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二 (5)
卷之二 (5)
1. 衄血脈候
衄而不止,脈大者逆。《靈樞》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素問》病若吐衄,脈當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難經》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脈經》脈浮大數,為邪伏於經,宜發汗。大為虛,為脾虛不能統血,宜補氣,小而數,為陰虛火乘,宜滋腎。弦澀為瘀積,宜行滯。凡衄之脈,數實堅勁,或急疾不調,皆難治。久衄脈虛大,頭額痛,鼻流淡黃水者死。
白話文:
鼻血流個不停,如果脈象呈現洪大,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靈樞經》說,脈搏跳動有力且快速,同時伴隨流鼻血和發燒,這種情況是會致命的。《素問》認為,如果疾病表現為嘔吐或流鼻血,脈象應該是沉而細弱,反而是浮大且堅實的脈象,這也代表病人會死亡。《難經》提到,脈象呈現澀、濡、弱的,表示是失血過多的現象。《脈經》則說,脈象浮、大且頻數,代表邪氣潛伏在經絡中,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脈象洪大代表氣虛,是脾虛無法統攝血液的表現,應該用補氣的方式治療。脈象細小而頻數,則表示是陰虛火旺,應該用滋養腎陰的方式治療。脈象呈現弦而澀,表示有血瘀積,應該用活血化瘀的方式治療。總而言之,凡是流鼻血的脈象,如果呈現頻數、有力、堅勁,或者急促而不規律,都屬於難以治療的情況。長期流鼻血,脈象虛大,並且伴隨頭部、額頭疼痛,鼻孔流出淡黃色液體,這是病人將要死亡的徵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