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五 (15)
卷之五 (15)
1. 麻木脈候
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浮而緩屬濕,為麻痹;緊屬寒,為痛痹。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
白話文:
脈象浮而濡滑,歸屬於氣虛。在關脈之前摸到這種脈象,則麻木出現在上半身;在關脈之後摸到這種脈象,則麻木出現在下半身。脈浮而緩則歸屬於濕邪,導致麻痺;脈緊則歸屬於寒邪,導致疼痛性麻痺。脈澀而遲緩,則歸屬於死血,病症表現為麻木不仁,就像木頭一樣,不知道疼痛和瘙癢。
2. 附方
〔治麻〕,補中益氣湯,見一卷中風。
〔治木〕,八珍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治療中風
**補中益氣湯:**見《中風一卷》。
治療中風
**八珍湯:**見《中風一卷》。
〔衛氣〕,神效黃耆湯,參,耆,陳,芍,草,蔓荊子
〔肺氣〕,芍藥補氣湯,耆,芍,陳,草
白話文:
衛氣:
神效黃耆湯:人參、黃耆、白朮、芍藥、甘草、蔓荊子。
肺氣 芍藥補氣湯 當歸、芍藥、陳皮、草荳蔻
〔營氣〕,八仙湯,八珍湯加,陳,夏,羌,防,柴胡,桂枝,秦艽,牛膝
白話文:
〔營氣〕,八仙湯,八珍湯加上,地榆、山藥、防風、柴胡、桂枝、秦艽、牛膝
〔清暑〕,人參益氣湯,耆(二錢),參,草(各錢半),白芍(七分),柴胡(六分),升麻(五分),五味子(三十粒),日二服。第二曰:耆(四錢),紅花(三分半),陳皮(五分),澤瀉(三分),亦日二服。第三曰:耆(三錢),黃柏(六分),陳皮(錢半),升麻(一錢),澤瀉(錢二分),白芍(二錢半),炙草(五分),五味子(三十五粒),亦日二服。
白話文:
〔清暑〕,人參益氣湯,人參(二錢),人參,生地黃(各一錢半),白芍(七分),柴胡(六分),升麻(五分),五味子(三十粒),分兩日服用。第二日:人參(四錢),紅花(三分半),陳皮(五分),澤瀉(三分),也分兩日服用。第三日:人參(三錢),黃柏(六分),陳皮(一錢半),升麻(一錢),澤瀉(一錢二分),白芍(二錢半),炙甘草(五分),五味子(三十五粒),也分兩日服用。
〔冷風〕,獨活寄生湯,見一卷濕。
〔濕熱〕,二妙丸,見一卷濕。
〔臂麻〕,六味丸,見一卷中風。
〔指麻〕,二術二陳湯,見二卷痰飲。
白話文:
冷風
- 獨活寄生湯:見卷一,濕證。
濕熱
- 二妙丸:見卷一,濕證。
手臂麻木
- 六味丸:見卷一,中風證。
手指麻木
- 二術二陳湯:見卷二,痰飲證。
〔指尖〕,桑尖湯,嫩桑尖(五錢),漢防己(三錢),當歸(二錢),黃耆,茯苓(各一錢半),威靈仙,秦艽(各一錢),川芎,升麻(各五分),加人參亦可。
白話文:
桑尖湯:使用嫩桑尖(五錢)、漢防己(三錢)、當歸(二錢)、黃耆、茯苓(各一錢半)、威靈仙、秦艽(各一錢)、川芎、升麻(各五分)製成。也可以加入人參。
〔口舌〕,止麻消痰湯,芩,連,苓,夏,蔞,桔,陳,枳,草,天麻,南星,細辛
白話文:
【口舌】,止麻消痰湯:黃芩、黃連、茯苓、石膏、甘草、桔梗、陳皮、枳實、草果、天麻、南星、細辛。
〔合目〕,三痹湯,見本卷痹。
〔行氣〕,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血瘀〕,四物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閉眼,三痹湯,見本卷痺。
運行氣血,二陳湯,見一卷中風。
血瘀,四物湯,見一卷中風。
〔氣滯〕,開結舒筋湯,紫蘇,陳皮,香附,烏藥,歸,芎,羌,夏,星,蒼朮(各八分),桂枝,甘草(各四分),
白話文:
(治中醫)氣滯,閉塞疏通經絡的湯藥:
紫蘇,陳皮,香附,烏藥,歸身,川芎,羌活,細辛,川星,蒼朮(各八分)
桂枝,甘草(各四分)
〔頭足〕,麻骨湯,人糞燒灰,豆腐漿調服,即止。又方,川楝子燒灰為末,每服二五錢,酒下。
白話文:
頭足
麻骨湯: 取人糞燒成的灰,用豆腐漿調和服用,疼痛即可停止。
另有方子: 將川楝子燒成灰,研成細末,每次服用 2.5 錢,用酒送服。
〔舒郁〕,逍遙散,見一卷火。
〔中風〕,地黃飲子,見一卷中風。
〔補虛〕,十全大補湯,見一卷中風。
〔通治〕,愈風湯,見一卷中風。
白話文:
【舒鬱】
逍遙散,見第一卷「火證」。
【中風】
地黃飲子,見第一卷「中風」。
【補虛】
十全大補湯,見第一卷「中風」。
【通治】
愈風湯,見第一卷「中風」。
〔諸風〕,天麻丸,天麻,牛膝,萆薢,元參(各六兩),當歸,羌活(各十兩),杜仲(七兩),熟地(一斤),附子(三兩),煉蜜為丸。
白話文:
【治療各種風病】的天麻丸,由天麻、牛膝、萆薢、元參(各六兩)、當歸、羌活(各十兩)、杜仲(七兩)、熟地(一斤)、附子(三兩)煉製的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