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三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0)

1. 諸氣

氣虛潮熱。加麥門冬、地骨皮、柴胡(各八分)、黃芩(七分)。

氣虛惡寒。加黃耆(一錢)、桂枝(五分)、背惡寒同。

下元冷極。加乾薑、附子(炮各等分)、去茯苓。

上四君子湯。加減方法也。須量病輕重虛實。臨症斟酌方劑大小。庶無實實虛虛之誤。倘收未備。惟達者正之。幸甚。

白話文:

諸氣

氣虛導致的潮熱,可以加入麥門冬、地骨皮、柴胡(各約2.4克)、黃芩(約2.1克)。

氣虛導致的畏寒,可以加入黃耆(約3克)、桂枝(約1.5克),背部也怕冷時,也適用。

下焦虛寒,寒冷至極,可以加入乾薑、炮附子(各等量),並去掉茯苓。

以上四君子湯的加減方法。必須根據病情的輕重、虛實情況,在臨床上斟酌藥方的劑量大小,才不會犯了實證用虛藥、虛證用實藥的錯誤。如果我所寫的內容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賢達能加以指正,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