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正倫

《脈症治方》~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下部(淋濁疝及女人血崩帶下是也)

脈,淋家之脈。尺細而數。左尺脈數。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為氣淋。肺脈浮弦而澀。為便閉。鼻頭色黃者。小便難。黃柏急數。為小便閉。右寸肺主之。左尺腎膀胱主之。尺脈芤者。便血。尺脈實數者。熱結膀胱而小便淋瀝不利也。遺精白濁。女人帶下赤白。尺寸必洪大而澀。

白話文:

脈,指的是膀胱的脈象。尺脈細小且快速。左邊尺脈快速,女性則會在陰部長瘡。男性則會出現氣淋。肺脈浮浮的、像琴絃一樣,且澀。為大便不通。鼻頭顏色黃,小便困難。黃柏脈急促而快速,為小便不通。右寸脈由肺臟主管。左尺脈由腎臟和膀胱主管。尺脈浮鼓,大便帶血。尺脈實數,熱氣積結在膀胱,小便淋漓不通暢。遺精白濁。女性帶下赤白,尺寸脈必洪大而澀。

按之無力。或細微。或沉緊而澀。皆為元氣不足。又云:急疾者難治。遲者易治。女人兩尺弦細者。必白帶。洪數者。必赤帶。淋濁帶下。皆下焦濕熱之所為也。疝脈。關尺弦急。或寸口弦緊為寒。豁大急搏為熱。沉遲浮澀皆為疝。痛視在何部。而知其臟。如心肝脾肺腎之屬。

白話文:

按脈搏時感覺無力。或者脈搏非常細微。或者脈象沉重緊繃,而且痟澀。這都是由於元氣不足造成的。還有一種說法:脈搏跳動急促難以治療。脈搏跳動緩慢容易治療。女人脈象如果尺脈弦細。肯定患有白帶病。脈象洪大數疾者。必定患有赤白帶。淋濁帶下。都是由於下焦濕熱引起的。疝脈。關尺脈弦而急。或者寸口脈弦緊屬於寒症。脈象豁大急促搏動屬於熱症。沉遲浮澀脈象皆為疝。疼痛出在哪個部位。就可以知道是哪個臟腑出了問題。像心肝脾肺腎這些臟腑。

各按本經脈症治之。又云:牢急者生。弱急者死。崩漏之脈。兩尺洪數而疾為熱。微遲弦細為寒。寸微。關弦。尺芤。為氣盛血衰。大抵血崩之脈。屬火者脈多洪數。又云:遲緩者易治。急疾者難治。

白話文:

根據本經脈的症狀進行治療。又說:脈搏急促而有力的是生,脈搏急促而無力的是死。崩漏的脈象,兩尺脈洪數而疾為熱;微遲弦細為寒;寸脈微弱,關脈弦緊,尺脈芤大,為氣盛血衰。總體來說,血崩的脈象,屬火的脈象多洪數。又說:脈搏遲緩的容易治療,脈搏急促的難以治療。

症,丹溪云:淋有五。皆屬於熱。又云小便滴瀝痛者淋。急滿不痛者。謂之閉也。亦有痰氣閉塞於上。熱結於下。宜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而熱自除。蓋氣乘其水。而氣不得下輸。熱結膀胱。而小便淋閉不利也。譬猶滴水之器。必上竅通而下竅之水出焉。其斯之謂歟。

白話文:

症狀,朱丹溪說:淋病有五種,都屬於熱證。又說小便滴瀝並疼痛的是淋病,小便急而滿但無疼痛的是閉病。也有痰氣阻塞在上面,熱氣積結在下面的情況,宜用吐法來宣通氣機,氣機上升則水液自降,熱邪也就消除了。因為氣乘著水,而氣不能向下輸送,熱邪積結在膀胱,所以小便淋漓閉塞不通。就如同滴水的器具,必須上端通暢而下端的水才能流出。是否就是這個道理呢?

,戴氏云:便濁帶下。俱屬濕熱。雖有赤白之異。終無寒熱之分。河間云: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澄清。由此觀之。濕熱明矣。蓋寒則堅凝。而熱則流通故也。何疑之有哉。集成云疝之一症。專主肝經。腎經絕無相干。或曰:肝經與衝任督脈所會。聚於陰器。傷於寒。則陰縮。

白話文:

戴氏說:便濁、帶下,都屬於濕熱。雖然有赤白之分,但最終沒有寒熱之分。河間說:天氣熱,水就渾濁;天氣冷,水就清澈。由此看來,濕熱是明顯的。蓋寒則堅凝,而熱則流通,所以才會有這種現象。有什麼好懷疑的呢?《集成》說,疝病這一種症狀,專主肝經,與腎經完全無關。有人說:肝經與衝、任、督脈相會,會聚於陰器,受寒時,陰器就會收縮。

傷於熱。則縱挺不收。蓋木性急速。火性暴。而痛亦暴也。前人論疝甚多。或曰膀胱。或曰腎。或曰小腸氣。其實皆歸於肝經也。大抵此病始於濕熱在經。遏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未備。必兼濕熱乃可。內經曰:陰虛陽摶謂之崩。

白話文:

因熱而受損,則筋脈牽拉而不能收縮。這是因為木性急速,火性暴烈,所以疼痛也十分劇烈。古人對疝氣的論述很多,有的說與膀胱有關,有的說與腎臟有關,有的說與小腸氣有關。其實,這些都歸結於肝經所致。總的來說,這種疾病發病之初是濕熱之邪侵襲經絡,長時間阻滯,又加上寒氣在體外束縛,不能疏散宣通,所以疼痛。如果只從寒邪的角度來分析,恐怕不能完全解釋清楚。必須結合濕熱之邪才能說得通。內經說:「陰虛陽勝,稱為崩。」

按東垣論云:由脾胃氣虧。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而致崩也。亦有腎水枯竭。真陰虛損。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蓋脾胃氣血之本。心者血之府。脈者人之神。俱不足而生火。火得以乘虛。而迫血妄行也。宜詳治之。

白話文:

根據東垣的理論,崩潰是由脾胃氣虛引起,下陷於腎臟,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從而導致崩潰。還有一種是由於腎水枯竭,真陰虛損,不能鎮守胞絡相火,故血走而崩潰。脾胃是氣血的根本,心臟是血液的來源,脈絡是人體的精神所在,這些都不足以生火,火得以乘虛而入,迫使血液妄行。應該詳細地治療。

治,治法云:淋屬濕熱。宜五苓,加山梔、木通、老人血氣虛而淋。宜參、耆、歸、朮、帶木通、山梔、腎虛者補腎。兼利小便。不可獨用利藥。死血者。四物湯,加牛膝主之。痰氣滯於上焦。宜二陳吐之。若濕熱流注下焦。熱結膀胱。而小便閉澀。用益原散。以黃柏、山梔、澤瀉、煎湯調下。

白話文:

治療:治療方法說:淋病屬於濕熱引起的。應該服用五苓散,加上山梔和木通。老人血氣虛弱而引起的淋病。應該服用人參、黃耆、當歸、白朮,同時加入木通、山梔。腎虛的人應該補腎,同時兼顧利尿。不能單獨使用利尿藥物。死血導致的淋病。服用四物湯,加上牛膝來治療。痰氣滯留在上焦。應該服用二陳湯來吐出痰氣。如果濕熱流注到下焦,使膀胱熱結,導致小便閉澀。可以使用益原散。用黃柏、山梔、澤瀉煎湯服用。

切當大抵淋閉之症。有肺燥不能生水。治宜清金。車前子、茯苓、麥門冬、黃芩之類。有熱結膀胱。宜瀉膀胱火。黃柏、知母之類。有脾濕不運。而精不升。故肺不能生水。當燥濕健脾。蒼白朮、陳皮之類。治各有別。丹溪云:濁與帶同是濕熱。白屬氣。赤屬血。治以清熱滲濕為主。

白話文:

談談尿閉的病情和治法。有的屬於肺燥不能生水,宜清金瀉火,用車前子、茯苓、麥門冬、黃芩等藥。有的屬於熱結膀胱,宜清熱瀉火,用黃柏、知母等藥。有的屬於脾濕不運,精氣不能上升,致使肺不能生水,宜燥濕健脾,用蒼白朮、陳皮等藥。具體治法應根據病情辨證而定。丹溪說:濁尿與赤帶都是濕熱所致。白色屬於氣,赤色屬於血,治法應以清熱利濕為主。

氣虛入參朮。血虛入芎歸。甚者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加二朮、白芍藥、黃柏、煎服。丸藥以樗根、白皮、黃柏、青黛、乾薑、滑石、蛤粉、神麯、糊丸服。或用六味地黃丸尤妙。亦有思慮過度。則水火不交。快情恣欲。而精元失守。故尿前尿後。凝結流下。名曰白濁。

白話文:

氣虛,用人參、白朮來補氣。血虛,用川芎、當歸來補血。如果是嚴重的虛症,一定要用吐法來提振元氣。用陳皮、半夏煎煮服用,再加入白朮、白芍藥、黃柏。丸藥以樗根、白皮、黃柏、青黛、乾薑、滑石、蛤粉、神曲,糊丸服用。或者使用六味地黃丸,效果更好。還有一種是思慮過度,導致水火不交,縱情於情慾,而精元損失。所以小便時,有粘稠物凝結流出,叫做白濁。

亦曰遺精。宜抑火養心。安脾。實腎。則水火相交。其流固自清矣。辨疑錄云:疝症本濕熱。怒氣傷肝。房勞過傷。心腎胞絡之火鬱結於內。蓋小腸乃多氣少血之經。心氣鬱結。則腑受邪。肝氣一盛。而子亦盛矣。故二氣攻入小腸膀胱。而痛作矣。治用五苓散。內加行氣之藥。

白話文:

也稱為遺精。應該抑制心火、養心安神、健脾固腎,這樣就能使水火相濟,自然會清澈起來。辨疑錄說:疝氣的病症本來是因為濕熱,加上怒氣傷肝,過度房事導致心腎之火鬱結在體內。小腸屬於多氣少血的經絡,如果心氣鬱結,腑就會受到邪氣影響;肝氣一旺盛,相應的子臟也會跟著旺盛。所以這兩種氣一起攻擊到小腸和膀胱,就會引起疼痛。治療時可以使用五苓散,並加入一些行氣的藥物。

乃利小便出邪之法。按藥性云:豬苓澤瀉。分陰陽以和心。心與小腸為表裡。心和則小腸之氣亦通矣。白朮利腰臍間濕。並死血。茯苓淡滲利竅行濕。桂伐肝邪。伐其本也。加茴香。善治小腸之氣。金鈴子橘核。去膀胱腎氣。檳榔墜下。少加木通。以為導引小腸之火出也。治亦近理。

白話文:

這是促進小便排除邪氣的方法。根據藥物特性:豬苓和澤瀉,可以分別陰陽以調和心臟。心臟和小腸是表裡關係。心臟安定,小腸的氣也會通暢。白朮可以利腰臍間的濕邪,並且可以清除淤血。茯苓可以淡滲、利竅、行濕。桂枝可以祛除肝臟的邪氣,從根本上治療疾病。再加茴香,可以很好地治療小腸的氣。金鈴子、橘核,可以去除膀胱、腎臟的氣。檳榔可以讓邪氣下降。再少加一些木通,可以引導小腸的火氣排出體外。這種治療方法也比較合理。

又法治疝、蓋因濕熱為寒鬱而發。用山梔子以降濕熱。烏頭以破寒鬱。二味皆下焦之藥。而烏頭為梔子所引。其效甚速。女人崩漏。多因七情之火內動。或因氣所使而下。急則治其標。白芷湯。調下百草霜。甚者棕櫚灰。蓮蓬灰。血餘灰。俱妙。

白話文:

另一個治療疝氣的方法,其病因是濕熱鬱抑於下焦而發作。用山梔子去除濕熱,烏頭祛除寒鬱。這兩種藥物都是作用於下焦的藥物,而烏頭是靠山梔引到下焦的。它的效果非常快。女性崩漏,多是由於七情、火氣內動引起的,或者由於氣血下行引起的。病情急迫時,治療其標症。用白芷湯,輔助服用百草霜。病情嚴重的,服用棕櫚灰、蓮蓬灰、血餘灰,這些都非常有效果。

緩則治其本。以四物湯。加參朮、黃耆、便制香附、地榆、蒲黃、荊芥穗(各等分)、升麻、(五分)、屢治有效。宜隨症加減用之。

方,加減五苓散治諸淋。及小便閉澀隨症加減用。

白話文:

宜緩緩調理,治本應服用四物湯配合人參、白朮、黃耆。此外可加上制香附、地榆、蒲黃、荊芥穗(上述藥材等分),加上升麻(五分),服用有效。宜伴隨症狀而增減用量。

白朮(一錢),赤茯苓(一錢),澤瀉(一錢),木通(一錢五分),滑石(一錢),桂(三分),郁李仁(八分),黃芩(一錢),山梔子(一錢),甘草梢(五分),秋石(一錢),黃柏(童便炒一錢)

上作一服。水一鍾半。燈心一握。煎八分空心服。

白話文:

  • 白朮(六克)

  • 赤茯苓(六克)

  • 澤瀉(六克)

  • 木通(九克)

  • 滑石(六克)

  • 桂枝(一.八克)

  • 鬱李仁(四.八克)

  • 黃芩(六克)

  • 山梔子(六克)

  • 甘草梢(三克)

  • 秋石(六克)

  • 黃柏(童便炒六克)

血淋。加當歸(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牛膝(一錢)、藕節、側柏葉(各一錢),去桂。

白話文:

血淋。添加當歸(1.5錢)、生地黃(1錢)、牛膝(1錢)、藕節、側柏葉(均1錢),去除桂皮。

氣淋。加青皮、香附、海石(各一錢)、沉香(五分)。

結熱蓄於下焦。成砂石淋。加歸尾(一錢)、黃柏(加一倍)、大黃(三錢)。

白話文:

氣淋病。加青皮、香附、海石各一錢,沉香五分。

小便血出如淋。加歸身尾、小薊根、生地黃、側柏葉、藕節、蒲黃(生用各等分)、小便前後血。加同上。

白話文:

小便帶血,像滴水一樣。加入當歸身尾、小薊根、生地黃、側柏葉、藕節、蒲黃(都要生用,各用等量)。 小便前後都有血。加入上述藥物。

小便閉不通。加車前子(一錢五分)、大黃(生三錢或五錢)、海金砂(一錢)、小便澀。加青皮(七分)、黃連(八分)、枳殼(七分)。

白話文:

小便閉結不通:加入車前子(一錢五分)、大黃(生三錢或五錢)、海金砂(一錢)。

小便澀痛:加入青皮(七分)、黃連(八分)、枳殼(七分)。

小便多。或不禁。或不時遺出。以八味丸。減澤瀉一半。

黃柏、知母、煎湯吞下。一月即效。亦可治久遠遺精白濁。

白話文:

小便多,或者控制不住,或者不時會漏出來。可以用八味丸,並減少澤瀉的量到一半。同時用黃柏和知母煎湯服用。一個月後就會見效。這種方法也可以治療長期的遺精和白濁問題。

又方,加減分清飲治青皮。夢遺精滑。及女人赤白帶下。

白話文:

白朮、白茯神、麥門冬、黃連、黃柏、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澤瀉、牡蠣、石蓮肉(各等份)。

白朮,白茯神,麥門冬,黃連,黃柏,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烏藥,澤瀉,牡蠣,石蓮肉(各等分)。

上作一服。水一鍾半。薑棗煎。食前服。

血虛。加當歸、地黃(各等分)。

氣虛。加黃耆、人參(各等分)。

陰火動。加黃柏、知母(各等分)、桂(三分)。

白話文:

做成一劑藥。用水一盅半,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在飯前服用。

如果血虛,則添加當歸和地黃(各等份)。

如果是氣虛,則添加黃耆和人參(各等份)。

若陰火動,則添加黃柏和知母(各等份),以及桂(三分)。

日久者。加升麻、柴胡(各五分)、龍骨(煆一錢)。

女人赤白帶。加樗根、白皮、赤石脂(各等分)。

白話文:

時間久了。加生麻、柴胡(各五分)、龍骨(煅製一錢)。

肥人帶是濕痰。加海石、半夏、蒼朮、川芎、香附(各等分)。

瘦人無帶。有即是熱。加香附、山梔、青黛(各等分)。

白話文:

肥人是濕痰引起的。加入海石、半夏、蒼朮、川芎、香附(各等份)。

思想無窮。所欲不遂。夢遺精滑。治在心脾。加半夏、陳皮、甘草、人參、遠志、酸棗仁、(各等分)、夜服安神丸。晨服坎離丸。蓮肉湯下。或以黃柏知母。煎湯吞下八味丸亦可。

白話文:

想法無窮無盡,但願望無法實現,出現夢遺和精液滑洩的情況,治療應該從心脾著手。可以加上半夏、陳皮、甘草、人參、遠志、酸棗仁(各等分量),晚上服用安神丸。早上服用坎離丸,用蓮肉湯送服。或者使用黃柏和知母煎湯,吞服八味丸也是可以的。

女人夜夢鬼交。四物。加香附。茯神、遠志、石菖蒲、牡蠣(煆)、赤石脂(各等分)、清晨用蓮肉湯調下妙香散。

白話文:

茯苓、石菖蒲、赤芍藥、白芍藥、當歸、川芎、桂枝、白芷、甘草、丁香、檳榔

又方,橘核順氣湯治疝偏墜。此藥劫痛行。滲濕清熱。

白朮,白茯苓(各一錢),澤瀉(七分),木通(一錢),青皮(七分),桂枝(五分),橘核(一錢),川楝子(一錢),山梔(一錢五分),川烏(八分),木香(五分不見火),檳榔(七分)

上作一服。水一鍾半。煎。空心服。

血滯。加桃仁、當歸(各等分)。

氣滯。加沉香(五分)、小茴香(七分)。

寒疝。加吳茱萸(一錢)、山梔、川烏、倍用。

濕鬱疝。加蒼朮(一錢五分)、木瓜(一錢)

食積滯而成疝。加山楂、枳實(各一錢)。

痰涎流注成疝。加半夏、南星、海石、香附(各等分)。

白話文:

先煎煮一劑藥,水量約為半碗,空腹服用。如果血瘀,則需加入桃仁和當歸,比例相同;氣滯,則需加入沉香五分、小茴香七分;寒疝,則需加入吳茱萸一錢、山梔、川烏,份量加倍;濕鬱疝,則需加入蒼朮一錢五分、木瓜一錢;食物積滯導致疝痛,則需加入山楂、枳實,各一錢;痰涎流注導致疝痛,則需加入半夏、南星、海石、香附,比例相同。

又方,四物調中湯治血崩。因七情所傷。脾胃不運。腎水虧損。不能鎮守胞絡相火。以致水火不交。而血妄下。此緩則治其本也。必多服乃效。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劑,四物調中湯用於治療血崩。由於七情所傷,脾胃運轉失常,腎水虧損無法鎮守胞絡相火,導致水火不交,而血妄下。這個方劑緩和地治療其根本原因,必須服用較多才有效。

川芎(一錢),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麥門冬,阿膠(炒),香附(各一錢五分),荊芥穗,黃柏,黃連,地榆(各八分),升麻(三分),柴胡(五分),陳皮(一錢)

白話文:

川芎(六克),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熟地黃、人參、黃耆、白朮、麥門冬、阿膠(炒)、香附(各九克),荊芥穗、黃柏、黃連、地榆(各五克),升麻(一克八),柴胡(三克),陳皮(六克)

上十八味作一服。薑棗。水二鍾。煎。食前服。渣煎食遠服。

又方,涼血地黃湯治症同前。此急則治其標也。二三服即效。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作為一劑。加入生薑和大棗,用水兩杯煎煮。飯前服用。藥渣再煎一次,飯後遠離用餐時間服用。

另一個方子是涼血地黃湯,治療症狀與前面相同。這是用於緊急情況下先治標的方法。服用二到三次就會見效。

川芎(一錢),當歸,白芍藥,生地黃,黃芩(各一錢五分),黃柏,知母,藁本,荊芥穗,蔓荊子(各一錢),細辛(五分),黃連,羌活,防風(各八分),升麻,柴胡(各五分),甘草,紅花(各三分)

上十八味作一服。薑棗煎。空心服。渣食遠服。

白話文:

川芎一錢,當歸、白芍藥、生地黃、黃芩各一錢五分,黃柏、知母、藁本、荊芥穗、蔓荊子各一錢,細辛五分,黃連、羌活、防風各八分,升麻、柴胡各五分,甘草、紅花各三分,以上十八味藥材混合成一劑,用薑棗煎煮,空腹服用,藥渣棄掉,隔一段時間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