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五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2)

1. 腳氣脈候

腳氣之脈,浮弦為風,濡弱為濕。遲澀因寒,洪數熱鬱。沉伏毒在筋骨,澀澀不調,毒在血分。夏暑腳膝冷,其脈陽濡陰弱,為濕溫。浮大緊駃,及沉細而駃,皆惡脈。心下急,氣喘自汗,脈促短數,嘔吐不止者死。

白話文:

腳氣之脈,浮弦脈是風氣,濡弱脈是濕氣。遲澀脈因寒邪,洪數脈是熱鬱。沉伏脈毒在筋骨,澀澀不調脈,毒在血分。夏季酷暑腳膝卻感到寒冷,這種脈像陽證濡弱,陰證衰弱,是濕熱證候。浮脈而大且緊,或沉細而且澀,都是不好的脈象。心下急迫,氣喘自汗,脈促短數,嘔吐不止的人會死亡。

2. 附方

〔頑痹〕,八味丸,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頑固麻痺,〔八味丸〕(見第一卷中風)。

〔氣滯〕,檳蘇散,蒼朮(二錢),香附,蘇葉,陳皮,木瓜,檳榔,羌活,牛膝(各一錢),甘草(三分)蔥白(二莖),薑(三片)

白話文:

【氣滯】方劑:檳蘇散

配料:蒼朮(二錢)、香附、蘇葉、陳皮、木瓜、檳榔、羌活、牛膝(各一錢)、甘草(三分)、蔥白(二莖)、薑(三片)

用法:將所有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 10 克,每日服用 3 次。

〔氣滯〕,枳黃湯,枳實(五分),酒浸大黃(三錢),羌活(錢半),當歸(一錢),

白話文:

【氣滯】,枳黃湯,

枳實(五分)

酒浸大黃(三錢)

羌活(錢半)

當歸(一錢)

當出現氣滯的症狀時,可以使用枳黃湯來治療。枳黃湯的組成包括枳實(五分)、酒浸大黃(三錢)、羌活(錢半)、當歸(一錢)。將這些藥材混合在一起,就可以製成枳黃湯。

白話文:

凡得氣滯之證,皆可用枳黃湯治之。枳黃湯方:枳實五分,酒浸大黃三錢,羌活錢半,當歸一錢。上件四味,以水一盞,煎至六分,約得半盞,食遠服之。

〔風勝〕,越婢加朮湯,麻黃,石膏,白朮,甘草,薑,棗

白話文:

如果風邪盛行,使用越婢加朮湯。中藥材有麻黃、石膏、白朮、甘草、生薑、大棗。

〔寒勝〕,牛膝丸,牛膝(二兩),川椒(五錢),附子(一錢),虎脛骨(六錢),酒浸曬研,蜜丸,酒下,忌食動風物。

白話文:

【寒勝】,以牛膝丸治療,其中成分包括:

牛膝(二兩)

川椒(五錢)

附子(一錢)

虎脛骨(六錢)

將上述藥材一起浸泡在酒中,曬乾後磨成粉,加入蜂蜜製成丸劑。

服用方法:以酒送服,但食用前應避免食用會導致風動的寒涼食物。

〔暑勝〕,清暑益氣湯,見一卷暑。

〔濕勝〕,除濕湯,見一卷濕。

白話文:

暑盛

清暑益氣湯

出自《傷寒論》卷一,「暑」篇

濕盛

除濕湯

出自《金匱要略》卷一,「濕」篇

〔寒濕〕,葫蘆巴丸,葫蘆巴(酒浸一宿,焙),故紙(炒。各四兩),共研,以木瓜切頂去瓤,入藥令滿,簽合蒸爛,搗丸。

白話文:

【寒濕】,葫蘆巴丸。做法是:把葫蘆巴(用酒浸泡一晚,烤乾),故紙(炒熟,各四兩),共研成粉,再把木瓜切開頂部取出瓤,把藥粉填入木瓜中,用竹簽封住蒸熟後,搗成丸。

〔熱甚〕,加味蒼柏散,蒼朮(一錢),白朮(八分),知母,黃柏,黃芩(各六分),歸,芍,地(各四分)木瓜,檳榔,牛膝,木通,羌,獨防,草(各三分)

白話文:

對於嚴重的發熱狀況,可以使用加味蒼柏散。其配方包括:

  • 蒼朮:1錢
  • 白朮:8分
  • 知母:6分
  • 黃柏:6分
  • 黃芩:6分
  • 當歸:4分
  • 芍藥:4分
  • 生地黃:4分
  • 木瓜:3分
  • 檳榔:3分
  • 牛膝:3分
  • 木通:3分
  • 羌活:3分
  • 獨活:3分
  • 川草:3分

〔腫甚〕,勝濕餅子,白醜,黑醜(各二兩,取頭末五錢),甘遂(五錢),蕎麥麵(一兩半),水調作餅如錢大,飯上蒸熟。空心服,以利為度。

白話文:

腫脹得很厲害。

白醜、黑醜(各二兩,取末五錢),甘遂(五錢),蕎麥麵(一兩半),用水調和做成餅,大小如同銅錢。在米飯上面蒸熟。

空腹服用,以大便通利為度。

〔腫甚〕,桑白皮散,赤苓(二錢),木香,防己,檳榔(各一錢二分),桑皮,郁李仁(各一錢),蘇葉,木通,大腹子,青皮(各七分),薑(三片)

白話文:

【腫脹嚴重】,桑白皮散,赤茯苓(二錢),木香、防己、檳榔(各一錢二分),桑皮、郁李仁(各一錢),蘇葉、木通、大腹皮、青皮(各七分),生薑(三片)。

〔疏下〕,羌活導滯湯,大黃(酒煨、二錢四分),羌活,獨活(各一錢二分),防己,歸尾(各七分)枳實(五分)

白話文:

(瀉下類)羌活導滯湯:大黃(用酒浸泡烘乾,二錢四分),羌活,獨活(各一錢二分),防己,歸尾(各七分)枳實(五分)

〔濕熱〕,當歸拈痛散,見一卷濕。

〔中風〕,小續命湯,見一卷中風。

〔熱毒〕,敗毒散,見一卷傷風。

白話文:

濕熱

當歸拈痛散

在《見一卷濕》中介紹。

中風

小續命湯

在《見一卷中風》中介紹。

熱毒

敗毒散

在《見一卷傷風》中介紹。

〔胸悶〕,半夏湯,半夏,人參,桂心(各三錢),乾薑(二錢),附子,炙草(各錢半),細辛,蜀椒(各一錢),分三服。

白話文:

〔胸悶〕,可用半夏湯治療,藥材包括半夏、人參、桂心(各三錢),乾薑(二錢),附子、炙草(各錢半),細辛、蜀椒(各一錢),將藥材分成三份,分三次服用。

〔脅痞〕,杉木節湯,杉木節(一升),橘葉(切,一升,無葉則以橘皮代之),檳榔(七枚),童便(三升。煮一升半),分二服。

〔火逆〕,金鈴子散,見三卷郁。

白話文:

(側腹疼痛) 杉木節湯:杉木節(一升)、桔葉(切碎,一升;若沒有桔葉,可用桔皮代替)、檳榔(七枚)、童便(三升;煮沸後剩一升半)、分兩次服用。

火逆

金鈴子散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滿阻〕,沉香導氣湯,羌活,白芍,檳榔(各一錢),川芎,香附(各八分),枳殼(七分),蘇葉,蘇子,木瓜,薑(各六分),炙草,沉香(各五分),

白話文:

〔補劑〕,沉香導氣湯,羌活、白芍、檳榔(各一錢),川芎、香附(各八分),枳殼(七分),蘇葉、蘇子、木瓜、生薑(各六分),甘草、沉香(各五分)。

〔喘脹〕,蘇子降氣湯,見二卷失音。

〔喘急〕,養正丹,見三卷嘔吐。

〔嘔惡〕,平胃散,朮,樸,陳,草,薑,棗

白話文:

喘脹 蘇子降氣湯 《傷寒論》卷二,失音條

喘急 養正丹 《傷寒論》卷三,嘔吐條

嘔惡 平胃散 方術、白朮、陳皮、半夏、生薑、大棗

〔肝氣〕,木萸湯,木瓜,檳榔(各二錢半),吳茱萸(錢半),

白話文:

〔肝氣〕,木萸湯,木瓜,檳榔(各十五公克),吳茱萸(七點五公克),

〔腎虛〕,腎氣丸,見二卷虛損。

〔虛弱〕,獨活寄生湯,見一卷濕。

白話文:

腎虛

腎氣丸,參見第二卷「虛損」。

虛弱

獨活寄生湯,參見第一卷「濕」。

〔偏痿〕,羌活續斷湯,羌,續,辛,防,艽,芷,參,地,歸,芍,苓,桂,牛膝,杜仲

白話文:

【偏癱】,羌活續斷湯,羌活、續斷、辛夷、防風、羌艽、防己、黨參、生地黃、當歸、芍藥、茯苓、桂枝、牛膝、杜仲。

〔走注〕,捉虎丹,五靈脂,白膠香,草烏(黑豆同煮),木鱉子,地龍(各兩半),乳,沒,歸(各七錢半),麝,京墨(各三錢半),糯米糊丸,酒下。

白話文:

(走注)是一種藥丸,成分包括:

  • 捉虎丹
  • 五靈脂
  • 白膠香
  • 草烏(與黑豆一起煮過)
  • 木鱉子
  • 地龍(各取一半)
  • 乳香
  • 沒藥
  • 歸尾(各七錢半)
  • 麝香
  • 京墨(各三錢半)

將這些藥材混合,用糯米糊做成丸子,用酒送服。

〔腫痛〕,五加皮丸,五加皮(四兩,酒浸),遠志(四兩,酒浸),曬研,酒糊丸,酒下。

白話文:

【腫痛】,五加皮丸,五加皮(四兩,浸泡於酒中),遠志(四兩,浸泡於酒中),曬乾後研磨成粉末,再用酒糊成丸劑,用酒送服。

〔筋急〕,苧根湯,杜仲(三錢),當歸,川斷,胡桃肉,杞子,白苧根(各二錢),桑枝(炒,四錢),紅花,秦艽,桃仁(各一錢),煎服,將藥渣乘熱熨之。

白話文:

筋骨扭傷:薴根湯。杜仲(9克),當歸、川斷、胡桃仁、枸杞子、白薴根(各6克),桑枝(炒至焦黃,12克),紅花、秦艽、桃仁(各3克),煎服,將藥渣趁熱敷於患處。

〔厥氣〕,三將軍丸,茱萸,木瓜,大黃,等分糊丸。專治腳氣攻心,大便不通。

白話文:

〔厥氣〕:三將軍丸(以人參、蜀椒、烏梅各三錢製成),吳茱萸三錢,木瓜三錢,大黃五錢,分等量研成細末,混合成丸藥。專治腳氣病攻心,大便不通。

〔瘡爛〕,腳氣湯,萆薢(五錢),茯苓,桑枝(各三錢),蒼朮,薏仁,牛膝(各二錢),秦艽,澤瀉(各錢半),

白話文:

「瘡爛」的治療方法是服用「腳氣湯」,其組成包括:

  • 萆薢:五錢
  • 茯苓:三錢
  • 桑枝:三錢
  • 蒼朮:二錢
  • 薏仁:二錢
  • 牛膝:二錢
  • 秦艽:一錢半
  • 澤瀉:一錢半

〔衝心〕,檳榔湯,檳榔,木香,茴香,等分,加童便、薑汁,溫服。

白話文:

【治療驚擾病症】檳榔湯,檳榔、木香、茴香,等分,加上童便、薑汁,溫服。

〔初起〕,香蘇散,香附(三兩),蘇梗(二兩),陳皮(一兩),甘草(五錢),薑(三片),蔥白連根(二莖)

白話文:

初起時

香蘇散:

  • 香附(三錢)
  • 蘇梗(二錢)
  • 陳皮(一錢)
  • 甘草(五分)
  • 生薑(三片)
  • 蔥白連根(二莖)

〔腫滿〕,木通散,木通,紫蘇,豬苓(各一兩),桑白皮(薑汁炒),檳榔,赤苓(各二兩),每服五錢,蔥、薑水煎。

白話文:

(腫脹)木通散,木通、紫蘇、豬苓(各一兩),桑白皮(薑汁炒)、檳榔、赤苓(各二兩),每次服用五錢,用蔥、薑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