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三消脈候

消渴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內經》)趺陽脈數,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飲,大便必堅,小便即數。(仲景)消渴脈當緊實而數,反沉澀而微者死。心脈滑為渴,滑者陽氣勝也。心脈微小為消癉,凡消症脈數大者生,沉小者死。(《脈經》)真陰耗竭,腎氣不升,肺臟枯燥,寸口數盛,為上消。

竭力房室,服食剽悍,火土太強,恣情肥美,氣口動滑為中消。虛陽不守,封藏不固,右尺數大,為下消。《張氏醫通》消癉診論,宜參玩。

白話文:

糖尿病的脈象:

糖尿病的脈象如果是洪大有力,而且病程較長,通常可以治癒。但如果脈象細小而又堅硬,而且病程較長,就難以治癒。(這是《內經》的觀點)

足背動脈(趺陽脈)跳動快速,代表胃中有熱,會導致容易感到飢餓而想吃東西,也容易口渴想喝水,大便會變得乾硬,小便則會變得頻繁。(這是張仲景的觀點)

糖尿病的脈象應該是繃緊有力且跳動快速,如果反而出現沉弱遲緩的脈象,代表病情危重將會死亡。心脈滑溜表示容易口渴,滑脈代表體內陽氣旺盛。心脈微弱細小則代表是消癉(一種虛弱的消渴病),一般來說,消渴病脈象如果跳動快速且洪大,表示病情可以治好,如果脈象沉弱細小,則表示病情危重將會死亡。(這是《脈經》的觀點)

真正的陰液耗竭,腎氣無法上升,導致肺部乾燥,寸口的脈象跳動快速且有力,這是上消(糖尿病以上半身症狀為主)。

過度沉溺於性生活,或是服用過於燥熱的藥物,導致體內火氣太旺盛,又縱情於肥甘厚味的飲食,氣口的脈象出現跳動有力且滑溜,這是中消(糖尿病以腸胃症狀為主)。

虛弱的陽氣無法固守,導致精氣封藏的功能不穩定,右尺的脈象跳動快速且洪大,這是下消(糖尿病以下半身症狀為主)。(這是《張氏醫通》的觀點)關於消癉的診斷,可以參考這些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