎沫,病在脾臟,宜溫中,不宜酸寒。如果肋骨牽拉疼痛、焦躁不安、忽冷忽熱,病在肝臟,宜甘緩,宜疏利,不宜祕滯。
如氣短似喘,咽痛音啞,骨蒸盜汗者,病在腎也,宜滋陰壯水,不宜香燥。如嘔吐煩渴,大熱不得臥者,病在胃也,補瀉當察兼症,勿謂陽明儘可攻也。至用藥有君臣,或專用兼用,當知其類。如治血虛,甘溫為主,宜人乳、鹿膠、阿膠、熟地、杞子、炙草、龍眼、紅棗。甘酸為佐。
白話文:
如果呼吸短促像是喘不過氣,喉嚨疼痛、聲音沙啞,骨頭發熱、盜汗症狀,病症在腎臟,應該滋陰壯水,不宜用香燥藥物。如果嘔吐、煩渴、發高燒晚上無法入睡,病症在胃,補瀉應該考慮兼症,不要認為陽明病可以被攻克。用藥有君臣之分,或者專用、兼用,應該瞭解它們的類別。如果治療血虛,甘溫藥物為主,適合用人乳、鹿膠、阿膠、熟地、枸杞、炙草、龍眼、紅棗。甘酸藥物為輔佐。
山藥、茯苓、棗仁、山萸、五味、牛膝、白芍。又如天真丸、海參膠,烏骨雞丸、河車膏、燕窩飲,皆血肉有情補法。血虛熱,當涼潤。生地,麥冬、蓮子、茯神、小麥、沙參、玉竹、藕汁、茅根、童便。血虛寒,宜辛熱。桂心、炮薑、杜仲、沉香,必火不歸元者用之。氣逆血升,宜苦降。
白話文:
- 山藥、茯苓、棗仁、山萸、五味、牛膝、白芍:這些都是補血益氣的中藥。
- 天真丸、海參膠、烏骨雞丸、河車膏、燕窩飲:這些都是含有動物成分的補血益氣方劑。
- 生地、麥冬、蓮子、茯神、小麥、沙參、玉竹、藕汁、茅根、童便:這些都是涼潤滋陰的中藥。
- 桂心、炮薑、杜仲、沉香:這些都是辛熱補血的中藥。
- 氣逆血升,宜苦降:如果氣血上逆,應該服用苦味的中藥來降氣。
白話文:
-
天真丸、海參膠、烏骨雞丸、河車膏、燕窩飲:這些都是含有動物成分的補血益氣方劑。
-
生地、麥冬、蓮子、茯神、小麥、沙參、玉竹、藕汁、茅根、童便:這些都是涼潤滋陰的中藥。
-
桂心、炮薑、杜仲、沉香:這些都是辛熱補血的中藥。
-
如果氣血上逆,應該服用苦味的中藥來降氣。
山梔、丹皮、赤芍、栝蔞、枳殼、杏仁、蘇子、鬱金。血熱妄行,宜鹹寒苦寒。犀角、元參、三七、鮮生地、黃連、黃芩、知母、青黛。血虛而滯,宜辛甘以和之。桂枝、當歸、橘皮、丹參、澤蘭、益母、側柏葉。血滯而痛,宜辛溫以行之。韭汁、當歸鬚、延胡、鬱金、便香附、五靈脂、降香末。
白話文:
山梔、丹皮、赤芍、栝蔞、枳殼、杏仁、蘇子、鬱金。這些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適合治療血熱妄行的疾病。
犀角、元參、三七、鮮生地、黃連、黃芩、知母、青黛。這些藥材具有滋陰涼血、益氣活血的功效,適合治療血虛而滯的疾病。
桂枝、當歸、橘皮、丹參、澤蘭、益母、側柏葉。這些藥材具有溫經活血、通經止痛的功效,適合治療血滯而痛的疾病。
韭汁、當歸鬚、延胡、鬱金、便香附、五靈脂、降香末。這些藥材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適合治療跌打損傷、瘀血疼痛等疾病。
血陷下,宜辛苦香以舉之。白芷、川芎、升麻。血滑脫,宜酸澀收之。花蕊石、續斷、白芨、蓮房、地榆、百草霜、烏梅、蒲黃灰、棕灰、發灰。氣虛血脫,宜溫補以攝之。人參、黃耆、白朮、炙草。血枯經閉,宜鹹溫以通之。烏鰂魚骨、藘茹、牛膝、肉蓯蓉。血瘀而結,宜苦瀉之,酸泄之。
白話文:
-
血陷在下面,應該用辛香的藥物來昇舉它。白芷、川芎、升麻。
-
血滑脫,應該用酸澀的藥物來收斂它。花蕊石、續斷、白芨、蓮房、地榆、百草霜、烏梅、蒲黃灰、棕灰、發灰。
-
氣虛血脫,應該用溫補的藥物來攝納它。人參、黃耆、白朮、炙草。
-
血枯經閉,應該用鹹溫的藥物來通暢它。烏鰂魚骨、藘茹、牛膝、肉蓯蓉。
-
血瘀而結成塊,應該用苦的瀉藥來瀉它,酸的藥來瀉它。
大黃、桃仁、三稜、蘇木、紅曲、紅花、茜根、山楂、琥珀。血積而堅,宜鹹寒以軟之。元明粉、牡蠣、青鹽、旋覆花、秋石、鯪鯉甲。血燥,宜甘潤以滑之。乳酪、蜂蜜、黃明膠、核桃肉、柏子仁、雞蛋黃、麻仁、芝麻。其風淫襲血,散之。防風、炒荊芥、秦艽、紫蘇葉。
白話文:
-
大黃、桃仁、三稜、蘇木、紅曲、紅花、茜根、山楂、琥珀:若血液積聚凝固,應採用鹹寒藥物使之柔軟。
-
元明粉、牡蠣、青鹽、旋覆花、秋石、鯪鯉甲:若血燥,宜用甘潤藥物使之潤滑。
-
乳酪、蜂蜜、黃明膠、核桃肉、柏子仁、雞蛋黃、麻仁、芝麻:若風邪侵襲血液,應採用祛風藥物使之散開。
-
防風、炒荊芥、秦艽、紫蘇葉:若風淫襲血,應採用祛風藥物使之散開。
溫邪嗆血,清之。甘蔗、甜梨、石斛、銀花露、天冬、象貝母。暑暍嗽血,涼之。杏仁、扁豆、沙參、竹葉、麥冬、薄荷、百合。火熱迫血,瀉之。石膏、花粉、連翹、犀角、龍膽草、梔心、地骨皮、生地、丹皮、童便。此用藥類例也。
白話文:
溫邪導致嗆血,須以清涼之藥治療。可用甘蔗、甜梨、石斛、銀花露、天冬、象貝母等藥材。暑天暑氣導致咳血,須以涼涼之藥治療。可用杏仁、扁豆、沙參、竹葉、麥冬、薄荷、百合等藥材。火熱迫血,須以瀉火之藥治療。可用石膏、花粉、連翹、犀角、龍膽草、梔心、地骨皮、生地、丹皮、童便等藥材。這些藥材的使用,是中醫治療咳血的常用藥物。
凡口鼻出血,皆陽盛陰衰,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法當補陰抑陽,氣降血自歸經矣。然有陽氣本虛,復為寒涼所傷,致脈沉而不浮,尺小於寸,右弱於左,色夭而血黯,宜生脈散加肉桂、熟附、炙草。繼以理中湯、八味丸,間服。若果受寒氣,食冷物,血得寒則凝,不歸經絡,色必黑黯,脈必沉遲,身必清涼,若此者,不用薑桂,而用涼血之劑,殆矣。
白話文:
凡是口鼻出血,都是因為陽氣旺盛,陰氣衰弱,氣血上升而無法下降,血隨氣往上走,越過上竅而出血。治療的方法是補陰抑陽,讓氣血下降,血自然會歸經。
但是,有的人陽氣本來就很虛弱,又受到寒涼之邪的傷害,導致脈象沉而不浮,尺脈比寸脈小,右手脈比左手脈弱,面色發黃而血色黯淡。這種情況應該服用生脈散,並加入肉桂、熟附、炙草。然後再服用理中湯、八味丸,交替服用。
如果真的是因為受了寒氣,吃了寒涼的食物,寒氣凝結了血液,使血液不能歸經,血色一定會發黑,脈象一定會沉而遲,身體一定會覺得清涼。如果是這種情況,就不能用薑桂,而應該用涼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