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黃疸論治

總之,黃而不渴易治,渴者難治。初起宜汗,有食宜消,溺少宜利,小水利,黃自退。通用化疸湯、當歸白朮湯。久而虛,脈症宜溫補者,養營湯、四君子湯、腎氣丸。酒疸多蘊熱,先用清中,茵陳瀉黃湯。加分利,加減五苓散。後必顧其脾陽,香砂六君子湯加枳椇子。女勞有穢濁,始用解毒,黑疸湯。

繼滑竅,二石散。終當峻補腎陰,六味湯。外有黃胖症,與黃疸異。黃疸目黃,身不腫,黃胖多腫,其色黃中帶白,目如故,疲倦少神,病源雖同屬脾,然黃疸由濕熱鬱蒸而成,黃胖則濕熱未甚,多蟲與食積所致,必吐黃水,毛髮皆直,或嗜食生米茶葉土炭,宜四寶丹。有食積則消導,保和丸加紅曲。

或健脾去濕藥中,加針砂重鎮可效。蓋疸屬暴病,故仲景以十八日為期。黃胖為宿病,有久而不愈者。《正傳》曰:綠礬丸、褪金丸,二方治黃胖病最捷。又勞力受傷,亦成黃胖,能食易飢,疲倦無力,沈氏雙砂丸。俗名脫力黃,此又在蟲食黃病之外者。參《沈氏尊生書》。

白話文:

黃疸的治療,總體來說,皮膚發黃但不口渴的比較容易治癒,口渴的則較難治療。疾病初期,宜用發汗的方法,如果患者有食慾,就應該幫助消化;小便量少則應利尿,小便通暢後,黃疸就會自然消退。常用化疸湯、當歸白朮湯。如果病程拖延導致身體虛弱,脈象和症狀需要溫補的,則使用養營湯、四君子湯、腎氣丸。酒疸多為熱邪蘊積,應先用清熱的方法,如茵陳蒿湯。需加強利尿作用的,可加減五苓散。之後務必顧護脾陽,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枳椇子。婦女因勞累導致的黃疸,伴有穢濁,應先解毒,使用黑疸湯。

接著要通利水道,使用二石散。最後必須大力補益腎陰,使用六味地黃丸。黃胖症與黃疸不同。黃疸表現為眼睛發黃,身體不腫;黃胖則身體多腫,顏色發黃且帶白色,眼睛顏色如常,但患者疲倦乏力,精神不濟。雖然兩者病因都與脾臟相關,但黃疸是濕熱鬱結蒸騰所致,而黃胖則濕熱不重,多由蟲積和食積引起,常伴有嘔吐黃水,毛髮豎立,或嗜食生米、茶葉、泥土、木炭等,宜用四寶丹。如有食積,則應消導,用保和丸加紅曲。

或在健脾去濕的藥物中,加入針砂重鎮,療效可能更好。因為黃疸屬於急性病,所以張仲景將其療程限定為十八天。黃胖是慢性病,有的病程很長,難以痊癒。《正傳》中記載:綠礬丸、褪金丸,這兩個方劑治療黃胖最有效。此外,勞累傷身也會導致黃胖,患者能吃易餓,疲倦乏力,可用沈氏雙砂丸。俗稱脫力黃,這屬於蟲積性黃疸之外的另一種疾病。詳見《沈氏尊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