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琴

《類證治裁》~ 卷之四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19)

1. 黃疸脈案

許,傷精發黃,頭眩面浮,腰膝乏力,足心如烙,脈洪大而虛。用薛氏六味丸,君茯苓,去澤瀉,加生地、牛膝(酒蒸熟)、蓮子、薏仁,湯丸兼服,飯後用甘菊(炒)、黑山梔、嫩桑葉、鉤藤泡湯,服數月而痊。

貢,勞傷元氣,發黃,食減氣少,目黃面晦。仿仲景法,以黃耆建中湯去桂、參,入參苓白朮散治之,效。後服蓮子、薏米、紅棗等調理,此專調補脾元,不與諸疸例治,若一例茵陳,梔子滌除濕熱,恐變成脹滿矣。

石,陽黃乃從熱化,瘀熱在裡,蒸動膽液,泄而為黃,明如橘子,今目黃面色亮,頭眩,胸痞不渴,肢倦少力,手足心熱,大腸結,遇勞則甚,脈右大左虛濡。雖系濕甚生熱,然平人脈大為勞,且疸久不愈,乃勞力傷氣之候。用補中參滲濕法,潞參、茯苓、薏米、於術(各錢半)、雞內金、茵陳、針砂(各二錢)、山梔、甘菊、丹皮(各一錢)、炙草(五分)。數服眩痞除,食頗加,去甘菊、山梔,加黃耆白芍(俱炒,二錢)、蓮子(炒,十粒)。

又數服,黃漸退。

某,長夏暑濕外蒸,水穀內蘊,脾陽失運,頭眩欲嘔,面如熏黃,食入作脹,午後煩而溺赤,脈濡,左略大。先宜分清法,羚羊角、山梔、茵陳、赤茯、薏仁、製半夏砂仁殼滑石石斛車前子、燈心,三服諸症已減。改為厚朴(薑製)、枳殼(炒)、陳皮大腹皮薄荷、茵陳,二服脹除,黃未退,欲速。

更醫,用沉香、焦術等燥品,忽發顴疸,又用犀角黃連,午前後潮熱,用生地、知母,黃勢更劇,面晦黑,寒熱額汗,腹滿嘔瀉,舌苔膩白,膈有黏涎。復商治,予謂此濕勝也。濕壅則生熱,治宜滲濕。用四苓散半夏曲橘白、薏仁、煨姜,午前服瀉減,嘔沫猶是,暑濕交蒸,濁涎失降,脈見濡數,亦熱從濕化象也。

更用胃苓湯白朮,加製半夏、生薏仁、煨姜,其蒼朮(生用)鍋巴湯煎,嘔止瀉少,惟煩熱之起伏,隨太陽之升沉,午未特甚,則濕去而熱留也。因用黃芩、丹皮、山梔、赤苓、地骨皮、栝蔞根汁,加六一散(一錢)沖服。瀉熱悉止,惟神倦嗜臥,臥覺口燥,津不上朝於肺。

用參、麥入加味逍遙散內,扶元生津,兼散鬱蒸,脈息乃平,惟左關較大。仿《石室秘錄》,用白朮(五錢)、茯苓(三錢)、薏仁(一兩)、龍膽草、山梔、茵陳(各一錢)、潞參、黃耆(各二錢)、燥脾濕,培真元,佐瀉火,後仍欲速效,誤服前醫滋陰之劑,遂成不治。

薛,脾虛傷濕,病發陰黃,數年面浮足腫,頭眩唇白,便後血,與調補藥稍愈。近便血雖止,溏而不爽,小水短數,腹大而硬,身熱體倦,脈細小濡數。與補中升提佐以淡滲,腿足腫退,脈較有神。繼與潞參、生朮、赤苓、丹皮、黑山梔、茵陳、牡蠣升麻。大便爽,熱較輕,中脘偶痛。

去丹、梔、升、術,加木香、陳皮、白芍,痛除。改用腎氣湯去山萸、澤瀉、附子,加炮姜,腹漸軟,後因不慎於口,競以脹終。

耿,久疸神疲,頭眩面浮,不時熱渴,脈虛大陽浮不斂。宜攝陰和陽。牡蠣、白芍、五味、洋參、熟地、麥冬、石斛、櫓豆皮,數服效。

錢,黃疸傷食,腹脹溺黃,用健脾分消之品,加入茵陳湯,腹脹如故,擬陽明胃腑瘀熱鬱蒸。用禹餘糧(醋煅,七次)、生地、松蘿茶(各四兩)、綠礬(煅,一兩)、棗肉(煨),研搗為丸。服愈。

唐,童年面黃,能食目眩,發熱不時,由濕甚生熱,熱蒸變黃,胃熱谷消,此為谷疸。宜豬肚丸。入秋,食後脹眩便溏,脈虛小,熱與濕搏,由太陰不運,少陽化風。主理脾陽,佐以熄風。生白朮、潞參、陳皮、薏仁、雞內金、半夏曲(俱炒)、茵陳、赤苓、甘菊(炒)、天麻(煨),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