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4)

1. 風門方(計方九條)

大秦艽湯治血虛中風。及一切血虛風症。

川芎,川歸,白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茯苓(各一錢),細辛(五分),白芷生地黃熟地(各八分),秦艽天麻(各一錢五分)

白話文:

川芎、川歸、白芍藥、羌活、獨活、防風、黃芩、白朮、白茯苓(各一錢),細辛(五分),白芷、生地黃、熟地(各八分),秦艽、天麻(各一錢五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溫服。如天陰雨。加姜七片。春夏加知母。(一錢)。

羌活愈風湯治中風。內外邪已除。宜服此藥。以行導諸經。久服大風悉去。初覺風動。服此不致倒僕。

羌活,甘草蔓荊子,川芎,防風,細辛,枳殼人參麻黃,枸杞,甘菊花,薄荷黃耆前胡地骨皮,黃芩,獨活,川歸,知母,厚朴柴胡半夏杜仲,白芷,熟地防己(各一錢),白茯苓,秦艽,白芍(各一錢五分),石膏,生地黃,蒼朮(各二錢),桂心(五分)

白話文:

羌活、甘草、蔓荊子、川芎、防風、細辛、枳殼、人參、麻黃、枸杞、甘菊花、薄荷、黃耆、前胡、地骨皮、黃芩、獨活、川歸、知母、厚朴、柴胡、半夏、杜仲、白芷、熟地、防己(各一錢)。

白茯苓、秦艽、白芍(各一錢五分)。

石膏、生地黃、蒼朮(各二錢)。

桂心(五分)。

上作一服。水二鍾。姜五片。煎空心服。吞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時。服渣。吞下四白丹。為之輕劑。動以安神。靜以清肺。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湯三兩。麻黃一兩。作四服。一服後。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用愈風湯三兩。大黃一兩。亦分四服。臨臥時一服。

白話文:

第一次服藥:用清水兩碗和五片生薑,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然後吞下兩顆丹藥,作為重劑量。睡覺前服藥時,服用藥渣,吞下四白丹,作為輕劑量。行動以安神,靜止以清肺。

如果只有一點點汗,服用愈風湯三兩人參、麻黃一兩,分成四次服用。服用一次後,用粥沖服。能出些微汗是最好的。

如果大便十天不通,服用愈風湯三兩人參、大黃一兩,也分成四次服用。睡覺前服用一次。

得微利為妙。常服之藥。不可失四時之轉運。如春初。大寒之後。加半夏(一錢)、木通(二錢)、柴胡、人參(各一錢)、此迎而奪少陽之氣也。夏加石膏、黃芩、知母(各一錢)此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加防己、白朮(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以勝脾土之濕也。

白話文:

  1. 得微微的益處是最好的。

  2. 服常服之藥,不可錯過四季的轉換。

  3. 如春天開始,大寒之後,加入半夏(一錢)、木通(二錢)、柴胡、人參(各一錢),以迎接並奪取少陽之氣。

  4. 夏天加入石膏、黃芩、知母(各一錢),以迎接並奪取陽明之氣。

  5. 仲夏,加入防己、白朮(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以勝過脾土的濕氣。

秋。加厚朴(一錢)、藿香(五分)、桂(三分)此迎而奪太陰之氣也。冬。加附子(五分)、桂(三分)、當歸(一錢)以勝少陰之氣也。此四時加減之法也。

白話文:

秋季。添加厚朴(一錢)、藿香(五分)、桂(三分),這是為了迎合並化解太陰的陰寒之氣。冬季,添加附子(五分)、桂(三分)、當歸(一錢),這是為了戰勝少陰的陰寒之氣。這是四季加減藥物的法則。

三化湯治中風。外有六經之形症。先以續命湯隨症治之。內有便溺之阻隔。後以此湯導之。

白話文:

三化湯是用來治療中風的。中風有六經所表現的形體上的癥狀。首先用續命湯根據癥狀來治療。中風的內在原因是大小便不通暢,之後用三化湯來引導排除。

厚朴(薑製),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

上每服一兩。姜三片。煎服。

桃仁承氣湯治血症。小腹急。胸脅脹痛。宜此下之。

桃仁(二十枚),桂枝(一錢),芍藥(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大黃(三錢),芒硝(七分)

白話文:

  • 桃仁(20 顆)

  • 桂枝(1 錢)

  • 芍藥(1 錢 5 分)

  • 甘草(5 分)

  • 大黃(3 錢)

  • 芒硝(7 分)

上作一服。姜煎。先煎藥熟。後入芒硝溶化服。

烏藥順氣散治中中風。順氣疏風。

麻黃,陳皮烏藥(各一錢),殭蠶,川芎,枳殼,甘草(炙),白芷,桔梗(各八分),乾薑(五分)

白話文:

  • 麻黃:一錢

  • 陳皮:一錢

  • 烏藥:一錢

  • 殭蠶:八分

  • 川芎:八分

  • 枳殼:八分

  • 甘草(炙):八分

  • 白芷:八分

  • 桔梗:八分

  • 乾薑:五分

上用薑棗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溫服。

瓜蒂散治中風。痰涎塞盛。以此吐之。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上各研為細末。合和再研勻。每服一錢。以香豉一合。水一鍾。煎七分。調下。取吐為度。

蘇合香丸治中風。順氣。化痰。並治傳屍瘵疾。鬼疰瘴瘧。瀉痢赤白。小兒驚風等症。

白話文:

蘇合香丸可以治療中風、順氣、化痰、傳染性疾病、鬼怪引起的疾病、瘴氣引起的瘧疾、瀉痢(紅色或白色)、小兒驚風等症狀。

沉香丁香,訶梨勒(煨用皮),麝香,青木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熬膏),香附子(炒),蓽茇,白朮,白檀香(各二兩),薰陸香(另研),蘇合香油(和入安息香膏內),龍腦(另研各一兩),硃砂(另研飛過),烏犀角(鎊各一兩)

白話文:

沉香、丁香、訶梨勒(先用火煨過的樹皮)、麝香、青木香、安息香(另取部分磨成細粉,用一升的無灰酒熬成膏狀)、香附子(炒過的)、蓽茇、白朮、白檀香(各取二兩)、薰陸香(另磨成粉),蘇合香油(和入安息香膏裡)、龍腦(另磨成粉,各取一兩),硃砂(另研磨,再用火加熱)、犀牛角(研磨後取一兩)

上藥和勻。用安息香膏。並煉蜜和丸。如芡實大。蠟包。每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隨症調引下。

白話文:

將藥材混合均勻。用安息香膏。並將蜂蜜煉過後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般。用蠟封起來。每次服用大人一丸,小孩半丸。視病情用藥引服用。

硃砂安神丸治心風失志。健忘。言語錯亂。

硃砂(七錢另研),黃連(膽汁炒一兩),當歸(一兩),甘草(三錢)

上用淮生地黃二兩。熬膏。入少蜜為丸。金箔為衣。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蓮子湯下。

白話文:

在藥方中使用二兩淮生地黃熬成膏狀,加入少量蜂蜜做成丸劑。使用金箔做外層包衣,丸劑大小如同綠豆。每次服用三十顆,用蓮子湯送服。

牛黃清心丸治風熱驚風。

南星(制),半夏曲(各一兩),甘草(五錢),牛黃(一兩另研),辰砂(七錢另研),雄黃(五錢另研),麝香(三錢另研),人參(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五錢),白茯苓(一兩五錢),山藥(四兩),黃連(膽汁炒一兩五錢),當歸,川芎,麥冬,防風,白芍藥(各一兩),黃芩,柴胡,杏仁,桔梗(各八錢),犀角末(七錢),大棗(五十個),乾薑(五錢),肉桂(五錢),金銀箔(各五帖),龍腦(一錢),珍珠(五錢另研),琥珀(五錢另研),羚羊角末(七錢)

白話文:

南星(以醋炮製),半夏曲(各一兩),甘草(五錢),牛黃(一兩另研),辰砂(七錢另研),雄黃(五錢另研),麝香(三錢另研),人參(一兩五錢),白朮(一兩五錢),白茯苓(一兩五錢),山藥(四兩),黃連(以膽汁炒製,一兩五錢),當歸,川芎,麥冬,防風,白芍藥(各一兩),黃芩,柴胡,杏仁,桔梗(各八錢),犀角末(七錢),大棗(五十個),乾薑(五錢),肉桂(五錢),金箔、銀箔(各五帖),龍腦(一錢),珍珠末(五錢另研),琥珀末(五錢另研),羚羊角末(七錢)。

上藥除另研外。余共為細末。薄荷二兩。麻黃三兩。熬膏。入煉蜜為丸。如芡實大。硃砂金箔為依。每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隨症調引下。

白話文:

除了另外搗碎的藥之外,其餘的藥材研成細末,薄荷二兩、麻黃三兩,熬製成膏狀,加入蜜糖,搓成芡實般大小的丸劑。以硃砂、金箔為封衣。成人每次服用一丸,小孩服用半丸,根據病情,以適當的藥引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