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三 (7)
卷之三 (7)
1. 鬱症脈候
郁脈多沉伏,或結促,或沉澀。郁在肝腎見於左,郁在心脾見於右。氣血食積痰飲,一有留滯,脈必止澀,但須有神,有神有胃氣也。郁脈雖沉伏結促,有氣可散,氣通則和。若牢革弦不和,正氣先傷,無氣可散,即調補難效,況誤行耗氣藥乎!所以鬱症得弦強脈者,多成虛損。(《醫通》)
白話文:
憂鬱症的脈象大多是沉在裡面、不明顯,有時會呈現脈搏跳動不規律(結脈、促脈)或是沉而澀滯的現象。憂鬱如果影響到肝、腎,脈象多在左手邊呈現;憂鬱如果影響到心、脾,脈象多在右手邊呈現。不論是氣血運行不順暢、飲食積滯、或是痰飲等,只要有任何一種停留在體內,脈象就會呈現停滯不順的現象,但必須要注意脈象是否有神氣,有神氣代表胃氣還在。憂鬱症的脈象雖然呈現沉伏、不規則、急促,但只要還有氣可散開,讓氣通暢就會恢復正常。如果脈象呈現牢實、堅硬、像皮革一樣的硬、或是像琴弦一樣的緊繃,這些都是不好的現象,代表身體的正氣已經受損,沒有氣可以散開,這種情況下就算要調養補氣也很難見效,更何況是誤用耗氣的藥物呢!所以憂鬱症如果出現脈象強硬、像琴弦一樣的緊繃,多半會變成虛損的體質。(出自《醫通》)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