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七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9)

1. 大便不通脈候

脾脈沉數,下連於尺,為陽結。尺脈沉細虛遲,為陰結。右尺脈浮,為風結。

白話文:

脾脈脈象沉實有力,且與尺脈相連,表示陽氣鬱結。尺脈脈象沉細、虛弱、緩慢,表示陰氣鬱結。右尺脈脈象浮動,表示風邪鬱結。

2. 附方

〔痰氣〕,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胃實〕,小承氣湯,見一卷溫。

〔熱結〕,大分清飲,見四卷泄瀉。

〔火盛〕,涼膈散,見一卷中風。

〔氣痹〕,小溫中丸,見三卷腫脹。

白話文:

痰氣:服用二陳湯,參閱第一卷中風篇。

胃實:服用小承氣湯,參閱第一卷溫病篇。

熱結:服用大分清飲,參閱第四卷泄瀉篇。

火盛:服用涼膈散,參閱第一卷中風篇。

氣痹:服用小溫中丸,參閱第三卷腫脹篇。

〔火府〕,更衣丸,硃砂(五錢),蘆薈(七錢),各研,酒和丸。每服一錢二分。

〔厥陰〕,龍薈丸,見一卷火。

白話文:

火府方,更衣丸用硃砂五錢,蘆薈七錢,研磨後用酒混合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一錢二分。

厥陰方,龍薈丸,見一卷火。

〔通陽〕,玉壺丹,硫黃(八兩),配麻油八兩。微火熬,以桑條攪,候溶盡,即傾入水。去油麵再溶,傾入豆腐內煮,糯米粉為丸。

白話文:

〔補陽氣的藥〕,玉壺丹,硫黃(八兩),加入麻油八兩。用小火熬煮,用桑樹枝條攪拌,等到溶解完畢,立即倒入水中。去除油麵後再次溶解,倒入豆腐內煮,用糯米粉做成藥丸。

〔通陽〕,半硫丸,製半夏,硫黃,等分,蒸餅薑汁和丸。治老人虛秘、冷秘。

白話文:

〔通陽〕,半硫丸,製半夏、硫黃等分,蒸餅薑汁和丸。治老年人虛祕、冷祕。

〔液燥〕,通幽湯,見一卷燥。

〔虛熱〕,人參固本丸,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液燥

通幽湯 見一卷燥。

虛熱

人參固本丸 見一卷中風。

〔囊腫〕,三白散,白牽牛(頭末,一兩),桑白皮,白朮,木通,陳皮(各二錢半),研末,薑湯下一錢。

〔利溺〕,五苓散,見一卷溫。

白話文:

囊腫:

三白散,由以下中藥材組成:

白牽牛(取其頭部末端,一兩)

桑白皮

白朮

木通

陳皮(各二錢半)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一錢。

利溺

五苓散(藥方見《傷寒論》卷一)

〔胃實〕,七宣丸,大黃,木香,檳榔,訶子皮,桃仁,研末,蜜丸。

白話文:

胃部實熱:七宣丸、大黃、木香、檳榔、訶子皮、桃仁,研成細末,加蜂蜜製成丸劑。

〔胃虛〕,厚朴湯,樸,陳,朮,草,枳實,半夏曲,薑,棗

〔熱秘〕,四順清涼飲,見一卷火。

白話文:

胃虛:

厚朴湯:

厚朴,茯苓,蒼朮,草果,枳實,半夏曲,生薑,大棗。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止嘔。

**主治:**胃虛證,症見脘腹脹滿,胃納不佳,嘔吐泄瀉,氣短乏力,舌苔薄白,脈虛弱。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劑。

熱祕

四順清涼飲(見<傷寒論>卷一)

看見有熱象

〔熱秘〕,潤腸丸,麻仁,羌活,大黃,歸尾,桃仁,蜜丸,加防風、皂角,名疏風潤腸丸。

〔冷秘〕,正氣散,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便祕],潤腸丸,麻仁、羌活、大黃、歸尾、桃仁,以蜂蜜丸製,加上防風,皁角,叫做疏風潤腸丸。

冷祕

正氣散

記載於《傷寒論》一卷中風篇。

〔冷秘〕,木香順氣散,木香,草蔻,益智,蒼朮(各三分),厚朴(四分),陳皮,青皮,半夏,吳萸,升麻,柴胡(各五分),茯苓(八分)

白話文:

冷秘,可用木香順氣散來治療。藥方如下:木香、草蔻、益智、蒼朮各三分,厚朴四分,陳皮、青皮、半夏、吳萸、升麻、柴胡各五分,茯苓八分。

〔風秘〕,大麻仁丸,麻仁,熟大黃(各三錢),木香,枳殼,檳榔(各五錢),蜜丸。

〔氣秘〕,蘇子降氣湯,見二卷失音。

白話文:

[風祕],大麻仁丸,大麻仁,煮熟的大黃(各三錢),木香,枳殼,檳榔(各五錢),用蜂蜜製成丸劑。

氣滯。

蘇子降氣湯。見第二卷,失音。

〔氣秘〕,搜風順氣丸,大黃,麻仁,郁李仁,山藥,山萸,車前,牛膝,菟絲,防風,獨活,檳榔,枳殼,蜜丸。

白話文:

(治療)氣祕,使用搜風順氣丸。處方:大黃、麻仁、郁李仁、山藥、山萸肉、車前子、牛膝、菟絲子、防風、獨活、檳榔、枳殼,煉蜜為丸。

〔實秘〕,麻仁丸,見一卷燥。

〔液虛〕,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血秘〕,潤燥湯,見一卷燥。

〔氣血〕,潤麻丸,麻仁,桃仁,生地,當歸,枳殼(各一兩),蜜丸。

白話文:

實祕,服用麻仁丸(方劑詳見《傷寒論》卷一,燥病篇)。

液虛,服用六味丸(方劑詳見《傷寒論》卷一,中風篇)。

血祕,服用潤燥湯(方劑詳見《傷寒論》卷一,燥病篇)。

氣血,服用潤麻丸:麻仁、桃仁、生地、當歸、枳殼(各一兩),製成蜜丸服用。

〔血虛〕,益血潤腸丸,歸,地,荊,枳,麻仁,杏仁,蓯蓉,蘇子,蜜丸。

白話文:

〔血虛〕,益血潤腸丸,當歸、熟地黃、荊芥、枳殼、麻仁、杏仁、菟絲子、蘇子,混合蜂蜜製成丸劑。

〔津少〕,蓯蓉丸,蓯蓉(二兩),沉香(一兩),麻仁汁糊丸,米飲下。

白話文:

尿液量少、小便困難:蓯蓉丸。把蓯蓉(二兩)沉香(一兩)研成粉末,用麻仁汁調和成丸子,服用時用米湯送服。

〔津枯〕,五仁丸,桃仁,杏仁(各一兩),柏子仁(五錢),郁李仁,松子仁(各三錢三分),橘紅(四錢),蜜丸。

白話文:

[津枯],五仁丸,桃仁,杏仁(各一兩),柏子仁(五錢),郁李仁,松子仁(各三錢三分),橘紅(四錢),做成蜜丸。

〔風秘〕,皂角丸,羌,防,杏,枳,陳,芷,桑皮,檳榔,麻仁,牙皂,蜜丸。

白話文:

治療風濕祕結的方劑:皁角丸。配方有羌活、防風、杏仁、枳殼、陳皮、芷草、桑皮、檳榔、麻仁、牙皁,混合研磨成粉,用蜂蜜調成丸劑。

〔氣血〕,八珍丸,見一卷中風。

〔氣虛〕,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氣秘〕,橘杏丸,橘皮,杏仁,等分,蜜丸。

〔氣秘〕,三仁丸,杏仁,麻仁,枳殼,訶子肉,等分,蜜丸。

〔血秘〕,蘇麻粥,蘇子,麻仁(水浸研汁)和粳米煮粥。

〔血秘〕,三仁粥,桃仁,松子仁,郁李仁,搗汁和粳米煮粥。

白話文:

氣血

八珍丸:見於中風的第一卷。

氣虛

補中益氣湯:見於中風的第一卷。

氣祕

  • 橘杏丸:橘皮、杏仁等分,製成蜜丸。
  • 三仁丸:杏仁、麻仁、枳殼、訶子肉等分,製成蜜丸。

血祕

  • 蘇麻粥:將蘇子、麻仁(用水浸泡後研磨取汁)與粳米煮成粥。
  • 三仁粥:將桃仁、松子仁、郁李仁搗汁後與粳米煮成粥。

〔傷寒〕,脾約丸,酒蒸大黃,枳實,厚朴,赤芍,麻仁,杏仁,蜜丸。

白話文:

【傷寒】,脾約丸,將大黃、枳實、厚朴、赤芍藥、麻仁、杏仁,以上藥材研成粉末後(加入少量蜂蜜),製成丸劑,服用方法用酒蒸服。

〔虛寒〕,理中丸,見一卷中風。

〔清潤〕,生脈散,見一卷暑。

〔清降〕,導赤散,見一卷溫。

〔分利〕,四苓散,見一卷暑。

〔宣通〕,六一散,見一卷溫。

白話文:

虛寒:理中丸,見第一卷中風。

清潤:生脈散,見第一卷暑。

清降:導赤散,見第一卷溫。

分利:四苓散,見第一卷暑。

宣通:六一散,見第一卷溫。

〔陽亢〕,化陰煎,二地,牛膝,豬苓,澤瀉,黃柏,知母,綠豆,龍膽草,車前,水煎。

白話文:

【針對陽氣過盛的症狀】,將陰虛的狀況化解,使用地黃、生地黃、牛膝、豬苓、澤瀉、黃柏、知母、綠豆、龍膽草、車前子,以水煎服。

〔陰陽〕,滋腎丸,見一卷火。

〔氣化〕,腎氣丸,見二卷虛損。

〔喘急〕,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陰陽滋腎丸,見一卷火熱。

氣化腎氣丸,見二卷虛損。

喘急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血結〕,牛膝湯,牛膝,桃仁,當歸,黃芩,水煎。

〔痰盛〕,導痰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血結」的治療方劑:牛膝湯。

將牛膝、桃仁、當歸、黃芩等藥材合在一起煎煮成湯劑。

痰液過多時,可以使用導痰湯來治療。

〔火閉〕,七正散,車前,赤苓,山梔,木通,膽草,甘草梢,萹蓄,竹葉,燈心

白話文:

〔火閉〕,七正散,車前子,茯苓,山梔子,木通,車前子,甘草梢,萹蓄,竹葉,燈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