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證治裁》~ 卷之四 (10)
卷之四 (10)
1. 煩躁論治
其脈必沉細疾,肢體厥冷,躁擾不欲飲水是也。若誤認為熱,投以涼藥,頃刻死矣。傷寒有邪在表而煩躁者,脈浮緊,發熱身痛,汗之則定。大青龍湯。有邪在裡而煩躁者,脈數實有力,不大便,繞臍痛,下之則定。承氣湯。有陽虛而煩躁者,汗下後,晝煩躁,夜安靜,脈沉微,身無大熱。
乾薑附子湯。有陰盛而煩躁者,少陰症,吐利手足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更有陰中伏陽煩躁者,頭疼身溫,指末冷,胸滿噁心,脈沉伏,按至骨若有力,須破散陰氣,導達真火。《本事》用破陰丹。陰中伏陽症,用熱藥助陽,則為陰所隔絕,不能導引真陽。用冷藥,則所伏真火,立見消亡,用破陰丹,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解矣。
其雜症虛煩,因津涸燥結而煩者,人參固本丸加棗仁、竹葉。因血虛煩渴,至夜躁熱尤甚者,當歸補血湯。因腎水下竭,心火上炎而煩者,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後餘熱欲吐,虛煩不安者,人參竹葉湯、竹茹湯。病久煩熱不止,六味湯加棗仁。肥人虛煩不眠為痰,溫膽湯。煩而溺澀者,五苓散加滑石。
煩而嘔者,橘皮湯。
《活人書》曰:陰氣少,陽氣勝,則熱而煩,故太陽經傷風,多煩而躁也。戴元禮曰:煩躁,陰陽經皆有之,陽明經有燥屎故煩,此當下。承氣湯。太陽經已得汗,渴煩者,五苓散。少陽胸滿而煩,小柴胡湯。陰煩,少陰為多,由陽氣傳入陰經,陰得陽而煩,自利而渴,煩不眠者,辰砂五苓散。
若非是陽氣傳陰,陰氣犯陰經,吐利,手足厥冷而煩。經云:陽虛陰乘之,故煩。又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吳茱萸湯,甚者四逆湯加蔥白二莖。外有虛煩一症,乃病愈後陰陽未復,時發煩熱。竹葉石膏湯。
李東垣曰:血虛發躁,煩渴引飲,至夜尤甚,脈洪大,按之無力。當歸補血湯。若以白虎湯服之,則誤矣。若脈浮大,按之散,此虛極將脫。人參生脈散。
許學士治李信道,六脈沉伏不見,按至骨,若有力,頭痛身溫,煩躁指冷,胸中滿,噁心,此陰中伏陽,仲景法中無此症。用冷藥則所伏真火愈消,即用熱劑助陽,先為陰遏,絕不能導引真陽,須用破散陰氣,導達真火之藥,使水升火降,然後得汗而解。與破陰丹二百粒,作一服,冷鹽湯下。
不時煩躁狂熱,手足躁擾,其家大驚。許曰:俗所謂換陽也。須臾稍定,略睡身汗涼解。又治一人,傷寒身熱,無汗譫語、下後大便不通三日矣,非躁非煩、終夜不得臥,時發嘆息。許曰:此懊憹怫鬱二症俱作,由胃中有燥屎也。與承氣湯下之,愈。《素問》云:胃不和則臥不安。
仲景云: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微煩,有燥屎者,可攻。又云:有微熱,怫鬱不臥者,有燥屎。又云:胃中燥,大便堅,必譫語,皆承氣湯症也。 內熱為煩,外熱為躁,煩出於肺,躁出於腎,熱傳肺腎,則煩躁俱作。然煩為陽,屬有根之火,故但頻不躁,及先煩後躁者,皆易治。躁為陰,系無根之火,故但躁不煩,及先躁後煩者,皆難治。傷寒論中有微煩、反煩、復煩、煩滿、煩熱、煩渴、胸煩、心煩、虛煩、大煩,皆熱也。
先煩漸躁者為煩躁,先躁復煩者為躁煩。煩多屬熱,亦有陰寒而煩者,傷寒熱在表而煩,宜散。桂枝湯。在裡而煩,宜下。承氣湯。在半表半裡而煩,宜和。小柴胡湯。在胸膈以上而煩,宜吐。梔豉湯。其陰寒而煩,則有惡寒蜷臥,及下利厥逆,吐蛔之症,宜溫。溫用四逆湯,蛔用烏梅丸。
若煩而足冷脈沉微者,此陰症之煩也,急用參附熱劑溫之。悸而煩為虛,建中湯。煩而悸為熱,調胃承氣湯。如內傷陰虛火動而煩,宜生脈散加生地黃、熟地黃、茯神、棗仁。或不得臥而煩,硃砂安神丸。若不煩而躁,欲臥泥水中,但飲水不得入口者,此為陰盛格陽。《活人書》用霹靂散,或附子理中湯、附子四逆湯。
白話文:
煩躁的論治
體內發熱稱為「煩」,體表發熱稱為「躁」。煩的根源在肺,躁的根源在腎,如果熱傳到肺和腎,就會同時出現煩和躁。
煩屬於陽,是具有根基的火,所以只感到煩悶而不躁動,或是先煩後躁的情況,都比較容易治療。躁屬於陰,是沒有根基的火,所以只感到躁動而不煩悶,或是先躁後煩的情況,都比較難治療。《傷寒論》中提到的微煩、反煩、復煩、煩滿、煩熱、煩渴、胸煩、心煩、虛煩、大煩,這些都屬於熱症。
先感到煩悶然後逐漸躁動,稱為「煩躁」;先感到躁動然後又煩悶,稱為「躁煩」。煩多半屬於熱症,但也有些是因陰寒引起的煩。傷寒引起的發熱在體表,會感到煩,應該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可使用桂枝湯;如果發熱在體內,會感到煩,應該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可使用承氣湯;如果發熱在半表半裡,會感到煩,應該用和解的方法來治療,可使用小柴胡湯;如果發熱在胸膈以上,會感到煩,應該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可使用梔豉湯。如果是由於陰寒引起的煩,則會有怕冷蜷縮、腹瀉、手腳冰涼、吐蛔蟲等症狀,應該用溫熱的藥來治療。溫熱可以用四逆湯,蛔蟲可以用烏梅丸。
如果感到煩悶而且腳冰涼、脈搏沉細微弱,這是陰虛引起的煩,要趕快用參附之類的溫熱藥來治療。心悸又感到煩悶,這是虛弱的表現,可用建中湯。煩悶又感到心悸,這是熱的表現,可用調胃承氣湯。如果是內傷導致陰虛火旺而感到煩悶,可以用生脈散加上生地黃、熟地黃、茯神、棗仁來治療。如果煩躁到睡不著,可以使用硃砂安神丸。如果只是躁動而不煩悶,而且想躺在泥水裡,想喝水卻又喝不下去,這是因為陰氣過盛而導致陽氣虛浮在外,可以用《活人書》中的霹靂散,或是附子理中湯、附子四逆湯來治療。
這種情況的脈象必定是沉細而快速,肢體冰冷,躁動不安而且不想喝水。如果誤認為是熱症,而用寒涼的藥來治療,很快就會死亡。傷寒有發熱在體表而感到煩躁的,脈象浮緊,會發燒、身體疼痛,發汗就會好轉,可以用大青龍湯。有發熱在體內而感到煩躁的,脈象數實有力,大便不通,肚臍周圍疼痛,用瀉下藥就會好轉,可以用承氣湯。有陽虛而感到煩躁的,會在發汗或瀉下後,白天煩躁,晚上安靜,脈象沉微,身體沒有明顯發熱,可用乾薑附子湯。有陰氣過盛而感到煩躁的,屬於少陰症,會吐瀉、手腳冰冷,煩躁得想死,可用吳茱萸湯。更有陰邪伏藏體內而導致陽氣發動的煩躁,會頭痛、身體發熱、指尖冰冷、胸悶噁心、脈象沉伏,按到骨頭感覺有力,需要用破散陰氣、引導陽氣的方法來治療,《本事》用破陰丹。陰邪伏藏體內的症狀,如果用熱藥來幫助陽氣,反而會被陰邪阻隔,無法引導陽氣,如果用寒涼藥,則會使伏藏的陽氣立刻消散,因此要用破陰丹,使陰氣下降、陽氣上升,發汗後就會好轉。
其他的雜症引起的虛煩,例如因為體液枯竭、腸道乾燥而煩悶,可以用人參固本丸加上棗仁、竹葉來治療。因為血虛、口渴、煩悶,到晚上躁熱更加嚴重,可以用當歸補血湯。因為腎水不足,心火上炎而煩悶,可以用生料六味丸煎服。病後餘熱想吐、虛煩不安,可以用人參竹葉湯、竹茹湯。病久發熱不止,可以用六味湯加上棗仁。肥胖的人因為痰多導致虛煩失眠,可以用溫膽湯。煩悶而且小便不順暢,可以用五苓散加上滑石。煩悶而且想吐,可以用橘皮湯。
《活人書》說:「陰氣不足,陽氣過盛,就會發熱而煩悶,所以太陽經受風寒,大多會煩躁不安。」戴元禮說:「煩躁,陰陽經都有可能發生,陽明經因為大便乾燥而煩悶,這應該用瀉下藥,可使用承氣湯。太陽經已經發汗,感到口渴煩悶的,可以用五苓散。少陽經胸悶而煩悶的,可用小柴胡湯。陰虛引起的煩,少陰經較為常見,是由於陽氣傳入陰經,陰經得到陽氣而煩悶,腹瀉又口渴、煩躁睡不著的,可用辰砂五苓散。
如果不是陽氣傳入陰經,而是陰氣侵犯陰經,就會吐瀉、手腳冰冷而感到煩悶。《黃帝內經》說:「陽氣虛弱,陰氣乘虛而入,就會煩悶。」又說:「陰氣過盛就會發躁,想坐在井水裡。」這可用吳茱萸湯來治療,嚴重的話可用四逆湯加上蔥白兩根。此外還有一種虛煩,是病癒後陰陽未恢復平衡,時常發熱煩悶,可用竹葉石膏湯。
李東垣說:「血虛發躁,煩渴想喝水,到晚上更加嚴重,脈象洪大,但按下去卻沒有力氣,應該用當歸補血湯。如果用白虎湯來治療,就錯了。如果脈象浮大,按下去散亂無力,這是虛弱到極點、快要脫證的表現,應該用人參生脈散。」
許學士治療李信道,發現他的六脈沉伏摸不到,按到骨頭感覺有力,頭痛、身體發熱、煩躁、指尖冰冷、胸悶、噁心,這是陰邪伏藏體內而導致陽氣發動的症狀,張仲景的醫學理論中沒有這種病症。如果用寒涼的藥,會讓伏藏的陽氣更加消散,如果用熱藥來幫助陽氣,又會先被陰邪阻礙,無法引導陽氣,必須用破散陰氣、引導陽氣的藥,使陰氣下降、陽氣上升,然後才能發汗而好轉。因此給他吃了二百粒破陰丹,用冷鹽湯送服。
不久,他出現煩躁、狂熱、手腳躁動不安,家人非常驚慌。許學士說:「這就是俗稱的『換陽』。」過了一會兒,病情稍微穩定下來,稍微睡了一下,身上發汗後就覺得涼爽了。許學士還治療過一個人,他傷寒發熱、沒有汗、胡言亂語、瀉下後大便不通已經三天了,不躁不煩,整夜睡不著,時常嘆息。許學士說:「這是懊憹和怫鬱兩種症狀同時出現,是因為胃中有乾燥的大便。」於是給他開承氣湯,服下後就好了。《素問》說:「胃氣不和,就會睡不好。」
張仲景說:「陽明病瀉下後,心中懊憹、稍微煩悶,有乾燥大便的,可以用瀉下藥攻治。」又說:「有稍微發熱、怫鬱睡不著的,是有乾燥大便。」又說:「胃中乾燥,大便堅硬,必定會胡言亂語,這些都是承氣湯的適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