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三 (2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6)

1. 諸血

小兒血熱。加黃連、連翹(各六分)。

小兒痘瘡不活。血少故也。加黃耆(一錢)、桂(三分)、紫草(五分)。

小兒尾骨病。加山藥、知母(酒炒)、桂(少許)。

癧瘡。加青皮、柴胡、海藻、昆布、黃芩、貝母、香附(各一錢)。

諸瘡內托。加黃耆、連翹、黃柏(各等分)。

諸瘡發散。加防風、羌活、荊芥、連翹、牛蒡子(各等分)。

諸瘡毒潰後。血虛。加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各等分)。

婦人吹乳乳癰。加蒲公英(一錢五分)、金銀花、石膏、貝母、香附、青皮、連翹、甘草節(各八分)。

血風瘡。加防風、黃柏、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苦參(各等分)、甘草(少)。

上四物湯加減方法也。詳病虛實。增損用之。思過半矣。

白話文:

小孩血熱:可以加入黃連、連翹(各0.6分)。

小孩出痘瘡,痘子無法順利長出,是因為血量不足的緣故。可以加入黃耆(1錢)、肉桂(0.3分)、紫草(0.5分)。

小孩尾椎骨疼痛:可以加入山藥、知母(用酒炒過)、少許肉桂。

瘰癧(淋巴結核):可以加入青皮、柴胡、海藻、昆布、黃芩、貝母、香附(各1錢)。

各種瘡瘍需要讓毒素向內消散時:可以加入黃耆、連翹、黃柏(各等分)。

各種瘡瘍需要讓毒素向外發散時:可以加入防風、羌活、荊芥、連翹、牛蒡子(各等分)。

各種瘡瘍毒素潰散之後,導致血虛:可以加入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各等分)。

婦女因吹到風寒而引起的乳腺炎或乳房腫痛:可以加入蒲公英(1.5錢)、金銀花、石膏、貝母、香附、青皮、連翹、甘草節(各0.8錢)。

血風瘡(皮膚搔癢紅腫):可以加入防風、黃柏、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苦參(各等分)、少許甘草。

以上這些方劑,都是根據四物湯來加減使用的,要詳細判斷病症的虛實情況,來增減藥材,這樣用藥就能夠達到一半以上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