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附方

〔疏郁〕,逍遙散,見一卷火。

〔因怒〕,小柴胡湯,見一卷溫。

〔噯氣〕,代赭旋覆湯,見本卷嘔吐。

〔嘔脹〕,三因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飧泄],人參安胃散,參(一錢),耆(二錢),生草,炙草(各五分),白芍(七分),茯苓(四分),陳皮(三分),黃連(二分),

〔㿗疝〕,橘核丸,橘核,川楝,海帶,海藻,昆布,桃仁(各二兩),延胡,厚朴,枳實,木通,桂心,木香(各五錢),

〔肝火〕,左金丸,見一卷火症。

〔脅痛〕,抑青丸,黃連一味,以茱萸湯浸一宿為丸。

〔理絡〕,旋覆花湯,見二卷痰飲。

〔火盛〕,龍膽瀉肝湯,見本卷諸氣。

〔狂火〕,當歸龍薈丸,見一卷火。

〔痿弱〕,虎潛丸,見一卷中風。

〔陽厥〕,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實,炙草

〔胸痞〕,半夏瀉心湯,見一卷溫。

〔呃逆〕,橘皮竹茹湯,見本卷嘔吐。

〔吐衄〕,犀角地黃湯,見一卷溫。

〔滋液〕,復脈湯,見一卷中風。

〔益胃〕,酸棗仁湯,見一卷中風。

〔類中〕,地黃飲子,見一卷中風。

〔老人〕,還少丹,見一卷中風。

〔陰火〕,黃柏丸,黃柏一味,酒炒水丸。

〔陰火〕,坎離丸,見一卷火。

〔滋火〕,滋陰降火湯,白芍(一錢三分),當歸(一錢二分),熟地,麥冬,白朮(各一錢),生地(八分),知母,黃柏,炙草(各五分),陳皮(七分),加薑、棗,水煎。

白話文:

[附方]

[情緒鬱悶],用逍遙散,詳見第一卷火症。

[因生氣],用小柴胡湯,詳見第一卷溫病。

[打嗝],用代赭旋覆湯,詳見本卷嘔吐。

[嘔吐腹脹],用三因七氣湯,詳見第二卷咳嗽。

[消化不良、大便溏瀉],用人參安胃散,配方是:人參(一錢),黃耆(二錢),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白芍(七分),茯苓(四分),陳皮(三分),黃連(二分)。

[疝氣],用橘核丸,配方是:橘核、川楝子、海帶、海藻、昆布、桃仁(各二兩),延胡索、厚朴、枳實、木通、桂心、木香(各五錢)。

[肝火旺],用左金丸,詳見第一卷火症。

[脅肋疼痛],用抑青丸,成分只有黃連一味,用吳茱萸湯浸泡一夜後製成藥丸。

[疏通經絡],用旋覆花湯,詳見第二卷痰飲。

[火氣旺盛],用龍膽瀉肝湯,詳見本卷諸氣。

[精神狂躁的火氣],用當歸龍薈丸,詳見第一卷火症。

[四肢痿軟無力],用虎潛丸,詳見第一卷中風。

[陽氣厥逆],用四逆散,配方是:柴胡、白芍、枳實、炙甘草。

[胸悶],用半夏瀉心湯,詳見第一卷溫病。

[呃逆],用橘皮竹茹湯,詳見本卷嘔吐。

[嘔吐和流鼻血],用犀角地黃湯,詳見第一卷溫病。

[滋養津液],用復脈湯,詳見第一卷中風。

[健胃],用酸棗仁湯,詳見第一卷中風。

[類似中風的症狀],用地黃飲子,詳見第一卷中風。

[老年人],用還少丹,詳見第一卷中風。

[陰虛火旺],用黃柏丸,成分只有黃柏一味,用酒炒後用水製成藥丸。

[陰虛火旺],用坎離丸,詳見第一卷火症。

[滋陰降火],用滋陰降火湯,配方是:白芍(一錢三分),當歸(一錢二分),熟地黃、麥冬、白朮(各一錢),生地黃(八分),知母、黃柏、炙甘草(各五分),陳皮(七分),加生薑、紅棗一起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