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7)

1. 燥門方(計方五條)

清燥湯治血虛筋痿。由燥勝也。

白話文:

清燥湯用於治療血虛導致的筋脈無力,這種情況是由於體內燥氣過盛引起的。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一錢)陳皮,茯苓,黃柏,蒼朮,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豬苓,澤瀉,黃連,神麯(各七分),甘草(三分),五味(十二粒),升麻(三分),柴胡(四分)

上作一服。薑一片。棗一枚。煎。食遠服。

厚朴湯治氣虛秘結

白話文:

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各 3 公克)

陳皮、茯苓、黃柏、蒼朮、麥門冬、生地黃(各 2.4 公克)

豬苓、澤瀉、黃連、神麴(各 2.1 公克)

甘草(0.9 公克)

五味子(12 粒)

升麻(0.9 公克)

柴胡(1.2 公克)

厚朴,芍藥(各一錢五分),枳殼,陳皮,白朮(二錢五分),甘草(五分),半夏曲(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不拘時服。

麻仁丸治大便結。風秘脾約。

白話文:

  • 厚朴:15 克

  • 芍藥:15 克

  • 枳殼:25 克

  • 陳皮:25 克

  • 白朮:25 克

  • 甘草:5 克

  • 半夏曲:10 克

麻仁(去殼),郁李仁(去殼各一兩五錢),大黃(三兩),山藥,防風(去蘆),枳殼(去穰麩炒各一兩五錢),檳榔,羌活(各一兩)

白話文:

麻仁(去殼)和郁李仁(去殼),各一兩五錢。

大黃,三兩。

山藥、防風(去蘆頭)、枳殼(去裡面的白膜,炒過),各一兩五錢。

檳榔、羌活,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七宣丸治大便結燥。小便赤澀。

白話文:

把藥材末研製成細粉末,煉製成蜜丸,每個蜜丸的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五到七顆,用白開水送服。七宣丸可以治療大便乾燥、小便赤澀的症狀。

桃仁(去皮尖炒二兩),柴胡(五錢),枳殼(八錢),木香(二錢五分)甘草(一兩),大黃(煨五兩),郁李仁(去殼皮一兩五錢)

白話文:

  • 桃仁(去皮尖,炒二兩):(炒過的)桃仁二兩

  • 柴胡(五錢):柴胡五錢

  • 枳殼(八錢):枳殼八錢

  • 木香(二錢五分):木香二錢五分

  • 甘草(一兩):甘草一兩

  • 大黃(煨五兩):(煨過的)大黃五兩

  • 郁李仁(去殼皮一兩五錢):(去殼、去皮的)郁李仁一兩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前臨臥。各一服。以利為度。

滋腸五仁丸治津枯竭。大腸秘澀。傳導艱難。宜此而潤之。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製成丸狀,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飯前和睡前各服用一次,直到通便為止。

滋腸五仁丸適用於治療津液枯竭、大腸乾燥不通、排便困難的情況,可以起到潤滑的作用。

柏子仁(五錢),桃仁(去皮尖),杏仁(去皮尖各一兩),郁李仁(去殼五錢),松子仁(去殼衣二錢五分),陳皮(四兩另為末),加當歸(二兩合陳皮為末)

白話文:

柏子仁(5錢),桃仁(去皮去尖),杏仁(去皮去尖各1兩),郁李仁(去殼5錢),松子仁(去殼去衣2錢5分),陳皮(4兩,另磨成粉末),加上當歸(2兩與陳皮一起磨成粉末)

上將五仁另研為膏。入陳皮當歸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火門方(計方十條)。

黃連解毒湯治諸熱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等分)

上為㕮咀。每服五六錢。水煎服。

枳殼大黃湯下積熱積滯。

白話文:

將五仁另外研磨成膏狀,加入陳皮和當歸研磨均勻,用煉好的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這是一個治療熱症的方子,叫做「火門方」。

黃連解毒湯用來治療各種熱症。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各取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六錢,用水煎服。

枳殼大黃湯用來治療積熱積滯。

大黃(三錢或五錢),厚朴(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枳殼(一錢)

上作一服。棗一枚。薑一片。同煎。食遠溫服。

白話文:

大黃(三錢或五錢):具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常於熱盛、瘀血、毒邪所致的實熱證中應。

厚朴(一錢五分):具理氣化痰、燥濕健脾之效,常於痰飲、濕阻所致的胸悶、咳嗽、噁心、嘔吐、腹脹等症候。

白芍藥(一錢五分):具養血斂陰、緩解肝鬱之效,常於血虛陰虧、肝氣鬱結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頭痛、眩暈等症候。

甘草(五分):具益氣補虛、和中緩急之效,常於氣虛體弱、中焦不和所致的疲倦乏力、胃腸不適等症候。

枳殼(一錢):具行氣導滯、寬中理氣之效,常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便祕等症候。

桂枝大黃湯即前方去枳殼。加桂枝、一錢五分、是也。專治腹痛。

清神益氣湯補中。養血。去濕熱。

白話文:

桂枝大黃湯就是前面的方子去掉枳殼,加上一錢五分的桂枝,就是這個方子。專門治療腹痛。

人參(一錢五分),白芍藥,白朮,甘草,陳皮,麥門冬,茯苓,升麻(各八分),澤瀉,蒼朮防風(各一錢),生薑五味,青皮,黃柏(各六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

瀉黃散治脾熱

白話文:

人參(2.25公克),白芍藥、白朮、甘草、陳皮、麥門冬、茯苓、升麻(各1.2公克),澤瀉、蒼朮、防風(各1.5公克),生薑、五味子、青皮、黃柏(各0.9公克)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

白話文:

藿香(42公克),山梔(60公克),石膏(30公克),甘草(180公克),防風(240公克)

上為末。蜜酒拌。略炒。白湯送下。

涼膈散治諸熱。

白話文:

將材料研磨成粉末。用蜜酒拌勻,稍微炒一下。然後用白開水送服。

涼膈散可以治療各種熱症。

連翹,大黃(各一錢五分),山梔,黃芩,薄荷(各一錢),甘草(三分),芒硝(二分五釐)

上作一服。加蜜少許。煎服。

妙香散

白話文:

連翹、大黃(各 6 克),山梔、黃芩、薄荷(各 3 克),甘草(1 克),芒硝(0.8 克)

麝香(一錢),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木香(二錢),茯苓,茯神,黃耆,遠志,山藥(各一兩),辰砂(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四制黃柏丸滋陰降火。

白話文:

麝香(6克),人參、桔梗、甘草(各30克),木香(12克),茯苓、茯神、黃耆、遠志、山藥(各60克),辰砂(18克)

黃柏(去皮淨)、一斤分作四分。每分四兩足。一分童便炒褐色。一分乳浸炒。一分蜜拌炒。一分鹽酒拌。炒褐色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黃柏(去皮淨),一斤四分。每分四兩足。一分用童便炒到褐色。一分用乳汁浸泡後,再炒。一分用蜜拌炒。一分用鹽酒拌。將炒褐色的分,全部磨成細末。將蜂蜜煉成丸藥。丸藥大小約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時,用鹽水送下。

坎離丸降心火。滋腎水。

黃柏(童便浸一晝夜銼片炒褐色),淨半斤,知母(童便浸半日銼片炒淨半斤)

上各為末。煉蜜為丸。辰砂三錢為衣。每服八九十丸。

空心蓮子湯。或用山藥糊丸亦可。

白話文:

坎離丸用來降心火、滋腎水,由黃柏(用童便浸泡一晝夜,切片炒至褐色)和知母(用童便浸泡半日,切片炒至全淨)各半斤,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丸劑,外層用辰砂三錢包裹。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用蓮子湯送服,也可以用山藥糊做丸劑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