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傷風脈候

脈浮為傷風,浮而緊者兼寒,浮而緩者兼濕,浮而洪者兼火,浮而滑者多痰。浮而有力為表實,無力為表虛。

白話文:

把脈時,如果摸到脈象是浮在表面的,代表是傷風感冒。脈象浮在表面又感覺緊繃的,表示同時有寒氣;脈象浮在表面又感覺緩和的,表示同時有濕氣;脈象浮在表面又感覺脈力強大的,表示同時有火氣;脈象浮在表面又感覺滑順的,多半是有痰。脈象浮在表面,而且感覺有力道的,代表表證是屬於實證;脈象浮在表面,但感覺沒什麼力道的,代表表證是屬於虛證。

2. 附方

〔體虛〕,參歸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名桂枝湯,此加人參、當歸。

〔傷衛〕,豉桔湯,豆豉,桔梗,滑石,厚朴,蘇梗,連翹,杏仁,甘草

〔營衛〕,當歸建中湯,桂枝,芍藥,甘草,飴糖,生薑,大棗,名小建中湯,此加當歸。

〔疏散〕,川芎茶調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荊芥,白芷,防風,細辛,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

〔兼寒〕,柴陳煎,柴胡,黃芩,製半夏,茯苓,陳皮,甘草,姜,棗

〔風溫〕,梔豉湯,豆豉,山梔

〔暑風〕,竹葉石膏湯,竹葉(二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炙草(一兩),麥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姜煎。

〔兼火〕,甘桔湯,甘草,桔梗,

〔痰熱〕,消風散,蒼朮,麻黃,荊芥,白芷,甘草,陳皮,蔥白,姜

〔熱鬱〕,羌活散,羌活,麻黃,防風,細辛,川芎,甘菊,枳殼,蔓荊,前胡,茯苓,甘草,石膏,黃芩

〔感冒〕,參蘇飲,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姜,棗

〔時行〕,人參敗毒散,枳殼,茯苓,人參,川芎,獨活,羌活,前胡,柴胡,甘草,桔梗

〔時行〕,神朮散,蒼朮,防風,甘草,生薑,蔥白,局方加川芎,細辛,白芷,羌活,藁本

〔和衛〕,八珍湯,見前中風大補湯下。

〔表虛〕,玉屏風散,見前中風。

白話文:

[體虛] 這個情況使用參歸桂枝湯,它是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的加強版,額外加入了人參和當歸。

[傷衛] 這個情況使用豉桔湯,成分包含豆豉、桔梗、滑石、厚朴、蘇梗、連翹、杏仁和甘草。

[營衛] 這個情況使用當歸建中湯,它是小建中湯(桂枝、芍藥、甘草、飴糖、生薑、大棗)的加強版,額外加入了當歸。

[疏散] 這個情況使用川芎茶調散,將薄荷、川芎、羌活、甘草、荊芥、白芷、防風和細辛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調服。

[兼寒] 這個情況使用柴陳煎,成分包含柴胡、黃芩、製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生薑和紅棗。

[風溫] 這個情況使用梔豉湯,成分包含豆豉和山梔。

[暑風] 這個情況使用竹葉石膏湯,成分包含竹葉(兩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炙甘草(一兩)、麥冬(一升)、半夏、粳米(各半升),加生薑一起煎煮。

[兼火] 這個情況使用甘桔湯,成分包含甘草和桔梗。

[痰熱] 這個情況使用消風散,成分包含蒼朮、麻黃、荊芥、白芷、甘草、陳皮、蔥白和生薑。

[熱鬱] 這個情況使用羌活散,成分包含羌活、麻黃、防風、細辛、川芎、甘菊、枳殼、蔓荊、前胡、茯苓、甘草、石膏和黃芩。

[感冒] 這個情況使用參蘇飲,成分包含人參、蘇葉、葛根、半夏、前胡、桔梗、枳殼、陳皮、茯苓、甘草、木香、生薑和紅棗。

[時行] 這個情況使用人參敗毒散,成分包含枳殼、茯苓、人參、川芎、獨活、羌活、前胡、柴胡、甘草和桔梗。

[時行] 這個情況使用神朮散,成分包含蒼朮、防風、甘草、生薑和蔥白。 局方(指古代醫書)的版本額外加入了川芎、細辛、白芷、羌活和藁本。

[和衛] 這個情況使用八珍湯,相關內容請參考前面「中風大補湯」的說明。

[表虛] 這個情況使用玉屏風散,相關內容請參考前面「中風」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