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癇症論治

妙功丸神效。婦人患癇由血失調,加味逍遙散。肥人多痰,加味壽星丸。瘦人多火,清心滾痰丸。癇愈復發,斷癇丹。癇病晝發,灸陽蹺。宜補中益氣湯加益智。陽蹺起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外踝下五分陷中,申脈穴也。夜發,灸陰蹺。宜六味丸加鹿角膠。陰蹺起於足少陰內踝前,大骨下陷中,然谷穴也。

石頑謂癇以補腎為本,豁痰為標,其由來不外肝腎龍雷上衝所致,豈不信哉。

丹溪治癇主痰與熱,以星、半、芩、連為主。熱多者涼膈散,加川連、麥冬以泄之。痰多者,戴人三聖散吐之。如驚者,東垣安神丸平之。

白話文:

癇症論治

妙功丸效果神奇。婦女患癇症,多因血氣失調,可用加味逍遙散治療。肥胖的人多痰,可用加味壽星丸。瘦弱的人多火氣,可用清心滾痰丸。癇症痊癒後又復發,可用斷癇丹。癇症白天發作,可在陽蹺穴施灸,並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仁。陽蹺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足外踝下五分凹陷處,也就是申脈穴。晚上發作,可在陰蹺穴施灸,並服用六味丸加鹿角膠。陰蹺穴位於足少陰經,內踝前方大骨下凹陷處,也就是然谷穴。

石頑認為治療癇症,補腎是根本,豁痰是治標,癇症的起因不外乎肝腎精氣上衝所致,這真是令人信服。

丹溪先生治療癇症,主要針對痰熱,常用硃砂、半夏、黃芩、黃連等藥材。若熱盛,則用涼膈散,並加川連、麥冬以清泄熱邪。若痰多,則用戴人三聖散以化痰。若因受驚引起,則用東垣安神丸來安神定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