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傷暑(附暑風)
伏暑之時。頭痛。身熱。腳軟。精神短少。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怠惰嗜臥。俗呼為注夏。加白芍藥、半夏(各一錢)、川芎(七分),去澤瀉、青皮。
暑風。加防風、羌活、荊芥穗、香薷(各一錢),去澤瀉、青皮、黃柏。
中暑。脈微遲。或隱伏。渴而下利。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本方加熟附(一錢)、以行參耆之功。達於四肢。而自溫矣。勿作寒治。
白話文:
在夏天潛伏的暑氣發作時,會出現頭痛、身體發熱、腳軟無力、精神不濟、四肢疲乏、不想吃東西、懶散想睡覺等症狀,民間俗稱「注夏」。治療時,可以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白芍藥、半夏各一錢、川芎七分,並去除澤瀉、青皮。
如果是因為暑氣引起的風邪,可以加入防風、羌活、荊芥穗、香薷各一錢,並去除澤瀉、青皮、黃柏。
如果中暑,會出現脈搏微弱遲緩,或者摸不太到脈搏的情況,會感到口渴並且腹瀉,四肢冰冷,甚至昏迷不醒。
這種情況,可以在原本的藥方中加入熟附子一錢,來增強人參和黃耆的功效,使藥力到達四肢,讓身體自然回溫。切記不要當作寒症來治療。
2. 霍亂
脈,六脈隱伏。右關弦滑。浮洪者可治。微而遲。氣少不語者難治。兩關弦緩者。乃木剋土也。不急治而則死。
症,陳無擇云: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利。增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痢。心腹俱痛。吐痢俱作。甚則轉筋入腹遂斃矣。蓋此症乃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絕。治之則宜溫暖。切禁寒涼。轉筋以陽明養宗筋。屬胃與大腸。今暴吐下。
津液頓亡。外感四氣。內傷七情。飲食甜膩。攻閉諸脈。枯削宗筋。失養必致攣縮。甚則舌卷卵縮者。難治也。又有乾霍亂者。忽然心腹脹滿。絞刺疼痛。蠱毒煩冤。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頃刻便至悶絕。最難治。死在須臾。以其升降不通故也。惟吐法最良。或下之亦妙。吐下後。
以二陳加參朮調之。
治,霍亂。乃陽明症。宜和中平胃為主。治以生薑理中湯最妙。吐利轉筋。脅下痛。脈弦者。木剋土也。平胃散。加木瓜主之。吐利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四君加白芍藥乾薑主之。四肢厥冷。脈微者。附子理中湯主之。身熱煩渴者。錢氏白朮散。轉筋者。男子宜以手挽其陰。
女子以手牽其乳。此千金妙法也。大抵此症急無藥。惟陳氏吐法最佳。後隨症調理。
方,六和湯治伏暑霍亂。
人參,白朮,半夏,杏仁(各八分),甘草(四分),砂仁(六分),藿香,木瓜,茯苓,扁豆,厚朴(各一錢),香茹(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用生薑三片。棗一枚。水一鍾半。煎八分。不拘時服。
不渴。腹痛。吐利。加乾薑(七分)。
渴而腹痛。吐利。加乾葛(八分)、澤瀉、滑石(各七分)、麥門冬(八分)、五味(五分)。
轉筋。加酒當歸、酒紅花(各七分)、黃芩(八分)。
四肢厥冷。脈微者。加乾薑、附子(各一錢)。
又方,三因吐法用治霍亂。並乾霍亂。急無藥者。此法極妙。用極鹹鹽湯二升。熱飲一升。刺口探令吐宿食盡。不吐更服。吐訖仍服。三吐乃止。此法勝於他法遠矣。世俗鄙而不用。坐視其死。哀哉。吐後以二陳湯。加參朮調理。萬無一失。
白話文:
脈象:
六脈摸起來不明顯,好像潛伏在皮膚底下。右手的關脈呈現弦脈且帶有滑的感覺。如果脈象是浮而且洪大,這種情況還能治療。如果脈象微弱而且遲緩,又伴隨氣短、說不出話的,就難以治癒。如果兩手的關脈都呈現弦而緩慢,這是木剋土的現象,不趕快治療就會死亡。
病症:
陳無擇說:「霍亂這種病,會突然感到心腹劇痛,伴隨嘔吐和腹瀉,同時會覺得發冷又發熱,頭痛眩暈。如果先感到心痛,就會先嘔吐;如果先感到腹痛,就會先腹瀉。如果心腹一起痛,就會同時嘔吐和腹瀉。嚴重時會抽筋,抽筋甚至會蔓延到腹部,最後導致死亡。這種病是體內陰陽失調、清氣和濁氣互相干擾的結果,陽氣突然上升,陰氣則迅速消失。治療上應該用溫熱的方法,絕對要避免寒涼的藥物。抽筋是因為陽明經負責滋養筋骨,而陽明經又屬於胃和大腸。現在因為突然的嘔吐和腹瀉,導致體內的津液迅速流失。此外,外在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侵襲,內在的情緒波動,飲食過於甜膩,這些都會阻塞脈絡,導致筋骨失去滋養,進而發生抽筋。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舌頭捲縮、睪丸收縮的現象,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癒了。還有一種乾霍亂,會突然感到心腹脹滿,像絞痛般疼痛,感覺像中了蠱毒一樣煩躁不安,想吐卻吐不出來,想拉肚子也拉不出來,頃刻間就會悶絕昏迷,這種情況最難治療,死亡往往就在轉瞬間,是因為體內的氣機升降失調所致。用催吐的方法效果最好,或者使用瀉下的方法也有效。催吐或瀉下後,再用二陳湯加入人參和白朮來調理身體。
治療:
霍亂屬於陽明經的病症,治療上應該以調和脾胃為主。用生薑理中湯效果最好。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抽筋、脅肋下疼痛、脈象呈現弦脈,這是木剋土的現象,可以用平胃散加入木瓜來治療。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抽筋、腹痛、身體沉重、脈象沉細,可以用四君子湯加入白芍和乾薑來治療。如果出現四肢冰冷、脈象微弱,可以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如果出現發熱煩渴,可以用錢氏白朮散來治療。如果出現抽筋,男人可以用手向上拉陰囊,女人可以用手牽拉乳房,這是古代醫書記載的有效方法。總體來說,這種病發病急驟,沒有特效藥,陳氏的催吐法效果最佳。之後再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理。
藥方:
六和湯用於治療因暑熱引起的霍亂:
人參、白朮、半夏、杏仁(各八分)、甘草(四分)、砂仁(六分)、藿香、木瓜、茯苓、扁豆、厚朴(各一錢)、香薷(一錢五分)。
以上為一劑藥的份量。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八分。不拘時間服用。
如果沒有口渴,但有腹痛、嘔吐、腹瀉,就加入乾薑(七分)。
如果有口渴,且伴隨腹痛、嘔吐、腹瀉,就加入葛根(八分)、澤瀉、滑石(各七分)、麥門冬(八分)、五味子(五分)。
如果出現抽筋,就加入酒當歸、酒紅花(各七分)、黃芩(八分)。
如果出現四肢冰冷、脈象微弱,就加入乾薑、附子(各一錢)。
另一個方子,三因吐法,適用於治療霍亂,也適用於乾霍亂。如果情況緊急且沒有藥物可用,這個方法非常有效。用非常鹹的鹽湯兩升,加熱後喝一升,用手刺激咽喉,催吐,讓胃裡的食物吐乾淨。如果沒有吐出來,就再喝,直到吐出來為止。吐完後,還要再服用,重複三次就停止。這個方法比其他方法都有效得多。世俗之人輕視這個方法而不用,眼睜睜看著病人死去,實在可悲。催吐後,再用二陳湯加入人參、白朮來調理身體,這樣就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