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一 (18)
卷之一 (18)
1. 濕脈案
潘,溽暑蒸濕,水穀聚濕,致胸脘煩悶,呃逆吐噦,口甜燥,手心熱,頭汗,舌白不飢,便溏溺少。由濕邪瀰漫膈間,鬱蒸成熱,所服湯飲,盡變濁瘀上泛,脈息三五不調。治宜辛以通壅,苦以降逆。佩蘭、香薷、白豆蔻、公丁香、柿蒂、鬱金、半夏曲、枳殼、杏仁(俱炒)。
按:口甜經名「脾癉」,用蘭草除陳,遵經立治。一服脾癉已除,諸症俱減,改用清輕淡滲。淡竹茹、通草、滑石、石斛、蔞霜、象貝、赤苓、藿梗、燈心。二服嘔止呃稀,乃胃虛客氣上逆。用一味大麥仁湯,脘舒呃止,汗徹知飢思食。治用調補胃陰。太子參、麥冬、沙參、扁豆(炒)、茯神、棗仁、薏仁、小麥、南棗,數服進食如常。
潘,六旬以上,感冒春溫,治者用傷寒法,雜進桂枝、柴、葛,兼旬不解,延至濕熱釀痰,舌膩口甜,溺少赤痛,不思傷寒遞傳足經,溫邪專傷手經,桂柴等溫升,已屬誤治。更醫見其里迫欲下,竟用桂心、焦術,尤為可駭,無怪唇乾舌灰矣。夫病者自言,不惡寒而但熱,身重難移,則春溫化濕瞭然,況脈來氣口濡大,濕甚生熱,脈候可按,更兼口味作甜,經名脾癉,黏痰稠膩,氣窒不利,皆濕熱混處上中焦顯象。其欲瀉者,亦濕邪下注,得小水分利,自不至下迫耳。
治法透熱泄濕,數劑可安。香豉、杏仁、貝母(各二錢)、佩蘭、前胡、梔皮、竹茹(各錢半)、赤苓(三錢)、滑石(五分)、蔗汁(半杯)、燈心(一錢)。一服微汗,煩熱退,下迫除,去香豉、佩蘭,加通草、栝蔞、沙參(各一錢)。日再服,痰較滑利,舌灰漸脫,可知溫邪本濕熱內搏,用辛涼透熱,甘淡驅濕,口甜身重俱除,惟小溲渾濁,猶是濕邪未淨,此輕清泄熱滲濕,為一定治法。
花粉、鮮生地、麥冬(各二錢)、赤苓、薏仁(各三錢)、梔皮、川貝、木通(各八分)、燈心(五分)、加鮮蘆根。日再服,溺清,粥飲漸加,轉側如常矣。繼進調補胃陰法:玉竹、釵斛、潞參(各二錢)、麥冬(一錢)、薏仁(生二錢、熟二錢)、小麥、湘蓮(各三錢)、甜杏仁(錢半)、蔗汁沖服。此甘潤以養胃陰,兼用火肉汁吹去油麵飲之,待腸腑一充,大便得解,則脘腑爽矣。
侄,據述去秋瀕海潮溢,淹沒民居,凡受水濕者,足跗腫潰。今懋遷其地,更冒時邪,身痛頭暈嘔噦,乃濕阻氣分。治者誤汗劫液,繼用消導,遂致熱渴脘悶,呃逆自利,不思濕家忌汗,消導更劫胃津,再用丁香、參、甘以止呃,溫補焉能利濕。夫時邪本濕土鬱蒸所發,感受不時,熱騰濕滯,先宜疏解,再行滲利,俾氣機升降如常。
豆豉、枳殼、梔皮、蔞皮、半夏(制)、藿梗、通草、茯苓、豬苓、荷葉煎湯。一服諸症俱減,時有嘔渴,乃中焦水穀之氣不運。用半夏、橘白、茯苓、杏仁、薏米、花粉、砂仁,再服得安。
族某,客路感邪,風熱上壅,嘔渴頭重痛,脈浮濡,此熱蒸濕伏也。治先宣解表分,則風熱不與濕搏。用薄荷、牛蒡、桔梗、山梔、甘菊、桑葉、赤苓、姜皮,汗解身涼。因食荸薺,重發熱下利煩悶,乃溫邪未盡,生冷引動濕濁。用胃苓湯去二術,加枳殼、燈心,蘆根。煎服愈。
侄,頭蒙如裹,胸悶便艱,腑氣失降,以濕鬱論治。通草、白蔻殼、枳殼、蔞霜、川芎、山梔、杏仁、半夏、淡竹葉、冬桑葉。三服愈。
侄,絡熱蒸痰,腮緊口甜,脈沉濡,左寸差大,此風熱鬱於膽絡,兼脾有濕痰壅熱而為脾癉也。鉤藤、絲瓜絡、桔梗、連翹、象貝、薄荷、佩蘭、橘紅、鬱金。三服而愈。
族弟,嗜酒蘊濕,又醉渴飲冷,寒熱挾旬,口乾舌膩,嘔惡胸悶,跗冷便瀉,脈濡數,濕甚於熱,醫混稱溫瘧。屢用芩、膏、生地,濕愈搏結。宜輕透濕於熱外,毋令互相煽熾,病可立除。通草、枳殼、半夏、赤苓、車前、石斛、薏仁、麥冬、燈心、花粉、蘆根。日再服,汗徹熱退,瀉止足和。
但微嗽。去枳殼、車前、蘆根,加杏仁、象貝,更適。粥飲既進,脾陽未醒,間或腹痛。用廣皮、砂仁、茯苓、薏仁、半夏曲、生白朮、枳椇子。又數劑全愈。
白話文:
潘先生,在盛夏的濕熱天氣中,因飲食不當導致體內積聚濕氣,引起胸悶、煩躁、打嗝、噁心想吐、口乾但又感覺甜膩、手心發熱、頭部出汗、舌苔白且沒有食慾、大便稀溏且小便量少。這是由於濕邪在胸膈之間蔓延,鬱積而化熱,所喝的湯藥都變成渾濁的瘀滯之物往上湧,脈搏跳動時快時慢。治療方法應該用辛味藥來疏通阻塞,用苦味藥來降逆氣。所用藥物有:佩蘭、香薷、白豆蔻、公丁香、柿蒂、鬱金、半夏曲、枳殼、炒過的杏仁。
按:口甜在中醫裡稱為「脾癉」,要用佩蘭草這種藥來去除陳舊的濕邪,這是根據經典理論來治療的。服用一劑藥後,口甜的症狀就消失了,其他症狀也都減輕了,改用清淡、滲濕的藥物。所用藥物有:淡竹茹、通草、滑石、石斛、蔞霜、象貝、赤茯苓、藿香梗、燈心草。服用兩劑後,嘔吐停止,打嗝也減少了,這是因為胃虛導致客氣上逆。只用一味大麥仁煮湯,就讓胃部舒服,打嗝停止,出汗後感覺飢餓想吃東西。接下來用調理、補養胃陰的方法治療。所用藥物有:太子參、麥冬、沙參、炒過的扁豆、茯神、棗仁、薏仁、小麥、南棗。服用幾劑後,飲食就恢復正常了。
潘先生,六十多歲,得了類似春天發生的溫病感冒,醫生用治療傷寒的方法,用了桂枝、柴胡、葛根等藥,十多天都沒有好轉,拖到濕熱化為痰,出現舌苔黏膩、口甜、小便量少且赤痛等症狀,醫生沒有考慮到溫病不一定會像傷寒一樣傳遍全身的經絡,而是專門侵犯手經,還用桂枝、柴胡等溫熱升散的藥物,這已經是誤診了。後來的醫生看到病情緊急想用瀉下藥,竟然用了桂心、焦術,更是讓人震驚,難怪會出現嘴唇乾燥、舌苔發灰的症狀。這位病人自己說,不覺得冷反而覺得熱,身體沉重難以移動,很明顯是春溫轉化為濕邪,況且脈象是濡而大,說明濕氣很重,導致化熱,從脈象可以判斷出來。再加上口中發甜,這就是中醫所說的「脾癉」,黏稠的痰液,呼吸不暢,這些都是濕熱混雜在上中焦的明顯症狀。想用瀉下藥的原因,也是因為濕邪往下走,只要用少量的藥讓水分利出來,自然就不會往下迫了。
治療方法應該用藥物來透發熱邪,排除濕邪,幾劑藥就可以治好。所用藥物有:豆豉、杏仁、貝母(各二錢)、佩蘭、前胡、梔子皮、竹茹(各一錢半)、赤茯苓(三錢)、滑石(五分)、甘蔗汁(半杯)、燈心草(一錢)。服用一劑藥後,微微出汗,煩熱退去,下迫的感覺也消失了,去掉豆豉、佩蘭,加入通草、栝蔞、沙參(各一錢)。每天再服用,痰液變得滑利,舌苔的灰色也逐漸褪去,由此可知溫病本質是濕熱在體內搏結,要用辛涼的藥物來透發熱邪,用甘淡的藥物來驅除濕邪,口甜、身體沉重的症狀都能消除,只有小便渾濁,這是因為濕邪還沒有完全清除,所以必須用清淡的藥物來泄熱滲濕,這是必須遵守的治療方法。
所用藥物有:花粉、鮮生地、麥冬(各二錢)、赤茯苓、薏仁(各三錢)、梔子皮、川貝、木通(各八分)、燈心草(五分)、加入新鮮蘆根。每天再服用,小便清澈了,可以慢慢增加喝粥的量,身體也能夠自由活動了。接著用調理、補養胃陰的方法:所用藥物有:玉竹、釵斛、潞黨參(各二錢)、麥冬(一錢)、薏仁(生用二錢、熟用二錢)、小麥、湘蓮(各三錢)、甜杏仁(一錢半)、甘蔗汁沖服。這些藥物可以滋潤養胃陰,同時用肥肉汁塗抹在油餅上再飲用,等到腸胃充滿,大便順暢後,胃部就舒服了。
侄子說,去年秋天海邊發大水,淹沒了居民的房屋,凡是受到水濕的人,腳背都腫脹潰爛。現在搬到那邊,又感染了時邪,出現身體疼痛、頭暈、噁心想吐的症狀,這是濕邪阻礙了氣的運行。醫生誤用了發汗的方法,使體液流失,接著又用了消導藥,導致口渴、胃脘悶脹、打嗝、腹瀉,沒有考慮到濕邪最怕發汗,消導藥會更傷胃津。又用丁香、人參、甘草來止嗝,溫補的藥怎麼可能利濕呢?時邪本來就是濕土鬱悶蒸發所致,感受到了不合時宜的氣候,熱氣蒸騰、濕氣滯留,應該先疏通、解表,再進行滲濕利水,這樣才能讓氣機恢復正常的升降功能。
所用藥物有:豆豉、枳殼、梔子皮、蔞皮、製過的半夏、藿香梗、通草、茯苓、豬苓、荷葉煎湯。服用一劑藥後,各種症狀都減輕了,有時會覺得口渴,這是中焦水穀之氣不能運化的緣故。所用藥物有:半夏、橘白、茯苓、杏仁、薏米、花粉、砂仁,再服用就沒事了。
族人某,在外地染上了疾病,風熱向上壅塞,出現嘔吐口渴、頭痛頭重、脈象浮而濡,這是熱邪蒸發體內的濕氣。治療應該先疏散解表,讓風熱不會與濕邪結合。所用藥物有:薄荷、牛蒡子、桔梗、山梔子、甘菊、桑葉、赤茯苓、生薑皮,發汗後身體就涼爽了。後來因為吃了荸薺,又發熱腹瀉,煩悶不安,這是因為溫邪沒有完全清除,生冷的食物又引動了濕濁。用胃苓湯去掉蒼朮、白朮,加入枳殼、燈心草、蘆根。煎服後病就好了。
侄子,感覺頭部昏沉像被包裹住一樣,胸悶、大便困難,這是腑氣不能下降,用濕鬱的方法來治療。所用藥物有:通草、白豆蔻殼、枳殼、蔞霜、川芎、山梔子、杏仁、半夏、淡竹葉、冬桑葉。服用三劑後病就好了。
侄子,經絡發熱產生痰,腮部發緊,口中發甜,脈象沉而濡,左手寸關脈比其他脈象大,這是風熱鬱積在膽經,加上脾有濕痰壅塞、化熱而形成的「脾癉」。所用藥物有:鉤藤、絲瓜絡、桔梗、連翹、象貝、薄荷、佩蘭、橘紅、鬱金。服用三劑後就痊癒了。
族弟,因為嗜酒導致體內蘊積濕氣,又因為醉後口渴喝冷飲,導致寒熱交錯十多天,出現口乾舌苔黏膩、噁心胸悶、腳背發冷、腹瀉、脈象濡而數等症狀,這是濕邪比熱邪還要嚴重,醫生誤認為是溫瘧。多次使用黃芩、石膏、生地等藥物,導致濕邪更加凝結。應該用輕透的藥物把濕氣從熱邪中發散出去,不要讓它們互相助長,這樣病很快就能消除。所用藥物有:通草、枳殼、半夏、赤茯苓、車前子、石斛、薏仁、麥冬、燈心草、花粉、蘆根。每天再服用,出汗後熱退,腹瀉停止,腳也恢復正常了。
但還有輕微的咳嗽。去掉枳殼、車前子、蘆根,加入杏仁、象貝,就更合適了。可以開始喝粥,但脾陽還沒有完全恢復,偶爾會腹痛。所用藥物有:廣陳皮、砂仁、茯苓、薏仁、半夏曲、生白朮、枳椇子。又服用幾劑就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