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中風(附癱瘓癘風驚風)

打挾傷損。肢節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當歸、大黃(倍用)、桃仁、煎調乳香、沒藥(各一錢)。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加黃連、辛夷、薄荷、煎服(內經曰。膽多熱於腦。則辛頞鼻淵濁涕下不已也。)。

氣逆者。本方去活石、連翹、硝黃,加枳殼煎調木香末(一錢)。

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木通、車前子(各一錢)、煎調木香末(五分)。

大便結燥。或秘。去麻黃、桔梗。加桃仁、麻仁、枳殼、倍當歸、生癮疹。或赤或白。加麻黃、蔥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連翹(各一錢)、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時傷寒。內外所傷者。本方一兩、對益原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薑半兩、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溫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罷。後熱服一半。汗出立解。

癘風。加牛蒡子、苦參(各一錢五分)、全蠍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蘄蛇肉(二錢),去硝黃。

冒風症。(右關弦而緩帶浮者是)本方去硝、黃、黃芩、連喬、石膏、活石、麻黃、桔梗、荊芥、薄荷,加人參、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風湯也。

諸瘡瘍。清熱散毒。加牛蒡子、苦參、金銀花(各一錢)。

婦人吹乳。加金銀花、木通、貝母、蒲公英(各一錢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節(六分)。

楊梅瘡與便毒。初起或誤服輕粉。用此散熱解毒。加木通、白蘚皮、五加皮、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錢)、土茯苓(二兩)、芭蕉根(三錢)。

又方,開關散治諸中風。中痰中氣。牙關緊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後隨症用藥。

荊芥穗(一兩)、皂角(去皮弦子一錢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為末、每服方寸匕、薑湯調灌下。

又方,闢巽錠子治大人諸風。小兒急慢驚風。四時皆可用。

防風(五錢去蘆),天麻(五錢),膽南星(七錢),白附子(炮五錢),川烏(炮五錢),乾薑(煨三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茯神(五錢去木),人參(五錢去蘆),白朮(五錢),木香(五錢),薄荷(五錢去梗),殭蠶(二十一個),全蠍(二十一個),牛黃(三錢),片腦(五分)硃砂(一兩半另研為衣),麝香(二錢)

上件除硃砂起。以下五樣。各另研。余藥為細末。用麻黃一斤。甘草四兩。蜜二兩。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將藥末和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或丸。如龍眼大。蠟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錠。隨症依後引下。

治大人中風。中痰。中氣。厥症。並用薑湯調灌下。

左癱右瘓。荊芥湯下。

風狂顛癇。金銀湯下。

大人小兒。傷寒。傷風。傷濕。並薑蔥湯熱調下。得微汗即解。

破傷風。溫酒調下。

白話文:

中風(包含癱瘓、癘風、驚風)

如果因為跌打損傷導致肢體關節疼痛,腹部有瘀血無法排出,可以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當歸、大黃(加倍使用)、桃仁,再用乳香和沒藥(各一錢)煎煮後調服。

如果頭暈、頭部發熱,鼻塞、流鼻涕,可以加入黃連、辛夷、薄荷煎服。(《內經》說,膽熱容易影響到腦部,就會導致鼻塞、流鼻涕不止。)

如果出現氣逆(氣往上衝)的症狀,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活石、連翹、芒硝,加入枳殼煎煮後,再調入木香粉(一錢)服用。

如果小便不暢、排尿困難,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麻黃,加入木通、車前子(各一錢),煎煮後再調入木香粉(五分)服用。

如果大便乾燥、便秘,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麻黃、桔梗,加入桃仁、麻仁、枳殼、加倍的當歸,並且加入生隱疹的藥。如果身上出現紅色或白色的疹子,可以加入麻黃、蔥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連翹(各一錢),出汗後就會好轉。如果加入芒硝,會使身體肌肉凝滯,反而不容易出汗,所以要去掉芒硝。

這個藥方可以解除四季的傷寒以及內外傷,將原方一兩,加上益原散一兩、蔥白十根、鹽豉一合、生薑半兩,用水一大碗煎煮至沸騰五到七次,溫服一半,用筷子探喉催吐,吐完後再把剩下的藥溫服,出汗後病症就會解除。

如果罹患癘風(一種皮膚病),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牛蒡子、苦參(各一錢五分)、全蠍、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以及蘄蛇肉(二錢),並且去掉芒硝。

如果是冒風症(右邊脈象呈現弦而緩帶浮的症狀),在原本的藥方中去掉芒硝、黃芩、連翹、石膏、活石、麻黃、桔梗、荊芥、薄荷,加入人參、白茯苓,再加入粟米一起煎煮,就是治療冒風症的好藥方。

如果身上有各種瘡瘍,需要清熱解毒,可以加入牛蒡子、苦參、金銀花(各一錢)。

婦女哺乳期間如果乳房腫痛(吹乳),可以加入金銀花、木通、貝母、蒲公英(各一錢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節(六分)。

如果是楊梅瘡或便毒初期,或是誤服輕粉,可以用此方散熱解毒。可以加入木通、白蘚皮、五加皮、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錢)、土茯苓(二兩)、芭蕉根(三錢)。

還有一個藥方,名為開關散,可以治療各種中風、中痰、中氣,導致牙關緊閉、痰液阻塞的症狀。先用這個散劑灌入,然後再根據具體症狀用藥。

開關散的配方:荊芥穗(一兩)、皂角(去皮弦子一錢五分)、麝香(少量,另外研磨)。將這些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小撮,用薑湯調和後灌服。

另有一個藥方,名為闢巽錠子,可以治療成人各種風病,以及小兒急、慢驚風,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闢巽錠子的配方:防風(五錢,去掉蘆葦)、天麻(五錢)、膽南星(七錢)、白附子(炮製過的五錢)、川烏(炮製過的五錢)、乾薑(煨過的,三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茯苓(五錢,去掉木質部分)、人參(五錢,去掉蘆葦)、白朮(五錢)、木香(五錢)、薄荷(五錢,去掉梗)、殭蠶(二十一個)、全蠍(二十一個)、牛黃(三錢)、片腦(五分),硃砂(一兩半,另外研磨做外衣)、麝香(二錢)。

將除了硃砂以外的所有藥材,以及最後五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其餘的藥材研成細末,再用麻黃一斤、甘草四兩、蜂蜜二兩熬成藥膏,將藥末均勻混合後,印成錠劑,用金箔做外衣。也可以做成丸藥,大小如龍眼般,用蠟封包效果更好。可以長期保存。每次服用一錠,然後根據具體症狀用不同的藥引送服。

治療成人中風、中痰、中氣、厥症等,可以用薑湯調和後灌服。

如果是左半身癱瘓,用荊芥湯送服。

如果是風狂癲癇,用金銀花湯送服。

大人或小孩,如果患有傷寒、傷風、傷濕等,可以用薑蔥湯熱服,出點汗就會好轉。

如果是破傷風,可以用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