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五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0)

1. 諸厥脈候

寸脈沉大而滑,沉為實,滑為氣,實氣相搏,猝厥。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唇青身冷為入臟,身溫汗出為入腑。)猝厥,脈大而緩者生,緊大而浮者死。屍厥脈伏者死。凡厥脈沉微為寒,沉數為熱。細為氣虛,芤大血虛。浮數滑為痰,脈至如喘為氣,沉滑緊疾為食,洪大而滑為蛔,脾脈緩為痿,浮澀而緊為痹。

白話文:

寸脈沉而有力,同時滑利,沉脈代表血氣實,滑脈代表氣實,血氣互相搏擊,突然昏厥。血氣進入臟腑,則死亡,血氣進入腑,則康復。(嘴脣青紫,身體寒冷為血氣進入臟腑,身體溫暖,汗水流出為血氣進入腑。)突然昏厥,脈搏大而緩慢者生,脈搏緊大而浮動者死。屍厥,脈搏伏而閉伏者死。凡是昏厥,脈搏沉弱為寒症,脈搏沉而快速為熱症。脈搏細弱為氣虛,脈搏大而無力為血虛。脈搏浮數滑利為痰飲,脈搏至時猶如喘息為氣虛,沉滑緊疾為食積,洪大而滑利為蛔蟲,脾脈緩慢為痿痹,脈搏浮澀而緊促為痺證。

2. 附方

〔寒厥〕,理中湯,見一卷中風。

〔寒厥〕,四逆湯,見一卷暑。

〔熱厥〕,火鬱湯,見一卷火。

〔便秘〕,大柴胡湯,見一卷溫。

〔散熱〕,四逆散,見三卷肝火。

〔蕩熱〕,小承氣湯,見一卷溫。

〔滋陰〕,六味湯,見一卷中風。

〔補陽〕,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氣脫〕,四味回陽飲,參,附,薑,草

白話文:

寒厥用理中湯,見於中風篇。寒厥用四逆湯,見於暑篇。熱厥用火鬱湯,見於火篇。便秘用大柴胡湯,見於溫篇。散熱用四逆散,見於肝火篇。蕩熱用小承氣湯,見於溫篇。滋陰用六味湯,見於中風篇。補陽用補中益氣湯,見於中風篇。氣脫用四味回陽飲,成分是人參、附子、生薑、草果。

〔氣逆〕,四七湯,一名七氣湯,見二卷咳嗽。

〔氣逆〕,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白話文:

氣逆:四七湯,又名七氣湯,見第二卷咳嗽。

氣逆

排氣飲(見《三卷積聚》)

〔血逆〕,通瘀煎,歸尾,山楂,香附,紅花,烏藥,青皮,木香,澤瀉

白話文:

〔血逆〕,通瘀煎,當歸尾、山楂、香附、紅花、烏藥、青皮、木香、澤瀉。

〔怒傷〕,化肝煎,見二卷血。

〔霍亂〕,正氣散,見一卷中風。

〔氣滯〕,八味順氣散,見一卷中風。

〔酒厥〕,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吐痰〕,瓜蒂散,見一卷中風。

〔屍厥〕,蘇合香丸,見一卷中風。

〔屍厥〕,調氣平胃散,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怒傷化肝煎,見第二卷血癥。

霍亂正氣散,見第一卷中風。

氣滯八味順氣散,見第一卷中風。

酒厥二陳湯,見第一卷中風。

吐痰瓜蒂散,見第一卷中風。

屍厥蘇合香丸,見第一卷中風。

屍厥調氣平胃散,見第一卷中風。

〔氣閉〕,還魂丹,辰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化為丸黍米大,每服五分。

白話文:

(氣喘閉不通),服還魂丹,辰砂、雄黃、玳瑁、麝香、白芥子、安息香熔化成丸,每個丸大小與黍米相同,每次服用五丸。

〔止蛔〕,烏梅丸,見三卷嘔吐。

〔止蛔〕,安蛔散,見三卷嘔吐。

〔殺蛔〕,蕪荑散,見三卷積聚。

〔煎厥〕,固本丸,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治療蛔蟲症,可以用烏梅丸,詳見第三卷嘔吐篇。治療蛔蟲症,也可以用安蛔散,詳見第三卷嘔吐篇。治療蛔蟲症,可以用蕪荑散,詳見第三卷積聚篇。治療煎厥,可以用固本丸,詳見第一卷中風篇。

〔薄厥〕,蒲黃酒,蒲黃一兩炒褐色,清酒十杯沃之,溫服。

白話文:

[薄厥],就是蒲黃酒,取蒲黃一兩炒至呈褐色,加入十杯清酒浸泡,溫熱服用。

〔痹厥〕,當歸拈痛湯,見一卷濕。

〔痹厥〕,五獸三匱丸,見本卷痿。

〔瀉熱〕,滋腎丸,見一卷火。

〔風厥〕,小續命湯,見一卷中風。

〔喑厥〕,地黃飲子,見一卷中風。

〔郁厥〕,羚羊角散,見本卷痹。

〔腎厥〕,椒附湯,見四卷泄瀉。

白話文:

痹厥

  • 當歸拈痛湯,詳見卷一「濕」

五獸三匱丸,詳見本卷「痿」

瀉熱

  • 滋腎丸,詳見卷一「火」

風厥

  • 小續命湯,詳見卷一「中風」

喑厥

  • 地黃飲子,詳見卷一「中風」

鬱厥

  • 羚羊角散,詳見本卷「痹」

腎厥

  • 椒附湯,詳見卷四「泄瀉」

〔頭痛〕,玉真丸,硫黃,硝石,石膏,半夏,薑汁糊丸。

白話文:

【頭痛】,玉真丸,以硫磺、硝石、石膏、半夏、薑汁混合製成丸藥。

〔暴厥〕,備急丸,大黃,乾薑,巴霜(各二兩),蜜丸豆大,猝厥者酒下三丸,即活。

白話文:

[暴厥]:備急丸、大黃、乾薑、巴霜(各二兩),將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豆大小的丸劑。遇到突然昏厥的人,用酒送服三丸,可以立即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