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八 (21)
卷之八 (21)
1. 癥瘕脈候
婦人積聚疝瘕,脈弦急者生,虛弱者死。少陰脈浮而緊,緊則疝瘕,腹中痛,半產而墮傷,浮則亡血,惡寒絕產。
白話文:
婦人患有積聚疝瘕的疾病,脈象弦急的表示病情較輕,脈象虛弱的表示病情較重。少陰脈浮而緊的,則患有疝瘕,腹中疼痛,半產而墮傷,脈象浮的則出血,惡寒絕產。
2. 附方
〔除冷積〕,蔥白散,地,芍,歸,芎,參,苓,薑,桂,樸,枳,木香,茴香,青皮,麥芽,神麯,苦楝子,三稜,莪朮,等分為末。每服三錢,加連須蔥白、食鹽煎。
白話文:
【去除寒積】,蔥白散,生地黃、芍藥、當歸、川芎、人參、茯苓、生薑、肉桂、半夏、枳實、木香、茴香、青皮、麥芽、酒麴、楝樹子、三稜、莪朮,等份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上連須的蔥白和食鹽,一起煎煮服用。
〔補虛〕,烏雞煎丸,參,耆,丹,朮,烏藥,蛇床子(各一兩),桂心,附子,川烏,紅花(各三錢),蒼朮(一兩半),白芍,莪朮,陳皮,延胡,木香,肉蔻,熟地,琥珀,草果(各五錢),研細,以烏雄雞一隻,去肚腸毛翅,將上藥末納雞腹中,用瓷瓶入好酒一斗,同煮,去骨,焙乾為末,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當歸湯下。
白話文:
〔補虛〕烏雞煎丸:黨參、黃耆、熟地、白術、烏藥、蛇牀子(各一兩),桂心、附子、川烏、紅花(各三錢),蒼朮(一兩半),白芍、莪朮、陳皮、延胡、木香、肉蔻、琥珀、草果(各五錢),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一隻烏雄雞,去肚腸毛翅,將藥末裝入雞腹中,用瓷瓶裝入上好米酒一斗,煮至雞肉熟透,去除骨頭,焙乾後研成細末,與煉製的蜂蜜混合,搓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以當歸湯送服。
〔脅脹〕,木香順氣散,木香,香附,檳榔,青,陳,砂,枳,樸,蒼朮(各一錢),炙草(五分)
〔氣血〕,八珍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脅脹〕,用木香順氣散治療,藥方組成包括木香、香附、檳榔、青皮、陳皮、砂仁、枳殼、樸硝、蒼朮(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氣血
氣血是人體重要的物質基礎,包括氣和血。氣有溫煦、推動、防禦等作用;血有滋潤、營養、濡養等作用。氣血充盈,則身體健康;氣血不足,則身體虛弱,易生病。
八珍湯
八珍湯是補氣血的常用方劑,由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當歸、川芎、芍藥、甘草組成。此方具有益氣補血、調和氣血的作用,臨牀上常用於氣血兩虛證,如中風、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氣短等。
〔陰疝〕,寬脹湯,檳榔,官桂,木香,沉香,大腹皮,青皮(各一錢),香附,小茴(各錢半),水煎,加食鹽七分。
白話文:
[陰疝],寬脹湯,檳榔、官桂、木香、沉香、大腹皮、青皮(各一錢),香附、小茴(各錢半),水煎,加食鹽七分。
〔補中〕,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血瘀〕,當歸散,見本卷調經。
〔石瘕〕,見晛丸,見三卷積聚。
白話文:
補中
補中益氣湯(出自《中風論》卷一)
氣血瘀滯
當歸散(出自《調經論》本卷)
石淋
見晛丸(出自《積聚論》卷三)
〔黃瘕〕,皂莢散,皂角(一兩,炙去皮子),川椒(一兩,炒去汗),細辛(一兩半),搗末囊盛,大如指,長二寸,納陰中,惡水畢出,以溫湯洗之。
白話文:
【黃疸】的治療方法
皁莢散:
- 皁角(一兩,烘烤後去除外皮)
- 川椒(一兩,炒至出汗後去除)
- 細辛(一兩半)
-
將所有藥材搗成末,裝入袋子中,大小約一根手指頭,長度約二寸。
-
將藥袋放入陰涼處避光,直到藥物完全吸收。
-
用溫水將藥袋浸濕,取出後直接擦拭患者的患處。
-
持續重複上述步驟,直到患者的黃疸症狀消失。
〔青瘕〕,戎鹽散,戎鹽(一升),皂角(五錢,炙去皮子),細辛(一兩),同上坐導。
白話文:
〔青瘕〕,戎鹽散,戎鹽(四百五十公克),皁角(二十二公克,烘乾後去皮),細辛(四十五公克),以上共研成粉,塞入患部。
〔燥瘕〕,加味四物湯,四物湯加,延胡,桃仁,砂仁,紅花,香附,莪朮,水煎。
白話文:
燥熱瘀滯(燥瘕)
加味四物湯
在四物湯中加入:
- 延胡索
- 桃仁
- 砂仁
- 紅花
- 香附
- 莪朮
水煎服。
〔血瘕〕,血瘕方,乾薑,烏賊骨(炙。各一兩),桃仁(去皮尖,一兩),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血瘕〕,調經散,或作飲,見本卷調經。
白話文:
〔血瘕〕,血瘕方:
乾薑、烏賊骨(炙各一兩)、桃仁(去皮尖,一兩),研末。
用酒送服方寸匕,每天兩次。
〔血瘕〕,[調經散]:或製成藥飲,見本卷調經。
〔脂瘕〕,脂瘕方,皂莢(七錢半),川椒,細辛,礬石,五味,乾薑(各五錢),坐導法同前。
〔狐瘕〕,狐瘕方,取新死鼠一枚,以新絮裹之,包以黃泥,煅研為末。以桂心末二錢半調勻,酒服方寸匕。
白話文:
脂肪瘤,脂肪瘤方子,皁莢(七錢半),花椒,細辛,明礬,五味子,乾薑(各五錢),服用方法同前面。
〔狐瘕〕,狐瘕方,取剛死的老鼠一隻,用新的棉絮包著,再用黃泥包裹,煅燒後研磨成粉末。用桂心粉末兩錢半調勻,用酒服用方寸匕。
〔蛇瘕〕,蛇瘕方,大黃,黃芩,芒硝(各五錢),炙草(三錢),烏賊骨(二枚),皂角(炙,一兩半),水煎,芒硝後下服,十日後再服,瘕即下。
白話文:
【蛇瘕病症】,治療蛇瘕的方劑,藥材有大黃、黃芩、芒硝(各五錢),炙草(三錢),烏賊骨(二片),皁角(炙過,一兩半),用清水煎煮,在加入芒硝後服用,十天後再服一次,肚子裡的腫瘤就會排出。
〔龜瘕〕,龜瘕方,大黃,乾薑,附子,桂心,細辛,白朮,䗪蟲,王䱉,側子,研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白話文:
(龜瘕病的治療方法)
龜瘕的治療方法:
-
大黃:具有瀉熱通便,活血消瘀的功效。
-
乾燥的薑:具有溫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附子:具有補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
桂心:具有溫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
細辛:具有散風通竅,溫中化痰的功效。
-
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痰的功效。
-
集蟲: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
王不留行:具有利尿通淋,清熱化濕的功效。
-
川穹:具有行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用酒送服一勺,每天服用三次。
〔痰氣〕,砂枳二陳湯,砂仁,枳殼,加二陳湯。
白話文:
治療「痰氣」的砂枳二陳湯,成分包括砂仁、枳殼,再加入二陳湯。
〔痰結〕,順氣導痰湯,導痰湯見一卷中風,此加木香、厚朴。
白話文:
(痰結),順氣導痰湯,導痰湯見第一卷中風,此加木香、厚朴。
〔痞嘔〕,半夏瀉心湯,見一卷溫。
〔吐積〕,三聖散,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痞嘔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卷一溫病)
吐積
三聖散(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中風)
〔痰痞〕,白朮調中湯,白朮,茯苓,澤瀉,橘紅(各五錢),甘草(一兩),乾薑,官桂,砂仁,藿香(各二錢半),為末。白湯化蜜服。
〔食癥〕,大和中飲,見三卷飲食。
白話文:
(痰痞),用白朮調中湯來治療,組成為白朮、茯苓、澤瀉、橘紅(各五錢),甘草(一兩)乾薑、官桂、砂仁、藿香(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末。用溫水調和蜂蜜服用。
食癥
大和中飲
記載於《三卷飲食》
〔食癥〕,消食丸,楂肉,神麯,麥芽,萊菔子,青皮,陳皮,香附(各二兩),阿魏(醋浸,研,一兩),為末。以湯泡蒸餅為丸,薑湯下。
白話文:
【食滯】,消食丸,山楂肉、神曲、麥芽、萊菔子、青皮、陳皮、香附(各二兩),阿魏(用醋浸泡,研磨,一兩),研磨成粉末。用湯水浸泡蒸餅,做成丸藥,用薑湯送服。
〔寒滯〕,烏藥散,烏藥,莪朮,桂心,當歸,木香,桃仁,青皮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熱酒下。
白話文:
【寒滯】,烏藥散。烏藥、莪朮、桂心、當歸、木香、桃仁、青皮等分,研磨成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送服。
〔脾虛〕,芎歸四君子湯,芎,歸,加四君子湯。
白話文:
【脾虛】,用芎歸四君子湯,即川芎、當歸,加上四君子湯。
〔脾虛〕,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血燥〕,加味逍遙散,見一卷火。
〔血癥〕,五物煎,四物湯加桂心。
〔氣血〕,加味歸脾湯,見本卷胎前。
〔產後〕,失笑散,見六卷胃脘痛。
白話文:
脾虛
歸脾湯,見第二卷勞倦虛損。
血燥
加味逍遙散,見第一卷熱病。
血癥
五物煎,四物湯加桂心。
氣血
加味歸脾湯,見本卷懷孕前。
產後
失笑散,見第六卷胃脘痛。
〔血癥〕,當歸活血湯,赤芍,歸尾,生地(各一錢半),桃仁,紅花,香附(各一錢),川芎,丹皮,延胡,莪朮(各八分),三稜,青皮(各七分)
白話文:
[血凝塊症],當歸活血湯,赤芍藥、當歸尾、生地黃(各一錢半),桃仁、紅花、香附(各一錢),川芎、丹皮、延胡索、莪朮(各八分),三稜、青皮(各七分)。
〔虛損〕,芎歸六君子湯,六君子湯加芎、歸。
白話文:
虛損症,服用芎歸六君子湯,六君子湯加上川芎、當歸。
〔血瘀〕,通瘀煎,見五卷厥。
〔怒傷〕,化肝煎,見二卷血。
〔痰氣〕,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血瘀的时候,可以用通瘀煎治疗,可以在五卷厥篇找到相关内容。怒气伤肝,可以用化肝煎治疗,可以在二卷血篇找到相关内容。痰气可用二陈汤治疗,可以在一卷中风篇找到相关内容。
〔腸覃〕,晞露丸,莪朮,三稜(各酒浸一兩,巴豆三十個切,炒上二味,去巴豆),乾漆(炒煙盡),川烏(各五錢),硇砂(四錢),青皮,雄黃(另研),茴香(鹽炒),甲片(炮。各三錢),輕粉(一錢。另研),麝香(五分),研細,薑汁糊丸。每服二十丸。
白話文:
〔腸覃〕,晞露丸、莪朮、三稜(各用酒浸泡一兩,巴豆三十個切開,與前兩味一起炒,去掉巴豆),乾漆(炒到冒煙停止),川烏(各五錢),硇砂(四錢),青皮、雄黃(另外研磨),茴香(用鹽炒過),甲片(炮製過。各三錢),輕粉(一錢。另外研磨),麝香(五分),研磨成細末,用薑汁糊丸。每次服用二十丸。
〔外治〕,阿魏膏,見三卷積聚。
〔外治〕,琥珀膏,見三卷積聚。
〔外治〕,三聖膏,見三卷積聚。
白話文:
〔外治〕阿魏膏,請參照「三卷積聚」中內容。
〔外治〕琥珀膏,請參照「三卷積聚」中內容。
〔外治〕三聖膏,請參照「三卷積聚」中內容。
〔通治〕,化積丸,黃連(一兩半,以吳萸、益智各炒一半,去萸、智),萊菔子,香附,山楂(各一兩),川芎,山梔,三稜(煨),神麯,桃仁(各五錢),研末,蒸餅為丸。
白話文:
〔通治〕,化積丸,黃連(一兩半,以吳茱萸、益智仁各炒一半,去掉吳茱萸、益智仁),萊菔子,香附,山楂(各一兩),川芎,山梔,三稜(煨過的),神曲,桃仁(各五錢),研末,用蒸餅做成丸劑。
〔通治〕,開鬱正元散,白朮,陳皮,香附,山楂,青皮,海粉,桔梗,茯苓,砂仁,延胡,神麯,麥芽,甘草,等分為末。每服一兩,生薑水煎。
白話文:
〔通治〕,調理氣機正氣的散劑,白朮、陳皮、香附、山楂、青皮、海粉、桔梗、茯苓、砂仁、延胡索、神曲、麥芽、甘草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兩,用生薑水煎服。
〔血積〕,當歸丸,當歸,赤芍,川芎,熟地,三稜,莪朮(各五錢),神麯,百草霜(各二錢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開水下。
白話文:
血積,服用當歸丸。當歸、赤芍、川芎、熟地、三稜、莪朮(各五錢),神麯、百草霜(各二錢半),將這些藥材磨成末,用酒糊成丸,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開水送服。
〔血瘀〕,琥珀散,琥珀,乳香,沒藥(各五錢),每服二錢,水酒各半煎,入地黃自然汁二合再熬,去渣,入溫酒和服。
〔血瘕〕,血竭散,見本卷產後。
白話文:
【血瘀】,琥珀散,琥珀、乳香、沒藥(各五錢),每次服用二錢,水和酒各一半來煎煮,再加入地黃的自然汁液二合,再熬煮,濾去渣滓,加入溫酒調和服用。
瘀血積塊
血竭散(見本卷「產後篇」)
〔血塊〕,牡丹散,牡丹,當歸,延胡,桂心(各一兩),赤芍,牛膝,莪朮(各三兩),三稜(一兩半),為末。每服三錢,水酒各半煎。
白話文:
(血塊),牡丹散,需要的藥材有牡丹、當歸、延胡、桂心(各一兩),赤芍、牛膝、莪朮(各三兩),三稜(一兩半),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使用一半的水和一半的酒進行煎煮。
〔癥痞〕,桃仁煎,桃仁(一兩),訶子皮,白朮,赤芍,當歸(各七錢半),三稜,莪朮(各炒五錢),陳皮(去白,三兩),鱉甲(醋炙,一兩半),為末。每服二錢,水煎,加薑,熱服。
白話文:
【癥痞】,桃仁煎,桃仁(60公克),訶子皮、白朮、赤芍、當歸(各45公克),三稜、莪朮(各30公克,炒過),陳皮(去白,180公克),鱉甲(醋炙,90公克),研成粉末。每次服用2公克,水煎,加入薑,熱服。
〔癥積〕,三稜丸,莪朮(醋浸炒),三稜(各三兩),青皮,麥芽,半夏(各一兩),為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醋湯下。
白話文:
【積症】:
- 三稜丸:
- 三稜(3兩)
- 莪朮(用醋浸泡後炒過,3兩)
- 三稜(3兩)
- 青皮、麥芽、半夏(各1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再用醋和麵粉糊做成小藥丸,每個藥丸的大小約為桐樹種子的體積。
用法:
- 每次服用40顆,搭配醋湯送服。
〔峻攻〕,硝石丸,硝石(三兩),大黃(四兩),人參,甘草(各二錢),為末,醋和丸。米飲下,三日一服。
白話文:
(峻攻):硝石丸
材料:
硝石:三兩
大黃:四兩
人參:二錢
甘草:二錢
做法:
將硝石丸藥粉研磨混合均勻。
把藥粉與醋混合,製成丸狀。
用米飲送服,每三天服用一丸。
〔峻攻〕,硇砂丸,木香,沉香,巴豆(各一兩),青皮(二兩),銅青(五錢),硇砂(一錢),先將青皮同巴豆炒紫色,去巴豆。為末,再和藥蒸餅為丸。
〔峻攻〕,巴豆丸,巴豆,硇砂,大黃,靈脂,桃仁,木香,蜜丸,醋下。
白話文:
劇烈的攻下藥方:
硃砂丸:木香、沉香、巴豆(各一兩),青皮(二兩),銅青(五錢),硃砂(一錢)。首先將青皮和巴豆炒成紫色,除去巴豆。研磨成粉末,再與藥材混合蒸成丸劑。
峻攻
巴豆丸
巴豆、硇砂、大黃、靈脂、桃仁、木香,用蜂蜜丸成藥丸,以醋送服。
〔峻攻〕,乾漆散,乾漆,木香,芫花,赤芍,桂心,當歸,琥珀,川芎(各五錢),大黃(二兩),牛膝(七錢),桃仁(一兩),麝香(二錢半),每末一錢,酒下。
白話文:
峻攻配方:
乾漆散、乾漆、木香、芫花、赤芍、桂心、當歸、琥珀、川芎(各五錢),大黃(二兩),牛膝(七錢),桃仁(一兩),麝香(二錢半)。
用法:研磨成細末,每次一錢,用酒送服。
〔補陰〕,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腹瘕〕,蘆薈丸,見三卷積聚。
〔調補〕,調中益氣湯,見三卷脾胃。
〔臍腹〕,決津煎,歸,地,澤,桂,牛膝,烏藥
〔消磨〕,三稜煎,即三稜丸。
白話文:
補陰
六味丸,參考第一卷中風的內容。
腹脹
蘆薈丸,參考第三卷積聚的內容。
調補
調中益氣湯,參考第三卷脾胃的內容。
臍腹
決津煎,組成:歸地(生地黃)、澤瀉、桂枝、牛膝、烏藥
消磨
三稜煎,就是三稜丸。
〔堅久〕,萬病丸,乾漆,牛膝,等分為末,用生地汁升許,熬膏和藥,杵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下。
〔瘀滯〕,桃仁承氣湯,見一卷疫。
白話文:
[堅久],萬病丸,乾漆,牛膝,等份磨成細末,用生地黃汁一升,熬成膏狀和藥物混合,搗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酒送服。
瘀滯
用於治療一類疫症的桃仁承氣湯。
〔瘀滯〕,穿山甲散,甲片,鱉甲,赤芍,大黃,乾漆,桂心(各一兩),川芎,芫花,歸尾(各五錢),麝香(一錢),溫酒下一錢。
〔脹痛〕,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白話文:
瘀滯:
配製穿山甲散: 甲片、鱉甲、赤芍、大黃、乾漆、桂心(各1兩),川芎、芫花、歸尾(各5錢),麝香(1錢),用溫酒送服1錢。
脹痛
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疝瘕〕,荔香散,或作荔枝散,見七卷疝。
〔腫脹〕,廓清飲,見三卷腫脹。
白話文:
疝氣,用荔香散或荔枝散治療,請參閱第七卷的疝氣。
腫脹
廓清飲(可見《傷寒論》三卷中的「腫脹」)
〔調補〕,烏雞丸,烏骨雞(一隻,男雄女雌,去毛去穢,留內金,洗腸留腸),烏鰂骨(童便浸炒,四兩),茹蘆(一兩),以三味入雞腹內,用陳酒、童便各三碗,水數碗,砂鍋中煮,搗爛焙乾,骨用酥炙,共為細末,山藥末調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百勞水下。此方治婦人倒經,男子咳嗽吐血,《醫通》名巽順丸。
白話文:
將材料補益身體。烏雞丸,烏骨雞一隻(公雞或母雞皆可,去除毛髮和內臟,保留雞內金,洗淨腸子但保留),烏鰂魚骨四兩(浸泡童便後炒製),茹蘆一兩。將這三種藥材放入雞腹內,加入陳酒和童便各三碗,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放入砂鍋中煮沸,並搗碎後晾乾。將烏鰂魚骨用酥油炙烤,然後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並用山藥粉和水調製成糊狀,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七十顆丸藥,用百勞水送服。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婦女經期紊亂,以及男子的咳嗽吐血。在《醫通》中,這個方子被稱為巽順丸。
〔調補〕,烏雞丸,烏骨雞(一隻。男雌女雄,製法同上),北五味(一兩),熟地(四兩),二味入雞腹,用陳酒、童便於砂鍋中煮,又以黃耆,於術(各三兩),茯苓,歸身,白芍(各二兩),預為末,同雞肉搗爛焙乾,骨用酥炙,共研入下項藥:人參(三兩),丹皮(二兩),川芎(一兩),和前藥,以山藥末六兩糊丸桐子大。人參湯下三錢。
白話文:
〔調補〕,烏雞丸,烏骨雞(一隻。公雞或母雞,製作方法同上),北五味(一兩),熟地(四兩),將這兩種藥物放入雞腹中,用陳年酒、童子尿在砂鍋中煮,另外將黃耆、於術(各三兩),茯苓、歸身、白芍(各二兩),預先研成細末,與雞肉一同搗碎焙乾,雞骨頭用酥油炙烤,研磨成細末,加入以下藥物:人參(三兩),丹皮(二兩),川芎(一兩),與前面已經準備好的藥物混合,用六兩山藥粉糊成丸藥,每個丸藥的大小如同桐子。以人參與水一起煎煮後,服用三錢。
骨蒸加鱉甲、柴胡、地骨。經閉加肉桂。崩漏加阿膠。倒經加麥冬。痞悶加香附、沉香。帶下加萆薢、香附、蘄艾。此方最善調經,或蓐勞帶下崩淋等症。
白話文:
骨蒸(盜汗)症,可加入鱉甲、柴胡、地骨皮等藥材治療。經閉症,可加入肉桂治療。崩漏症,可加入阿膠治療。倒經症,可加入麥冬治療。痞悶症,可加入香附、沉香等藥材治療。帶下症,可加入萆薢、香附、蘄艾等藥材治療。這個方劑非常適合用來調理月經,無論是勞累過度、帶下、崩漏、淋漓等症狀,皆可治療。
〔氣血〕,交加散,生地(一斤,搗汁炒薑渣),生薑(十二兩,搗汁炒地黃渣),白芍,延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二兩),沒藥,紅花(各五錢),研末為丸。每服四錢,酒下。
〔氣血〕,交加地黃丸,見本卷調經。
白話文:
藥名:〔氣血〕交加散
組成:生地黃(一斤,搗汁炒薑渣)、生薑(十二兩,搗汁炒地黃渣)、白芍、延胡、當歸、蒲黃、桂心(各二兩)、沒藥、紅花(各五錢)
製法: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製成藥丸。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四錢,用酒送服。
氣血交加。地黃丸,見本卷「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