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5)

1. 霍亂脈候

脈伏或微澀者霍亂。(《醫通》)脈代者霍亂,代而亂者亦霍亂。(《醫鑑》)氣口脈滑,乃膈間有宿食,雖吐,當更以鹽湯探吐,吐盡用和中藥。脈浮洪可救,微遲不語氣少,難治。(《得效》)脈微澀,或代散,或伏,或結促,不可便斷為死,脈亂故也。(《正傳》)轉筋入腹,四肢逆冷,氣欲絕,脈洪大,可治。

脈微而舌卷囊縮,不治。(《綱目》)乾霍亂吐瀉不得,胸腹脹硬,面唇青黑,手足冷過腕膝,六脈伏絕,氣喘急,舌短囊縮者死。(《回春》)

白話文:

霍亂的脈象,如果脈搏摸起來沉伏或細微且不流暢,就是得了霍亂。(《醫通》)脈搏跳動時快時慢,或者跳動不規則且紊亂,也都是霍亂的脈象。(《醫鑑》)如果寸口脈滑,表示胃部有未消化的食物積滯,即使已經嘔吐,也應該再用鹽水催吐,把積滯吐乾淨後,再服用調和脾胃的中藥。如果脈象浮大有力,還能救治;如果脈象微弱、遲緩、說不出話、呼吸短促,就難以治癒。(《得效》)如果脈象細微澀滯,或是時快時慢、時跳時停,或是沉伏難摸,或是結代且急促,都不能馬上斷定為死症,因為這是脈象紊亂造成的。(《正傳》)如果小腿抽筋蔓延到腹部,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脈搏洪大有力,還能治療。

如果脈搏極微弱,而且舌頭捲縮、陰囊內縮,就無法救治。(《綱目》)乾霍亂會因為無法吐瀉,導致胸腹脹硬,臉色和嘴唇呈現青黑色,手腳冰冷超過手腕和膝蓋,六脈伏藏難以摸到,呼吸急促,舌頭短縮,陰囊內縮,這樣就沒救了。(《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