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傷風

脈,人迎與右寸浮大而緩。兩關尺。浮緩而澀。脈訣云。傷風之脈。陽浮而緩。陰濡而弱。

症,河間云。傷風之症。身熱頭痛。項強。肢節煩疼。或目疼。乾嘔。鼻鳴。手足溫。自汗。惡風。又云。傷風則惡風。理必然也。蓋風喜傷衛。衛者陽氣也。風邪客之。則腠理反疏。不能衛護。故自汗而惡風也。外症。頭疼。肢熱。咳嗽。鼻塞聲重。或流清涕。或鼻塞不聞香臭者。是也。

白話文:

症狀:

根據河間醫派的說法,傷風的症狀包括:

  • 身體發熱、頭痛
  • 脖子僵硬、四肢痠痛
  • 眼睛疼痛、乾嘔、鼻子鳴響
  • 手腳溫熱、自汗、怕風

解釋:

風邪入侵人體,會損傷衛氣。衛氣是人體的陽氣,具有保護人體的作用。風邪侵入後,腠理變得疏鬆,無法起到保護作用,因此會發汗而怕風。

外症:

傷風的外症包括:

  • 頭痛、四肢發熱、咳嗽
  • 鼻子堵塞、聲音沉重
  • 有時會流清鼻涕,有時會鼻子堵塞,聞不到香臭

這些都是傷風的症狀。

治,大抵傷風屬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熱、降氣、行痰為主。先用解表清熱。薑蔥紫蘇葉黃芩葛根之類。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貝母款冬花前胡之類。若汗出。㿉寒。而加頭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主之。若無汗。煩躁不解。無表症者。雙解散主之。

白話文:

治療感冒,大多數屬於肺部疾病。治療方法必須以解表、清熱、降氣、行痰為主。首先使用解表清熱的藥物,如薑、蔥、紫蘇葉、黃芩、葛根等。然後使用消痰止咳的藥物,如杏仁、貝母、款冬花、前胡等。如果有出汗、怕冷,並伴有頭項強痛的症狀,可以使用桂枝葛根湯治療。如果沒有出汗、煩躁不安,沒有表症,則可以使用雙解散治療。

方,芎芷葛蘇散春夏傷風宜服。

川芎白芷,乾葛,蘇葉,陳皮半夏(各一錢),桔梗,前胡,淡豆豉(各七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川芎:一錢

白芷:一錢

乾葛:一錢

蘇葉:一錢

陳皮:一錢

半夏:一錢

桔梗:七分

前胡:七分

淡豆豉:七分

甘草:三分

上用水一鍾半。生薑三片。蔥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後熱服。微汗即解。

白話文:

將水1.5碗、生薑3片、蔥白3根一起煎至水量8分滿。在吃完後立即熱熱服用,很快就能發汗,風邪解除。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頭疼甚。加石膏(一錢)、細辛(五分)、升麻(三分)。

白話文:

頭痛很嚴重。於方中加入石膏(一錢)、細辛(五分)、升麻(三分)。

巔頂痛。加羌活藁本(各八分)。

眉稜痛。加防風蔓荊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風邪者。加防風、羌活、當歸(各一錢)。

胸脅不利。加枳殼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白話文:

咳嗽生痰,再加入桑白皮、杏仁、知母、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氣壅。加麻黃、石膏(各二錢五分)、杏仁、枳殼(各八分)。

鼻塞。或流清涕。加菊花、辛夷、蘇梗(各八分)、細辛(五分)。

又方,參蘇散秋冬秋冬傷風宜服。

人參,蘇藥,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甘草(減半),金沸草,加黃芩(各等分),桂枝(五分),杏仁(七分)

白話文:

人參、蘇藥、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甘草(減半)、金沸草,加入黃芩(各佔等份),桂枝(五分之一),杏仁(七分之一)。

上用姜三片。蔥白三根。棗一枚。水一鍾半。煎八分。食後熱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貝母(各八分)、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

白話文:

咳嗽。加入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貝母(各八分)、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治療。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黃芩、石膏、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

白話文:

長期咳嗽是因為肺部有火熱之氣。加入桑白皮、杏仁、黃芩、石膏、麥門冬、五味子(各等份)。

喘急氣壅。加蘇子、麻黃、杏仁、石膏(各一錢)。頭疼。加川芎(一錢)、細辛(五分)。發熱。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白話文:

  • 氣喘:呼吸急促,氣體積聚在胸腔。

  • 加蘇子、麻黃、杏仁、石膏(各一錢):

  • 蘇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 麻黃:具有宣肺化痰、平喘的作用。

  • 杏仁: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

  • 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的作用。

  • 頭痛:

    • 加川芎(一錢)、細辛(五分):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 細辛:具有溫陽散寒、止痛的作用。

  • 發熱:

    • 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的作用。

      •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止血的作用。

潮熱惡寒。加麻黃(一錢)、桂枝(七分)。

嘔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乾薑(五分)、丁香(三分)。

白話文:

嘔吐。再加入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乾薑(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悶。加枳實白朮、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當歸、烏藥(各八分)。

汗出㿉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無汗。煩躁不解。加麻黃(一錢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蔥三根。

挾食者。加白朮、陳皮、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

白話文:

消食散。加入白朮、陳皮、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 。

四肢疼痛。加防風、羌活、蒼朮(各八分)。

房勞傷風。加當歸、白朮(各一錢)。

痰多。嗽不止。加貝母、南星、栝蔞仁、杏仁(各八分)。

2. 寒門

(傷寒,中寒,瘟疫大頭病附,內傷脾胃附)

3. 傷寒

脈,人迎脈必緊盛。或浮或緊。無汗。太陽黃柏俱浮。陽明尺寸俱長。少陽尺寸俱弦。太陰尺寸俱沉細。少陰尺寸俱沉。厥陰尺寸俱微緩。又浮大。屬陽。沉細屬陰。傷寒熱盛。脈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脈訣云。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變為溫瘧。陽脈浮滑。

白話文:

脈搏在人迎穴,必定緊而盛。有時浮起,有時緊迫。沒有汗。太陽病的脈浮而緊,陽明病的寸口與尺澤脈都長。少陽病的寸口與尺澤脈都弦。太陰病的寸口與尺澤脈都沉細。少陰病的寸口與尺澤脈都沉伏。厥陰病的寸口與尺澤脈都微弱緩慢。浮大屬陽,沉細屬陰。傷寒熱勢盛的,脈大者生,脈沉小者死。已經出汗的,脈沉小者生,脈浮大者死。《脈訣》說:陰陽兩脈都盛,重受寒邪,就會變成溫瘧。陽脈浮滑。

陰脈濡弱。更遇於風。變為風濕。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為濕毒。病發熱。脈沉細。表得太陽。名曰痓。(痓有剛柔二種、有汗名柔痓、無汗名剛痓、)病太陽。關節即痛而煩。脈沉。名曰濕痹病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暍。病。發汗身內熱。名曰風溫。其症脈陰陽俱浮。

白話文:

陰脈微弱,又碰上風寒,就會轉變成風濕。陽脈旺盛,陰脈實大,再遇上濕熱,就會轉變成濕毒症。發病發熱,脈沉細,表面上是太陽病,實際上是痓痺。(痓痺分剛柔兩種,有汗的叫柔痓;無汗的叫剛痓。)太陽病發作後,關節馬上記痛而煩躁,脈沉,叫濕痹病。太陽病發作時,身熱疼痛,叫中暍病。發病時身內發熱,叫風溫症。這種症狀,脈象陰陽俱浮。

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症,謹按內經曰。凡傷於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也。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尺寸俱弦者。

白話文:

就症狀而言,謹遵內經所說。凡是因受寒而生病的人,通常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儘管發熱的症狀很嚴重,但一般不會死亡。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寒邪和病邪的侵襲而生病,那就必定會死亡。寸脈和尺脈都浮起的,是太陽經受病,通常在發病後一二天內出現症狀。因為寸脈、尺脈上連著風府穴,所以會出現頭痛、頸項痛和腰背僵硬的症狀。寸脈和尺脈都長的,是陽明經受病,通常在發病後二到三天內出現症狀。因為陽明脈挾鼻,連接眼睛,所以會出現身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無法入睡的症狀。寸脈和尺脈都弦的,是少陽經受病。少陽經的脈絡連著耳後少陽穴,所以會出現耳聾、耳鳴和口苦的症狀。

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經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白話文:

太陽在少陽經受病。四五天左右發病。它的脈絡循著脅部,絡於耳部,所以會出現胸脅疼痛、耳聾的症狀。此時三陽經所受的病,還沒有進入內臟,只要發汗就能治癒。脈寸、脈尺都沉細,表示太陰受病。四五天左右發病。它的脈絡佈散在胃中,絡於咽喉,所以會出現腹滿、咽喉乾燥的症狀。脈寸、脈尺都沉伏,表示少陰受病。五六天左右發病。它的脈絡貫通腎臟,絡於肺臟,系於舌根,所以會出現口燥、舌乾、口渴的症狀。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經皆受病。已入於府。可下而已。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當依舊壞症病而治之。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大陰俱病。則腹滿身熱。

白話文:

尺寸脈俱以微弱緩慢的狀態俱全。這是厥陰經受病的緣故。當在六七天後發病。因為厥陰經的脈循行陰器,絡屬於肝。所以會煩躁滿悶,而陰囊收縮。

這個時候三陰經都已經受病,病邪已經進入內臟。這時候只能使用瀉下的方法。如果再感受到其他的邪氣,病情發生變化,成為其他的疾病。那麼就要根據舊病與新病同時存在的症狀來治療。如果有兩經同時感受寒邪。第一天太陽經受到侵襲,同時少陰經也發病。那麼就會出現頭痛口乾。煩悶滿悶而口渴。第二天陽明經受到侵襲,同時大陰經也發病。那麼就會出現腹部滿悶,身子發熱。

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不行。臟腑不通。即死矣。

白話文:

不思飲食,開始胡言亂語。陽明經受到傷害,就會與少陽經一起發病,出現耳聾、睪丸囊腫以及昏厥的症狀,無法喝水、吃飯且神智不清,六天後死亡。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病變,則營氣及衛氣無法運行,臟腑不通暢,最終導致死亡。

又按仲景傷寒論曰。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當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於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癘之氣也。自霜降後。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也。

白話文:

根據《仲景傷寒論》的說法,冬天的氣候非常寒冷,萬物都潛藏起來。君子們應該適當地固守內心的守密,這樣就不會被寒冷所傷害。如果觸犯了寒冷,那就叫做傷寒了。如果受到了四季不同氣候的傷害,都能夠導致疾病。因此把傷寒視為一種毒,是因為它是最為致命的一種疾病氣候。從霜降之後到春分之前,感受到寒冷而立即生病的,就叫做傷寒。沒有立即生病的,這寒冷的毒氣就潛藏在肌肉和皮膚之中,到了春天就變成了溫病,到了夏天就變成了暑病。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若天令溫暖而感之。是為冬溫。如春時天令溫暖而壯熱為病者。

白話文:

所以辛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溫熱病的,都是因為冬天時觸犯了寒氣所致,並不是時行之氣所造成的。如果春天天氣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夏天天氣應該炎熱,卻反而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炎熱;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就不是那個季節原本的氣候卻出現了那個季節的氣候,所以一年之中,無論老少,患的病大多相似,這就是時行之氣。如果天氣原本溫暖,卻受到寒冷的侵襲,這就叫做冬溫。比如春天天氣原本溫暖,卻壯熱而生病,這就是冬溫造成的疾病。

乃溫病也。如天氣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傷寒。若春末夏秋之間。天氣暴寒。而感之為病者。此乃時行寒疫也。如夏至後,壯熱脈洪者。謂之熱病也。然又有溫瘧。風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傷風。中濕。中暑。中暍。濕毒。濕溫。痰症。腳風。內傷。食積。

白話文:

溫病

這是溫病。如果天氣還很寒冷,冰雪還沒有融化,而感寒得病的,也叫做傷寒。如果在春末夏秋之間,天氣突然變得寒冷,而被寒氣感染而得病的,這就叫做時行寒疫。如果在夏至後,壯熱脈搏洪大的人,叫做熱病。

溫疫

然而還有溫瘧,風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傷風,中濕,中暑,中暍,濕毒,濕溫,痰症,腳風,內傷,食積等病症。

虛煩。陰虛陽乏。亦皆發熱。狀似傷寒。故世俗不辨。悉以傷寒治之。殺人多矣。且溫病熱病。乃因伏寒而變。既變。不得復言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與冬時嚴寒。又有輕重不同。時氣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溫病乃山澤蒸氣。暑乃炎日之火。風乃天之賊邪。

白話文:

虛弱煩躁。陰虛陽氣不足。都會發熱,狀如傷寒。所以世俗不懂得辨別,都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殺死的人多矣。而且溫病熱病,乃因潛伏的寒氣而變。既已變化,就不能再說是寒了。寒疫,是天時突然變冷所致。與冬季嚴寒,又有輕重之分。時氣是天行疫病之氣,也不是寒氣可比的。溫病是山澤蒸騰之氣所致,暑氣是炎熱太陽的火氣,風氣是天降的邪惡之氣。

皆傷於人者也。有中者為重。傷者猶輕也。溫瘧。風溫。又系傷寒壞症。更感異氣所變。治亦不同。且諸症似傷寒者。各有其因。豈可通謂傷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尚不正。豈可以言治乎。幸東垣發內外傷辨之論。救千古無窮之弊。其功盛已哉。

白話文:

這些疾病都是由外來原因所引起的。其中以中風最為嚴重,而受傷則相對輕微。溫瘧、風溫,又是傷寒壞症變化而來的。再加上受到其它不同性質的病邪侵襲而引起的。治療方法也不同。另外,所有診斷起來像傷寒的疾病,各個都有原因。難道可以都稱作傷寒,然後用同一個方法來治療嗎?況且名稱不正確,講出的話就前後矛盾。名稱尚不正,難道可以用它來指導治療嗎?幸好東垣先生提出了內傷外感辨證的學說,挽救了千百年來治療方法混亂的弊端,他的功績真是太大了。

又按東垣內外傷辨曰。夫傷寒者。其寒邪多傷於太陽之經。而後傳變。故先頭疼身痛而發熱。其脈見於左手。人迎脈必緊盛。或浮緊而無汗。其寒熱齊作而無間。晡時必劇。乃邪氣盛。潮作之時。精神有餘。語言壯厲。口鼻之氣俱盛。手背熱而手心不熱。乃邪氣勝此為有餘。

白話文:

再根據《東垣內外傷辨》中所說,得了傷寒的人,其寒邪多傷於太陽經絡。然後傳變於其他經絡,所以首先表現為頭疼、身痛,然後發熱。把脈的話,左手脈象緊張而有力。或者脈浮而緊,但不見汗。寒熱症狀同時出現,而且沒有間歇。下午時分病情一定加重,那是因為邪氣盛,潮熱發作的時候,精神很振奮,語言洪亮有力,口鼻之氣都很盛。手背發熱而手心不熱,那是因為邪氣盛於陽經,這是屬於有餘熱的證型。

當瀉不當補也。內傷則見於右手。氣口脈必緊盛。手心熱而手背不熱。燥作寒已不相併。但有間耳。日晡時必減。乃胃氣得令。潮作之時。精神困倦。少氣懶語。身無大熱。脈不緊數。但大而無力。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為內熱。是陽虛也。此為不足。宜補不宜瀉也。

白話文:

當瀉不當補的時候,內傷會表現在右手。氣口脈必定緊盛。手心發熱而手背不熱,燥熱與寒氣不相兼容,只不過是暫時分離。每天下午必定減輕,這是胃氣得令的表現。潮熱發作的時候,精神睏倦,氣短言語懶怠,身體沒有大熱,脈不緊數,但脈搏大而無力。這是陽氣自傷,不能上升到頭部,降至陰分而造成內熱,這是陽虛的表現。這是虛症,應當補而不應當瀉。

若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為火矣。是為陰虛火動。或盜汗遺精。咳嗽寒熱。或於午後發熱。身無痛處。惟覺困倦。其脈細數無力。宜補陰降火。傷食者。因飲食停滯而發熱。氣口脈亦緊盛。或右關短滑。太抵傷食則惡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氣吞酸。

白話文:

如果勞心過度、沉迷女色,就會傷到體內的真陰。陰血一旦受傷,陽氣就會偏盛而化火。這就是所謂的陰虛火動。會出現盜汗、遺精、咳嗽、寒熱交替,或在下午發燒,但身上沒有疼痛的地方,只覺得疲倦。脈搏細小、數快而無力。此時應以補陰降火為主。傷食是指飲食停滯導致發熱。氣口脈也會緊盛,或右關脈短而滑。一般來說,傷食就會厭惡飲食,這是必然的道理。又或者會噯氣、吞酸。

或惡食氣。或欲吐不吐。或噁心痞悶。按之則痛。或胃口作疼。或停食而復感寒者。則氣口人迎之脈俱大也。亦頭痛發熱。惡寒拘急。中脘痞悶。或吐或嘔。或痛者。為傷食也。若發熱脈浮緩而有汗者。謂之傷風也。必口氣粗。合口不開。面光不慘。惡風不惡寒也。虛煩者。

白話文:

或厭惡食物,或想吐卻又吐不出來。或噁心胸悶,用手按壓後會感到疼痛。或胃痛,或停食後再次受寒。此時,氣口和人迎脈搏都較大。也可能頭痛發熱,怕冷,手腳抽搐。中脘痞悶,可能嘔吐或乾嘔,或疼痛。這是傷食的症狀。若發熱,脈搏浮緩且有汗水,則稱為傷風。一定會口氣粗重,嘴巴合不攏。面色光潤,不慘白。怕風但不畏寒。虛煩:

謂虛熱。心中鬱郁不安。故謂之煩。但只不惡寒。頭身不痛。脈不緊數。此為異耳。痰症者。乃停痰留飲。凝結中脘。亦令人寒熱。狀如傷寒。若痰在上焦。則寸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則右關滑大。兼氣鬱。則沉而滑。挾食則短而滑也。凡關脈滑大者。膈上有痰。可吐之。

白話文:

所說的虛熱,這是心中鬱悶不安。因此稱作煩。但是並不畏寒,頭和身體也不疼痛,脈搏也不緊數。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現象。痰症是指痰和飲積存在體內,凝聚在中脘,也會使人寒熱交錯,狀如傷寒。如果痰在上焦,那麼寸脈沉弱而滑,或沉脈伏藏。痰在中焦,那麼右關脈滑大。合有氣鬱,那麼脈沉而且滑。夾有食物,那麼脈短而且滑。凡是關脈滑大,都是膈上有痰。可以吐之。

腳氣之症。亦發寒熱。或嘔逆。或舉體轉筋。足脛焮赤而腫者。是有瘀血。症為跌撲損傷。初時不覺。過七八日或十餘日。則寒熱始作。但脅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衝。而昏迷不省。良久復甦。此瘀血也。溫病者春時地天道和暖。若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

白話文:

腳氣病症狀。也會發燒惡寒。有時會有嘔吐噁心。有時會全身抽筋。腳脛紅腫,是瘀血的原因。病症是跌打損傷。初時沒感覺,過七八天或十多天後,就會開始發燒惡寒。但是肋骨以下和小腹一定會疼痛,手不能靠近。如果瘀血上衝,就會昏迷不醒。很長時間後才會甦醒。這就是瘀血。溫病是指春天時,天氣和暖。壯熱煩渴,但不惡寒的,就是溫病。

若夏至以後。時令炎暑。患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時氣乃天行溫疫。四時不正之氣。人感之。則長幼一般病也。亦與傷寒相似。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同論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四時之中。或有風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與傷寒相似。

白話文:

如果到了夏至過後,天氣炎熱的時候,患有壯熱煩渴而不怕冷的,這是熱病。這樣的時節,是天行溫疫流行。四時不正的氣候,人感觸了就會生病,不管是長輩或是小孩,都會得病。這跟傷寒相似。傷寒是因為受寒引起的。而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混為一談。寒疫是天氣劇烈寒冷所引起的疾病。四季之中,或者有風寒造成的病,感染後立即發病的,就是寒疫。這也跟傷寒相似。

但略輕耳。冬溫者。因冬時有非節之暖。即時行之氣也。若發斑者。亦曰溫毒也。中暍。即中熱也。蓋傷大陽經與傷寒相似。故曰中暍。必汗出身熱而渴。或身重而疼也。中暑者。熱傷於心脾之經。而不在大陽。其候面垢。自汗。身熱。煩渴。脈虛。或背微寒。蓋暑喜傷心。

白話文:

但是稍微輕微一點。冬季溫病是指冬季出現異常溫暖的天氣,即溫熱的氣候。如果誘發出皮疹,也稱為溫病。中暍就是中暑的一種。因為大陽經受寒和受傷與傷寒相似,所以稱為中暍。中暍後必定會出汗、全身發熱而口渴。或者身體沉重而疼痛。中暑是指熱邪侵犯心脾經,而非大陽經。症狀有:臉色晦暗、自汗、身熱、煩渴、脈虛,或者背部微寒。因為暑邪容易損傷心臟。

心不受邪。則包絡受之。包絡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熱甚而昏也。或小便不利。或嘔吐頭疼。胸膈痞滿。或腹痛。又有傷暑之症。雖屬外感。卻類內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餘之症。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乃不足之症。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

白話文:

心臟沒有受到邪氣入侵,則包絡就會受到邪氣的影響。包絡本質上是火,用火助火,所以熱氣上升變得很昏沉。有的人會小便不順暢,或者嘔吐伴隨著頭痛,還可能出現胸膈堵塞、腹痛等症狀。還有一些中暑的症狀,雖然是外感,卻類似於內傷,與普通傷寒有很大不同。一般來說,風寒傷身,寒邪侵襲身體表層,是過盛的疾病,所以應該通過出汗來治療。而暑熱傷氣,元氣被暑熱所傷害而散失,是虛損的疾病,所以應該通過補益來治療。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就是這個意思。

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過取涼風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熱解表。或辛溫理中之劑。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風濕者。春夏之交。病如傷寒。肢體重痛。轉側則難。小便不利。因陰雨畢濕。或引飲多。有此症。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瘡瘍者。

白話文:

另外還有因天氣炎熱而過度食用冷的食品而損傷,或者過度接受涼風而損傷身體的。這就不是外邪暑熱來傷人,而是因為夏天而自己造成的疾病。應該服用辛熱的藥物來解表,或者辛溫的藥物來理中,與傷寒的治療方法類似。風濕,在春秋交替之際,患病時症狀就像傷寒。四肢關節疼痛,身體無法轉動,小便也不順暢。這都是因為陰雨濕熱,或者過度飲酒而導致。如果出現這種症狀,應該服用五苓散來利尿,並且忌諱發汗和瀉下。對於有瘡瘍的人。

凡瘡瘍初生。必寒熱交作。必須視其身體有無瘡頭。仔細詳辨。不可便作傷寒治之。凡脈浮數。當發熱而漉浙惡寒。若飲食如常。而有痛處。必生惡瘡。常見俗醫。妄名流注。傷寒褊考諸書。並無此名。何其謬哉。凡此之類外形相似。內實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必須審其果為溫病。

白話文:

每當瘡瘍一開始發作,患者必定會同時出現寒熱的症狀。一定要仔細觀察患者的身上是否出現了瘡頭。必須仔細詳實地加以辨別。不能因為患者出現了寒熱症狀,就誤認為是傷寒來醫治。通常脈象浮數,應該發熱但卻出現惡寒症狀,如果飲食正常但有疼痛的部位,必定會生出惡瘡。經常看到庸醫,胡亂地把這種病症稱為流注。考查諸多醫書,並沒有這種病名。真是大錯特錯。凡是這類病症,外表相似但內裡卻不一樣,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決不能搞錯。一定要仔細審查,確定是溫病。

熱病。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傷食。及內傷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及痰火也。則用丹溪法。果為正傷寒例病也。則遵用仲景法。如此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見發熱之症。一概認作傷寒治之。悉用汗藥以發其表。汗後不解。遽用下藥以疏其里。設是虛症。

白話文:

熱病,也就是溫疫。這時就使用河間的治法。如果真的是氣虛、傷食以及內傷造成的,那麼就使用東垣的治療方法。如果真的是陰虛以及痰火造成的,那麼就使用丹溪的治法。如果真的是正傷寒的典型症狀,那麼就遵照仲景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減少錯誤的診斷而危害人的性命。世俗的人們常常看到發熱症狀,就一概認為是傷寒而進行治療。全部使用發汗的藥物來使表面的病症顯現出來。發汗以後病情沒有好轉,就草率地使用瀉下的藥物來疏通腸胃。如果恰好是虛症,

豈不死哉。故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仁者鑑此。豈不痛歟。

治,愚考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裡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瞭然於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實。有表虛。有裡實。有裡虛。有表裡俱實。有表裡俱虛。有表寒裡熱。有表熱裡寒。有表裡俱熱。

白話文:

診治方法:

愚考仲景治療傷寒的病症,著有三百九十七種方法,一百一十三種藥方。然而,究其大要,不外乎「表裡虛實」、「陰陽寒熱」這八種情況。如果能明確地明辨其要點,那麼三百九十七種方法,就會瞭然於胸中。為什麼這樣說呢?

  • 有表實證,有表虛證。
  • 有裡實證,有裡虛證。
  • 有表裡俱實證,有表裡俱虛證。
  • 有表寒裡熱證,有表熱裡寒證。
  • 有表裡俱熱證。

有表裡俱寒。有陰症。有陽症。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而無汗者。表實也。宜麻黃以汗之。若脈浮緩。發熱惡風。身疼而有汗者。表虛也。宜桂枝以和之。設腹中鞭滿。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脈實者。裡實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看虛實下之。

白話文:

有表寒和裡寒。有陰症。有陽症。疾病各有不同。要辨別清楚再治療。脈象浮緊。發熱怕冷。身體疼痛沒有汗者。是表證實證。適合用麻黃來發汗。如果脈象浮緩。發熱怕風。身體疼痛有汗者。是表證虛證。適合用桂枝來治療。如果腹中脹滿。大便不通。胡言亂語體溫高。脈象實的是裡實證。適合用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的藥物。辨別虛實後再下藥。

或腹鳴自利。有寒有熱者。裡虛也。如表裡俱實者。內外皆熱也。脈浮洪。身疼無汗。宜防風通聖散汗之。若口渴飲水。舌燥脈滑者。人參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裡俱虛。自汗自利者。宜人參三白湯。或黃耆建中湯。加人參白朮主之。脈微細。足冷者。

白話文:

  1. 或腹鳴自利:腹中咕嚕作響,大便稀。

  2. 有寒有熱者:時而怕冷時而發熱。

  3. 裡虛也:內熱不足。

  4. 如表裡俱實者:表證和裡證都實熱。

  5. 內外皆熱也:內外都發熱。

  6. 脈浮洪:脈搏浮大而洪盛。

  7. 身疼無汗:身體疼痛但沒有汗。

  8. 宜防風通聖散汗之:宜用防風通聖散來發汗治療。

  9. 若口渴飲水:口乾渴想喝水。

  10. 舌燥脈滑者:舌頭乾燥,脈搏滑利。

  11. 人參白虎主之:宜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

  12. 若弦大而滑者:脈搏弦大而滑利。

  13. 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宜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來治療。

  14. 如表裡俱虛:表證和裡證都虛寒。

  15. 自汗自利者:自發汗自拉肚子。

  16. 宜人參三白湯:宜用人參三白湯來治療。

  17. 或黃耆建中湯:或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

  18. 加人參白朮主之:加入人參、白朮來治療。

  19. 脈微細:脈搏微細。

  20. 足冷者:腳冷。

附子以溫之。如表寒裡熱。身寒厥冷。脈滑數。口燥渴。白虎湯主之。如裡寒表熱者。面赤。煩躁。身熱。自利清穀。脈沉者。以四逆湯溫之。如表裡俱寒。而自利清穀。身疼惡者。此內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後以桂枝治表。如陰症發熱。則脈洪數而爆渴矣。大抵麻黃桂枝之類。

白話文:

若同時加附子來溫暖身體,表寒裡熱者出現四肢冰冷症狀,脈滑數,口燥渴,可以使用白虎湯為主。裡寒表熱者會出現面色發紅,煩躁,身體發熱,大便清穀,脈沉的症狀,可以用四逆湯溫暖身體。若表裡俱寒,且大便清穀,身體疼痛且畏寒,此為內外皆寒的症狀,先以四逆湯救治內臟,後以桂枝治表寒症狀。若陰症發熱則脈洪數而爆渴,總體來說麻黃和桂枝類的藥物。

汗而發之。葛根升麻之類因其輕而揚之。承氣陷胸之類。引而竭之。瀉心十棗之類。因中滿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裡者下之。半表半裡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氣虛而脈微者溫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裡汗下之法。

白話文:

讓身體發汗來治療。像葛根、升麻這類藥物可以因為很輕而浮揚到體表。像承氣、陷胸這類藥物,可以引導並徹底排除毒素。像瀉心十棗這一類藥物,可以因為腸胃脹滿來洩導。表症出現在體表就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裡症出現在體內就用瀉下的方法來治療,裡症和表症都存在就用調和的方法來治療。表症多、裡症少的,用調和的方法治療,同時讓病人少發汗。裡症多、表症少的,用調和的方法治療,同時讓病人少瀉下。病症在上焦的,就用吐的方法治療。中氣虛弱,脈搏微弱的,就溫補治療。完全在於靈活的方法來施治。至於表裡汗下之法。

一或未當。則死生系反掌之間。可不深思而明辨哉。

按陶氏傷寒啟蒙云。發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也。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則知病在陽明經也。胸脅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也。腹滿。咽乾。手足溫。或自利。不渴。或腹滿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也。引衣倦臥。惡寒。

白話文:

根據陶氏傷寒啟蒙的說法,如果出現發熱、惡寒、頭項疼痛、腰脊僵硬的症狀,則表明病邪在太陽經。如果出現身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睡眠困難的症狀,則表明病邪在陽明經。如果出現胸脅疼痛、耳聾、口苦、舌乾、往來寒熱並伴有嘔吐的症狀,則表明病邪在少陽經。如果出現腹滿、咽喉乾燥、手足溫暖、或自發腹瀉、不口渴的症狀,或者出現腹滿時疼痛的症狀,則表明病邪在太陰經。如果出現倦怠、喜臥、惡寒的症狀,則表明病邪在少陰經。

或舌乾口燥。則知病在少陰經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也。潮熱自汗。譫語發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擲足。或發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則知病在正陽明胃府也。設若脈症不明。誤用麻黃。令人汗多卞陽。誤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誤用姜附。令人失血發狂。

白話文:

如果患者口舌乾燥以及喜飲水,那麼可以知道疾病在少陰經上。如果患者煩悶、脹滿,不能伸展,那麼可以知道疾病在厥陰經上。如果患者潮熱、盜汗,言語錯亂、口渴,不畏寒,反而惡熱,揭去衣被、揮手蹬腳,或發斑黃、狂躁、五六日不解大便,那麼可以知道疾病在正陽明胃腑。如果脈象症狀不明確,誤用麻黃藥,會導致患者大汗淋漓、陽氣虛損;誤用承氣藥,會導致患者大便失禁;誤用生薑附子藥,會導致患者失血而發狂。

正為寒涼耗其胃氣。辛熱損其汗液。燥熱助其邪熱。庸俗狐疑。莫此為甚。蓋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其脈必浮。或入陰經血分則少陰為先。其脈必沉。浮而有力無力。是知表之虛實。沉而有力無力。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是知表裡緩急。

白話文:

正是寒涼藥物消耗了他的胃氣,辛熱藥物損耗了他的汗液,燥熱藥物助長了他的邪熱。庸俗的醫生狐疑不決,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蓋傷寒的邪氣,實際上沒有固定的體現形式。或者侵入陽經氣分,那麼太陽經為首,其脈搏一定浮起;或者侵入陰經血分,那麼少陰經為先,其脈搏一定沉下去。浮起而有力或無力,是知道外表虛實的;沉下去而有力或無力,是知道裡面的虛實的;不浮不起,不沉不降,而有力或無力,是知道表裡緩急的。

脈有浮沉虛實。症乃傳變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於日數。但見太陽症。在直攻太陽。但見少陰症。在直攻少陰。但見真寒。直救真寒。見此三症。便作主張。不必悉具。當知如何處治。此為活法。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裡者。下之。

白話文:

脈象有浮沉虛實之分。病情則是變化不定。治療方法應以靈活應變為原則。不能拘泥於固定的療法和時間。如果患者表現出太陽病的症狀,則應直接針對太陽病症狀。如果患者表現出少陰病的症狀,則應直接針對少陰病症狀。如果患者表現出真寒的症狀,則應直接針對真寒的症狀。遇到這三種症狀,就應該立即做出判斷,不必等症狀全部出現才開始治療。這纔是靈活變通的治療方法。如果遇到相似卻又有差異的症狀,則應仔細辨別。在外在的症狀,則應發汗解表。在內在的症狀,則應攻下。

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舉之。從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陰經者溫補之。若解不開。不可攻裡。日數雖多。但有表症而脈浮者。尚宜發散此事不明。攻之為逆。經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症解而里症具者。不可攻表。日數雖少。但有裡熱症而弦實者。

白話文:

如果病邪有餘,在上焦的,就用疏散的方法治療;陷在中焦的,就用昇提的方法治療;停留在下焦的,就用降下或者潟下的方法治療;屬於中焦的,則用和解的方法治療;表現在陰經的,則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病邪不能疏散,那就不能攻裡。即使病期很長,但只要有表證而脈象浮的,仍宜發散治療。這種道理不弄清楚,攻裡治療就是犯了逆法。經文說,逆它一次,就能引發身熱發燒,逆它兩次,就會縮短壽命。如果表證解除了而裡證俱全,就不能攻表。即使病期很短,但只要有裡熱證而脈象弦實的,仍宜清熱瀉火。

急當下之。此事不明。禍如反掌。經云。邪熱未除。復加燥熱。猶抱薪積火矣。如直中陰經真寒症。無熱惡寒。不渴。只宜溫補。切禁寒涼之藥。此事不明。殺人甚速。經云。非從無益。而反害之。陰症似陽者。溫之。陽症似陰者。下之。陽毒者。分輕重下之。陰毒者。分緩急溫之。

白話文:

遇到這種情況要立刻處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正如經典所說,邪熱未除,又加上燥熱,就像抱柴火積蓄火焰,只會讓病情加重。如果遇到的是純粹的陰經真寒證,沒有發熱,怕冷,也不口渴,只適合溫補,嚴禁服用寒涼的藥物。這一點要清楚,否則會很快危及生命。經典也說,不是沒有好處,反而會造成傷害。陰症類似陽症的,要溫補;陽症類似陰症的,要瀉下。如果是陽毒,要分輕重來瀉下;如果是陰毒,要分緩急來溫補。

陽狂者。下之。陰厥者。溫之。濕熱發黃者。利之。下之。血症發黃者。潰之。下之。譫語者。下之。溫之。中滿者。消之。瀉之。結胸者。解之。下之。太陽症以少陰者。溫之。少陰症似太陽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發喘者。汗之。下之。咳嗽者。利之。解之。正傷寒者。

白話文:

陽狂的人,讓他們瀉下。陰厥的人,讓他們溫暖。濕熱而發黃的人,用瀉藥讓他們通暢。血癥而發黃的人,用破血藥讓他們通暢。說胡話的人,讓他們瀉下,讓他們溫暖。肚子脹滿的人,用消導藥讓他們消化。讓他們瀉下。胸部有結的人,用解結藥讓他們解消。讓他們瀉下。太陽病而兼有少陰病症狀的人,讓他們溫暖。少陰病而兼有太陽病症狀的人,讓他們出汗。流鼻血的人,用止血藥讓他們止血。喘息的人,讓他們出汗,讓他們瀉下。咳嗽的人,用瀉藥讓他們通暢。用解藥讓他們解消。正傷寒的人,

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勞力感寒者。溫散之。溫極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經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經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症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又少陰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嗚呼。能發傷寒之症名。而得傷寒之方脈。

白話文:

嚴重的出汗後,嚴重的腹瀉後,受寒或感冒的人,適度出汗後,適度腹瀉後,體力勞動後受寒的,溫暖、舒散一下。溫熱極致的病,稍微去除它們。嚴重的腹瀉後,這是經常的治療大法。有疾病經過已經使用熱藥。然後又使用寒藥,例如少陰症使用白虎湯 四逆散寒藥的人。還有少陰使用四逆湯 真武湯熱藥的人。庸俗的人狐疑不定。拒絕能發揮作用的是什麼呢。唉。能說出傷寒的症狀名稱,而得到治療傷寒的方法。

如此視切。乃為良醫。始在寒藥如少陰。乃傳經熱症也。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真寒症也。辨名定經。明脈識症。驗症用藥。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裡而下。真知直中陰經而溫。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辛熱之劑。投之不瘥。寒涼之藥。用之必當。病奚逃乎。

白話文:

像這樣觀察疾病,才能辨證論治。成為一名良醫。開始時,用寒涼藥治療少陰病。這是《周易》傳經的熱症。用熱藥治療少陰病,這是直中陰經的寒症。辨清名稱,確定經絡,明瞭脈象,診知證候,驗證證候後用藥。真正認識在表的證候,就要用發汗法。真正認識在裡的證候,就要用攻下法。真正認識直中陰經的證候,就要用溫裏法。像這樣發汗,像那樣攻下,又像那樣溫裏。辛熱的藥劑,用來治療少陰病,病人不會痊癒。寒涼的藥劑,用來治療少陰病,病人一定會痊癒。疾病哪裡能逃脫呢?

須分輕重緩急。老少虛實。久病新發。婦人胎產。室女經水。大凡有胎產傷寒。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無胎產者治相同。婦人經水適來適斷。即是熱入血室。但宜和解表裡。久病者過經不解。壞症也。新發者。始病也。老者血氣衰。少者血氣壯。緩者病之輕。急者病之重。寒藥熱服。

白話文:

中醫治療傷寒時,要根據病情症狀的不同區分出輕重緩急、老弱病強、久病新發、婦人懷孕生產、處女月經來潮的不同情況。

一般來說,有懷孕或生產的婦女患上傷寒時,治療方法與男子傷寒不同。沒有懷孕或生產的婦女,治療方法相同。

婦女月經剛剛來潮或剛剛結束,此時患上傷寒,是熱邪侵襲血室所致。只要適當和解表裡即可。

患有久病的人,傷寒之症狀久治不癒,這是病情惡化了。新發的傷寒,是剛患上的傷寒。

老年人的血氣衰弱,年輕人的血氣旺盛。緩症是病情較輕,而急症是病情較重。寒性藥物要加熱後服用。

熱藥涼服。其中和之劑。則溫而服之戰汗分為四症。要知邪正盛衰類傷寒。四症照常法例治之。雖云發蒙。實登仲景之楷梯也。又按陶氏傷寒見症識病條云。傷寒之邪。從表入里。里必達外。見症之由。所屬必相應。庶無誤也。且如頭痛項強。身熱者。太陽症也。無汗。麻黃湯。

白話文:

服用熱藥時,應以涼水送服。其中和之劑,則溫服之。具有發汗作用的方劑分為四種證候。要辨別邪正盛衰,以類比傷寒,對四種證候按照常法加以治療。雖然說是入門之法,但實際上已經登上了仲景的階梯了。另外,根據陶氏《傷寒見症識病條》記載,傷寒的邪氣從表入裡,裡邪必達外。見證的由來,必定與所屬的傷寒病位相應,這樣才能避免誤診。比如出現頭痛項強、發熱的,就是太陽病證。如果沒有汗,就用麻黃湯。

有汗。桂枝湯。頭搖者。里病也。隨症治之。頭汗者。里有瘀血。必發黃也。犀角湯茵陳湯。面戴陽者。下虛也。姜附湯。面慘不光。傷寒也。麻黃湯。面光不慘。傷風也。桂枝湯。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瘡。狐惑也。治以桃仁雄黃之類。面如錦紋者。陽毒也。大青一物湯

白話文:

  • 有汗:使用桂枝湯治療。

  • 頭搖:屬於內臟疾病,根據症狀來治療。

  • 頭汗:體內有瘀血,可能會發黃。使用犀角湯或茵陳湯治療。

  • 面戴陽:下虛,使用姜附湯治療。

  • 面慘不光:傷寒,使用麻黃湯治療。

  • 面光不慘:傷風,使用桂枝湯治療。

  • 面上乍黑乍白,脣口生瘡:狐惑(一種皮膚病),使用桃仁和雄黃等藥物治療。

  • 面如錦紋:陽毒,使用大青一物湯治療。

或陽毒。升麻隨機選用。舌上有黃白胎。內熱也。或黑者。熱極也。並用黃連解毒湯。鼻燥。漱水不下。或目䁚。溺血也。犀角地黃湯。目睛黃。小腸熱也。茵陳五苓散。加木通。懊憹者。胃虛也。梔子豉湯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肉瞤筋惕汗下。虛也。

白話文:

  • 有陽明熱證或陰虛火旺的證狀,可選用升麻。

  • 舌苔上有黃白胎,是內熱的表現。如果舌苔是黑色的,則表示熱到了極點。可使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 鼻腔乾燥,漱口後不能下嚥。或眼睛充血發紅,伴有血尿。可使用犀角地黃湯治療。

  • 眼睛發黃,是小腸有熱的表現。可使用茵陳五苓散,並加木通治療。

  • 心煩意亂,胃氣虛弱。可使用梔子豉湯,少量服用以緩解。

  • 容易喜怒無常,狂躁不安,是體內有蓄血的表現。可使用桃仁承氣湯治療。

  • 肉脧抽搐,筋脈惕動,伴有汗出。這是虛證的表現。

宜溫經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或微腫難轉者。風濕也。甘草附子湯蒼朮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黃耆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酸棗仁湯。坐而伏者。

白話文:

  1. 宜溫經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

應當溫暖經絡,增加陽氣。身體像被棍子打過一樣疼痛,是陰毒造成的。

  1. 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或微腫難轉者。風濕也。

正陽散、甘草湯。全身疼痛,嗜睡,或略微腫脹,並且難以翻身,是風濕造成的。

  1. 甘草附子湯。蒼朮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

甘草附子湯、蒼朮白虎湯。身體和眼睛都發黃,是濕熱引起的黃疸病。

  1. 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

茵陳五苓散。身體像蟲子爬過一樣,是表氣虛弱造成的。

  1. 黃耆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

黃耆加桂湯。背部惡寒,是陰氣勝過陽氣造成的。

  1. 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

人參附子湯。失眠,是由於汗出過多,導致精神虛弱造成的。

  1. 酸棗仁湯。坐而伏者。

酸棗仁湯。坐著時身體前傾,是陽氣不足造成的。

短氣也。宜補之。下利清穀。內(寒也)、附子理中湯。咽中生瘡。上實下虛也。黃連加桂治之。舌生刺。熱甚也。黃連解毒湯。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虛也。黃耆建中湯。腹滿自利。手足溫者。邪入太陰也。理中湯。舌卷濃縮。邪入厥陰也。大便實承氣湯。手足厥。茱萸四逆湯溫之。

白話文:

  1. 短氣:應該用補益的藥物治療,同時清利穀道的藥物來輔助治療。

  2. 咽中生瘡:這是上實下虛的表現,可以用黃連加桂治之來治療。

  3. 舌生刺:這是熱性很嚴重的表現,可以用黃連解毒湯來治療。

  4. 手冒心:這是因為汗多而血虛造成的,可以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

  5. 腹滿自利,手足溫者:這是邪氣進入太陰經的表現,要用理中湯來治療。

  6. 舌卷濃縮:這是邪氣進入厥陰經的表現,可以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7. 手足厥:可以用茱萸四逆湯來溫暖手足。

以上乃大要耳。臨症詳而用之。思過半矣。

方,麻黃湯治太陽無汗。脈浮緊者。宜此汗之。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白話文:

  • 麻黃(15克)

  • 桂枝(10克)

  • 杏仁(7.5克)

  • 甘草(5克)

上作一服。姜五片。蔥白三根。棗三枚。水二鍾。煎至一鍾。去上沫。熱服。以衣被蓋取汗熱。熱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須臾汗未出。宜吃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難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於天令寒冷之時。

白話文:

煮一劑藥。用薑片五片、蔥白三根、紅棗三枚,加水二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浮沫,熱服。蓋上被子,讓身體發熱出汗。熱量遍及全身,直到手腳心都熱了,就可以停止服用。不必再服藥。如果一會兒汗還未出,應再喝一碗熱稀粥,以幫助藥效。汗出後即停止服用。如果汗還未出,再煎一劑藥,加入少許淡豆豉,像前面一樣讓身體發汗。服用三劑汗還不出者,病情難治,必須採用蒸法治療。總體而言,此方只宜在天氣寒冷時服用。

若炎暑之月。則當通變。不可執用此方。又宜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之劑。以發散也。

白話文:

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季,那麼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化,不可死守此方。又適合使用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藥方。才能發揮散熱的效果。

本經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風羌活白芷蒼朮白芍藥(各一錢)。

白話文:

本經記載,頭痛,發熱,惡寒,不流汗,喘粗氣,加上川芎、防風、羌活、白芷、蒼朮、白芍藥(各一錢)。

本經惡寒發熱。身癢面赤者。加柴胡、芍藥(各一錢五分)。

本經頭痛。發熱。惡寒。胸中飽悶者。加枳殼桔梗(各一錢)。

白話文:

本草經記載,治療頭痛、發熱、畏寒、胸中飽悶的症狀,可以添加枳殼和桔梗(各一錢)。

又方,桂枝湯治太陽症自汗。脈浮緩者。宜服。

桂枝,白芍藥(各三錢),甘草(二錢)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如汗不止。加橫耆(二錢)。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錢五分)。

如胸中飽悶。加白朮(二錢)、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葛根湯治陽明經病宜解之。陽明府。別用承氣下之。

葛根(三錢),柴胡(二錢),黃芩,桂枝(各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鍾。溫服。

本經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二錢)、冬春宜用麻黃。夏秋。宜用蘇藥。(一錢)。

本經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如果病人有出汗口渴的症狀,可以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本經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

又方,小柴胡湯治少陽症。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黃芩,半夏,人參(各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本經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本經脅痛。加青皮、枳殼(各一錢)。

本經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錢五分)。

本經嘔吐者。加薑汁(一盞)、竹茹(二錢)。

本經嗽。加五味子(一錢)、金沸草(一錢五分)、人參(減半)。

白話文:

本經咳嗽。加五味子(六公克)、金沸草(九公克)、人參(三公克)。

本經痰多。加栝蔞仁、貝母(各二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寒熱似瘧。加桂(一錢)。

本經齒燥無津液。加麥門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經壞症。加知母鱉甲(各一錢五分)。

本經症。心下飽悶。未經下者。非結胸。乃表邪傳至胸中。猶當作表治。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未效。本方對小陷胸湯。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予魯用亦效。

白話文:

描述疾病症狀:胸口感到悶飽,尚未出現腹瀉症狀。這種情況,不是實邪導致的胸中結滯,而是表邪傳導到胸中引起的。治療時,仍然需要以表證治療為主。原本的藥方是使用小陷胸湯,增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但效果不佳。後來使用原本方劑,再加入枳殼、桔梗,服用後症狀豁然開朗。這就是陶弘景的治療方法。我在魯地使用這個方法也很有效。

虛煩類傷寒症。本方加竹葉(一錢)、石膏(炒)、粳米(各一錢半)。

本經與陽明合病。加葛根(二錢)、芍藥(一錢五分)。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歸(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男子加生地黃(一錢五分)。

白話文:

婦女生病後,熱氣進入子宮。再加入當歸(1.5錢)、紅花(1錢)。如果是男性生病,再加入生地黃(1.5錢)。

又方,大柴胡湯治陽明內實。大便難。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枳實(各二錢),半夏(錢半),甘草(五分),大黃(壯者五錢虛者三錢)

白話文:

柴胡(15克),黃芩、芍藥、枳實(各10克),半夏(7.5克),甘草(2.5克),大黃(身體強壯者25克,體虛者15公克)。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鍾。將諸藥先煎。將熟。再下大黃。煎四五沸。約一鍾。熱服以微利為度。若大滿大實者。依後加減利之。

白話文:

將所有的藥物先煎煮,等到快要熟的時候,再加入大黃。煎煮四、五次,大約剩下約一杯的量。趁熱服用,以微微腹瀉為宜。如果大便滿滿,很實的情況,依照後面的加減藥物讓它通暢。

本方加桂枝(二錢)、名桂枝大黃湯。去黃芩。

本方加芒硝(二錢)、厚朴(一錢五分),去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氣湯

白話文:

把芒硝(二錢)、厚朴(一錢五分)加到這個處方裡,把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去除掉,它叫做大承氣湯。

只加厚朴、名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名桃仁承氣湯。此數方皆宜量虛實斟酌用之。

白話文:

只加厚朴,叫做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叫做桃仁承氣湯。這些藥方都應該根據虛實情況酌情使用。

又方,理中湯治太陰自利不渴。實多而嘔。腹滿鴨溏霍亂。

人參(二錢),白朮(二錢),乾薑(二錢),甘草(一錢)

上作一服。水一鍾半。煎服。或丸。名理中丸。

諸結胸。或太陰症下之。胸而鞭。加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胸本方加枳實。名枳實理中湯

白話文:

所有的結胸症,有的用太陰病的治療方法,治 Diarrhea Chest(腹瀉型胸腹疼痛),再加入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胸同用此基本方再加枳實,方名為枳實理中湯。

腹滿下利。加附子(二錢)名附子理中湯。

動氣。左右上下。加桂(二錢),去水。

吐多者。加生薑,去朮、下多者。倍術。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錢)。

渴。加烏梅(三個)。

腹痛。加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又方,四逆湯治直中陰經寒症。以此溫之。

附子(五錢),乾薑(四錢),甘草(二錢)

上作一服。水煎溫服。附子若加至一兩。名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附子加至六七錢。面赤。加蔥白九莖。嘔。加生薑五片、痢止。脈不出。加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上仲景先生正傷寒方也。六經正治。宜依此加減用之。兼有變症。須參全書。茲不備錄。

白話文:

用藥附子準備一劑藥,用水煎成湯藥,溫熱服用。如果附子的用量增加到一兩,藥名就叫做通脈四逆湯。用來治療厥逆,也就是嘔吐下利,而且脈搏微弱的症狀。如果是厥逆伴隨著下利,脈搏微弱到摸不到,則將附子的用量增加到六七錢。如果病人面赤紅,則加入蔥白九根。如果病人嘔吐,則加入生薑五片。如果病人痢疾不止,脈搏微弱到摸不到,則加入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以上是仲景先生正宗的傷寒方劑。在治療六經病證時,應該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加減用藥。如果病人除了六經病證外,還伴有其他的變症,則需要參閱全書。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又方,易老九味羌活湯治春夏秋傷寒通用。太陽陽明經藥也。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黃芩(各一錢),細辛(五分),生地黃(八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羌活、防風、蒼朮(各 0.15 兩),川芎、白芷、黃芩(各 0.1 兩),細辛(0.05 兩),生地黃(0.08 兩)甘草(0.03 兩)

上作一服。用生薑三片。蔥白三根。水二鍾。煎熱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朮散、如服此湯後。再不作汗。本方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黃、汗後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黃、如釜底抽薪之法。

白話文:

用藥製作一服藥。用生薑三片,蔥白三根,水二杯,煎熱服用。在夏天,此方加石膏、知母、名神朮散。服用此湯後,汗水不再流出,此方加蘇葉。喘氣並畏寒,身體發熱,加入杏仁、生地黃。汗水流出後仍不解,宜服用。汗出和瀉下同時進行,此方加大黃,就像釜底抽薪一樣。

其春夏秋。感冒非時傷寒。亦有頭疼身熱惡寒之症。脈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蒼朮。加白朮、汗不止。加黃耆(一錢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藥(各一錢)、如神。

白話文:

在春夏秋三季,如果感冒不是時令傷寒,也會有頭痛、發熱、畏寒的症狀。脈象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掉蒼朮,加上白朮。如果汗不止,加上黃耆(一錢五分)。如果再不止,用小柴胡湯,加上桂枝和芍藥(各一錢),效果很好。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黃(結胸加同)。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五分)、倍黃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內傷。加白朮、陳皮、半夏、藿香、厚朴(各一錢),去生地黃、潮熱似瘧。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白話文:

口乾舌燥、容易口渴。另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雜有內傷。另加白朮、陳皮、半夏、藿香、厚朴(各一錢),去除生地黃、潮熱類似瘧疾。另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發狂。加黃連、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去生地細辛。

發黃。加茵陳(一錢五分)、茯苓、山梔(各一錢二分),去細辛、生地。

濕症。加五苓散、倍蒼朮,去生地、細辛、小便不利。加減同。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厚朴、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細辛。

白話文:

濕症。加五苓散、增加蒼朮的用量,去掉生地、細辛,如果小便不利,加減的方法相同。大便乾燥,五、六天沒有大便,加厚朴、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掉細辛。

頭痛如破。加藁本蔓荊子、痰厥頭痛。加石膏(二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

白話文:

頭痛裂開般疼痛。を加藁本、蔓荊子。痰濕所致的頭痛。加上石膏(二錢五分)、半夏(一錢五分)。

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當歸、白朮(各一錢五分),去細辛、倍蒼朮。

寒濕。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細辛。

白話文:

寒濕引起的腰腿膝蓋疼痛。增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除川芎、細辛。

又方,表實春月用。治傷寒傷風。

紫蘇葉(二錢),香附子(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 紫蘇葉(10公克)

  • 香附子(10公克)

  • 陳皮(5公克)

  • 甘草(2.5公克)

上作一服。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一鍾半。煎八分。熱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頭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錢)、蔥頭連須(三根)。

偏正頭痛。加石膏(二錢)、薄荷、細辛(各七分)。

太陽穴痛。加荊芥穗(一錢)、石膏(一錢五分)。

傷風自汗。加桂枝(一錢)、無汗。加麻黃、乾葛、薄荷(各一錢)。

傷風發熱惡寒。加柴胡、黃芩、蒼朮(各一錢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貝母、杏仁(各一錢)。

胸膈痞塞。加黃連、枳實、桔梗(各八分)。

傷寒鼻塞聲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覆花(各八分)。

傷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薑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鼻塞不聞香臭。加羌活、荊芥穗(各一錢)。

傷風寒。蘊熱。吐血。衄血。加麥門冬、黃芩、黃麻(各一錢)。

傷風寒。中脘寒。不思飲食。加白朮(一錢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嘔吐噁心不止。加乾薑、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錢五分)。

飲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白話文:

飲食吃下去後,無法消化。加入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傷風寒時作寒慄。加桂枝(八分)。

傷風寒後。時作虛熱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參(各一錢),去蘇葉。

傷風寒一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當歸、人參(各一錢)。

白話文:

傷風寒一直沒有解除。出現潮熱的症狀。從白天到傍晚都不退燒。每天都是如此。加入地骨皮、柴胡、知母、當歸、人參(各一錢)。

初感時。頭痛作熱。鼻塞聲重。或惡風寒。加防風、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

感風寒。頭項強急。渾身痛。不能轉側。加羌活、當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官桂(七分)。

白話文:

感冒受寒。頭頸強直疼痛。全身疼痛。不能轉動身體。加入羌活、當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桂枝(七分)。

傷風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乾薑、吳茱萸(各七分)。

白話文:

得了風寒。肚子或小腹疼痛難忍。加木香、乾薑、吳茱萸(各七分)。

婦人被氣所苦。胸痞脅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殼、官桂(各八分)。

傷食腹疼。嘔吐泄瀉。加白朮、白茯苓、半夏、藿香、乾薑、砂仁、厚朴(各七分)、木香(五分)。

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錢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飲酒大過。或遍身發疽。或兩目昏黃。加茵陳(一錢五分)、山梔、赤茯苓(各一錢)。

白話文:

飲酒過量會出現以下症狀,或遍身發疽,或兩目昏黃。可以加茵陳(1.5錢)、山梔、赤茯苓(各1錢)來治療。

傷酒嘔吐。加黃連、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蒼朮(各一錢),去蘇葉。

婦人產後。感風頭痛。壯熱。惡寒。不能轉側。加生料五積散

產後感寒。頭痛發熱。加不換金正氣散。(一半)。

婦人產後。發熱不退。煩渴。加人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

產後虛熱不退。加人參、黃耆、麥門冬(各一錢)。

產後腰痛不已。加當歸、官桂(各一錢)、木香(三分)。

感風后。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錢)、五味子、乾薑(各六分)。

細辛(五分)。

腳氣。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朮(各一錢)、木香(五分)。

白話文:

腳氣病。加入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朮(各一錢)、木香(五分)。

又方,柴藿湯治春末夏初傷寒。挾內傷者。宜用。此太陽少陽陽明太陰藥也。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一錢),藿香(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一錢),白朮(一錢),陳皮(八分),人參(八分),白茯苓(八分),厚朴(八分),蒼朮(一錢),川芎(八分),白芷(八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

白話文:

柴胡(6克),黃芩(4克),藿香(4克),甘草(1.2克),半夏(4克),白朮(4克),陳皮(3.2克),人參(3.2克),白茯苓(3.2克),厚朴(3.2克),蒼朮(4克),川芎(3.2克),白芷(3.2克),枳殼(3.2克),桔梗(2.8克)

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鍾。煎一鍾。食遠熱服。春初挾感寒者。加紫蘇葉、防風、乾葛(各八分)。

凡感寒無汗。加紫蘇葉、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勿加。

熱甚。燥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錢)、烏梅(二個)。

瘧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烏梅(二個),欲截。再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七分)

白話文:

瘧疾。加入草果、青皮(各0.8錢)、烏梅(2個),將要發作時服用。再加常山(1.5錢)、檳榔(0.7錢)。

時氣熱病。加羌活、防風(各一錢)、山嵐瘴氣。加同上。

傷食發熱。胸滿嘔吐。加山楂、神麯、砂仁(各八分)。

傷酒發熱。頭痛嘔吐。加乾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藥、山梔、香附(各一錢)、乾薑炭、薄桂(各五分)。

白話文:

飲酒過量引起的發熱。頭痛嘔吐。加入乾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掉柴胡,春天和夏天肚子疼痛。加入白芍藥、山梔、香附(各一錢)、乾薑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後感寒。加石膏(一錢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遠行受熱。加香薷(一錢五分)、扁豆(一錢)、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白話文:

夏天長途跋涉,容易中暑。添加香薷(1.5錢)、扁豆(1錢)、滑石(0.8錢),去除柴胡、白芷。

霍亂轉筋。兩腳冷。汗出。上吐下瀉。日間感熱。夜間感冷。邪氣正氣。兩不分也。加木瓜、扁豆、砂仁(各八分)、乾薑(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白話文:

霍亂引起的腿部肌肉痙攣。兩腳冰冷。汗流不止。嘔吐腹瀉。白天怕曬。晚上怕冷。這說明邪氣正氣,都無法分辨。加木瓜、扁豆、砂仁(各八分)、乾薑(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又方,雙解散治夏月傷寒傷風通用。

防風(一錢二分),川芎,當歸,白芍,白朮(一錢),蒼朮(各一錢),黃芩(七分),石膏(一錢二分),滑石(一錢五分),連翹,山梔(各八分),荊芥穗,薄荷(各六分),桔梗(各六分)甘草(三分)

白話文:

  • 防風(1.2g)

  • 川芎

  • 當歸

  • 白芍

  • 白朮(1g)

  • 蒼朮(各1g)

  • 黃芩(0.7g)

  • 石膏(1.2g)

  • 滑石(1.5g)

  • 連翹

  • 山梔(各0.8g)

  • 荊芥穗

  • 薄荷(各0.6g)

  • 桔梗(各0.6g)

  • 甘草(0.3g)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鍾。稍熱服。無汗。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不用。

白話文:

準備一帖中藥。加水兩碗。生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一碗。稍微加熱後服用。若無汗,添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的話,就不要添加。

大便結燥。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瘟疫發散。加防風(五分)、羌活(一錢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錢)。

其餘雜症。與防風通聖散加減同。茲不備錄。

又方,參蘇飲,治秋月傷寒傷風通用。(方見傷風類)。

又方,五積散,治冬月傷寒宜用。此太陽陽明太陰少陰藥也。若挾有內傷。或兼傷風者。宜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法治。

白話文:

另一個方劑,五積散,適合在冬季治療外感風寒。此方劑是太陽經、陽明經、太陰經、少陰經的藥方。如果夾雜有內傷。或兼有外感風寒者。適合使用此方劑。如果只是外感風寒,仍舊遵守張仲景的方法來治療。

川芎,當歸,白芍藥,蒼朮(各一錢),半夏,陳皮,厚朴,白茯苓,枳殼(各八分),白芷,桔梗(各七分),乾薑(炒),薄桂(各七分),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去之。)

白話文:

川芎、當歸、白芍藥、蒼術(各一錢),半夏、陳皮、厚朴、白茯苓、枳殼(各八分),白芷、桔梗(各七分),乾薑(炒)、薄桂(各七分),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不用。)

上作一服。姜五片。棗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鍾。煎鍾。食遠熱服。

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一錢)。

頭痛。加羌活(二錢)、細辛(五分)。

嘔吐。加藿香(一錢)、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吳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錢)。

食積痛。加白朮(一錢)、枳實、山楂、神麯(各八分)、木香、檳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盡痛如被杖。加羌活、獨活(各一錢)、柴、荊、皮(八分)。

腳氣。加羌活、獨活、防風、木瓜、牛膝、漢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薑桂。

痰嗽。加栝蔞仁、貝母、百合(各一錢),去薑桂。

嗽而聲啞。加天門冬(一錢)、百藥箭(八分)、烏梅(二個),去薑桂。

產後感寒。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人參(八分)。經水感寒。加柴胡、荊芥穗、防風(各一錢)、生地、紅花(各六分)。

白話文:

產後受寒。加入柴胡、黃芩(各一克)、人參(0.8克)。經期受寒。加入柴胡、荊芥穗、防風(各一克)、生地、紅花(各0.6克)。

上以上方。皆非正傷寒藥。乃劉張李諸公所立。治非時傷寒。或挾內傷者。或挾食。或兼風兼濕者。宜隨症加減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六經傳變施治。庶無誤也。

白話文:

以上の処方はいずれも正傷寒薬ではありません。劉張李という人たちが立てたもので、非時傷寒、あるいは內傷を併発したもの、食を併発したもの、あるいは風溼を併発したものなどに適しています。症狀に応じて加減して使用してください。もし正傷寒の場合は、やはり仲景の六経伝変による治療に従ってください。そうすれば誤りがないでしょ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