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

1. 健忘論治

健忘者,陡然忘之,盡力思索不來也。夫人之神宅於心,心之精依於腎,而腦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實記性所憑也。正希金先生嘗曰:凡人外有所見,必留其影於腦。小兒善忘者,腦未滿也。老人健忘者,腦漸空也。隱菴云:觀此則知人。每記憶必閉目上瞬而追索之,亦凝神於腦之義。

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腎,使心之神明,下通於腎,腎之精華,上升於腦。精能生氣,氣能生神,神定氣清,自鮮遺忘之失。惟因病善忘者,或精血虧損,務培肝腎,六味丸加遠志、五味。或縈思過度,專養心脾,歸脾湯。或精神短乏,兼補氣血,人參養營湯下遠志丸。或上盛下虛,養心湯。

或上虛下盛,龍眼湯。或心火不降,腎水不升,神明不定,朱雀丸。或素有痰飲,茯苓湯。或痰迷心竅,導痰湯下壽星丸。或勞心誦讀,精神恍惚,安神定志丸。或心氣不足,怔忡健忘,辰砂妙香散。或稟賦不足,神志虛擾,定志丸、孔聖枕中丹。或年老神衰,加減固本丸。

若血瘀於內,而喜忘如狂,代抵當丸。

白話文:

健忘的人,是突然就忘記事情,就算盡力思考也想不起來。人的精神寄託在心臟,心的精華依賴腎臟,而大腦是元神居住的地方,是精髓匯集之處,實際上是記憶力所依賴的所在。正希金先生曾經說過:凡是人眼睛看到的事物,一定會在腦中留下影像。小孩容易忘事,是因為大腦還沒發育完全。老人容易健忘,是因為大腦逐漸空虛。隱菴說:觀察這種現象就可以了解人。每次回憶時一定會閉上眼睛往上看,來追索記憶,這也是精神集中在大腦的表現。

所以治療健忘的方法,一定要讓心腎相交,讓心的神明能夠向下通達腎臟,腎的精華能夠上升到大腦。精可以產生氣,氣可以產生神,精神安定、氣機清朗,自然就能減少遺忘。只有因為生病而健忘的,若是精血虧損,就要補養肝腎,用六味丸加上遠志、五味子。若是思慮過度,就要專門補養心脾,用歸脾湯。若是精神虛弱,就要同時補氣血,用人參養營湯搭配遠志丸。若是上實下虛,就用養心湯。

若是上虛下實,就用龍眼湯。若是心火不能下降,腎水不能上升,導致精神無法安定,就用朱雀丸。若是平常有痰飲,就用茯苓湯。若是痰迷心竅,就用導痰湯搭配壽星丸。若是勞心讀書,精神恍惚,就用安神定志丸。若是心氣不足,心悸健忘,就用辰砂妙香散。若是天生稟賦不足,精神虛弱不安,就用定志丸、孔聖枕中丹。若是年老精神衰退,就用加減固本丸。

如果體內有瘀血,而出現健忘如瘋狂的現象,就用代抵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