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一 (27)
卷之一 (27)
1. 熱脈案
再服前丹(二分半)昏睡。進洋參湯,汗出熱退,但舌心干,用石膏煎清胃,加梨、藕汁,稍津潤。逾日,目赤,舌再灰黑,神再煩擾。改服牛黃清心丸(二分),橘紅湯下,得寐。專服洋參、藕、蔗汁、麥冬、橘紅湯,寐熟,熱輕。再啜洋參湯,汗出涼解。越五宿,欲大便,以蜜煎導,當夜感寒復熱,舌苔如粉,吐痰欲嘔,此為復感。
用半夏曲、杏仁、茯苓、紫蘇、薄荷、佩蘭葉加姜。熱未退,口燥脈數,煩擾不寐。再服牛黃清心丸(五分)、犀角磨汁沖服。逾日大汗如雨,乃涼,然已兼旬外矣。此案芝本日記,附志之,見熱邪之劫爍津液甚熾也。憶是夏坐臥樓窗,吸受暑暍,更加傳染,病中苦熱,見曦炎出,如膏自焚。
口占七絕,日十餘首,有「自笑吳牛喘明月,檐稍怕見石榴紅」之句。左氏謂明淫心疾,良不予欺。
白話文:
患者服藥後昏睡,服用人參湯後出汗退熱,但舌頭中間乾燥,於是服用石膏湯清胃,加入梨汁和藕汁,舌頭略微濕潤。隔天,眼睛紅腫,舌頭再次灰黑,精神煩躁。改服牛黃清心丸和橘皮湯後得以入睡。專門服用人參、藕汁、甘蔗汁、麥冬和橘皮湯,睡眠良好,發熱減輕,再次服用人參湯後,出汗感到涼爽舒適。五天後,想大便,用蜂蜜水幫助排便,當天晚上又感到寒冷然後發熱,舌苔像粉末一樣,想吐痰又想嘔吐,這是再次感染了。
於是服用半夏曲、杏仁、茯苓、紫蘇、薄荷、佩蘭葉和生薑。發熱未退,口乾舌燥,脈搏頻數,煩躁失眠。再次服用牛黃清心丸和犀角汁,隔天大量出汗,身體變涼爽,但病程已超過十天。這是芝本日記記載的病例,記錄下來,以說明熱邪耗傷津液非常厲害。記得那是夏天,患者在樓窗旁坐臥,吸入暑熱之氣,又加上傳染,病中非常痛苦,見到太陽就覺得像被火燒一樣。
每天口占七言絕句十多首,其中有「自笑吳牛喘明月,檐稍怕見石榴紅」的句子。左氏(指古代醫家)說,明顯是因情慾過度而導致的疾病,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