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七 (16)
卷之七 (16)
1. 二便不通論治
腎主五液,開竅於二陰。至前後不通,氣機閉窒,脹滿不食,氣逆喘急,危候也。揆病所由,有因三焦熱結者,宜黃連、黃芩、山梔、鬱金、枳實、海金沙、檳榔。有因三焦濕滯者,宜薏苡、通草、厚朴、茯苓、廣皮、澤瀉、大腹皮。有因濕熱阻氣者,宜石膏、滑石、知母、萊菔子、郁李仁、車前子、木通。
有痰隔中脘,氣痹上焦者,二陳湯加木通探吐。有肺氣不降者,麥冬、杏仁、通草、枳殼、知母、赤茯。有胃實燥結者,小承氣湯、大分清飲,或涼膈散。有小腸氣痹者,小溫中丸。有火腑熱結者,有厥陰熱秘者,火腑用更衣丸,厥陰用龍薈丸。有腑陽不行者,玉壺丹、半硫丸,熱藥多秘,惟硫黃性緩而通。
玉壺丹、半硫丸,皆取通陽之義。有血液枯燥者,通幽湯。有氣虛血熱者。人參固本丸。有陰囊腫脹,熱蘊便閉者,三白散。按經云:女子督脈入系廷孔,男子循莖下至篡,所生病不得前後。據此則二便不通,又宜通奇絡。如桂心、川楝子、小茴、香附、當歸、五靈脂、桃仁、麻仁等。
熱蘊腹脹,或用田螺加鹽,和殼搗碎,帛系臍下一寸三分,前後皆通。有因膀胱溺滿,支撐迴腸,阻大便者,五苓散加木通、車前。溺行便自出,亦有先通大便,水道自利者。圓機活法,在乎審症而施治焉。
〔大便不通〕有實秘、虛秘、熱秘、冷秘、風秘、氣秘。有陽結、陰結。仲景云:脈浮數,能食不大便,為陽結。脈沉遲、不能食,身重,大便反硬為陰結。東垣云:實秘、熱秘,即陽結也,宜散。虛秘、冷秘,即陰結也,宜溫。氣燥,以杏仁、枳實行之。血燥,以桃仁、大黃通之。
風燥,以麻仁、大黃利之。氣澀不通,以郁李仁、皂角子潤之。氣壅便秘,以參、歸、麻仁、大黃開之。葉氏治腸痹,必開降肺胃。如杏仁、栝蔞、冬葵子、枇杷葉、鬱金汁、紫菀以降肺。半夏、花粉、竹茹、橘紅、枳實汁、薑汁以和胃。即丹溪開上竅以通下竅之微旨也。今即其症分別言之,由胃實者,善飲食,小水赤,七宣丸。
由胃虛者,不能食,小便清利,厚朴湯。由熱秘者,面赤,脈實數,脹悶欲得冷,四順清涼飲、潤腸丸。由冷秘者,面白,脈沉遲,欲得熱,正氣散加官桂、枳殼吞半硫丸,或木香順氣散。由風秘者,風搏肺臟,傳入大腸,潤腸丸加防風、皂角,或去大黃,加煨阿膠。婦人風秘,大麻仁丸。
由氣秘者,氣不升降,穀氣不行,善噫,蘇子降氣湯加枳殼。由肺氣不通降,失於傳送者,杏、蔞、枳、桔、梔、豉、鬱金、橘白。由三焦不和,胸膈痞滿者,搜風順氣丸加栝蔞、廣皮。由大腸實者,腹滿便硬,麻仁丸。由腎虛液少便燥者,六味湯去茯苓,加蓯蓉、白蜜。由血熱便難者,當歸潤燥湯。
由風熱鬱滯者,疏風潤腸丸。由血燥兼氣秘者,潤麻丸。由血虛秘結者,益血潤腸丸。由津液枯涸者,蓯蓉丸,五仁丸。由幽門不通者,通幽湯。由素有風病而便秘者,皂角丸。由病後氣血未復,及老人津液衰少,產後去血多者,八珍湯、倍當歸、加蓯蓉、蘇子、杏仁、阿膠、黑芝麻。由久病氣虛下陷,致便難者,補中益氣湯,加杏仁、蘇梗。
老人陽虛風秘者,半硫丸。老人氣秘,橘杏丸、二仁丸。老人血秘,蘇麻粥、三仁粥。又有脾約症,傷寒陽明症,自汗出小便數,津液內竭,其脾為約。用脾約丸。攻蕩為治,然亦滋其陰血為穩,宜當歸潤燥湯主之。如陰寒秘結,當用溫藥,須略加清潤以去結秘。若病本虛寒,標現躁熱,亦宜於通陽藥中,稍佐苦寒以去躁熱,躁止勿加。
如陰躁刻欲就冷,兩尺虛,或沉細遲,勿用寒劑,理中湯冷服。或不效,用外導法。蜜煎入鹽五分,皂角燒灰研五分,和捻尖,熱納肛中。冷秘者,蜜煎中加草烏頭末,和捻如上。熱秘者。豬膽汁導之。又有求通努力,虛氣迫注肛門,裡急後重,氣逆嘔惡,不堪通利,不堪升提,宜人參、枳殼、當歸、陳香櫞。或用川芎、當歸煎湯。
入穢桶,乘熱坐熏之,亦效。風秘發寒熱,生何首烏兩許煎,加蜜服。或用固本丸熬膏服。失血後,煩渴便結,一味生地黃汁煎服。血液燥結,熟地蒸熱,每服五錢效。若輕用硝黃利藥,則秘愈甚。
〔小便不通〕經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是知膀胱主藏溺,必待三焦氣化,乃能出水也。詳列所由,有肺燥不能生水者,用清潤法,生脈散加沙參、茯苓、桑皮,車前。有氣閉不能通調水道以下輸者,用探吐法,以沉香、木香、陳皮、枳殼、小茴、木通,煎湯探吐。有氣虛下陷,升降不利者,用升舉法,補中益氣湯。
孕婦胎重壓胞,小水閉者,用補中湯探吐。氣升則水降,如滴水之器,開其上則下自通矣。有火鬱小腸,溺短而痛者,用清降法,導赤散加滑石。有濕壅三焦,致閉癃者,用分清法,通草、滑石、蘆根、薏苡、茯苓、車前。有暑濕泄瀉,氣不化水者,用化氣法,五苓散。有濕勝而渴,小水不利者,用分利法,四苓散。
有濕熱閉阻經府氣分,致便不通者,用宣通法,石膏、杏仁、厚朴、防己、大腹皮、海金沙、合六一散。由腎水燥熱,致不利者,用滋清法,知母、黃柏、黃芩、澤瀉、通草。有陽亢陰衰,孤陽不化者,用補陰抑陽法,化陰煎。若火不甚亢,但由水虧者,用補水法,大劑六味湯。
經言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熱在下焦而不渴,服淡滲藥,腹脹不通益甚者,滋腎丸。其陰陽大虧,氣不化者,腎氣湯。溺閉轉筋,喘急欲死者,八味丸料大劑煎服,緩則不及。其血結而致閉者,牛膝湯。痰盛而致閉者,導痰湯。火閉者,七正散。氣虛溺不利者,獨參湯,少加廣皮效。
通治小水不通法,用獨囊蒜頭數枚,梔子三枚,鹽少許,爛搗,攤紙貼臍上,良久即通。或用食鹽半斤,炒熱,布包熨之。諸藥不效者,用白菊花根搗爛,以生白酒沖和。取酒汁溫服神效。又法:用活田螺一個,連殼搗如泥,入麝香細研末少許,置臍上,以蛤蜊合之,以帛扎定,效。
白話文:
二便不通的治療
腎臟主管身體的各種體液,並通過前後二陰(指大小便排泄的部位)開竅。如果大小便都不通暢,就會導致氣機閉塞不通,腹部脹滿,吃不下東西,氣逆上衝,呼吸急促,情況非常危險。
要分析病因,有的是因為三焦(上焦、中焦、下焦)有熱邪積結,應該用黃連、黃芩、山梔、鬱金、枳實、海金沙、檳榔等藥物來治療。有的是因為三焦濕氣滯留,應該用薏苡仁、通草、厚朴、茯苓、廣陳皮、澤瀉、大腹皮等藥物來治療。有的是因為濕熱阻礙氣機運行,應該用石膏、滑石、知母、萊菔子、郁李仁、車前子、木通等藥物來治療。
有的是痰阻礙在中脘(胃部),導致上焦氣機不暢,可以用二陳湯加上木通來催吐。有的是因為肺氣不能下降,應該用麥冬、杏仁、通草、枳殼、知母、赤茯苓等藥物來治療。有的是因為胃部燥熱積結,可以用小承氣湯、大分清飲,或者涼膈散來治療。有的是因為小腸氣機不暢,可以用小溫中丸來治療。有的是因為火熱結聚在腑臟,有的是因為厥陰(肝經)有熱邪秘結,腑臟的熱邪可以用更衣丸來治療,厥陰的熱邪可以用龍薈丸來治療。有的是因為腑陽(陽氣)不能正常運行,可以用玉壺丹、半硫丸來治療,一般來說,熱性藥物容易導致便秘,只有硫黃藥性緩和又能通便。
玉壺丹和半硫丸都是為了疏通陽氣。有的是因為血液枯竭乾燥,可以用通幽湯來治療。有的是因為氣虛血熱,可以用人參固本丸來治療。有的是因為陰囊腫脹,熱邪蘊結導致便秘,可以用三白散來治療。根據經書上說,女性的督脈進入系廷孔(陰部),男性的督脈循著陰莖下行到肛門,如果這些部位有病,就會導致大小便不通。根據這個道理,二便不通也可以用來疏通奇經八脈來治療。例如桂心、川楝子、小茴香、香附、當歸、五靈脂、桃仁、麻仁等藥物。
如果體內有熱邪蘊結導致腹脹,可以用田螺加鹽,連殼搗碎,用布包好敷在肚臍下約一寸三分的位置,這樣大小便都能通暢。有的是因為膀胱積滿尿液,壓迫迴腸,阻礙大便排出,可以用五苓散加上木通、車前子來治療。小便通暢後大便自然排出,也有的是先通暢大便,小便自然通暢。總之,要靈活運用,根據具體情況來治療。
大便不通
大便不通可以分為實秘、虛秘、熱秘、冷秘、風秘、氣秘,還有陽結和陰結。仲景說:脈象浮數,能吃飯卻不大便,這是陽結;脈象沉遲、不能吃飯,身體沉重,大便反而堅硬,這是陰結。東垣說:實秘和熱秘都是陽結,應該用疏散的方法;虛秘和冷秘都是陰結,應該用溫補的方法。如果是因為氣燥,應該用杏仁、枳實來疏通;如果是因為血燥,應該用桃仁、大黃來疏通;如果是因為風燥,應該用麻仁、大黃來疏通。如果是因為氣機澀滯不通,應該用郁李仁、皂角子來潤滑;如果是因為氣機壅塞導致便秘,應該用人參、當歸、麻仁、大黃來疏通。葉氏治療腸道閉塞,一定要疏通肺氣和胃氣,例如用杏仁、栝蔞、冬葵子、枇杷葉、鬱金汁、紫菀來下降肺氣,用半夏、花粉、竹茹、橘紅、枳實汁、薑汁來調和胃氣,這就是丹溪所說的“開上竅以通下竅”的道理。現在根據不同症狀來分析,如果是因為胃熱實,能吃東西,小便發紅,可以用七宣丸;如果是因為胃虛,不能吃東西,小便清澈,可以用厚朴湯;如果是因為熱秘,面色發紅,脈象有力而且快,腹部脹悶想吃涼的東西,可以用四順清涼飲或者潤腸丸;如果是因為冷秘,面色蒼白,脈象沉緩遲滯,喜歡溫熱,可以用正氣散加上官桂、枳殼,然後吞服半硫丸,或者用木香順氣散;如果是因為風秘,風邪侵襲肺臟,傳入大腸,可以用潤腸丸加上防風、皂角,或者去掉大黃,加上煨過的阿膠;婦女風秘,可以用大麻仁丸。
如果是因為氣秘,氣機不升降,穀氣不能運行,容易打嗝,可以用蘇子降氣湯加上枳殼。如果是因為肺氣不能下降,不能正常傳導,可以用杏仁、栝蔞、枳殼、桔梗、梔子、淡豆豉、鬱金、橘白等藥物。如果是因為三焦不和,胸膈痞悶,可以用搜風順氣丸加上栝蔞、廣陳皮。如果是因為大腸實熱,腹部脹滿大便堅硬,可以用麻仁丸。如果是因為腎虛,體液減少導致大便乾燥,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去掉茯苓,加上蓯蓉、白蜂蜜。如果是因為血熱導致大便困難,可以用當歸潤燥湯。
如果是因為風熱鬱積,可以用疏風潤腸丸。如果是因為血燥又兼有氣秘,可以用潤麻丸。如果是因為血虛導致便秘,可以用益血潤腸丸。如果是因為津液枯竭,可以用蓯蓉丸或者五仁丸。如果是因為幽門不通暢,可以用通幽湯。如果是因為本身有風病又便秘,可以用皂角丸。如果是因為病後氣血沒有恢復,或者老年人津液衰少,產後失血過多,可以用八珍湯,加大當歸,加上蓯蓉、蘇子、杏仁、阿膠、黑芝麻。如果是因為久病氣虛下陷,導致大便困難,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上杏仁、蘇梗。
老年人陽虛風秘,可以用半硫丸。老年人氣秘,可以用橘杏丸或者二仁丸。老年人血秘,可以用蘇麻粥或者三仁粥。還有一種脾約症,是傷寒陽明症的一種,會自汗出,小便頻數,導致津液耗竭,脾的功能受到約束。可以用脾約丸來治療,攻下也是一種方法,但是要同時滋養陰血才能穩妥,應該用當歸潤燥湯。如果是陰寒引起的便秘,應該用溫熱的藥物,同時稍加一些清潤的藥物來解除便秘。如果病本虛寒,但是表面出現躁熱的症狀,也應該在通陽藥物中,稍微加一些苦寒的藥物來去除躁熱,躁熱消除後就不要再用。
如果陰躁,很想吃涼的東西,兩尺脈虛弱,或者沉細遲緩,不要用寒涼的藥物,可以用理中湯冷服,如果沒效果,可以用外敷的方法。用蜂蜜煎煮,加入五分鹽,皂角燒成灰研成末加入五分,混合捏成尖錐形,熱的時候塞入肛門。冷秘的,在蜂蜜煎煮時加入草烏頭末,混合捏成尖錐形塞入肛門。熱秘的,用豬膽汁導入肛門。還有一種情況是,患者努力想排便,虛氣迫使肛門用力,導致裡急後重,氣逆嘔吐,既不能通利也不能提升,可以用人參、枳殼、當歸、陳香櫞。或者用川芎、當歸煎湯,倒入穢桶,趁熱坐熏,也有效果。風秘發作時會出現寒熱,用生何首烏兩錢煎煮,加入蜂蜜服用,或者用固本丸熬製成膏服用。失血後,煩渴便秘,用生地黃汁煎服有效。血液乾燥積結,可以用熟地黃蒸熱後服用,每次五錢有效。如果輕易使用硝石、大黃等峻下藥物,便秘反而會更嚴重。
小便不通
經書上說:膀胱是掌管水液的官,負責儲存津液,通過氣化作用才能排出。三焦是負責疏導水液的官,水液通過這裡排出。由此可知,膀胱負責儲存尿液,必須經過三焦氣化才能排出。詳細分析小便不通的原因,有的是因為肺燥不能產生水液,應該用清潤的方法,例如生脈散加上沙參、茯苓、桑白皮、車前子。有的是因為氣機閉塞,不能調節水道將水液向下輸布,可以用催吐的方法,例如用沉香、木香、陳皮、枳殼、小茴香、木通煎湯催吐。有的是因為氣虛下陷,升降不利,可以用升舉的方法,例如補中益氣湯。
孕婦因為胎兒壓迫膀胱,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補中湯催吐,氣機上升,水液自然下降,就像裝水的容器,打開上面的出口,下面的水自然就流出來了。有的是因為火鬱小腸,導致小便短少而疼痛,可以用清降的方法,例如導赤散加上滑石。有的是因為濕氣壅滯三焦,導致小便不利,可以用分清的方法,例如用通草、滑石、蘆根、薏苡仁、茯苓、車前子。有的是因為暑濕泄瀉,氣機不能化生水液,可以用化氣的方法,例如用五苓散。有的是因為濕氣過盛而口渴,小便不利,可以用分利的方法,例如用四苓散。
有的是因為濕熱閉阻經絡和腑臟的氣分,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宣通的方法,例如用石膏、杏仁、厚朴、防己、大腹皮、海金沙,加上六一散。有的是因為腎水燥熱,導致小便不利,可以用滋清的方法,例如用知母、黃柏、黃芩、澤瀉、通草。有的是因為陽氣過亢,陰液衰竭,孤陽不能化生陰液,可以用補陰抑陽的方法,例如化陰煎。如果火熱不太旺盛,只是因為陰液虧損,可以用補水的方法,例如用大劑量的六味地黃湯。
經書說,沒有陽氣,陰液就不能產生,沒有陰液,陽氣就不能化生。如果熱邪在下焦,但不口渴,服用滲濕的藥物後,腹脹不通的情況更嚴重,可以用滋腎丸。如果是陰陽兩虛,氣機不能化生水液,可以用腎氣丸。如果小便不通,導致抽筋、喘急、快要死亡,可以用八味地黃丸大劑量煎煮服用,緩慢了就來不及了。如果是因為血瘀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牛膝湯。如果是因為痰多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導痰湯。如果是因為火熱導致小便不通,可以用七正散。如果是因為氣虛導致小便不利,可以用獨參湯,少加一些廣陳皮有效。
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可以用獨頭蒜數枚,梔子三枚,少許鹽,搗爛後敷在肚臍上,過一段時間小便就通暢了。或者用半斤食鹽炒熱,用布包好熨敷。各種藥物都沒效果,可以用白菊花根搗爛,用生白酒沖服,溫服效果很好。還有一個方法:用一個活田螺,連殼搗成泥,加入少許麝香細末,放在肚臍上,用蛤蜊殼蓋住,用布包好,也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