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一 (33)
卷之一 (33)
1. 附方
〔冷哮〕,溫肺湯,見本卷咳嗽。
〔溫肺〕,鍾乳丸,鐘乳石(甘草湯煮研),麻黃(醋湯泡焙乾),杏仁,炙草,蜜丸。
〔溫肺〕,冷哮丸,麻,杏,辛,草,星,夏,川烏,川椒,白礬,牙皂,紫菀茸,款冬,神麯,糊丸。
〔外治〕,三建膏,天雄,川烏,川附,桂心,官桂,桂枝,細辛,川椒,乾薑(各二兩),麻油熬,加黃丹,攤貼肺俞。
〔散邪〕,麻黃湯,麻,桂,杏,草
〔散寒〕,越婢加半夏湯,見本卷咳嗽。
〔痰嗽〕,六安煎,見本卷咳嗽。
〔疏利〕,華蓋散,見本卷咳嗽。
〔疏解〕,三拗湯,麻黃(不去節),杏仁,甘草,姜
〔清熱〕,黃芩半夏湯,白芍,半夏,甘草(各二錢),黃芩(三錢),棗(四枚)
〔降火〕,桑白皮湯,芩,連,杏,貝,梔,夏,桑皮,蘇子,姜
〔降火〕,白虎湯,見一卷中風。
〔降逆〕,四磨飲,人參,沉香,檳榔,烏藥,等分,磨汁,煎服。
〔降逆〕,蘇子降氣湯,見本卷失音。
〔探吐〕,小青龍湯,見本卷咳嗽。
〔厚味〕,清金丹,蘿蔔子(蒸曬,一兩),牙皂(燒存性,三錢),薑汁為丸。
〔脾虛〕,異功散,見一卷中風。
〔補中〕,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攝腎〕,腎氣丸,見本卷虛損。
白話文:
[附方]
-
[冷哮]:使用溫肺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
-
[溫肺]:使用鍾乳丸,藥材包含鐘乳石(用甘草湯煮過後研磨)、麻黃(用醋湯浸泡後烘乾)、杏仁、炙甘草,混合蜂蜜製成藥丸。
-
[溫肺]:使用冷哮丸,藥材包含麻黃、杏仁、細辛、甘草、生半夏、川烏、花椒、白礬、皂莢、紫菀茸、款冬花、神麴,混合糊狀物製成藥丸。
-
[外治]:使用三建膏,藥材包含天雄、川烏、附子、桂心、官桂、桂枝、細辛、花椒、乾薑(每種各二兩),用麻油熬煮,加入黃丹,攤在布上貼於肺俞穴。
-
[散邪]:使用麻黃湯,藥材包含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
[散寒]:使用越婢加半夏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
-
[痰嗽]:使用六安煎,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
-
[疏利]:使用華蓋散,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
-
[疏解]:使用三拗湯,藥材包含麻黃(不去節)、杏仁、甘草、生薑。
-
[清熱]:使用黃芩半夏湯,藥材包含白芍、半夏、甘草(各二錢)、黃芩(三錢)、紅棗(四枚)。
-
[降火]:使用桑白皮湯,藥材包含黃芩、黃連、杏仁、貝母、梔子、半夏、桑白皮、紫蘇子、生薑。
-
[降火]:使用白虎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
-
[降逆]:使用四磨飲,藥材包含人參、沉香、檳榔、烏藥,等份磨成汁液,煎煮後服用。
-
[降逆]:使用蘇子降氣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失音篇。
-
[探吐]:使用小青龍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咳嗽篇。
-
[厚味]:使用清金丹,藥材包含萊菔子(蒸過曬乾,一兩)、皂莢(燒成炭,三錢),用薑汁製成藥丸。
-
[脾虛]:使用異功散,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
-
[補中]:使用補中益氣湯,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中風篇。
-
[攝腎]:使用腎氣丸,詳細內容請參考本書虛損篇。
2. 哮脈案
包,哮症每十日一發,嗽痰夜甚,脈形俱屬虛寒。乃用六味滋陰,治不對症,焉能奏效。議補益中氣為虛哮治法,用潞參、山藥、茯苓、半夏、炙草、於術(炒)、杏仁、煨姜。數服而效。
一小兒,冬春久哮,屢服治風痰之劑,不應。診其脈,知其脾弱,不能化乳濕,用四君子湯加薏苡、山藥、穀芽(俱炒)、製半夏。數服愈。
湯氏,宿哮秋髮,咳嘔氣急,暑濕為新涼所遏。宜辛平解散,用橘皮半夏湯加桔梗、象貝、杏仁、茯苓、枳殼、香薷、生薑。數服而平。
王,丹溪治哮專主痰,每用吐法,不用涼劑,謂寒包熱也。今弱冠已抱宿根,長夏必發,呼吸短促,咳則汗泄,不能平臥,脈虛,左尺搏大,不任探吐,乃勞力所傷。暫與平氣疏痰,俟哮咳定,當收攝真元。先服桑白皮湯去芩、連、梔、夏,用桑白皮(蜜炙)、甜杏仁(炒研)、茯神、竹茹、貝母、蘇子(炒研)、薄橘紅。數劑後,服生脈散、潞參、五味、麥冬,加海浮石、海螵蛸、遠志肉、山藥、炙草、茯苓。
巫婦,梅夏宿哮屢發,痰多喘咳,顯系濕痰鬱熱為寒邪所遏。暫用加減麻黃湯溫散。麻黃(三分)、桂枝(五分)、杏仁(二錢)、蘇葉、半夏(制。各錢半)、橘紅(一錢)、桔梗(八分)、薑汁(三匙),二服後隨用降氣疏痰:栝蔞皮、桑皮(俱炒,一錢)、貝母、杏仁(俱炒研。
各二錢)、海浮石(三錢)、前胡、枳殼(各八分)、蘇子(炒研,六分)、茯苓(二錢)、薑汁三匙。數服哮嗽除。
白話文:
哮喘案例
包先生,他的哮喘每十天發作一次,咳嗽痰多,晚上更嚴重,脈象顯示都是虛寒體質。之前用六味地黃丸滋陰,明顯不對症,當然沒效果。我認為應該用補益中氣的方法治療虛寒型哮喘,用了黨參、山藥、茯苓、半夏、炙甘草、白朮(炒過)、杏仁、煨生薑。吃了幾劑就見效了。
一個小孩,冬天和春天哮喘很久,多次服用治療風痰的藥物,都沒有效果。我診斷他的脈象,發現是脾胃虛弱,無法消化乳食產生的濕氣,所以用了四君子湯,加上薏苡仁、山藥、穀芽(都炒過)、製半夏。吃了幾劑就好了。
湯先生,有舊哮喘病根,秋天發作,咳嗽氣喘,而且伴有嘔吐,這是因為暑濕被秋涼所遏制。應該用辛溫平性的藥物解散外邪,用了橘皮半夏湯,加上桔梗、浙貝母、杏仁、茯苓、枳殼、香薷、生薑。吃了幾劑就平復了。
王先生,朱丹溪治療哮喘主要是針對痰,經常使用催吐的方法,不使用寒涼藥物,認為是寒包熱的症狀。這個人年輕時就患有哮喘病,夏天必然發作,呼吸急促,咳嗽時會出汗,無法平躺,脈象虛弱,左脈的尺部搏動明顯,不適合催吐,是因為勞累過度所傷。暫時先用平氣疏痰的藥物,等哮喘咳嗽穩定後,再調理真元。先服用桑白皮湯,去掉黃芩、黃連、梔子、半夏,用蜜炙桑白皮、炒研甜杏仁、茯神、竹茹、貝母、炒研蘇子、薄荷橘紅。幾劑後,再服用生脈散、黨參、五味子、麥冬,加上海浮石、海螵蛸、遠志肉、山藥、炙甘草、茯苓。
巫婆,夏天哮喘反覆發作,痰多氣喘咳嗽,明顯是濕痰鬱熱被寒邪所阻。暫時用加減麻黃湯溫散外寒。用了麻黃(少許)、桂枝(少許)、杏仁、蘇葉、製半夏(各少許)、橘紅(少許)、桔梗(少許)、薑汁(三匙),服用兩劑後,再用降氣疏痰的藥物:炒栝蔞皮、炒桑白皮、貝母、炒研杏仁、海浮石、前胡、枳殼、炒研蘇子、茯苓、薑汁三匙。服用幾劑後,哮喘咳嗽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