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六 (9)
卷之六 (9)
1. 鼻口症論治
肺竅於鼻,脾竅於口。鼻別香臭,不聞香臭者,病在肺。經云:肺和則鼻知香臭。口別五味,不知味者,病在脾。鼻之呼吸通腦肺,肺感風寒,則鼻塞聲重。參蘇飲、羌活湯。若風熱壅肺,亦致嚏涕聲重,宜疏散。菊花茶調散。肺火盛,鼻塞,宜清解。黃連清肺飲。鼻塞甚者,往往不聞香臭。
白話文:
肺的竅在鼻子,脾的竅在嘴巴,鼻子可以辨別香臭,聞不到香臭,是肺部有病。經書上說:肺部健康,鼻子就能辨別香臭。嘴巴可以辨別五味,吃不出味道,是脾部有病。鼻子呼吸與大腦、肺相通,肺受到風寒,就會鼻塞、聲音沉重。可以用參蘇飲、羌活湯治療。如果風熱壅塞肺部,也會打噴嚏、流鼻涕,聲音沉重,宜疏散風熱。可用菊花茶調散治療。肺火旺盛,鼻塞,宜清熱解毒。可以用黃連清肺飲治療。鼻塞嚴重的人,往往聞不到香臭。
畢澄茄丸。有腦漏成鼻淵者,由風寒入腦,郁久化熱,經云:膽移熱於腦,令人鼻淵。宜辛涼開上宣郁。辛夷消風散加羚羊角、苦丁茶葉、黑山梔。有流涕成鼻鼽者,肺受寒而成,宜溫散。蒼耳散、川椒散。有精氣不足,腦髓不固,淋下並不腥穢,天暖稍止,遇冷更甚者,宜溫補。
白話文:
畢澄茄丸。有腦漏形成鼻淵的,是由於風寒侵入腦中,鬱結時間長了化為熱邪,經書上說:膽熱上炎於腦,令人鼻淵。應該用辛涼的藥物宣散上焦的鬱結。辛夷消風散加羚羊角、苦丁茶葉、黑山梔。有流鼻涕形成鼻鼽的,是肺受寒造成的,應該溫散。蒼耳散、川椒散。有精氣不足,腦髓不固,小便淋漓滴下但不腥穢,天氣暖和時稍微好些,遇冷時更加嚴重的,應該溫補。
天真丸。有瘜肉如棗核,生鼻中,為鼻痔,由胃有食積,熱痰流注。星夏散,瓜礬散。有肺熱極而生瘜肉,如榴子下垂,閉塞鼻竅,氣不得通,由風熱鬱滯。辛夷消風散,以瓜礬散塞。有瘜肉痛甚,由膏粱積熱,濕蒸肺門,如雨霽泥地,突產菌芝。瀉白散、勝濕湯,外以白礬末加硼砂吹其上,即化水而消。
白話文:
天真丸:如果鼻腔內長有像棗核一樣的息肉,稱為鼻痔,是由於胃中有食物積滯,化成熱痰流入鼻腔所引起的。治療方法可以服用星夏散或瓜礬散。
星夏散:如果肺熱非常嚴重而引起息肉,像石榴子一樣垂掛在鼻腔,阻塞鼻孔,導致呼吸不通暢,這可能是由風熱鬱滯引起的。治療方法可以服用辛夷消風散,並用瓜礬散塞入鼻孔。
瓜礬散:如果息肉疼痛劇烈,這可能是由於膏粱厚味積熱,濕蒸肺門,就像雨後泥地突然長出蘑菇一樣。治療方法可以服用瀉白散或勝濕湯,並在外用白礬末加硼砂吹入鼻腔,可以使息肉化水而消散。
有鼻端紅腫赤皰,名酒皶鼻,由飲酒不節,致風熱上攻,血熱不散。疏風散,荊防瀉白散,外用天真丸二兩研細,人乳調塗。有不飲酒而鼻色赤,名肺風,由血熱鬱於肺。清肺飲。有鼻生粉刺,枇杷葉丸。此三症,忌火酒辛熱諸品,鼻症之概也。《靈樞經》曰:鼻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為便難,色鮮明為留飲。
白話文:
-
鼻尖紅腫發炎,有紅色的水泡,稱為酒皶鼻。這是因為飲酒無度,導致風熱上攻,血熱不散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是疏散風熱,可以使用荊防瀉白散。外用天真丸二兩,研磨成細末,用人乳調和後塗抹患處。
-
不喝酒,但鼻子顏色發紅,稱為肺風。這是因為血熱鬱積於肺部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是清肺飲。
-
鼻子長粉刺,可以使用枇杷葉丸治療。
這三種症狀都要忌諱火酒、辛辣和燥熱的食物。這些都是鼻子疾病的概況。《靈樞經》中說:鼻子的顏色青色代表疼痛,黑色代表勞累,紅色代表風熱,黃色代表大便不通暢,鮮紅明亮的顏色代表體內有積水。
口之津液通臟腑,肝熱則口酸。小柴胡湯加龍膽草、青皮。膽熱則口苦,龍膽瀉肝湯。心熱亦口苦,黃連瀉心湯。脾熱則口甜,瀉黃散加佩蘭。胃熱則口臭,清胃湯。虛則口淡,養胃進食湯。肺熱則口辣,瀉白散。甚則口腥,加減瀉白散。腎熱則口咸,滋腎丸。胸胃熱鬱則口臭,加減甘露飲。
白話文:
口中的津液能疏通五臟六腑,肝臟有熱則口酸。小柴胡湯加龍膽草、青皮。膽臟有熱則口苦,龍膽瀉肝湯。心臟有熱也口苦,黃連瀉心湯。脾臟有熱則口甜,瀉黃散加佩蘭。胃臟有熱則口臭,清胃湯。身體虛弱則口淡,養胃進食湯。肺臟有熱則口辣,瀉白散。嚴重時則口腥,加減瀉白散。腎臟有熱則口鹹,滋腎丸。胸胃有熱鬱結則口臭,加減甘露飲。
口糜者,涼膈散。口瘡者,赴筵散摻之。通治俱用龍腦雞蘇丸。唇病因火居多,涼藥必兼發散。上唇屬腎,下唇屬脾,兩腮牙關屬胃。有心脾熱,唇口燥裂者,瀉黃飲子。有唇口緊小,不能開合,名繭唇者,苡仁湯,外用黃柏散敷之。口症之概也。
白話文:
口腔糜爛患者,使用清熱解毒的涼膈散治療。口腔生瘡患者,使用赴筵散拌勻後敷在瘡面上治療。治療上述兩種情況均可用龍腦雞蘇丸。嘴脣的疾病大多是由於邪熱引起的,因此治療時一定需要兼顧疏散邪熱的藥物。上嘴脣屬於腎,下嘴脣屬於脾,兩腮牙關屬於胃。有心脾有熱,嘴脣口角乾裂的患者,服用瀉黃飲子治療。有嘴脣口角緊閉,不能張合,稱作繭脣的患者,服用苡仁湯,外用黃柏散敷在患處。以上是口腔疾病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