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三 (25)
卷之三 (25)
1. 諸血
婦人血虛。往來潮熱。加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荊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
胎痛。皆由血少。加砂仁、香附、紫蘇葉(各八分)。
半產。多在三個月。或五個月者。加人參、白朮、陳皮、阿膠、艾葉、條芩、甘草(少余各等分)。
瘦弱婦人。子宮乾澀。加阿膠、香附、黃芩、紅花(少余各等分)。
婦人性急。血下如注。倦甚。加香附、側柏葉、童便煎、妊娠調理。加黃芩、白朮(各一錢五分)、枳殼(七分)、砂仁(五分)。
胎損不安。或胎漏。加白朮、黃芩、地榆、阿膠、艾葉、香附、續斷、枳殼(各等分)
胎痛。加香附、紫蘇梗、砂仁、枳殼(各一錢),倍熟地黃。
妊婦寒熱。加小柴胡湯,去半夏、氣虛。再加參朮(各一錢五分)。
臨月服催生。加大腹皮、陳皮、白朮、黃芩、紫蘇梗葉香附、白芷、甘草(少余各等分)、或用益母丸。
瘦婦血少。胎弱難產。加枳殼、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錢)、血餘灰(一錢)或用兔腦丸。
產後補虛。加參朮、陳皮(各一錢)、甘草(炙四分)、乾薑(五分)、去芍藥、如發熱。再加茯苓、柴胡(各八分)。
產後去血過多。昏運。加荊芥穗(二錢)、去芍藥、地黃、產後生腸不收。由氣血虛。加人參、白朮、黃耆、甘草、升麻,去芍藥、地黃。
產後著惱。加香附(一錢五分)、乾薑(炒)、青皮(各五分)、去芍藥、地黃
產後驚風。加茯苓、天麻、防風、黃耆、官桂、甘草(各等分)去地黃、有痰。加半夏、陳皮(各一錢)。
產後痢。加黃芩、桂枝、枳殼、木香、檳榔(各七分)、去地黃。
產後多汗。加黃耆(一錢)、桂枝(五分)。
產後血風。四肢瘛瘲。加天麻、荊芥穗(各一錢)。
產後惡露。欲行不行。作痛。加牡丹皮、玄胡索、紅花、澤蘭葉、官桂(各等分)、五靈脂。
產後咳嗽。加旋覆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陳皮,去地黃、芍藥。
產後心虛。怔忡不定。言語錯亂。加人參、茯神、遠志、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三分)、去白芍藥、地黃。
產後惡露不行。結成塊。疼痛不可忍。加沒藥、血結、官桂、桃仁、紅花(各等分)、莪朮、五靈脂。
產後浮腫。加白朮、白茯苓、陳皮、大腹皮(各一錢)、去地黃、鯉魚湯煎
產後臍腹痛。加炒乾薑、官桂、香附、沒藥(各等分)。
產後血塊痛。加蒲黃、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官桂(少許)。
產後瀉。本方。去當歸、地黃,加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少)、乾薑、白扁豆(各七分)。
乳不通。加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錢)。
惡露不止。加炒黑蒲黃、白芷、百草霜、荊芥穗、地榆(各等分)。
白話文:
婦女血虛,出現忽冷忽熱的潮熱症狀,可以用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荊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來治療。
懷孕時腹痛,多半是因為血不足,可以用砂仁、香附、紫蘇葉(各八分)來治療。
流產,多發生在三個月或五個月的時候,可以用人參、白朮、陳皮、阿膠、艾葉、黃芩、甘草(各等分,但甘草用量略少)來治療。
身體瘦弱的婦女,子宮可能乾燥澀滯,可以用阿膠、香附、黃芩、紅花(各等分,但紅花用量略少)來治療。
婦女如果性子急,導致血崩如注,而且非常疲倦,可以用香附、側柏葉、童便煎煮的藥來治療。妊娠期間需要調理,可以用黃芩、白朮(各一錢五分)、枳殼(七分)、砂仁(五分)來治療。
胎兒不穩,或出現漏胎現象,可以用白朮、黃芩、地榆、阿膠、艾葉、香附、續斷、枳殼(各等分)來治療。
懷孕時腹痛,可以用香附、紫蘇梗、砂仁、枳殼(各一錢),並加倍使用熟地黃來治療。
孕婦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可以用小柴胡湯,但要去除半夏。如果同時有氣虛的症狀,可以再加入人參、白朮(各一錢五分)。
臨近生產時,為了催生,可以用大腹皮、陳皮、白朮、黃芩、紫蘇梗葉、香附、白芷、甘草(各等分,但甘草用量略少),或者服用益母丸。
身體瘦弱的婦女,因為血少導致胎兒虛弱,生產困難,可以用枳殼、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錢)、血餘灰(一錢)來治療,或者服用兔腦丸。
產後補虛,可以用人參、白朮、陳皮(各一錢)、甘草(炙四分)、乾薑(五分),並去除芍藥。如果出現發熱,可以再加入茯苓、柴胡(各八分)。
產後出血過多,導致昏迷,可以用荊芥穗(二錢),並去除芍藥、地黃。產後子宮收縮不良,是因為氣血虛弱,可以用人參、白朮、黃耆、甘草、升麻,並去除芍藥、地黃。
產後心情煩躁,可以用香附(一錢五分)、乾薑(炒)、青皮(各五分),並去除芍藥、地黃。
產後出現驚風,可以用茯苓、天麻、防風、黃耆、官桂、甘草(各等分),去除地黃。如果同時有痰,可以加入半夏、陳皮(各一錢)。
產後出現痢疾,可以用黃芩、桂枝、枳殼、木香、檳榔(各七分),去除地黃。
產後多汗,可以用黃耆(一錢)、桂枝(五分)。
產後出現血風,導致四肢抽搐,可以用天麻、荊芥穗(各一錢)。
產後惡露將來未來的,並且伴有疼痛,可以用牡丹皮、玄胡索、紅花、澤蘭葉、官桂(各等分),並加入五靈脂來治療。
產後咳嗽,可以用旋覆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陳皮,去除地黃、芍藥。
產後心虛,感到心悸不定,說話語無倫次,可以用人參、茯神、遠志、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三分),去除白芍藥、地黃。
產後惡露無法排出,結成血塊,導致疼痛難忍,可以用沒藥、血竭、官桂、桃仁、紅花(各等分),並加入莪朮、五靈脂。
產後出現浮腫,可以用白朮、白茯苓、陳皮、大腹皮(各一錢),去除地黃,並用鯉魚湯煎煮藥材。
產後肚臍周圍腹痛,可以用炒乾薑、官桂、香附、沒藥(各等分)。
產後血塊疼痛,可以用蒲黃、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並加入少量官桂。
產後腹瀉,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去除當歸、地黃,加入白朮、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少量)、乾薑、白扁豆(各七分)。
乳汁不通暢,可以用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錢)。
惡露不止,可以用炒黑蒲黃、白芷、百草霜、荊芥穗、地榆(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