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七 (12)
卷之七 (12)
1. 附方
〔滋陰〕,歸腎丸,熟地(八兩),山藥(炒),萸肉,茯苓,當歸,杞子,杜仲(鹽水炒),菟絲子(酒浸炒。各四兩),蜜丸
白話文:
滋陰:歸腎丸
材料:
-
熟地:500 克
-
炒山藥:250 克
-
萸肉:250 克
-
茯苓:250 克
-
當歸:250 克
-
枸杞子:250 克
-
鹽水炒杜仲:250 克
-
酒浸炒菟絲子:250 克
製法:
-
將所有材料搗碎成粉末。
-
加入蜂蜜製成丸劑。
用法:
-
每天服用 2-3 次,每次 10-15 克。
-
以溫水送服
〔益陰〕,還少丹,見一卷中風。
〔滋陰〕,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益火〕,右歸丸,見二卷虛損。
〔益腎〕,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滋陰〕,六味丸,見卷一中風。
〔益火〕,右歸丸,見卷二虛損。
〔益腎〕,八味丸,見卷一中風。
〔通補〕,補骨脂丸,補骨脂(炒香),菟絲子(酒蒸。各四兩),核桃肉(一兩),沉香(錢半),蜜丸鹽湯下。
白話文:
〔通補〕補骨脂丸:
- 補骨脂(炒香):四兩
- 菟絲子(酒蒸):四兩
- 核桃肉:一兩
- 沉香:錢半
製成蜜丸,以鹽湯送服。
〔心脾〕,歸脾丸,見二卷勞瘵。
〔調郁〕,妙香散,見二卷衄。
〔暢肝〕,加味逍遙散,見一卷火。
〔填精〕,大補元煎,見一卷中風。
〔攝腎〕,固陰煎,見二卷脫。
〔攝腎〕,秘元煎,見四卷三消。
白話文:
[心脾]
[歸脾丸]**見第二卷的勞瘵疾病。
[調鬱]
[妙香散]**見第二卷的鼻血。
[暢肝]
[加味逍遙散]**見第一卷的火氣。
[填精]
[大補元煎]**見第一卷的中風。
[攝腎]
[固陰煎]**見第二卷的脫症。
[攝腎]
[祕元煎]**見第四卷的三消病。
〔脾腎〕,脾腎雙補丸,人參,蓮子,山藥,山萸,五味,菟絲子,巴戟,砂仁,橘紅,肉蔻,車前,補骨脂,蜜丸。忌羊肉。
〔雙補〕,七福飲,見三卷郁。
白話文:
〔脾腎〕補丸,補益脾腎。組成方劑包括:人參、蓮子、山藥、山萸、五味子、菟絲子、巴戟、砂仁、橘紅、肉蔻、車前、補骨脂。做法: 將所有藥材搗成粉末,加蜜做成丸劑。忌口:服用本方劑期間,禁止食用羊肉。
雙補
七福飲(見《三卷鬱》)
〔扶脾〕,玉母桃,冬白朮(泔浸炒),熟地(酒蒸杵),何首烏(九蒸),巴戟肉(甘草汁浸炒),杞子,等分蜜丸。
白話文:
「扶脾」中藥方:
玉母桃、冬白朮(浸泡在泔水後炒)、熟地黃(用酒蒸過並搗碎)、何首烏(經過九次蒸製)、巴戟肉(浸泡在甘草汁中後炒)、枸杞子。
以上藥材等分,混合後製成蜜丸服用。
〔滋陰〕,滋陰八味丸,六味丸加知柏,俱鹽水炒,各三兩。
〔泄熱〕,龍膽瀉肝湯,見三卷諸氣。
〔安心〕,遠志丸,見四卷癇。
〔補腎〕,無比山藥丸,見六卷腰痛。
白話文:
滋陰
滋陰八味丸:六味丸加上知母,都用鹽水炒製,各三兩。
泄熱
龍膽瀉肝湯:見第三卷的諸氣。
安心
遠志丸:見第四卷的癇。
補腎
無比山藥丸:見第六卷的腰痛。
〔益精〕,大造固真丹,補骨脂,杞子(各六兩),山藥,菟絲子(各四兩),核桃肉,萸肉(各三兩),巴戟,蓯蓉,人參,鹿茸(各二兩),五味子,小茴香(各一兩半),熟地(十二兩),於術(六兩),紫河車(一具),蜜丸。酒下。
白話文:
「益精丹」,製作方式:大造丸、 固真丹、補骨脂(熟用)、枸杞子(各六兩), 山藥、杜仲子(各四兩),核桃肉、 五味子、萸肉(均用酒浸)各三兩, 巴戟天、 肉蓯蓉 (各二兩), 人參、鹿茸(切片)各二兩,小茴香 ( 炒用) 一兩半,熟地黃(切片,蒸五次)十二兩, 白朮(炒用)六兩, 紫河車(研末)一具(二十克),以蜂蜜拌合丸藥,酒送服。
〔補陽〕,七寶美髯丹,赤白何首烏(各一斤。黑豆拌蒸),茯苓(乳蒸),牛膝(酒蒸),當歸,杞子(酒浸),菟絲子(酒浸。各半斤),故紙(芝麻拌炒,四兩),蜜丸鹽湯下。
白話文:
【補腎陽氣】,聖妙七寶美髯丹配方
- 赤色首烏、白色首烏(各一斤,以黑豆拌炒後蒸熟)
- 茯苓(用牛乳蒸熟)
- 牛膝(用酒蒸熟)
- 當歸、枸杞(皆用酒浸泡,各半斤)
- 故紙(以芝麻拌炒,四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調製成蜜丸,以鹽水送服。
〔通治〕,贊化血餘丹,血餘(煅八兩),熟地(八兩),杞子,當歸,鹿角膠,菟絲子,杜仲,巴戟,小茴香,茯苓,蓯蓉,核桃肉,何首烏(各四兩),人參隨宜。
白話文:
(通治),贊化血餘丹,血餘(煅八兩),熟地(八兩),枸杞子,當歸,鹿角膠,菟絲子,杜仲,巴戟天,小茴香,茯苓,肉蓯蓉,核桃肉,何首烏(各四兩),人參適量。
〔填精〕,鹿茸地黃丸,見本卷淋濁。
〔通治〕,三子丸,蛇床,五味,菟絲,蜜丸。
〔補火〕,青娥丸,見六卷腰痛。
〔督脈〕,斑龍丹,見本卷淋濁。
〔益精〕,聚精丸,見本卷淋濁。
白話文:
填精
鹿茸地黃丸,見本卷淋濁。
通治
三子丸,蛇牀、五味、菟絲,做成蜜丸服用。
補火
青娥丸,見第六卷腰痛。
督脈
斑龍丹,見本卷淋濁。
益精
聚精丸,見本卷淋濁。
〔填精〕,斑龍二至百補丸,鹿角膠,黃精,杞子,熟地,菟絲餅,金櫻子,天冬,麥冬,牛膝,楮實,龍眼肉,以上熬成膏,加煉蜜,調入後藥末:鹿角霜,參,耆,苓,地,萸,味,芡實,山藥,知母,共十味為末,和前膏杵丸。
白話文:
[填精]
配方:
- 斑龍二至百補丸
- 鹿角膠
- 黃精
- 杞子
- 熟地
- 菟絲餅
- 金櫻子
- 天冬
- 麥冬
- 牛膝
- 楮實
- 龍眼肉
製法:
-
將上述藥物熬成膏狀。
-
加入煉蜜,攪拌均勻。
-
加入以下藥物的研磨粉末:鹿角霜、參、耆、苓、地、萸、味、芡實、山藥、知母等。
-
將所有藥物混合均勻,搗成丸狀。
用法:
口服,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驅濕〕,柴胡勝濕湯,升,柴,羌,苓,澤,草,黃柏,龍膽草,歸尾,麻黃根,防己,五味子,水煎。
白話文:
【祛除溼氣】,柴胡勝濕湯,取柴胡、升麻、羌活、茯苓、澤瀉、草果、黃柏、龍膽草、歸尾、麻黃根、防己、五味子一起用清水煎煮即可。
〔濕熱〕,滋腎丸,見一卷火。
〔陰縮〕,四逆湯,見一卷暑。
〔和解〕,小柴胡湯,見一卷溫。
白話文:
濕熱:滋腎丸,見【傷寒論】第一卷,有關發熱的疾病。
陰縮:四逆湯,見【傷寒論】第一卷,有關暑熱中暑的疾病。
和解:小柴胡湯,見【傷寒論】第一卷,有關溫熱病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