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一 (15)
卷之一 (15)
1. 暑脈案
吳,脈虛傷暑,得汗身涼,頭眩神疲,懈言不食,溺少而痛,生脈散合六一散主之。潞參(五錢)、麥冬(三錢)、五味(五分)、赤苓(二錢)、滑石、甘草(各六分)荷葉(一張)、燈心(三分)、玉竹(錢半)。二服效。
族某,感暑頭暈,微熱額汗,左脅痞硬,湯飲格拒不下,脈濡澀,此中焦氣阻濕聚。用香薷飲加減,香薷、厚朴、杏仁、枳殼、栝蔞、橘白、半夏(薑製)、薄荷梗。二服痞硬除,熱眩減。去樸、枳、蔞、夏,加梔子、丹皮、苓、薏米、燈心,再劑而瘳。
厲氏,暑熱傷氣,勞倦食少,煩滿口乾,下部骨蒸,足心如烙,仿清暑益氣湯加減。潞參、麥冬、五味、陳皮、神麯、當歸、生地、沙參、地骨皮,數服效。
李,暑症,用傷寒六經治法,致壯熱煩冤,頭目重脹,喉梗氣窒,呼吸不利,舌白不飢。夫暑暍所傷,必脈虛少氣,自汗面垢,縱有兼症,大異傷寒浮緊脈象,豈堪例治。迨失治而症加重,本症尚自顯然。何者?暑入心,故煩冤;暑挾濕,故重脹;暑犯肺,故氣窒不利。葉氏所謂暑由鼻吸,必傷上焦氣分,每引經義云:自上受者治其上,法宜辛涼微苦,廓清上焦氣分,自愈。黃芩(酒炒八分)、黑山梔、橘白、鬱金(磨汁。
各一錢)、栝蔞仁(麩炒)、赤苓(各二錢)、薄荷梗(八分)、沙參、薏仁(各三錢)、新荷梗(五錢)。二服頭清咽爽,煩熱大減。去黃芩、鬱金,加麥冬、鮮藕,渴熱退而思食矣。
族某,有年,力農中暍,惡熱無汗,腹痛自利,唇乾肌槁,舌焦而燥,脈小數,乃熱爍肌消,陽津陰液俱涸也。經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用花粉、麥冬,沙參、黃芩(酒炒)、枳殼、白芍、丹皮、鮮石斛、甘草,三服舌潤利稀,腹不痛,身熱減。去沙參、黃芩、枳殼,加青蒿、知母(酒炒)、滑石、赤苓、生地、車前子、燈心。
數服熱退利止,呃逆間作,少寐,此胃虛有痰。用淡竹茹、杏仁、潞參、茯神、當歸、白芍、柿蒂、橘紅、棗仁,二服呃止熟寐,又調補乃平。
族某,稟賦素弱,中年暑熱傷氣,神倦嗜臥,食少肢麻,聞腥欲嘔,脈右虛左促。按東垣論長夏濕熱損傷元氣,肢倦神少,足痿軟,早晚發寒厥,日午熱如火,乃陰陽氣血俱不足也。此症雖未至甚,然熱傷元氣,久則水不勝火,發為骨痿。先服清暑益氣湯,蒼朮改生白朮,去澤瀉、升麻、乾葛,加歸、芍、半夏、石斛、茯神。
後服生脈散,又服大補元煎,加橘絡、桑枝膏,丸服而安。
張,暑熱作勞,汗泄面垢,初起吐蛔,厥陰受病,已非淺恙。消導表散,延至譫妄神昏,舌心灰而尖絳,齒燥鼻煤,津液告涸,脈虛細澀數,邪陷營絡。治者徒知下焦火亢,用黃柏、知母,苦寒直降,與心包襲入暑邪全不相涉。更醫,用羚羊角、陳海䖳,泄膽熱而降肺火。究竟治不中病,使熱邪漫布,神明漸昏。
昔人治邪入心包,每用芳香宣竅逐穢,如至寶丹之類。若得痰熱淨掃,如清風捲霧,神識稍開,方不至內閉外脫。然症險難挽,姑據理論治而已。犀角尖(磨汁沖)、連翹心、赤芍、丹皮、佩蘭葉、琥珀、石菖蒲(搗汁沖)、鮮荷梗煎服。明晨頗覺神氣清爽,更酌加梨皮、燈心、麥冬、銀花。
煎送至寶丹,乃窮鄉一時竟同返魂香,無覓處矣。
王,脈不鼓指,渴不多飲,舌尖絳,身熱語譫,肢冷溺渾赤,伏暑晚發,熱深厥深之象。川連(酒製三分)、元參、連翹、山梔、麥冬(各錢半)、石斛、梨肉、赤苓(各二錢)、燈心、滑石(各四分)。一服而手足溫,譫語息。去川連加生地,再服再汗而解。
幼兒,伏暑秋髮,頭痛壯熱,燥渴引飲,自汗,手足心如烙,脈洪而疾,溺赤而濁。由素稟陰虛,伏邪內爍,仲景所謂陰氣先傷,陽氣獨發,不寒痹熱,令人肌肉消爍者也。宜甘寒生津,以解熱煩。用生地、知母、麥冬、石斛、丹皮、花粉、甘草、鮮蘆根、鮮荷梗,一服汗徹身涼。
越日再發,覺熱氣由腹背上蒸,頃刻如焚,一日夜渴飲唇乾。前方去丹皮、荷梗,加石膏,一服熱退。越日又發,一日兩夜汗出熱不解。去石膏,加鮮地黃、綠豆皮、車前穗,又服又退。越二日,夜分又發熱,勢較輕,原方再加通草、滑石、青蒿,半夜熱退,調理而安。(暑必挾濕,此症歷四五發,於清暑中必兼利濕,方得熱退涼解。
)按暑濕傷人,隨發者淺,遲至秋後為伏氣,晚發者深,其候脈色必滯,口舌必膩,或微寒,或單熱,頭重脘痞,渴煩溺濁,午則甚,暮尤劇。一次汗則邪一次散,比傷寒勢較緩,比瘧疾發無時,秋來此症最多,名曰伏暑晚發,不似風寒之邪,一汗輒解。溫熱之症,投涼即安。
以暑濕為熏蒸黏膩之邪,故難驟郤耳。
湯氏,灼熱無汗,下瀉後重,舌乾少潤,脈緩大,乃濕熱交蒸。用六一散加薄荷、青蒿、麥冬、藿香、赤苓、石斛、綠豆皮、車前穗、燈心。一啜熱退,去首四味,加豬苓、枳殼,瀉止。
白話文:
暑脈案
吳先生,脈象虛弱,是因中暑,出汗後身體涼了,但頭暈、精神疲憊、說話無力、不想吃飯、小便少且疼痛。用生脈散合六一散來治療。藥方包含:潞黨參(五錢)、麥冬(三錢)、五味子(五分)、茯苓(二錢)、滑石、甘草(各六分)、荷葉(一張)、燈心草(三分)、玉竹(一錢半)。服藥兩劑就見效。
某族人,因中暑而頭暈,稍微發熱,額頭出汗,左邊胸脅部感覺痞塞、硬痛,喝湯藥也難以下嚥,脈象濡滑而澀。這是中焦氣機阻滯,濕氣聚集。用香薷飲加減來治療。藥方包含:香薷、厚朴、杏仁、枳殼、瓜蔞、橘皮白肉、半夏(薑製)、薄荷梗。服藥兩劑,痞塞硬痛就消除了,發熱頭暈也減輕了。之後去掉厚朴、枳殼、瓜蔞、半夏,加上梔子、丹皮、茯苓、薏苡仁、燈心草,再服藥一劑就痊癒了。
厲氏,因暑熱而傷了氣,又過於勞累導致食慾不振,心煩口渴,下半身感覺骨蒸潮熱,腳心像烙鐵一樣燙,仿照清暑益氣湯加減來治療。藥方包含:潞黨參、麥冬、五味子、陳皮、神麴、當歸、生地黃、沙參、地骨皮。服藥數劑就見效。
李先生,患了暑症,卻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導致高熱煩躁,頭暈目脹,喉嚨梗塞、呼吸困難,舌苔白而不覺得餓。要知道中暑之人,脈象一定是虛弱少氣,自汗面色污垢,即使有其他兼症,也與傷寒脈浮緊的症狀大不相同,怎麼可以當成傷寒來治療呢?等到誤治而病情加重,中暑的本症依然明顯。為什麼呢?暑熱進入心,所以煩躁;暑熱夾帶濕氣,所以頭目重脹;暑熱侵犯肺,所以呼吸困難。葉天士所說的“暑由鼻吸,必傷上焦氣分”,每次引用經文說:“從上而受的病,就治療上部”,治療方法應該用辛涼微苦的藥物,疏通上焦的氣機,自然會痊癒。藥方包含:黃芩(酒炒八分)、黑山梔子、橘皮白肉、鬱金(磨汁,各一錢)、瓜蔞仁(麩炒)、茯苓(各二錢)、薄荷梗(八分)、沙參、薏苡仁(各三錢)、新鮮荷梗(五錢)。服藥兩劑後,頭腦清醒、喉嚨舒爽,煩躁發熱大大減輕。之後去掉黃芩、鬱金,加上麥冬、鮮藕,口渴發熱就消退,開始覺得餓想吃飯了。
某族人,年紀較大,務農時中暑,怕熱不出汗,腹痛腹瀉,嘴唇乾燥、肌肉消瘦,舌頭乾焦而燥,脈象細小而快。這是熱邪過盛,灼傷肌肉,耗損陽氣和陰液。經書說:“熱邪侵襲內部,要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輔以苦甘的藥物”。用花粉、麥冬、沙參、黃芩(酒炒)、枳殼、白芍、丹皮、鮮石斛、甘草,服藥三劑,舌頭變得濕潤,腹瀉減少,腹部不再疼痛,發熱也減輕了。之後去掉沙參、黃芩、枳殼,加上青蒿、知母(酒炒)、滑石、茯苓、生地黃、車前子、燈心草。服藥數劑,發熱消退,腹瀉停止,但偶爾會打嗝,睡眠不好。這是因為胃氣虛弱而有痰。用淡竹茹、杏仁、潞黨參、茯神、當歸、白芍、柿蒂、橘紅、酸棗仁,服藥兩劑,打嗝停止,能夠安穩睡覺了,再用藥調理就痊癒了。
某族人,體質原本就虛弱,中年時因暑熱而傷了氣,精神疲倦喜歡躺臥,食慾不振、四肢麻木,聞到腥味就想嘔吐,脈象右邊虛弱,左邊促數。按照李東垣的理論,長夏時節濕熱會損傷元氣,導致肢體疲倦、精神不振,腳軟無力,早晚手腳冰涼,中午卻發熱如火,這是陰陽氣血都不足的表現。這個症狀雖然還沒到很嚴重,但熱邪損傷元氣,時間久了就會陰虛火旺,發展成骨痿。先服用清暑益氣湯,把蒼朮改為生白朮,去掉澤瀉、升麻、葛根,加上當歸、白芍、半夏、石斛、茯神。之後服用生脈散,又服用大補元煎,加上橘絡、桑枝膏,做成藥丸服用就痊癒了。
張先生,因暑熱勞累,大量出汗、面色污垢,一開始吐蛔蟲,這是厥陰經受病,病情已經不輕了。用消食導滯、疏散表邪的方法治療,拖延到出現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舌苔中間呈灰色、舌尖發紅,牙齒乾燥、鼻孔像沾了煤灰一樣,津液已經耗竭,脈象虛弱細澀而數,邪氣已經深入到營血。治療的人只知道下焦火旺,用黃柏、知母等苦寒藥直接瀉火,完全沒有考慮到暑邪侵入心包。後來換了醫生,用羚羊角、陳海蛤,清泄膽熱、下降肺火,但還是沒能對症下藥,導致熱邪蔓延,神志越來越不清。古人治療邪氣侵入心包,常用芳香開竅、驅除污穢的藥物,比如至寶丹之類。如果能把痰熱清除乾淨,就像清風吹散霧氣一樣,神志稍微清醒一些,就不會出現內閉外脫的危險。但是現在病情危險,很難挽回,只能按照理論來治療了。藥方包含:犀角尖(磨汁沖服)、連翹心、赤芍、丹皮、佩蘭葉、琥珀、石菖蒲(搗汁沖服)、新鮮荷梗煎服。第二天早上感覺精神清爽一些,再酌情加入梨皮、燈心草、麥冬、銀花。用煎好的藥送服至寶丹,結果鄉下地方一時半會找不到至寶丹,如同返魂香一樣沒有著落。
王先生,脈象微弱難以摸到,口渴但喝水不多,舌尖發紅,身體發熱,胡言亂語,四肢冰冷,小便渾濁赤紅,這是伏暑晚上發作,熱邪深入、陰陽衰竭的表現。藥方包含:川黃連(酒製三分)、元參、連翹、山梔子、麥冬(各一錢半)、石斛、梨肉、茯苓(各二錢)、燈心草、滑石(各四分)。服藥一劑後,手腳就溫暖了,胡言亂語也停止了。之後去掉川黃連,加上生地黃,再服藥一次,又出汗就痊癒了。
小孩子,伏暑秋天發作,頭痛高燒,口渴想喝水,自汗,手腳心像烙鐵一樣燙,脈象洪大而快,小便赤紅而渾濁。這是因為體質原本就陰虛,伏邪在體內蘊熱,就像張仲景所說的“陰氣先傷,陽氣獨發,不寒而熱,令人肌肉消瘦”。應該用甘寒的藥物來滋陰生津,解除熱邪煩躁。藥方包含:生地黃、知母、麥冬、石斛、丹皮、花粉、甘草、鮮蘆根、新鮮荷梗。服藥一劑,汗出後全身涼爽了。第二天又發作,感覺熱氣從腹部背部向上蒸騰,轉眼間就如火焚燒,一整天口渴唇乾。把原方中的丹皮、荷梗去掉,加上石膏,服藥一劑,發熱就消退了。第二天又發作,一天兩夜出汗卻不退燒。去掉石膏,加上鮮地黃、綠豆皮、車前子,再服藥又退燒了。過了兩天,半夜又發熱,但勢頭比較輕,原方再加通草、滑石、青蒿,半夜就退燒了,調理一段時間就痊癒了。(暑熱必然夾帶濕氣,這個症狀連續發作四五次,在清暑的同時必須兼顧利濕,才能退熱痊癒)。按照道理來說,暑濕傷人,隨發的病情較輕,遲到秋後發作的為伏氣,發作晚的病情較深,表現為脈象、面色一定滯澀,口舌一定黏膩,或者輕微的怕冷,或者單純發熱,頭重胸悶,口渴煩躁、小便渾濁,中午比較嚴重,晚上更嚴重。出一次汗,邪氣就散一次,比傷寒的病情要緩慢,比瘧疾的發作又沒有規律。秋天這種病症最多,稱為伏暑晚發,不像風寒之邪,出一次汗就能痊癒,也不像溫熱病,用清涼的藥物就能見效。因為暑濕是熏蒸黏膩的邪氣,所以很難馬上痊癒。
湯氏,身體灼熱無汗,腹瀉,排便後有裡急後重感,舌頭乾燥少津,脈象緩大,這是濕熱交蒸。用六一散加上薄荷、青蒿、麥冬、藿香、茯苓、石斛、綠豆皮、車前子、燈心草。喝了一口藥熱就退了,去掉前四味藥,加上豬苓、枳殼,腹瀉就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