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四 (4)
卷之四 (4)
1. 陰瘧論治
養營湯吞八味丸。虛人瘧母,不治成脹,四獸飲加鱉甲、當歸尾、桂心。元氣猶壯,癖積左脅下,鱉甲飲子。不應,何膝煎。瘧久邪結血絡,左脅脹痞,連及少腹,治宜通絡,守補無效。桃仁、丹皮、鱉甲、歸尾、桂心、甲片、延胡。通其血絡,痞脹乃除,再用補劑,自獲全愈。
《己任編》曰:凡瘧將發時,與正發之際,勿施治,治亦無效。必待陰陽升極而退,此邪留所客之地,乃可服藥治之。且當未發前二三時,迎而奪之。
凡小兒胎瘧,不能服藥,用黃丹(五錢)、生明礬(三錢)、胡椒(二錢五分)、麝香(少許)。共研末,以好醋調敷手心,男左女右,以絹包手掌,藥發自汗而愈。
凡小兒未進穀食者,患瘧久不止。用冰糖濃煎湯喂之,最驗。出徐忠可《金匱》注。
白話文:
陰瘧論治
服用養營湯,並吞服八味丸。體虛的人患瘧疾,若不治療而導致腹脹,則可用四獸飲,再加入鱉甲、當歸尾、桂枝心。如果元氣還很充足,但瘧疾積聚在左脅下,則服用鱉甲飲子。若無效,則改用何膝煎。瘧疾久治不愈,邪氣阻塞血脈,導致左脅脹滿、痞塞,甚至連及少腹,治療應以疏通血脈為主,單純的補益無效。此時應使用桃仁、丹皮、鱉甲、當歸尾、桂枝心、牡蠣殼、延胡索等藥物。疏通血脈後,痞脹就會消除,然後再服用補益藥物,就能痊癒。
《己任編》中記載:瘧疾將要發作或正在發作時,不要用藥治療,因為此時治療是沒有效果的。必須等到陰陽之氣上升到極點後開始下降,邪氣停留在它所寄居的地方,才能服用藥物治療。最好在瘧疾發作前兩三個小時,提前用藥制止它。
對於小兒胎瘧,因為不能服用藥物,可用黃丹(五錢)、生明礬(三錢)、胡椒(二錢五分)、麝香(少許),研磨成粉末,用好醋調和後敷在手心(男孩敷左手,女孩敷右手),用絹布包好手掌,藥物發揮作用後,通過出汗就能痊癒。
對於未開始進食的小孩,如果患瘧疾很久都不能治癒,可以用冰糖濃煎後餵食,效果很好。(出自徐忠可《金匱》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