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1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6)

1. 三消脈案

何,六旬外,脈數,消穀善飢,動則氣喘。是脂液內涸,火亢爍金之候。經所謂壯火食氣。固本丸加生白芍、炒知母,效。

族女,頻食易飢,手足瞤動,此消中症。經云:癉成為消中。以初病胃熱,消穀而瘦,煎熬日久,胃脂內消,水液不為宣布,下注直降,勢必延為燥涸。局方甘露飲宜之。

朱,渴飲消水,日夜無度,自夏曆冬,閱所服方,寒熱互進,毫不一效。今飲一泄一,渴則飢嘈,明系腎陰竭於下,虛陽灼於上,脈轉沉遲。沉為臟陰受病,遲則熱極反有寒象也。思壯火銷鑠腎陰,腎液既涸,必飲水自救。症成下消,急滋化源,遲則難挽,仿易簡地黃飲子加減,生地、熟地、人參、麥冬、石斛、花粉、阿膠、甘草,服之效。又令服六味丸加豬脊髓、龜膠、女貞子、杞子、五味、去澤瀉、茯苓,得安。

白話文:

何先生,六十多歲,脈搏跳動快速,容易感到飢餓且吃很多,稍微活動就氣喘。這是體內油脂津液枯竭,虛火旺盛而耗損肺氣的表現。如同經典所說的「旺盛的火會消耗氣」。使用固本丸,並加入生白芍、炒知母,有效。

何先生的姪女,常常感到飢餓且容易餓,手腳也會抽動,這是消中症。經典說:「熱病久了就會形成消中症。」這是因為一開始是胃熱,容易飢餓而消瘦,時間久了,胃內的油脂被消耗,體內的水液無法正常輸布,向下直接排出,病情必定會發展成乾燥枯竭。適合服用《局方》的甘露飲。

朱先生,口渴喝水,日夜不停,從夏天到冬天,看他吃過的藥方,使用寒性或熱性的藥物交替治療,卻沒有任何效果。現在的情況是喝進去就排出來,口渴時又感到飢餓吵雜,很明顯是腎陰虧竭於下,虛火上炎的表現,脈象轉為沉而遲緩。沉脈表示臟陰受到損傷,遲脈則表示熱極反而出現寒冷的假象。考慮到旺盛的火會耗損腎陰,腎的津液既然已經枯竭,必定會藉由飲水來自我救護。病症發展成下消,必須趕快滋養腎陰,否則就難以挽回。仿照《易簡》地黃飲子的基礎方來加減藥物,使用生地、熟地、人參、麥冬、石斛、花粉、阿膠、甘草,服用後有效。又讓他服用六味丸,加入豬脊髓、龜膠、女貞子、枸杞子、五味子,去除澤瀉、茯苓,病況得以穩定。

2. 黃疸論治

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黃汗,黃胖,脫力黃附

黃疸由脾胃濕熱鬱蒸,漸致身目如金,汗溺皆黃,經謂濕熱相交,民病癉也。丹溪云:此如盦曲醬相似,濕熱久罨,其黃乃成。此發黃疸所由。《傷寒論》發熱,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瘀熱在裡,必發黃。又云:傷寒汗已,身目為黃,以寒濕在裡,不解,非但濕熱發黃,寒濕亦發黃也。

濕熱發陽黃,寒濕發陰黃,此發陽黃、陰黃所由。海藏云:凡病當汗不汗,當利小便,不利,皆生黃。疸有五: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黃汗。身目悉黃,寒熱體倦者,為黃疸。茵陳五苓散。食已如飢,頭眩煩熱身黃者,為谷疸。豬肚丸,實者茵陳蒿湯,或龍膽苦參丸。

經云:食已如飢者,胃疸,即谷疸也。大醉當風入水,心中懊憹,不食欲嘔,面黃赤斑者,為酒疸。葛花解酲湯,加茵陳。房勞小腹滿急,額上黑,手足心熱,薄暮發者,為女勞疸。加味四君子湯。經云:溺黃赤,安臥者黃疸。《正理論》謂得之女勞也。汗出染衣,色如柏汁,因身熱汗出澡浴,水入毛孔而成者,為黃汗。

黃耆湯。既分五疸,宜辨陰陽,陽黃多由瘀熱,煩渴頭汗,脈必滑數,陰黃多由寒濕,身冷汗出,脈必沉微。陽黃系胃腑濕熱熏蒸,與膽液泄越,上侵肺則發而為黃,其色明如橘子,治在胃、茵陳蒿湯。陰黃系脾臟寒濕不運,與膽液浸淫,外漬肌肉,則發而為黃,其色晦如煙燻,治在脾。

茵陳四逆湯。陰黃亦有體痛發熱者,但身如熏黃,終不似陽黃明如橘子色也。海藏治陰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茯苓湯。發黃煩躁,喘嘔不渴,茵陳陳皮湯。發黃四肢遍身冷,茵陳附子湯。發黃肢體逆冷,腰自汗,茵陳四逆湯。冷汗不止,茵陳姜附湯。發黃服姜附諸藥未已,脈尚遲者,茵陳茱萸湯。

傷冷中寒,脈弱氣虛,理中湯加茵陳。挾表脈浮,桂枝加黃耆湯。往來寒熱,小柴胡湯加梔子。胸滿嘔吐,小半夏湯。小便利而色白者,仲景作虛勞治。小建中湯。一種虛黃,口淡怔忡,耳鳴足軟,神疲無力,人參養營湯。繆仲淳曰:因勞發黃,用秦艽五錢,酒浸絞汁,空心服,或利便止,屢用效。

有風黃,其人肥,風不外泄,身不黃,獨目黃者,青龍散。有瘀血發黃,身熱,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脈芤澀,當下盡黑物,桃仁承氣湯。有疫癘發黃,殺人最急,茵陳瀉黃湯、濟生茵陳湯。繆仲淳曰:時行黃疸,用小麥湯。別有黑疸,因女勞傷腎,額色黑,膀胱急,腹脹如水,便黑多溏,硝礬散。

酒疸下之,久亦成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沈氏俱用黑疸湯。若黃變腫脹,必疏導腑中濕熱。茯苓滲濕湯去芩、連、艽、葛,加薏仁、大腹皮、雞內金。若絡脈瘀熱發黃,金鈴子散,加分消藥。疸久不愈則補脾,參朮健脾丸,色疸久,加黃耆、扁豆子。

總之,黃而不渴易治,渴者難治。初起宜汗,有食宜消,溺少宜利,小水利,黃自退。通用化疸湯、當歸白朮湯。久而虛,脈症宜溫補者,養營湯、四君子湯、腎氣丸。酒疸多蘊熱,先用清中,茵陳瀉黃湯。加分利,加減五苓散。後必顧其脾陽,香砂六君子湯加枳椇子。女勞有穢濁,始用解毒,黑疸湯。

繼滑竅,二石散。終當峻補腎陰,六味湯。外有黃胖症,與黃疸異。黃疸目黃,身不腫,黃胖多腫,其色黃中帶白,目如故,疲倦少神,病源雖同屬脾,然黃疸由濕熱鬱蒸而成,黃胖則濕熱未甚,多蟲與食積所致,必吐黃水,毛髮皆直,或嗜食生米茶葉土炭,宜四寶丹。有食積則消導,保和丸加紅曲。

或健脾去濕藥中,加針砂重鎮可效。蓋疸屬暴病,故仲景以十八日為期。黃胖為宿病,有久而不愈者。《正傳》曰:綠礬丸、褪金丸,二方治黃胖病最捷。又勞力受傷,亦成黃胖,能食易飢,疲倦無力,沈氏雙砂丸。俗名脫力黃,此又在蟲食黃病之外者。參《沈氏尊生書》。

白話文:

黃疸的各種病因和治療

黃疸的產生,大多是因為脾胃的濕熱積聚,慢慢導致身體和眼睛都變成金黃色,汗液和尿液也呈現黃色。古書說這是濕熱互相影響,引起的疾病。就像把米麴堆在一起做醬,濕熱長時間悶著,就會變黃一樣。這就是黃疸發生的原因。《傷寒論》提到,發燒時只有頭部出汗、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這代表體內有熱氣鬱積,很可能會引發黃疸。又說,傷寒病出汗後,身體和眼睛變黃,是因為寒濕在體內沒有解除,所以不僅濕熱會引起黃疸,寒濕也會引起黃疸。

濕熱引起的黃疸稱為陽黃,寒濕引起的黃疸稱為陰黃。這就是陽黃和陰黃的區別。李杲認為,凡是該出汗的時候不出汗,該利小便的時候不利,都會產生黃疸。黃疸有五種: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和黃汗。全身和眼睛都變黃,同時感到寒熱、身體疲倦的,是黃疸,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吃了東西很快就餓,頭暈、煩熱、身體發黃的,是谷疸,可以用豬肚丸治療;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可以用茵陳蒿湯或龍膽苦參丸來治療。

《黃帝內經》說,吃了東西很快就餓的,是胃疸,也就是谷疸。喝醉酒後吹風或泡水,感到心煩意亂、不想吃東西、想吐、臉色黃紅相間的,是酒疸,可以用葛花解酲湯,加茵陳來治療。因為性生活過度而導致小腹脹滿,額頭發黑,手腳心發熱,傍晚發作的,是女勞疸,可以用加味四君子湯來治療。《黃帝內經》說,尿液黃赤、喜歡安靜躺著的,是黃疸。《正理論》認為這是因為過度勞累所造成的。汗液染到衣服上,顏色像柏樹汁液,是因為身體發熱、出汗後洗澡,水進入毛孔而形成的,是黃汗,可以用黃耆湯來治療。

區分了這五種黃疸之後,還要辨別陰陽。陽黃多由體內瘀熱引起,會感到煩躁口渴、頭部出汗,脈象通常是滑數的。陰黃多由寒濕引起,會感到身體發冷、出汗,脈象通常是沉微的。陽黃是因為胃腑的濕熱蒸騰,膽汁外泄,向上侵犯肺部而發黃,顏色像橘子一樣明亮,治療重點在胃,可以用茵陳蒿湯。陰黃是因為脾臟的寒濕無法運化,膽汁浸潤到肌肉而發黃,顏色像煙熏一樣晦暗,治療重點在脾,可以用茵陳四逆湯。

陰黃也可能出現身體疼痛、發熱的情況,但身體發黃的顏色就像被煙熏過一樣,始終不像陽黃那樣明亮如橘子。李杲治療陰黃,如果小便不利、煩躁口渴,可以用茵陳茯苓湯;如果發黃煩躁、喘氣想吐卻不口渴,可以用茵陳陳皮湯;如果發黃而且四肢冰冷,可以用茵陳附子湯;如果發黃而且四肢冰冷,腰部出汗,可以用茵陳四逆湯;如果冷汗不止,可以用茵陳姜附湯;如果發黃後服用姜附類的藥物沒有好轉,脈象仍然遲緩,可以用茵陳茱萸湯。

因為受寒導致體內虛弱,脈象虛弱、氣虛的,可以用理中湯加茵陳來治療;如果還伴隨表證,脈象浮的,可以用桂枝加黃耆湯來治療;如果忽冷忽熱,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梔子來治療;如果胸悶嘔吐,可以用小半夏湯來治療;如果小便通暢但顏色發白,張仲景認為是虛勞,可以用小建中湯來治療。還有一種虛黃,會感到口淡、心悸、耳鳴、腳軟、精神疲倦無力,可以用人參養營湯來治療。繆仲淳說,因為勞累引起的黃疸,可以用秦艽五錢,用酒浸泡後絞汁,空腹服用,如果能順利排便就能止住黃疸,屢試有效。

還有一種風黃,患者體型肥胖,風邪無法排出,身體不黃,只有眼睛黃,可以用青龍散來治療。還有一種是因為瘀血導致的黃疸,會感到身體發熱、小便順暢、大便反而發黑、脈象空虛而澀,應該把瘀血排乾淨,可以用桃仁承氣湯。還有一種是瘟疫引起的黃疸,病情非常危急,可以用茵陳瀉黃湯或濟生茵陳湯來治療。繆仲淳說,流行性黃疸可以用小麥湯來治療。另外還有一種黑疸,是因為過度性生活損傷腎臟,額頭發黑,膀胱急迫,腹脹如水,大便黑而稀溏,可以用硝礬散來治療。

酒疸如果使用瀉下藥,時間久了也會變成黑疸,眼睛發青、臉色發黑,心裡像吃蒜泥一樣難受,大便發黑,沈氏通常會用黑疸湯來治療。如果黃疸轉變成腫脹,一定要疏通體內濕熱,可以用茯苓滲濕湯,去掉黃芩、黃連、秦艽、葛根,加入薏仁、大腹皮、雞內金。如果因為經絡瘀熱導致發黃,可以用金鈴子散,加入分消藥。如果黃疸久治不愈,要補養脾胃,可以用參朮健脾丸,如果黃疸顏色持久不退,可以加入黃耆、扁豆子。

總之,黃疸而不口渴的容易治療,口渴的則難以治療。剛開始發病的時候應該發汗,如果食積則要消食,小便少則要利尿,小便通暢了,黃疸自然會消退。一般可以用化疸湯、當歸白朮湯來治療。如果時間久了導致身體虛弱,脈象和症狀顯示需要溫補的,可以用養營湯、四君子湯、腎氣丸來治療。酒疸多是因為體內蘊熱,首先要清熱,可以用茵陳瀉黃湯,加入分利濕熱的藥物,如加減五苓散。之後必須顧護脾陽,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枳椇子。女勞疸是因為體內有穢濁之氣,剛開始要解毒,可以用黑疸湯。

接著要使竅道滑利,可以用二石散。最終需要大補腎陰,可以用六味湯。另外還有一種黃胖症,與黃疸不同。黃疸是眼睛黃,身體不腫,黃胖症則多有腫脹,顏色黃中帶白,眼睛顏色正常,身體疲倦、精神不振。雖然病因都屬於脾的問題,但黃疸是由濕熱鬱積而成,黃胖症則是濕熱不嚴重,多由蟲積或食積引起,會吐黃水,頭髮都豎起來,或者喜歡吃生米、茶葉、土炭,可以用四寶丹來治療。如果因為食積,則要消食導滯,可以用保和丸加紅曲。

或者在健脾祛濕的藥方中加入針砂來加強藥效。黃疸屬於急性病,所以張仲景以十八天為一個療程。黃胖症則屬於慢性病,有些會久治不愈。《正傳》提到,綠礬丸、褪金丸這兩個方子治療黃胖症最有效。另外,勞力受傷也會造成黃胖症,患者能吃容易餓,但身體疲倦無力,沈氏用雙砂丸來治療,俗稱脫力黃,這與蟲食黃病不同,可參考《沈氏尊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