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六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4)

1. 驗症訣

尤氏曰:凡喉痹屬痰,喉風屬火,總因火鬱而兼熱毒,致生乳蛾等症。治法,去風豁痰,解熱開鬱,其症自痊。若喉症初起,寒戰發後,身涼,口不破碎,又無重舌,二便俱利,不可誤認熱症,皆由陰氣虛寒而發,其痰即精神所化,不宜去盡,先以藥吹之,使咽喉通。即便服藥,首劑發散和解,第二宜溫補,若三四日後,再發寒戰,或心痛,骨脅肋痛,半屬難治。

白話文:

尤氏說:所有的喉嚨疾病都歸屬於痰病,喉嚨發炎屬於火症,總是由於火氣鬱結而兼併熱毒,導致乳蛾等症狀。治療方法是,去除風、化痰、清熱、解鬱,症狀自然會痊癒。如果喉嚨疾病剛開始發作,出現寒戰後,身體涼爽,嘴巴沒有破損,也沒有舌苔,大、小便通暢,不可誤認為熱症,都是由陰氣虛寒而引起,痰液是由精神所產生的,不宜完全祛除,先用藥物噴灑,使咽喉通暢。然後立即服藥,第一劑藥以發散、和解為主,第二劑宜溫補,如果三四天後,再次出現寒戰,或心痛、脅肋疼痛,一半屬於難以治療的疾病。

發時牙關緊急,喉舌俱痛腫,口碎而臭,或有重舌,或舌上起黃屑,發後,下午再發寒熱,二便閉者,即是熱症,用石膏排毒散治之。如起三四日後而寒熱者,其症雖凶無害,惟症未減,牙關反不緊急,不腫脹,如無病人,不治。或舌腫滿,口如胡桃,如茄子,並不治。如以箸按舌,則起白色,去箸則生紅紫,此其身內之血已死。

白話文:

當發病時,牙關緊閉,喉嚨和舌頭都疼痛腫脹,嘴巴潰爛且有惡臭,或者舌頭腫大,或者舌頭上出現黃色的屑。發病後,下午會再次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大小便不通暢,這就是熱症,可以用石膏排毒散來治療。如果發病三天到四天後出現寒熱的症狀,雖然病情嚴重,但不會危及生命,但症狀沒有減輕,牙關反而不緊閉,也沒有腫脹,就像沒有生病一樣,不需要治療。或者舌頭腫脹滿口,像胡桃或茄子一樣大,也不需要治療。如果用筷子壓住舌頭,舌頭會出現白色的印記,鬆開筷子後又會變成紅紫色的,這是因為體內的血已經死了。

又或口有臭氣,口渴氣急,而多稠痰如桃膠者,一頸俱紅腫者,紅帶紫而青帶白,神氣短少者,不語者,面色少神,愛坐低處者,喉症無痰者,傷寒患連珠蛾及喉痹者,小兒口疳臭爛而黑者,舌下紫筋,下通於腎,色白而腫者,皆不治。

白話文:

如果出現口臭、口乾、氣短、痰多如桃膠、頸部紅腫、紅紫相間、青白相間、精神萎靡、不能言語、面色黯淡、喜歡坐低、喉嚨沒有痰、傷寒患連珠蛾和喉痹、小兒口腔糜爛發臭發黑、舌下有紫色靜脈,一直通到腎臟,舌頭顏色發白且腫脹,這些情況都屬於不治之症。

2. 附方

〔痰熱〕,清上丸,熊膽,雄黃,薄荷,青鹽,硼砂,膽礬,蜜丸,壓舌下化之。

〔滋陰〕,養金湯,見二卷失音。

白話文:

痰熱症。用清上丸治療。清上丸的成分包括熊膽、雄黃、薄荷、青鹽、硼砂、膽礬,將這些藥材製成蜜丸,放在舌頭底下化開即可。

滋陰

養金湯,詳見第二卷〈失音〉。

〔肺胃〕,牛蒡湯,升麻,牛蒡,黃藥子,元參,紫背浮萍,花粉,桔梗,甘草

白話文:

【肺胃】牛蒡湯

  • 升麻:15克,升舉肺氣,清熱解毒。
  • 牛蒡:30克,宣肺透疹,利咽消腫。
  • 黃藥子:15克,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 元參:15克,養陰清肺,止咳化痰。
  • 紫背浮萍:15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花粉:10克,潤肺止咳,益氣補虛。
  • 桔梗:10克,宣肺止咳,祛痰利咽。
  • 甘草:6克,清熱解毒,益氣補中。

〔吹喉〕,通隘散,硼砂(二分),兒茶,青黛,滑石,寒水石(各一分),連,柏,蒲黃,枯礬(各半分)冰片(二釐),研吹。

白話文:

〔吹喉〕,散劑,用於疏通咽喉。將硼砂(二分)、兒茶、青黛、滑石、寒水石(各一分)、連翹、柏子仁、蒲黃、枯礬(各半分)、冰片(二釐)研磨成粉,吹入喉嚨。

〔陽毒〕,桔梗湯,桔梗,甘草(各三錢),

〔陰毒〕,半夏甘桔湯,夏,桔,草

〔下火〕,大小承氣湯,俱見一卷溫。

白話文:

陽毒

  • 桔梗湯:桔梗、甘草(各三錢)

陰毒

  • 半夏甘桔湯:半夏、桔梗、甘草

下火

  • 大承氣湯:請參閱溫病條辨第一卷

〔喉閉〕,喉痹散,荊,蒡,桔,貝,草,元參,薄荷,殭蠶,前胡,花粉,款冬,燈心,散亦作飲。

白話文:

〔喉嚨疼痛〕,喉痹散:荊芥、牛蒡、桔梗、貝母、射干、元參、薄荷、僵蠶、前胡、花粉、款冬花、燈芯,可以用水煎服,也可以研磨成粉末。

〔補虛〕,加減八味丸,八味丸見一卷中風,此加五味,減附子。

白話文:

(治療)陰虛的證狀,加減八味丸,八味丸的藥方請見第一卷〈中風〉中,此處再加上五味,減掉附子。

〔喉痹〕,芩連消毒飲,即普濟消毒飲,見一卷疫。

白話文:

〔喉嚨腫痛〕,使用芩連消毒飲,也就是普濟消毒飲,請參閱第一卷的瘟疫。

〔喉痹〕,喉痹急方,火硝(五錢),硼砂(錢半),薄黃(一錢),冰片,兒茶(各五分),珍珠(一分)為末吹喉,大吐痰涎,數管即愈,並治口疳牙疳牙關緊閉者。

白話文:

喉嚨疼痛的急救良方:

  1. 火硝五錢

  2. 硼砂錢半

  3. 薄荷一錢

  4. 冰片

  5. 兒茶各五分

  6. 珍珠一分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吹入喉嚨。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吐出大量痰液,幾次治療後即可痊癒。同時,它也能治療口腔潰瘍和牙齦潰瘍,尤其適用於牙關緊閉的情況。

〔通治〕,十寶丹,梅礬,薄荷,兒茶(各一兩),甘草(五錢),乳石(三錢),血竭,珍珠,琥珀(各二錢),冰片(三分)

白話文:

適用於各種疾病的十寶丹,由梅礬、薄荷、兒茶各一兩、甘草五錢、乳石三錢、血竭、珍珠、琥珀各二錢,冰片三分製成。

梅礬:取大青梅切下圓蓋,去核,將礬研細入梅,覆用圓蓋,以竹釘釘好,炭火煅之,去梅取礬,輕白如膩粉,味極平酸,收貯聽用。此方凡喉口症皆可效。

白話文:

梅礬:取大青梅,把頂端切下切成圓蓋,除去果核,把研細的礬放入梅中,用圓蓋蓋上,用竹籤釘好,用炭火鍛燒,去除梅子取礬,輕白如膩粉,味道非常平淡微酸,收好備用。這個方子凡是喉嚨口腔的疾病都可有效。

〔喉閉〕,金鎖匙,火硝(錢半),硼砂(五錢),殭蠶(一錢),冰片(一分),雄黃(二錢),研吹,再刺少商穴。

白話文:

〔喉嚨閉塞〕,把這些藥材一起研磨,再吹入喉嚨,並刺少商穴。

  • 金鎖匙: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火硝: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硼砂: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殭蠶: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 冰片: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雄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少商穴:位於手拇指外側,距指甲角約0.1寸處。

〔吹藥〕,碧丹,煉礬,牙硝(各三分),百草霜,硼砂(各五分),薄荷末(三分),燈草灰,冰片(各一分),甘草(二分)

白話文:

[吹藥],碧丹、煉礬、牙硝 (各三分),百草霜、硼砂 (各五分),薄荷末 (三分),燈草灰、冰片 (各一分),甘草 (二分)。

煉礬法:明礬研細,傾入銀罐內,小半罐,入爐,用浮炭火煨烊,以銅箸入擾,無礬塊為度,即將研細鸅硝投入礬內,十分之三,次將細研白硼砂投入,亦十分之三,少傾再投生礬末,逐漸投下,候礬烊盡,照前投硝硼少許,逐漸投完。

白話文:

煉製明礬的方法:將明礬研磨成細粉,倒入銀罐中,約佔罐子的一半。把罐子放入爐中,用浮炭火慢慢加熱,用銅筷子攪拌,直到沒有礬塊為止。然後將研磨成細粉的硝石加入礬中,分量約為礬的三分之一。接著將研磨成細粉的白硼砂加入,分量也約為礬的三分之一。稍等片刻後,再加入生礬末,逐漸加入,直到礬全部融化。然後再加入少許硝石和硼砂,逐漸加入至全部完成。

待礬鋪出罐口,高如饅頭而止,加炭燒至礬枯乾,乃用瓦片覆罐上,一時取起,將牛黃少許為末,以水五六匙,調滴礬內,將罐仍入火烘乾,取罐覆淨地上,七日收貯,煉礬須輕鬆無豎紋者佳,此即名玉丹,最貴多制,時候愈久愈妙。

白話文:

等待礬鋪滿罐口,像饅頭般高為止,加炭燒到礬乾枯後,用瓦片覆蓋在罐子上,等待一會兒後取走,將少許牛黃研磨成末,用五六匙水調和,滴入礬中,將罐子放回火上烘乾,然後將罐子取出覆蓋在乾淨的地上,經過七天後即可收藏。煉礬要選擇輕鬆沒有豎紋的為佳,這就叫做玉丹,最珍貴且多用。煉製的時間越久,就越好。

煅燈草灰法:揀肥白燈草,鋪桌上噴濕,將筆套用水濕管,以濕紙塞緊一頭,將濕燈草捏入管內,以竹箸築實,再以濕紙塞口,入炭火煅之,煙盡為度,取出置地上,碗蓋之,去管口紙,取灰,黑成團者佳。煅時勿令筆套炮碎,碎則不堪用,不可太過,過則灰白無用,不可不及,不及則不成灰而不可用,此丹最輕,煅時又難得法,須平日多制待用可也,此即名元丹。

白話文:

煅燒燈草灰的方法:挑選肥白燈草,鋪在桌子上噴濕,用筆筒用水潤濕管子,用濕紙緊塞一端,將濕燈草捏入管內,用竹箸紮實,再用濕紙塞口,放入炭火中煅燒,直到冒煙結束為止,取出放在地上,用碗蓋著,去掉管口紙,取灰,黑且成團者為佳。煅燒時不要讓筆筒炸裂,裂了就無法使用了,不要過頭,過頭了灰就白了沒用,也不要不到位,不到位的灰就不能用了,這種丹最輕,煅燒時又難以掌握方法,所以平日最好多做些備用就可以,這就叫做元丹。

取百草霜:燒茅柴者佳,須近鍋底者,用。若鍋心及鍋口邊者,不用。須刮去面上一層,取中間用之,著鍋者亦無用。

白話文:

取百草霜:以燒茅草的草木灰最好,但必須是靠近鍋底的草木灰才能使用。如果鍋中央或鍋口邊緣的草木灰,則不能使用。先颳去表面的灰,取中部以下的草木灰使用,鍋邊緣接觸鍋面的草木灰也不要使用。

配藥法:即碧丹,每煉礬三分,加百草霜半匙,研細。次入燈草灰一釐,研勻,如瓦灰色,再入甘草末三匙,薄荷末三分,研。再入冰片半分,研勻。入瓷瓶,塞口,勿令出氣。此丹須當時配合,如過五日,即不堪用。若遇陰雨,一日即無效,如欲出痰,加牙皂末少許,吹之。

白話文:

配藥方法:就是碧丹,每份明礬三分,加上半匙百草霜,研磨成細粉。再放入一釐燈草灰,研磨均勻,直至呈瓦灰色,再放入甘草末三匙,薄荷末三分,研磨。再放入半份冰片,研磨均勻。放入瓷瓶中,塞緊瓶口,不可讓氣體逸出。此丹必須當時配製,超過五天即不可再用。若遇陰雨天氣,一天即無效,如果想要化痰,可以加入少許牙皁末,吹之即可。

喉癰及單乳蛾輕症,單用碧丹,(又名青藥。)即效。若遇重症,須兼黃藥(即金丹)。

白話文:

單純喉痛及扁桃腺炎輕微病情只需服用碧丹(又稱為青藥)即可治癒。如果遇到病情較重,必須兼服用黃藥(又稱為金丹)。

凡初起,令病者低頭開口,溜出痰涎,初起用青藥九分,配黃藥一分,吹過五管,次用青八黃二,再次用青七黃三。如症重,青黃藥兌半用,至吹五次,痰涎必不壅,然後用青三黃六,若症重甚,用黃八青二,尤效。

白話文:

無論是患症之初,還是久病難癒,都讓病人低頭張口,讓痰液流出來,流出的痰液較少時,用青藥九份配上黃藥一份,吹喉五次後,再用青藥八分配黃藥二分,再用青藥七分配黃藥三分。如果症狀較嚴重。青藥和黃藥各一半,吹五次之後,痰液一定會順暢,之後再用青藥三分配黃藥六分,如果症狀嚴重,用黃藥八分配青藥二分,效果更佳。

青藥消風痰,解熱毒,性尚緩,不及黃藥消腫除熱,開喉痹,出痰涎為效。然初起黃藥不可多用,因其直走入內,與病不入也。

白話文:

青藥能消風痰、解熱毒,但作用比較緩和,不如黃藥消腫除熱、開喉痹、化痰涎的功效顯著。但是剛開始使用黃藥時,不能用太多,因為黃藥會直接進入身體內部,如果病邪還沒有進入體內,則無藥可治。

〔吹藥〕,金丹,即黃藥。蒲黃(二分),硝(九分),硼砂,冰片,薄荷葉末(各一分)

白話文:

[吹藥] 由金丹製成,也就是黃藥的成分。蒲黃(二分)、硝(九分)、硼砂、冰片、薄荷葉末(各一分)。

制硝法:馬牙硝,長白厚大者,溫湯蘸過棉紙挹干,仍用紙包好,放灶上明管洞內,自乾白如霜。

白話文:

製作硝石的方法:使用馬牙硝,選擇個頭大、厚度大的,用溫水浸濕棉紙,蘸乾後將硝石包好,放入竈臺明管洞內,自然晾乾至顏色變白如霜。

配藥法:即金丹。每牙硝一錢,蒲黃生用四分研細,次下殭蠶炙末一分,牙皂末一分半,共研極細,如淡鵝黃色,加冰片一分,研勻。此藥可留久,惟冰片臨時加用可耳。

白話文:

配藥方法:這便是金丹。每牙硝一錢,蒲黃生用四分研細,接著加入殭蠶炙末一分,牙皁末一分半,共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顏色如淡鵝黃色,加入冰片一分,充分研磨均勻。此藥可以存放很長時間,但冰片要臨時加入。

金丹能消腫出痰,若遇牙叉䴂舌穿牙疔,專用此治之。如咽喉症,則兼用青藥,看症輕重用之,症重者,再加牛黃。如喉痹及纏喉風。加殭蠶、牙皂,餘隻用牙硝、硼砂、薄荷、蒲黃、冰片即可。

白話文:

金丹能消除腫脹、排出痰液,如果遇到牙痛、舌頭潰爛、牙齦膿腫,專門用金丹來治療。如果是咽喉疾病,則兼用青藥,根據病情輕重使用,病情嚴重者,再加牛黃。例如喉嚨腫痛和纏喉風,則加入殭蠶、牙皁,其他情況下只用牙硝、硼砂、薄荷、蒲黃、冰片即可。

喉症即重,三日前未成膿,藥能消散,五日膿成穿破,必爛成窠,爛處須用口疳藥,多龍骨、珍珠。

白話文:

喉症一旦加重,如果在三天前還沒有化膿,這時服藥還可使病情消散。但如果五天後,膿已經形成並且穿破,就會出現潰爛成洞的情況,這時就需要使用治療口腔潰瘍的藥物,裡面需要加入更多的龍骨和珍珠。

〔吹喉〕,口疳藥,薄荷葉(研細,三分),兒茶末(二分半),制黃柏末(一釐),龍骨末(二釐),白芷末(如腫痛用三四釐,如不腫痛用二釐半),生甘草末(用五釐),珍珠末(五釐),冰片(三釐),研勻,瓷瓶封固。凡遇口碎及各種口疳,皆效。

若初起,腫而熱甚者,多加薄荷、冰片,取其辛涼發散也。若患不腫,熱甚而痛,則以長肉藥為主。

白話文:

吹喉:

  • 薄荷葉(研細,3分)
  • 兒茶末(2.5分)
  • 制黃柏末(1釐)
  • 龍骨末(2釐)
  • 白芷末(如果腫痛,用3.4釐;如果不腫痛,用2.5釐)
  • 生甘草末(5釐)
  • 珍珠末(5釐)
  • 冰片(3釐)

研磨均勻,放入瓷瓶中密封。

適用於各種口瘡和口瘡,效果顯著。

如果疾病剛開始發生,腫脹且發熱嚴重,多添加薄荷、冰片,利用它們辛涼的藥性去除體內風寒。如果沒有腫脹,發熱嚴重並疼痛,則以活血生肌的藥物為主。

〔吹喉〕,長肉藥,即前口疳藥,多用兒茶末,龍骨末,配成紫色,此方專治喉症口碎者。若用此治走馬牙疳、穿牙毒、小兒胎毒口疳,則本方加牛黃,倍珍珠。如黑爛者不治。至痧痘後口疳,非此不除,則去黃柏、龍骨,加牛黃五釐,倍珍珠末六釐。

白話文:

「吹喉」是一種長肉藥,就是之前所說的前口疳藥,多使用兒茶末、龍骨末,配成紫色,這個方子專門治療喉嚨疾病和口瘡。如果用這個方子來治療走馬牙疳、穿牙毒、小兒胎毒口疳,則在原方中加入牛黃,珍珠量加倍。如果已經壞死發黑,則不能用這個方子。如果是痧痘後引發的口疳,不使用這個方子就無法根除,則去除黃柏、龍骨,加入五釐的牛黃、六釐的珍珠末。

〔通治〕,喉症煎藥主方,牛蒡子(炒研),前胡,銀花,連翹,山梔,甘草,枯芩(炒黑),元參,桔梗,花粉,薄荷,燈心,泉水煎。如發寒熱加柴胡,頭痛加石膏,胸悶加枳殼,鬱熱而發加赤芍、貝母,口渴加麥冬。

白話文:

【適用範圍】

治療咽喉症的煎藥基本方。

【藥方組成】

牛蒡子(炒研)、前胡、銀花、連翹、山梔、甘草、枯芩(炒黑)、元參、桔梗、花粉、薄荷、燈心、泉水煎服。

【加減用法】

  1. 如果出現寒熱,加入柴胡。

  2. 如果出現頭痛,加入石膏。

  3. 如果出現胸悶,加入枳殼。

  4. 如果出現鬱熱而發作,加入赤芍、貝母。

  5. 如果出現口渴,加入麥冬。

〔癬菌〕,蜜調藥,薄荷葉末為君,煉礬為臣,燈草灰、川貝母為佐,百草霜、冰片、甘草末為使。先將煉礬、百草霜研和,入燈草灰,再研,後入薄荷、貝母、冰片研勻,成青灰色,用白蜜調。此方專治喉癬喉菌。時刻噙咽,內服喉症煎藥主方,此方一名青靈膏。

白話文:

癬菌

藥方:

蜜調藥,薄荷葉末為君,煉礬為臣,燈草灰、川貝母為佐,百草霜、冰片、甘草末為使。

製法:

  1. 先將煉礬、百草霜研和,加入燈草灰,再研。

  2. 然後加入薄荷、貝母、冰片研勻,成青灰色。

  3. 最後用白蜜調和即可。

主治:

專治喉癬喉菌。

用法:

時刻噙咽,內服喉症煎藥主方。

別名:

青靈膏

〔連珠蛾〕,成吹藥,硼砂(一分),兒茶(二分),龍骨(五分),青黛(一分),本藥(三分),追風(二分),冰片(三釐),再加膽礬、麝香。

白話文:

〔連珠蛾〕藥方:

  1. 成吹藥: 將藥材磨成粉末,然後用嘴吹入患處。

  2. 硼砂(一分): 具有清熱、解毒、殺菌的功效。

  3. 兒茶(二分): 具有止血、消炎、止瀉的功效。

  4. 龍骨(五分): 具有補益心腎、澀精止瀉的功效。

  5. 青黛(一分):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效。

  6. 本藥(三分): 指製作該藥方所使用的主要藥物,但並未具體說明。

  7. 追風(二分): 具有祛風、止痛、消腫的功效。

  8. 冰片(三釐): 具有清熱、止痛、消炎的功效。

  9. 膽礬: 具有殺蟲、止癢、收斂的功效。

  10. 麝香: 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的功效。

附追風散方,牛膝,川烏,草烏,冰片,麝香,青黛

以上諸方,皆尤氏秘傳方法,名為《尤氏喉科》,世少傳本,識者珍之。

〔連珠〕,三黃桔梗湯,芩,連,柏,梔,蒡,芍,桔,草,薄荷,元參,水煎。食後服。

〔喉癰〕,犀角地黃湯,見一卷溫。

白話文:

以上的這些方劑,都是尤氏特別傳授的方法,取名為《尤氏喉科》,世上很少有傳本,有識之士才會珍藏。

〔連珠〕,三黃桔梗湯,構成藥材的其中有:黃芩、黃連、黃柏、梔子、蒼耳子、芍藥、桔梗、桔梗葉、薄荷、元參,用水煎煮服用。用餐後服用。

〔喉癰〕,〔犀角地黃湯〕,請參考第一卷溫病部分。

〔喉杵〕,甘桔射干湯,桔梗(二錢),射干,山豆根,荊,防,蒡,翹,元參(各一錢二分),甘草(五分),加竹葉十四片。

〔喉杵〕,燒鹽散,取橡斗大者,實鹽滿殼,燒存性,以碗覆地,入麝香少許,研細點之。

白話文:

「喉杵」,甘桔射干湯,桔梗(二錢),射干、山豆根、荊芥、防風、蒡薢、翹楚、元參(各一錢二分),甘草(五分),再加竹葉十四片。

喉杵,燒鹽散,取橡子般大小的橡斗,裝滿鹽,燒至熟,保留原樣,以碗蓋住,放進少許麝香,研磨細緻點綴之。

〔結塊〕,百靈丸,百草霜,蜜丸芡實大,水化服。

〔風熱〕,啟關散,牛蒡子,生甘草,水煎。

白話文:

【結塊】病症:將百靈丸、百草霜混合,用蜂蜜調成芡實大小的丸劑,用水送服。

中醫古代文字:

〔風熱〕,啟關散,牛蒡子,生甘草,水煎。

繁體中文:

**症狀:**風熱

**方劑:**啟關散

**組成:**牛蒡子、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梅核〕,四七湯,陳,苓,夏,樸,檳,蘇,青,枳,蔻,曲,砂仁,益智,薑

白話文:

「梅核」:這是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梅核氣等疾病。

四七湯: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由四種藥物組成,分別是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它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疾病。

陳:陳皮,是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胃痛等疾病。

苓:茯苓,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疾病。

夏:夏枯草,一種中藥,用於治療發燒、咳嗽等疾病。

樸:厚樸,一種中藥,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等疾病。

檳:檳榔,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痛等疾病。

蘇:蘇葉,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等疾病。

青:青皮,一種中藥,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腹脹等疾病。

枳:枳實,一種中藥,用於治療便祕、腹痛等疾病。

蔻:蔻仁,一種中藥,用於治療心悸、失眠等疾病。

曲:麥芽,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脹等疾病。

砂仁:砂仁,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腹痛等疾病。

益智:益智仁,一種中藥,用於治療健脾益氣、安神等疾病。

薑:生薑,一種中藥,用於治療感冒、發燒等疾病。

〔梅核〕,噙化丸,冰片,射干,鍾乳粉,升麻,牙硝,黃耆,大黃,甘草,生地,蜜丸。

白話文:

〔梅核〕:一種中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

噙化丸:一種含在嘴裡慢慢溶化,讓藥效慢慢釋放的一種藥丸。

冰片:一種天然的芳香化合物,具有清涼,止痛,消炎的作用。

射干:一種中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咳嗽,氣喘等。

鍾乳粉:一種天然的礦物質粉末,具有清熱降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升麻:一種中藥,具有升提陽氣,解毒,消腫的作用。

牙硝:一種天然的礦物質,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

黃耆:一種中藥,具有補氣,益血,固表的作用。

大黃:一種中藥,具有清熱瀉火,通便的作用。

甘草:一種中藥,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生地:一種中藥,具有涼血止血,養陰生津的作用。

蜜丸:一種用蜂蜜製成的藥丸。

〔相火〕,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風熱〕,普濟消毒飲,見一卷疫。

〔濕熱〕,甘桔湯,見本卷頭痛。

〔痰火〕,清氣化痰丸,星,夏,陳,枳,杏,蔞,芩,苓,薑汁糊丸。

白話文:

相火 六味丸,詳見第一卷「中風」。

風熱 普濟消毒飲,詳見第一卷「疫」。

濕熱 甘桔湯,詳見本卷「頭痛」。

痰火 清氣化痰丸,組成:星草、夏枯草、陳皮、枳實、杏仁、蘇子、黃芩、澤瀉,以薑汁糊成丸。

〔痧爛〕,利膈湯,銀花,荊,防,芩,桔,連,梔,翹,蒡薄荷,元參,大黃,朴硝,粉草

白話文:

〔痧爛〕,【利膈湯】,銀花、荊芥、防風、黃芩、桔梗、連翹、梔子、翹尾草、蒡薄荷、元參、大黃、朴硝、粉草。

〔痧爛〕,清咽太平丸,芎,防,桔,草,薄荷,犀角,柿霜,蜜丸。

白話文:

【痧爛】,用清咽太平丸,川芎、防風、桔梗、薄荷、犀角、柿霜,蜜製成丸劑。

〔喉痹〕,玉液上清丸,薄荷(十四兩),柿霜(五兩),桔梗(四兩五錢),甘草(二兩五錢),川芎(二兩八錢),百藥煎(五錢),防風(一兩六錢),砂仁(四錢五分),青黛(三錢),冰片,元明粉,白硼砂(各二錢),研細,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不拘時候。

專治風痰上壅,頭目不清,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服之生津液,化痰涎。昔宋神宗患喉痹,服此藥一丸立愈。

白話文:

【喉嚨疾病】,用玉液上清丸治療,藥方如下:

  • 薄荷:十四兩
  • 柿霜:五兩
  • 桔梗:四兩五錢
  • 甘草:二兩五錢
  • 川芎:二兩八錢
  • 百藥煎:五錢
  • 防風:一兩六錢
  • 砂仁:四錢五分
  • 青黛:三錢
  • 冰片:二錢
  • 元明粉:二錢
  • 白硼砂:二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加入蜂蜜搓成芡實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嘴中使藥丸化開,不限服用時間。

專門治療風痰上衝,頭腦不清,咽喉腫痛,口腔生瘡的藥方,服用後能生津液,化痰涎。當年宋神宗患了喉痹,服用了此藥一丸便立刻痊癒。

〔牙疳〕,犀角丸,犀角,粉草,朴硝(各二錢),桔梗(一兩),赤茯,生地,連翹,牛蒡子,元參(各五錢),青黛(一錢),蜜丸龍眼大,每一丸,薄荷湯下。專治小兒走馬牙疳。

白話文:

〔牙齦腫痛〕,犀角丸,犀角、粉草、朴硝(各兩錢),桔梗(一兩),赤茯苓、生地、連翹、牛蒡子、元參(各五錢),青黛(一錢),加入蜂蜜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劑,每次一丸,用薄荷湯送服。專門治療小兒走馬牙疳。

〔吹喉〕,三仙散,膽礬(六分,半生半炒),廣木香(三分),熊膽(三分),共研極細,用番木鱉一個,磨碎和勻,吹在患處。治喉風口噤,死在須臾,以箸開口,吹入即愈。

白話文:

吹喉:

方劑:三仙散,膽礬(六分,一半生一半炒),廣木香(三分),熊膽(三分),將這些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一個番木鱉,磨碎後與藥粉混合均勻,用嘴對準患處吹入。

功效:治療喉風導致的口不能開合,患者很快就會死亡,用筷子把嘴巴撐開,將藥粉吹入即可治癒。

〔敷藥〕,牙疳方,婦人溺桶中白垢(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五釐),各研,和勻,敷上立愈。

白話文:

敷藥:牙疳的治療方法,將婦女尿桶中的白色垢物取一錢,放火煅燒,取出三錢銅綠,研磨後與一錢五釐的麝香混合,均勻敷在患處,立即可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