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6)

1. 諸氣

脈,脈訣云:沉脈為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沉滑兼痰。沉弦兼怒。沉數兼熱。沉遲兼寒。沉濡兼濕。浮弦兼風。沉澀而結為郁。沉而有力為氣實。沉而無力為氣虛。隨各部見之。為本經之病。臨症宜詳審之。下仿此。

白話文:

脈是指脈搏。脈訣中說:沉脈主氣。沉脈到極點就變成伏脈。脈搏澀弱則難以治療。沉脈而滑主痰多。沉而弦主怒。沉而數主熱。沉而遲主寒。沉而濡主濕。浮而弦主風。沉而澀且結手為鬱證。沉而有力主氣實。沉而無力主氣虛。根據各個部位的脈象觀察,以瞭解本經的病證。臨牀診斷時應詳細診察。以下依此類推。

症,經云:諸痛皆因於氣。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此九氣之不同也。古法治九氣。以所不勝者制之。如怒則以悲勝之之類是也。

白話文:

症:經書中說:各種疼痛都由於氣。各種疾病都產生於氣。生氣則氣逆。高興則氣緩。悲傷則氣消耗。恐懼則氣下沉。寒冷則氣收斂。炎熱則氣泄漏。驚嚇則氣混亂。勞累則氣耗損。沉思則氣鬱結。這是九種氣的不同表現。古代治療九種氣的方法是:用氣所不能勝者來制勝它。例如生氣則用悲傷來剋制它,其他以此類推。

治,辨疑錄云:喜樂恐驚。耗散正氣。怒憂思悲。鬱結邪氣。結者開之。木香香附之類。散者益之。人參黃耆之類。世人多泥於氣無補法之語。不審虛實。往往多用燥利之藥。若氣實者用之為當。氣虛不補。邪何由行。

白話文:

治療方面,《辨疑錄》說:喜樂恐驚能消耗正常的氣。憤怒憂慮思慮悲傷則會使邪氣積聚。鬱結的要使它疏散,可以用木香、香附這一類的藥。分散的要使它充實,可以用人參、黃耆這一類的藥。世人大多拘泥於「氣不應補」的說法,不能辨別虛實,往往多用燥烈、宣散的藥。如果氣是實的,用這些藥是合適的。但是,氣虛不補,邪氣怎麼能夠運行呢?

方,四君子湯氣主方。扶胃降火。補虛固本。主男子用。若女子氣虛。亦宜用之。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四君子湯加減藥的基礎方。它可以補益脾胃,清除胃中火氣。還可以補益身體的虛症,鞏固身體的根本。主要用於男性的治療。如果女性出現氣虛的症狀,也可以使用這個藥方。

人參(補中益氣去蘆一錢五分),白朮(扶胃健脾炒二錢),白茯苓(養心利水去皮一錢),甘草(和中降火炙四分)

白話文:

人參(補中益氣,去蘆一錢五分),白朮(扶胃健脾,炒二錢),白茯苓(養心利水,去皮一錢),甘草(和中降火,炙四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服。兼有他症。依後加減。勞瘵咯血。加山藥、黃耆、粟米阿膠(各等分)。

白話文:

取薑一片、棗一枚,煮好後服用。若患者同時患有其他疾病,請根據後文酌情加減藥材。如果是勞瘵咯血,可加入山藥、黃耆、粟米、阿膠(各等分)。

吐血後虛損者。加黃耆(一錢五分),白扁豆(一錢),麥門冬(一錢二分)心煩口渴。加麥冬(一錢二分),竹葉(一錢),山梔(一錢),五味子(九粒)

白話文:

對於吐血後虛弱的人。加入黃耆(1.5錢)、白扁豆(1錢)、麥門冬(1.2錢)

心煩口渴

加入麥冬(1.2錢)、竹葉(1錢)、山梔子(1錢)、五味子(9粒)。

心熱。加麥門冬、茯神黃連(各八分)。

潮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

白話文:

有潮熱往來的症狀。另外加柴胡、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

腹痛。加白芍藥(一錢五分)、乾薑(炒)、官桂(各七分)、厚朴(八分)、青皮(五分)

白話文:

腹痛。再加白芍藥(1.5錢)、乾薑(炒過的)、官桂(各0.7錢)、厚朴(0.8錢)、青皮(0.5錢)。

胃冷。加丁香附子(制)、砂仁(各等分)。

白話文:

胃部寒冷。加入丁香、附子(已製)、砂仁(各等分)。

氣痛。加木香、玄胡索(各八分)、當歸(一錢)。

有痰。加陳皮(去白)、貝母、半夏(薑製各一錢二分),去人參、氣虛甚者。加黃耆(一錢五分)、熟附子(一錢)暑月亦加。

白話文:

  • 若有痰,加入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貝母、生薑製作的半夏(各一錢二分),去除人參;氣虛嚴重者,加入黃耆(一錢五分)、熟附子(一錢)。夏天也要加入。

脾胃虛弱。加陳皮、山藥、當歸(各一錢)、黃耆(一錢二分)、遍身疼痛。加當歸(一錢五分)、木香(五分)、北五加皮(一錢)、去人參。

白話文:

脾胃虛弱,可加入陳皮、山藥、當歸(各一錢)、黃耆(一錢二分)。

遍身疼痛,可加入當歸(一錢五分)、木香(五分)、北五加皮(一錢),去除人參。

半身右邊不遂。加薑汁、竹瀝(各半盞)。

腹脹不思飲食。加砂仁、白豆蔻、枳實(各七分),去人參

白話文:

肚子脹痛而沒有食慾。再加上砂仁、白豆蔻、枳實(各七分),去掉人參。

氣虛成痿。加蒼朮黃柏、黃芩、木瓜(各八分)。

白話文:

氣虛導致筋骨萎軟。加入蒼朮、黃柏、黃芩、木瓜(各0.8公克)。

心煩不定。加辰砂、酸棗仁遠志(各七分)、麥門冬(一錢)。

白話文:

煩躁不安。添加辰砂、酸棗仁、遠志(各七分),麥門冬(一錢)。

咳嗽。加杏仁桑白皮(各七分)、五味子(十粒)、貝母、栝蔞仁、陳皮(各八分)、去參朮。

白話文:

咳嗽。加入杏仁、桑樹皮(各七分)、五味子(十粒)、貝母、栝樓籽、陳皮(各八分),去除參朮。

暑月病熱。口渴。唇乾。譫語。脈虛細而遲。加黃耆、麥門冬(各一錢五分)、五味子(九粒)、川歸、白芍藥、附子(制熟各一錢)、氣短。小便利。加黃耆,去茯苓。

白話文:

在炎熱的夏季,病人發熱。口渴、嘴脣乾燥、說胡話。脈搏虛細而緩慢。在原有藥方中,加入黃耆、麥門冬(各 1.5 公克)、五味子(9 粒)、川歸、白芍藥、附子(炮製熟後各 1 公克)。

如果病人有氣短、小便不利的症狀。加入黃耆,去掉茯苓。

中風氣虛。加黃耆、有痰。加薑汁(半盞)、竹瀝(一盞)。

久瘧。熱多寒少。加黃耆(一錢五分)、柴胡、知母、地骨皮(各一錢)病後虛熱。加麥門冬、川歸黃耆(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脾困氣短。加砂仁、木香(各五分)、白扁豆、黃耆(各八分)、盜汗不止。加黃耆、陳麥曲(各一錢五分)、麥門冬、酸棗仁(各八分)當歸(一錢二分)。

白話文:

1.久瘧。熱多寒少。

長期瘧疾。高燒多,發冷少。

加黃耆(一錢五分)、柴胡、知母、地骨皮(各一錢)

加入黃耆一錢五分,柴胡、知母、地骨皮各一錢。

2.病後虛熱。

生病後虛症發熱。

加麥門冬、川歸黃耆(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

加入麥門冬、川歸黃耆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

3.脾困氣短。

脾虛氣短。

加砂仁、木香(各五分)、白扁豆、黃耆(各八分)

加入砂仁、木香各五分,白扁豆、黃耆各八分。

4.盜汗不止。

盜汗不止。

加黃耆、陳麥曲(各一錢五分)、麥門冬、酸棗仁(各八分)當歸(一錢二分)。

加入黃耆、陳麥曲各一錢五分,麥門冬、酸棗仁各八分,當歸一錢二分。

自汗不止。加黃耆(一錢五分)、當歸、麥門冬、熟地麻黃根(各八分)。

白話文:

自汗不止。加黃耆(7.5公克)、當歸、麥門冬、熟地、麻黃根(各4公克)。

心血虛。不眠。精神恍惚加當歸、酸棗仁(各一錢)、黃耆(一錢二分)、圓眼(三個去殼)。

四肢懶惰。嗜臥。加白扁豆、川藥、砂仁、當歸、陳皮(各八分)。

氣血虛。眩運。加黃耆、天麻、半夏、荊芥穗(各一錢)。

白話文:

氣血虛弱,導致頭暈目眩。加入黃耆、天麻、半夏、荊芥穗(各一錢)。

水瀉不止。加麩曲、木香、砂仁、肉豆蔻(各七分)、夏月。加黃連、扁豆(炒)、車前子澤瀉(加七分)。

白話文:

水瀉不止。加入麩曲、木香、砂仁、肉豆蔻(各 7 分),夏天服用。加入黃連、扁豆(炒)、車前子、澤瀉(各加 7 分)。

四肢惡寒。有熱。加麻黃桂枝川芎、當歸(各一錢)、去人參、婦人安胎。加黃芩、當歸、阿膠、艾葉(減半各一錢)、枳殼(五分)。

白話文:

四肢怕冷,卻又有發熱。加入麻黃、桂枝、川芎、當歸(各一錢),去人參、婦人安胎。再加黃芩、當歸、阿膠、艾葉(減半各一錢)、枳殼(五分)。

漏胎。加續斷地榆、當歸、白芍藥、荊芥穗、黃芩(各八分)。

白話文:

漏胎。加入續斷、地榆、當歸、白芍藥、荊芥穗、黃芩(各八分)。

產後瀉痢。加厚朴、蒼朮、白扁豆、砂仁、肉果(各八分)。

產後脾胃弱。加砂仁、白扁豆、山藥、連子、陳皮(各一錢)。

小兒脾胃虛弱。不納食。易瀉。加山楂、肉果、砂仁、厚朴、蒼朮、陳皮(各八分)。

白話文:

小孩子的脾胃功能虛弱,飲食不佳,容易腹瀉。可加入山楂、肉果、砂仁、厚朴、蒼朮、陳皮各0.8公克。

小兒諸疳。加胡黃連銀柴胡使君子肉、山楂(各一錢)。

白話文:

小兒疳證。加入胡黃連、銀柴胡、使君子肉、山楂(各一錢)。

小兒慢驚。加全蠍白附子、天麻(各七分)、薄荷葉(七片)。

白話文:

小兒慢驚風。加入全蠍、白附子、天麻(各七分)、薄荷葉(七片)。

男婦虛勞。有熱。加當歸、白芍藥、熟地(各一錢)、柴胡、秦艽、地骨皮、牡丹皮(各八分)、黃柏(蜜炒五分)、青蒿(三分)。

白話文:

適用於男女虛勞,伴有發熱症狀的中醫湯劑。

將當歸、白芍藥、熟地(各一錢)、柴胡、秦艽、地骨皮、牡丹皮(各八分)、黃柏(蜜炒五分)、青蒿(三分),以上中藥材混合煎煮成湯藥服用。

男婦氣虛渴。加木瓜、乾葛、烏梅(各一錢)。

男婦五心煩熱。面色痿黃。加當歸、白芍藥、柴胡、麥門冬(各一錢)。

小兒痘瘡淡白不起者。氣虛也。加黃耆(八分)、官桂(五分)、木香(三分)

大人小兒夏月吐瀉。加藿香、白扁豆、陳皮、厚朴、蒼朮、乾葛(各八分)、木香(三分或五分)

白話文:

大人小孩在夏季出現嘔吐和腹瀉的症狀,可以將藿香、白扁豆、陳皮、厚朴、蒼朮、乾葛各八分,木香三分或五分,一起加入藥方中治療。

中脘寒痛。或手足爪甲青。四末厥者。加乾薑(一錢)、去茯苓、甚者。加附子(一錢)

久瀉痢。元氣下陷者。加升麻(五分)、元氣脫者。去升麻,加附子(制熟一錢五分)。

老人氣短。小便短少。加黃耆、吞滋腎丸

思慮過傷心脾。晝則困倦。夜反不寐。加黃耆、當歸、麥門冬、酸棗仁、圓眼肉(各一錢)、仍服天王補心丹

白話文:

過度思慮會傷害心脾,白天會感到昏昏沉沉,晚上反而睡不著。治療時加入黃耆、當歸、麥門冬、酸棗仁、遠志(各一錢),並繼續服用天王補心丹。

遺精白濁。氣虛者。加山藥蓮子芡實(各等分)。

白話文:

遺精白濁是因氣虛所引起。可加入山藥、蓮子、芡實(各等分)來調理。

諸瘡內托。加黃耆、防風(各一錢)、連喬、金銀花、黃柏、牛蒡子(各八分)。

白話文:

所有瘡瘍向內化膿。加入黃耆、防風(各一錢)、連翹、金銀花、黃柏、牛蒡子(各八分)。

諸瘡瘍後。氣血虛損者。加當歸、白芍藥、黃耆、黃柏(各分)。

諸虛眩運。眼旯黑花。加天麻、半夏、川芎、當歸(各等分)。

脾胃不和。加砂仁、厚朴(各七分)、陳皮、蒼朮(各一錢)。

嘔逆噁心。加半夏、生薑、陳皮(各八分)、砂仁(五分)、丁香(三分)。

皮黃。加黃柏、蒼朮(各一錢五分)。

婦人有孕惡阻。加陳皮、枳殼、砂仁(各等分)。

婦人赤白帶。屬氣虛者。加蒼朮(一錢)、升麻(五分)、芡實(八分)

氣虛潮熱。加麥門冬、地骨皮、柴胡(各八分)、黃芩(七分)。

氣虛惡寒。加黃耆(一錢)、桂枝(五分)、背惡寒同。

下元冷極。加乾薑、附子(炮各等分)、去茯苓。

上四君子湯。加減方法也。須量病輕重虛實。臨症斟酌方劑大小。庶無實實虛虛之誤。倘收未備。惟達者正之。幸甚。

白話文:

服用四君子湯。加減使用的法則是:必須衡量症狀的輕重、虛實。在診治時,要考慮藥方的劑量大小。這樣,纔不會出現實症用實藥、虛症用虛藥的錯誤。如果還有不足之處,只有高明的醫者才能修正。希望您能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