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七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2)

1. 附方

〔氣分〕,黃芩清肺飲,見一卷火。

〔血分〕,滋腎丸,見一卷火。

〔淋痛〕,導赤散,見一卷溫。

〔化氣〕,五苓散,見一卷溫。

〔濕熱〕,益元散,見一卷溫。

〔痰氣〕,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肺燥〕,生脈散,見一卷暑。

〔腎虛〕,腎氣丸,見二卷虛損。

〔升清〕,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瘀閉〕,代抵當湯,見二卷血。

〔遺溺〕,寇氏桑螵蛸散,見本卷遺泄。

白話文:

氣分

  • 黃芩清肺飲:見於卷一‧熱病 血分

  • 滋腎丸:見於卷一‧熱病 淋痛

  • 導赤散:見於卷一‧溫病 化氣

  • 五苓散:見於卷一‧溫病 濕熱

  • 益元散:見於卷一‧溫病 痰氣

  • 二陳湯:見於卷一‧中風 肺燥

  • 生脈散:見於卷一‧暑病 腎虛

  • 腎氣丸:見於卷二‧虛損(虛勞) 升清

  • 補中益氣湯:見於卷一‧中風 瘀閉

  • 代抵當湯:見於卷二‧血證 遺溺

  • 寇氏桑螵蛸散:見於本卷‧遺泄

〔腎虛〕,菟絲子散,菟絲子,五味,蓯蓉,杜仲,牡蠣,雞肫皮(炒),研末,服二錢。

白話文:

〔腎虛〕,菟絲子散,菟絲子、五味子、蓯蓉、杜仲、牡蠣、雞肫皮(炒過),研成細末,一次服用二錢。

〔膀胱〕,固脬丸,茴香(三兩),附子(五錢),戎鹽(一錢),桑螵蛸(炙,五錢),制菟絲子(三兩),酒糊丸。

白話文:

〔膀胱〕,固脬丸:

茴香(三兩),

附子(五錢),

戎鹽(一錢),

桑螵蛸(炙,五錢),

制菟絲子(三兩),

用酒糊丸。

〔夾寒〕,家韭子丸,家韭子(炒,六兩),鹿茸(酥炙,四兩),蓯蓉,牛膝,熟地,當歸(各二兩),菟絲子,巴戟肉(各兩半),杜仲,石斛,桂心,乾薑(各一兩),為末,酒糊丸。

白話文:

(夾寒)家韭子丸

將以下藥材研磨成粉,再以酒糊製成丸劑。

  • 家韭子(炒製,六兩)
  • 鹿茸(酥炙,四兩)
  • 蓯蓉
  • 牛膝
  • 熟地
  • 當歸(各二兩)
  • 菟絲子
  • 巴戟肉(各兩半)
  • 杜仲
  • 石斛
  • 桂心
  • 乾薑(各一兩)

〔夾熱〕,白薇散,白薇,白蘞,白芍,等分

白話文:

夾熱的治療:

服用白薇散,其中含有白薇、白蘞、白芍,各等量。

〔滑脫〕,秘元丹,龍骨(煅,三兩),靈砂(二兩),砂仁(一兩),訶子肉(炮,十個),為末,糯米粥丸。空心酒下三十丸。

〔火衰〕,右歸飲,見二卷虛損。

白話文:

「滑脫」的治療方法,用祕元丹。祕元丹的成分包括:龍骨(煅燒過,三兩)、靈砂(二兩)、砂仁(一兩)、訶子肉(炮製過,十個)。將這些成分研磨成粉末,用糯米粥做丸子。空腹的時候,用酒送服三十丸。

火候衰弱

右歸飲 見第二卷《虛損病證》

〔火衰〕,鞏堤丸,熟地,菟絲子(酒煮),白朮(各二兩),五味,益智仁,補骨脂(各酒炒),附子,茯苓,韭子(炒。各一兩),為末,山藥糊丸,加人參尤妙。

白話文:

【火衰】症狀:鞏堤丸,熟地、菟絲子(用酒煮過)、白朮(各二兩)、五味子、益智仁、補骨脂(各以酒炒過)、附子、茯苓、韭子(炒過。各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丸藥,若加人參更佳。

〔心脾〕,歸脾丸,見二卷勞瘵。

〔肝腎〕,五君子煎,參,苓,朮,草,炮薑

〔精虛〕,固精丸,見本卷遺泄。

白話文:

心脾

【歸脾丸】(參考《類證治裁·勞瘵》第二卷)

肝腎

【五君子煎】(成分:人參、茯苓、白朮、甘草、炮薑)

精虛

【固精丸】(參考本卷《遺泄》)

〔虛冷〕,螵蛸丸,桑螵蛸(炙,三十個),鹿茸(酥炙),炙黃耆(各三兩),煅牡蠣,赤石脂,人參(各二兩),為末,山藥糊丸,鹽湯下。

白話文:

【虛冷】,螵蛸丸,螵蛸(炙三十個),鹿茸(酥炙)、黃耆(各三兩),煅牡蠣、赤石脂、人參(各二兩),研成細末,用山藥糊丸,以鹽湯送服。

〔兒遺〕,沈氏閟泉丸,益智仁,茯苓,白朮,白蘞,黑山梔,白芍,水煎。此沈芊綠先生自制方,自云用之頗效。

白話文:

〔小兒吐瀉〕,使用沈氏閟泉丸,藥材有益智仁、茯苓、白朮、白蘞、黑山梔、白芍,水煎服。這是沈芊綠先生親自製作的藥方,他自己說用這個藥方治療小兒吐瀉很有效。

〔老人〕,大菟絲子丸,桂,附,菟絲子,鹿茸,石龍芮(各一兩),地,萸,牛膝,茯苓,杜仲,蓯蓉,巴戟,茴香,沉香,續斷,故紙(各三兩),桑螵蛸,覆盆子,五味子(各五錢),蜜丸。

白話文:

**[老人]**大菟絲子丸,配方如下:

  • 桂皮、附子、菟絲子和鹿茸,各一兩;
  • 熟地、山茱萸、牛膝、茯苓、杜仲、蓯蓉、巴戟和茴香,各三兩;
  • 沉香、續斷和故紙,各三兩;
  • 桑螵蛸、覆盆子和五味子,各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適量蜂蜜製成丸劑。

〔濕熱〕,萆薢分清飲,見本卷淋濁。

〔水火〕,六味丸,八味丸,俱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濕熱

萆薢分清飲,詳見本卷《淋濁》篇。

水火

六味丸八味丸,詳見本卷《中風》篇。

〔溺多〕,鹿茸丸,鹿茸(酥炙),椒紅(炒),桂心,附子,牡蠣,補骨脂,石斛,蓯蓉,雞肶胵(炙),沉香(各一兩),桑螵蛸(四錢),為末,酒糊丸,酒下。

白話文:

(治療)溺尿多:

鹿茸丸。藥方如下:

  1. 鹿茸(酥油烘烤後)1兩

  2. 紅花(炒過)1兩

  3. 桂心1兩

  4. 附子1兩

  5. 牡蠣1兩

  6. 補骨脂1兩

  7. 石斛1兩

  8. 蓯蓉1兩

  9. 雞睪丸(烤過)1兩

  10. 沉香1兩

  11. 桑螵蛸4錢

製成藥末,用酒做成藥丸,以酒送服。

〔失禁〕,固脬湯,桑螵蛸(酒炒,二錢),黃耆(酒炒,五錢),沙苑子,萸肉(各三錢),當歸(酒炒),茯神,益母子(各二錢),生白芍(錢半),升麻(五分),羊脬一個,煎湯代水,再煎。此沈芊綠先生《尊生全書》自制產後胞損失禁方,與固脬丸各別。

白話文:

尿失禁。

固脵湯,桑螵蛸(以酒炒,二錢),黃耆(以酒炒,五錢),沙苑子,萸肉(各三錢),當歸(以酒炒),茯苓,益母草(各二錢),生白芍(一錢半),升麻(五分),羊脵一個,將上述藥物煎製湯藥,代水服藥,再煎服。這個方劑是沈芊綠先生《尊生全書》中記載的親自配製的產後胞損失禁的方劑,與固脵丸各別。

〔晝頻〕,縮泉丸,烏藥,益智仁(煨),等分為末,酒煮山藥糊丸,鹽湯下。尤治小兒遺尿。

白話文:

(晝頻)縮泉丸,取烏藥、益智仁(煨),等分研磨成末,用酒煮山藥糊成丸,以鹽湯送服。尤其可用來治療小兒遺尿。

〔滲熱〕,四苓散,見一卷暑。

〔澀痛〕,龍膽瀉肝湯,見三卷諸氣。

白話文:

滲熱:

  • 處方:四苓散
  • 出處:卷一《暑病》

澀痛:

  • 處方:龍膽瀉肝湯
  • 出處:卷三《諸氣病》

〔餘瀝〕,茯菟丸,制菟絲子(五兩),茯苓(三兩),石蓮肉(二兩),為末,酒糊丸。鹽湯或米湯下三五十丸。

白話文:

茯菟丸:

成分:

  • 制菟絲子(五兩)
  • 茯苓(三兩)
  • 石蓮肉(二兩)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糊混合製成丸劑。

服用方法:

以鹽湯或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三五十丸。

〔咳遺〕,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各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三兩),

白話文:

〔咳嗽的後遺症〕,茯苓甘草湯,茯苓,桂枝(各兩百克),甘草(一百克),生薑(三百克)。

〔妊婦〕,加味逍遙散,見一卷火。

〔產後〕,八珍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妊婦〕,[加味逍遙散] 見《醫方集解》第一卷「火」類。

〔產後〕,[八珍湯] 見《醫方集解》第一卷「中風」類。

〔產婦〕,膀胱,生黃絲絹(一尺剪碎),白牡丹根皮,白芨(各一兩),為末,水煮必絹爛如餳。空心服,不得作聲,作聲即不效。

〔濕痹〕,腎著湯,見一卷濕。

白話文:

產婦:膀胱,生黃絲絹(剪成一尺長的碎布),白牡丹根皮,白芨(各一兩),研磨成末,用清水煮至絲絹爛如粥。空腹服用,不能出聲,出聲即無效。

濕痹

腎著湯(見《傷寒論》卷一)

證候:因濕邪阻滯而導致的關節腫痛、屈伸不利,伴有小便不利。

〔熱痹〕,葵子丸,冬葵子,赤茯,豬苓,枳實,瞿麥,滑石,木通,黃芩,甘草,車前子(各一錢),薑(五片)

〔濕熱〕,腎瀝湯,見本卷淋濁。

白話文:

〔熱痹〕,葵子丸,冬葵子、赤茯苓、豬苓、枳實、瞿麥、滑石、木通、黃芩、甘草、車前子(各一錢),薑(五片)。

濕熱,腎瀝湯(見本卷淋濁)

〔虛痹〕,巴戟丸,巴戟(一兩半),桑螵蛸,遠志,生地,山藥,附子,川斷,蓯蓉(各一兩),杜仲,石斛,鹿茸,龍骨,菟絲子,五味子,山萸,官桂(各三錢),蜜丸。

〔腎虧〕,地黃飲子,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虛痹:

巴戟丸:

巴戟(一兩半)、桑螵蛸、遠志、生地、山藥、附子、川斷、蓯蓉(各一兩)、杜仲、石斛、鹿茸、龍骨、菟絲子、五味子、山萸、官桂(各三錢),混合後製成蜜丸。

腎虧

地黃飲子(見《一卷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