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6)

1. 濕症論治

(風濕,濕熱,寒濕,暑濕,中濕附)

濕為陰邪,乃重濁有質,不比暑熱瀰漫無形,其自外受者,霧露泥水,由地氣之上蒸,經所謂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也。自內生者,水穀生冷,由脾陽之不運,經所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也。濕蒸於上,則頭脹如蒙,經所謂因於濕,首如裹也。濕感於下,則跗腫攻注,經所謂傷於濕者,下先受之也。

在經絡則痹痿重著,經所謂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也。在臟腑,則嘔惡腫脹,小水赤澀,經所謂濕勝則濡瀉也。又或在肌表,則惡寒自汗;在肉分,則麻木浮腫;其身重如山,不利轉側;腰膝腫,筋骨痛;小溲秘,大便溏。則有濕兼風者,有濕兼熱者,有濕兼寒者,有濕兼暑者,有中濕而口喎舌強,昏不知人,類中風者。不得誤作中風症治。

在表在上,宜微汗;在裡在下,宜滲泄;中虛,宜實脾;挾風而外感者,宜解肌;挾寒而在半表半裡者,宜溫散;挾暑熱而滯於三焦者,宜清利分消;其濕熱蒸痰,內閉昏厥者,宜宣竅逐穢,此治濕之要也。

〔濕阻上焦〕頭脹脘悶,不飢溺澀,宜開肺氣,通膀胱。桔梗、通草、滑石、半夏、栝蔞、厚朴、杏仁、蔻仁、薏米、茯苓、香豉、淡竹葉等。

〔濕滯中焦〕腸胃屬腑,濕久生熱,傳送既鈍,大便不爽,宜主溫通,佐淡滲,如枳殼、砂仁殼、橘白、草果、藿香、半夏曲、大腹皮、豬苓、澤瀉之類。脾陽不運,濕鬱腹膨,用朮、樸、薑、半之類,以溫運之。以苓、澤、腹皮、滑石之類,以滲泄之。兼寒,實脾飲。兼風,勝濕湯。

〔濕痰阻竅〕濕鬱蒸痰,神呆語謇。宜主開鬱,佐辛香。鬱金、石菖蒲、厚朴、半夏、佩蘭、金銀花、茯神、栝萎、枳殼之類。神昏內閉,邪入心包,宜芳香宣竅。佩蘭、銀花露、犀角、連翹心等送至寶丹。

〔濕流關節〕體酸骨痛,不利屈伸,獨活寄生湯,羌活勝濕湯。其夾風者,必加煩熱,流走拘急。防風湯。夾寒者,必加攣痛浮腫。五積散加減。風寒濕合則成痹。詳痹。

〔風濕〕一身盡痛,屬風濕相搏。除濕羌活湯。肢體煩痛,頭重鼻塞,或瀉利,或下清血,為風木之邪,內乾溼土,神術湯。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耆湯。仲景論風濕之脈,浮虛而澀。

〔濕熱〕脈滑數,溺赤澀,引飲自汗,屬濕熱。宜主清火,佐分利,清熱滲濕湯,或小分清飲。濕盛身痛,溺澀體重,發渴,五苓散加羌活。身黃如橘色,溺澀腹微滿,茵陳蒿湯。身黃溺澀而渴,五苓散加茵陳。煩熱溺澀而渴,桂苓甘露飲。濕熱相搏,清熱滲濕湯。肩背沉重,肢節煩痛,或遍身痛,腳膝腫痛,屬外因濕熱,當歸拈痛飲。

濕熱之內因,則水腫小便不利,五苓散、神芎丸之類。分輕重之泄,後用實脾之劑調理。六君子湯,異功散。陰虛多火,兼走精者,濕襲精竅也,虎潛丸,或加白朮、牡蠣。有氣如火,從腳下起入腹,屬濕鬱成熱,二妙丸加牛膝、防己。叔和《脈經》云:濕熱之脈滑疾。

〔寒濕〕脈不滑數,溺清便利,身痛無汗,關節不利,牽掣作痛,屬寒濕,宜溫利,七味滲濕湯、五苓散。脈虛者宜溫補,理中湯加茯苓、薏米。四肢浮腫,不利屈伸,大便多溏,除濕湯。或升陽除濕湯。腰痛身重,小便不利,腎著湯。如寒熱之氣中於外,此與內生之濕不同,宜溫而兼散,五積散,或加味五苓散。叔和《脈經》云:脈大而浮,虛而澀,皆寒濕。

〔暑濕〕溽暑釀濕,嘔吐瀉利,六和湯。先傷於濕,因而中暑,兩脛逆冷,胸滿頭重,妄言多汗,脈陽弱陰急,病名濕溫,切不可汗。蒼朮白虎湯。仲景論中暑之脈,弦細芤遲,若兼濕,則虛濡,或虛澀。

〔中濕〕關節重痛,浮腫喘滿腹脹,昏悶不知人,脈必沉緩或沉微,屬中濕。除濕湯。有破傷處,因澡浴濕入瘡口,昏迷沉重,身強直,口噤,狀類中濕,名破傷濕。白朮酒,或用煅牡蠣粉二錢,甘草湯調服。仍取粉敷瘡口。叔和《脈經》云:脈沉而緩,沉而細,皆中濕。

沈氏云:濕在上,宜防風,風能燥濕也;濕在中,宜蒼朮,土乾燥濕也;濕在下,宜利溺,開溝利濕也。濕在周身,宜烏藥、羌活。濕在兩臂,宜桑條、威靈仙。濕在兩股,宜牛膝、防風、萆薢。分部位治之。其傷濕由腎虛者,腰冷如坐水中,腎著湯。由脾虛者,腹滿吐酸,苓薑朮桂湯。

體氣虛弱者,身重便溏,清燥湯。酒濕者,嘔瀉發熱,葛花解酲湯。坐臥濕地,當風涼,足膝拘攣者,獨活寄生湯。年老衰憊,婦人腎虛血竭,致腰腳痛者,獨活寄生湯。脾胃不和,伏濕水瀉者,加味平胃散。脾濕泄瀉者,胃苓湯、蒼朮丸。

濕家治法,大概宜發微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仲景謂濕家忌汗,以身本有汗,易至亡陽,故濕溫症誤發其汗,名曰重暍,所宜深戒。然久冒風涼,以水灌汗,遏郁生陽,又不得不微汗之。不可大發汗,大發汗則濕去熱留,防其變症。東垣謂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然真陽素虛之人,汗出,小便滴瀝,正泉竭而陽欲亡之候。

若以為濕熱而大利之,真陽無水,頃刻脫離而死矣。不宜過利,第去其六七,即改用理脾之劑,否則虧其腎水。羅氏曰:春夏之交,病如傷寒,其人汗自出,肢體重痛,轉側難,小便不利,此名風濕。因時令陰雨,或坐臥卑濕,或引飲過多,宜利小便,五苓散。濕去則愈。切忌汗下,誤則不救。

醫不識症,誤作傷風治之,發汗死,下之亦死。丹溪曰:濕本土氣,火熱能生濕土,故夏熱則萬物潤,秋涼則萬物燥也。夫熱鬱生濕,濕生痰,用二陳湯加酒黃芩、羌活、防風,去風行濕。以風能勝濕也。又曰:濕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平胃散主之。濕在上,宜微汗而解,不欲汗多。

忌麻黃葛根等,宜防己黃耆湯。濕在中下,宜利小便,五苓散主之。此淡滲治濕也。

白話文:

濕症論治

濕氣屬於陰邪,它具有重濁和實在的特性,不像暑熱那樣瀰漫無形。從外部感受濕氣,可能是因為霧露、泥水,或者地氣上升所導致,就像古人說的「地面的濕氣侵入,就會傷害人的皮膚、肌肉、筋脈」。從體內產生的濕氣,多半是因為飲食生冷、脾胃功能無法正常運作,就像古人說的「各種濕氣腫脹,都與脾有關」。濕氣如果往上走,會讓人頭脹得像被包裹住一樣,正如古人所說「因為濕氣,頭部就像被裹住一樣」。濕氣如果往下走,會導致腳踝腫脹、蔓延,正如古人所說「受到濕氣侵襲,下方會先受到影響」。

濕氣在經絡中會導致麻木、無力、沉重,就像古人說的「濕熱沒有被排除,就會導致大筋縮短,小筋鬆弛,縮短會導致拘攣,鬆弛則會導致無力」。濕氣在臟腑中會導致噁心嘔吐、腫脹,小便赤澀,正如古人所說「濕氣過盛會導致腹瀉」。濕氣還可能在皮膚表面,導致怕冷、自汗;在肌肉層,導致麻木浮腫;身體沉重得像大山一樣,難以翻身;腰膝腫痛、筋骨疼痛;小便不暢、大便稀溏。這些情況可能是濕氣夾雜風邪、熱邪、寒邪、暑邪,還有一種情況是「中濕」,會口歪舌頭僵硬,意識不清,很像中風,但不能誤認為是中風來治療。

對於濕氣在表面的、在上面的,應該用微微發汗的方法;對於濕氣在裡面的、在下面的,應該用滲泄的方法;如果體內虛弱,應該用健脾的方法;如果夾雜風邪而且是外感,應該用疏散肌肉的方法;如果夾雜寒邪而且在半表半裡之間,應該用溫散的方法;如果夾雜暑熱而且停留在三焦,應該用清熱利濕的方法;如果濕熱蒸發痰液,導致胸悶昏厥,應該用開竅、祛除污濁的方法,這些是治療濕氣的要點。

[濕氣阻礙上焦]:頭脹、胸悶、沒有食慾、小便不暢,應該用疏通肺氣、通利膀胱的方法,例如:桔梗、通草、滑石、半夏、瓜蔞、厚朴、杏仁、蔻仁、薏米、茯苓、香豉、淡竹葉等。

[濕氣停滯中焦]:腸胃屬於腑,濕氣久了會產生熱,導致腸胃蠕動遲鈍,大便不順暢,應該用溫通的方法為主,輔以淡滲的方法,例如:枳殼、砂仁殼、橘白、草果、藿香、半夏曲、大腹皮、豬苓、澤瀉等。如果脾陽虛弱,濕氣鬱積導致腹部腫脹,應該用白朮、厚朴、生薑、半夏等藥物來溫運脾陽,用茯苓、澤瀉、大腹皮、滑石等藥物來滲濕泄濁。如果兼有寒邪,可以用實脾飲;如果兼有風邪,可以用勝濕湯。

[濕痰阻礙竅]:濕氣鬱積蒸發痰液,導致精神遲鈍、說話不清,應該用開鬱的方法為主,輔以辛香的方法,例如:鬱金、石菖蒲、厚朴、半夏、佩蘭、金銀花、茯神、瓜萎、枳殼等。如果神志不清、昏迷,邪氣深入心包,應該用芳香開竅的方法,例如:佩蘭、銀花露、犀角、連翹心等,配合至寶丹。

[濕氣流注關節]:身體痠痛、骨頭疼痛、活動不利,可以用獨活寄生湯、羌活勝濕湯。如果夾雜風邪,一定會有煩熱、疼痛遊走、拘攣的症狀,可以用防風湯。如果夾雜寒邪,一定會有攣痛浮腫的症狀,可以用五積散加減。風、寒、濕三種邪氣混合,就會形成痹證,詳見痹證的治療。

[風濕]:全身疼痛,屬於風邪和濕邪相互搏鬥,可以用除濕羌活湯。如果肢體煩痛、頭重鼻塞,或者腹瀉、下血,屬於風木的邪氣,困擾脾土,可以用神術湯。如果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可以用防己黃耆湯。張仲景認為,風濕的脈象是浮虛而澀。

[濕熱]:脈象滑數、小便赤澀、口渴自汗,屬於濕熱,應該用清火為主,輔以分利的方法,可以用清熱滲濕湯或者小分清飲。如果濕氣盛、身體疼痛、小便不暢、身體沉重、口渴,可以用五苓散加羌活。如果身體黃得像橘子一樣,小便不暢、腹部微脹,可以用茵陳蒿湯。如果身體發黃、小便不暢而且口渴,可以用五苓散加茵陳。如果煩躁發熱、小便不暢而且口渴,可以用桂苓甘露飲。如果濕熱相互搏鬥,可以用清熱滲濕湯。如果肩背沉重、關節煩痛,或者全身疼痛、腳膝腫痛,屬於外感濕熱,應該用當歸拈痛飲。

濕熱的內在原因,則會導致水腫、小便不利,可以用五苓散、神芎丸等。需要根據病情輕重來洩濕,之後再用健脾的藥物調理,例如:六君子湯、異功散。如果陰虛火旺,而且出現遺精,屬於濕氣侵襲精竅,可以用虎潛丸,或者加白朮、牡蠣。如果體內氣機如火,從腳底往上入腹,屬於濕氣鬱積化熱,可以用二妙丸加牛膝、防己。《脈經》說:「濕熱的脈象是滑而快」。

[寒濕]:脈象不滑數、小便清而順暢、身體疼痛無汗、關節不利、牽拉作痛,屬於寒濕,應該用溫利的方法,可以用七味滲濕湯、五苓散。如果脈象虛弱,可以用溫補的方法,可以用理中湯加茯苓、薏米。如果四肢浮腫、活動不利、大便稀溏,可以用除濕湯,或者升陽除濕湯。如果腰痛身重、小便不利,可以用腎著湯。如果是寒熱之氣從外部侵入,這種情況與體內產生的濕氣不同,應該用溫散的方法,可以用五積散,或者加味五苓散。《脈經》說:「脈象大而浮、虛而澀,都屬於寒濕」。

[暑濕]:夏季濕熱,可能導致嘔吐腹瀉,可以用六和湯。如果先受到濕氣侵襲,然後中暑,出現兩小腿發冷、胸悶頭重、胡言亂語、多汗、脈象陽虛陰急,這種病叫做濕溫,絕對不能發汗,可以用蒼朮白虎湯。張仲景認為,中暑的脈象是弦細而芤遲,如果兼有濕邪,脈象會虛濡,或者虛澀。

[中濕]:關節沉重疼痛、浮腫喘滿、腹脹、昏迷不醒,脈象一定是沉緩或者沉微,屬於中濕,可以用除濕湯。如果身上有傷口,因為洗澡而導致濕氣從傷口侵入,出現昏迷沉重、身體僵硬、口噤,症狀類似中濕,叫做破傷濕,可以用白朮酒,或者用煅牡蠣粉二錢,用甘草湯調服,然後把藥粉敷在傷口上。《脈經》說:「脈象沉而緩、沉而細,都屬於中濕」。

沈氏說:濕氣在上部,應該用防風,因為風可以乾燥濕氣;濕氣在中部,應該用蒼朮,因為蒼朮可以乾燥脾土;濕氣在下部,應該用利尿的方法,通利水道,使濕氣排出。濕氣在全身,可以用烏藥、羌活。濕氣在兩臂,可以用桑枝、威靈仙。濕氣在大腿,可以用牛膝、防風、萆薢。需要根據濕氣的位置來治療。如果濕氣是因為腎虛引起的,導致腰部發冷就像坐在水中,可以用腎著湯。如果濕氣是因為脾虛引起的,導致腹脹吐酸,可以用苓薑朮桂湯。

如果體質虛弱,出現身體沉重、大便稀溏,可以用清燥湯。如果因為飲酒導致的濕氣,出現嘔吐腹瀉發熱,可以用葛花解酲湯。如果長期坐臥在潮濕的地方,受風著涼,導致足膝拘攣,可以用獨活寄生湯。如果年老體衰、婦女腎虛血虧,導致腰腳疼痛,可以用獨活寄生湯。如果脾胃不和,濕氣伏於體內導致腹瀉,可以用加味平胃散。如果脾虛濕氣導致腹瀉,可以用胃苓湯、蒼朮丸。

治療濕症的大概方法,應該是微微發汗、利小便,使濕氣上下分流排出。張仲景說濕症患者忌諱發汗,因為身體本身就有汗,容易導致陽氣虛脫,所以濕溫病誤用發汗方法,叫做重暍,這是需要特別警惕的。但是如果長期受風著涼,用冷水洗澡,導致陽氣鬱結,又不得不微微發汗。絕對不能大量發汗,大量發汗反而會使濕氣消失,而熱邪仍然存在,要小心出現變證。李東垣說治療濕氣,如果不用利尿的方法,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是如果本身陽氣虛弱的人,出汗之後,小便滴瀝,這是因為正氣枯竭、陽氣將要虛脫的徵兆。

如果認為是濕熱而大量利尿,導致體內真陽無水滋養,很快就會脫離而死。所以不能過度利尿,只要去除六七分的濕氣,就應該改用健脾的藥物,否則會損傷腎水。羅氏說:春夏之交,患病像傷寒,患者會自汗、肢體沉重疼痛、翻身困難、小便不利,這叫做風濕。原因可能是因為天氣陰雨、或者坐臥在潮濕的地方、或者飲水過多,應該用利小便的方法,例如五苓散,濕氣去除就會痊癒。一定要忌諱發汗和攻下,否則會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

醫生如果不認識症狀,錯誤地當成傷風來治療,用發汗的方法會導致死亡,用攻下的方法也會導致死亡。朱丹溪說:濕氣屬於土氣,火熱能夠產生濕土,所以夏季炎熱萬物滋潤,秋季涼爽萬物乾燥。如果熱邪鬱結會產生濕氣,濕氣會產生痰,可以用二陳湯加酒黃芩、羌活、防風,去除風邪、運行濕氣,因為風能勝濕。他又說:如果濕氣很盛而且有熱,應該用苦溫的藥物來治療,輔以甘辛的藥物,可以用平胃散來治療。如果濕氣在上,應該用微微發汗的方法來解除,不應該大量發汗。

忌用麻黃、葛根等發汗的藥物,應該用防己黃耆湯。如果濕氣在中下,應該用利小便的方法,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這是用淡滲的方法來治療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