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附方

〔除濕〕,平胃散,見一卷中風。

〔飧泄〕,升陽除濕湯,見一卷濕。

〔分消〕,清六丸,滑石,甘草,紅曲

〔熱泄〕,大分清飲,茯苓,豬苓,澤瀉,木通,山梔,枳殼,車前子(各一錢),

〔濕泄〕,胃苓湯,見一卷中風。

〔食泄〕,治中湯,見三卷飲食。

〔寒泄〕,附子理中湯,見一卷中風。

〔滲濕〕,四苓散,見一卷中風。

〔虛泄〕,四柱六柱飲,參,附,苓,木香名四柱飲,加肉果、訶子,名六柱飲。

〔虛泄〕,四君子湯,見一卷中風。

〔胃泄〕,胃風湯,參,術,苓,歸,芍,肉桂,粟米

〔脾泄〕,香薷飲,見一卷中風。

〔暑泄〕,桂苓甘露飲,見一卷暑。

〔小腸〕,大小承氣湯,見一卷溫。

〔清火〕,黃連解毒湯,見一卷溫。

〔清熱〕,芍藥柏皮湯,芍,柏皮,連,歸,

〔瘕泄〕,八正散,見一卷火。

〔熱泄〕,天水散,見一卷溫。

〔痰泄〕,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痰泄〕,吳茱萸湯,見三卷嘔吐。

〔酒泄〕,葛花解酲湯,見一卷濕。

〔暑泄〕,薷苓湯,香薷飲合四苓散。

〔暑泄〕,玉龍丸,硫黃,硝石,滑石,明礬

〔暑泄〕,連理湯,見一卷暑。

〔脾腎〕,四神二神丸,見三卷飲食。

〔滑泄〕,固腸丸,龍骨,附子,丁香,訶子,良薑,蔻仁,砂仁,木香,赤石脂

〔升提〕,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滑泄〕,萬全丸,赤石脂,炮姜(各一兩),胡椒(五錢),醋糊丸。

〔腎泄〕,椒附丸,川椒,附子(各五錢),山萸(二兩),螵蛸(炙),鹿茸(烙去毛酒蒸,焙),龍骨(各四錢),酒糊丸。

〔腎泄〕,五味子丸,杜仲,五味,肉蔻,故紙(各一兩),吳萸(三錢),薑棗為丸。

〔補陽〕,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通治〕,泄瀉方,白朮,茯苓,陳皮,甘草,澤瀉,砂仁,神麯,麥芽,寒加木香、煨姜。熱加黃芩、白芍。暑加香薷、扁豆。濕加蒼朮、半夏、豬苓、滑石。食加山楂、枳實。久加人參、黃耆、升麻。滑泄不禁加肉蔻、訶子。

〔腸滑〕,久瀉方,白麵(炒黃,二兩),冬朮(一兩),故紙(五錢),滑加粟殼(三錢),臨服加白糖。

〔不食〕,久瀉方,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慢火炒熟,研細),懷山藥(炒,一兩,研細),和勻,加白糖、川椒調服。

白話文:

附方

[除濕],用平胃散,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飧泄],用升陽除濕湯,詳見第一卷濕病篇。

[分消],用清六丸,配方為滑石、甘草、紅曲。

[熱泄],用大分清飲,配方為茯苓、豬苓、澤瀉、木通、山梔、枳殼、車前子(各一錢)。

[濕泄],用胃苓湯,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食泄],用治中湯,詳見第三卷飲食篇。

[寒泄],用附子理中湯,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滲濕],用四苓散,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虛泄],用四柱六柱飲,人參、附子、茯苓、木香為四柱飲,加入肉豆蔻、訶子則為六柱飲。

[虛泄],用四君子湯,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胃泄],用胃風湯,配方為人參、白朮、茯苓、當歸、芍藥、肉桂、粟米。

[脾泄],用香薷飲,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暑泄],用桂苓甘露飲,詳見第一卷暑病篇。

[小腸],用大小承氣湯,詳見第一卷溫病篇。

[清火],用黃連解毒湯,詳見第一卷溫病篇。

[清熱],用芍藥柏皮湯,配方為芍藥、柏皮、黃連、當歸。

[瘕泄],用八正散,詳見第一卷火病篇。

[熱泄],用天水散,詳見第一卷溫病篇。

[痰泄],用二陳湯,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痰泄],用吳茱萸湯,詳見第三卷嘔吐篇。

[酒泄],用葛花解酲湯,詳見第一卷濕病篇。

[暑泄],用薷苓湯,即香薷飲合四苓散。

[暑泄],用玉龍丸,配方為硫磺、硝石、滑石、明礬。

[暑泄],用連理湯,詳見第一卷暑病篇。

[脾腎],用四神二神丸,詳見第三卷飲食篇。

[滑泄],用固腸丸,配方為龍骨、附子、丁香、訶子、良薑、豆蔻仁、砂仁、木香、赤石脂。

[升提],用補中益氣湯,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滑泄],用萬全丸,配方為赤石脂、炮姜(各一兩)、胡椒(五錢),用醋調糊製丸。

[腎泄],用椒附丸,配方為川椒、附子(各五錢)、山茱萸(二兩)、螵蛸(炙)、鹿茸(烙去毛酒蒸後烘乾)、龍骨(各四錢),用酒調糊製丸。

[腎泄],用五味子丸,配方為杜仲、五味子、肉豆蔻、補骨脂(各一兩)、吳茱萸(三錢),用生薑、紅棗煮水製丸。

[補陽],用八味丸,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通治],泄瀉通用方,配方為白朮、茯苓、陳皮、甘草、澤瀉、砂仁、神麯、麥芽。寒證加木香、煨姜;熱證加黃芩、白芍;暑證加香薷、扁豆;濕證加蒼朮、半夏、豬苓、滑石;食積加山楂、枳實;久瀉加人參、黃耆、升麻;滑脫不禁加肉豆蔻、訶子。

[腸滑],久瀉方,配方為炒黃的白麵(二兩)、白朮(一兩)、補骨脂(五錢),滑泄嚴重加罌粟殼(三錢),服用時加白糖。

[不食],久瀉方,配方為糯米(一升,水浸泡一夜,慢火炒熟,研磨成細粉)、炒過的懷山藥(一兩,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加白糖和川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