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潮熱(陰虛火動附)
脈,脈多沉細而數。或弦澀而短。或弦細而微。左偏大無力。為血虛。右偏大無力。為氣虛。六脈形大力薄。為氣血俱虛。滑數者有汗。沉澀者無汗。兩尺細數者。陰虛火動。宜詳辨之。
白話文:
-
脈象:脈搏大多虛弱細微而跳動快,或緊繃澀滯而短促,或緊繃細微而微弱。
-
左脈偏大而無力,是血虛的表現。
-
右脈偏大而無力,是氣虛的表現。
-
六脈形狀強壯有力卻虛弱,是氣血都虛的表現。
-
脈搏滑動而跳動快的人,容易出汗。
-
脈搏沉重澀滯的人,不易出汗。
-
兩尺脈細微而跳動快,是陰虛火旺的表現。在診斷時要詳細辨別。
症,潮熱者。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必有定時。於日晡時為多。若一日三五發。即是發熱。非潮熱也。氣虛潮熱。熱在平旦。肺氣主之。血虛潮熱。熱在晡時。腎氣主之。陰虛火動。潮熱寢汗者。皆由血氣虛損。亦當從金水二臟求之。大抵潮熱為虛。發熱為實。治各有異。
白話文:
潮熱的症狀就像潮水漲落一樣,按時而來,每天一次,時間固定,大多在日落時出現。如果一天出現三次或五次,那就是發熱,不是潮熱。氣虛引起的潮熱,熱在清晨,由肺氣主導。血虛引起的潮熱,熱在傍晚,由腎氣主導。陰虛火旺引起的潮熱,潮熱兼有盜汗,這些都是由血氣虛損引起的,治療時應該從金屬性和水行性的臟器著手。總體而言,潮熱是虛火,發熱是實火,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治,平旦潮熱屬陽。心肺主之。人參白虎湯,加黃芩、日晡潮熱。屬陰。脾腎主之。四物湯,加白朮、陳皮、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黃柏、陰虛火動潮熱脈細數。八物湯,加知母、黃柏、麥門冬、柴胡、地骨皮、大抵潮熱。宜以四物湯,加柴胡、黃芩、生甘草、辰戌時發。
白話文:
治療潮熱:
-
早晨發作的潮熱,屬於陽熱。由心肺主導。可用人參白虎湯,並加入黃芩。
-
下午發作的潮熱,屬於陰熱。由脾腎主導。可用四物湯,並加入白朮、陳皮、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黃柏。
-
陰虛火動導致的潮熱,脈象細數。可用八物湯,並加入知母、黃柏、麥門冬、柴胡、地骨皮。
-
一般性的潮熱,可以用四物湯,並加入柴胡、黃芩、生甘草。
-
上午11時到下午1點發作的潮熱,可用四物湯,並加入柴胡、黃芩、生甘草。
加羌活、午時。加黃連、未時。加石膏、申時。加升麻、夜。加當歸、知母、晝。加地骨皮、人參、血虛。多加當歸、地黃。氣虛多加參、朮、黃耆、大略如此。臨症尤加詳審。
方,八物湯治氣血俱虛。寢汗潮熱。
白話文:
加入羌活時為中午。加入黃連時為下午兩點。加入石膏時為下午四點。加入升麻時為夜間。加入當歸和知母時為白天。加入地骨皮和人參時,患者可能體虛血虛。加用更多的當歸和地黃。如果患者氣虛,則加用更多的人參、茯苓、黃耆。但這些僅為大致情況。在臨牀上,還應更加詳細地進行診斷。
川芎(七分),當歸(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朮(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甘草(三分),地黃(一錢涼血用生補血用熟)
白話文:
-
川芎(七分):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當歸(一錢五分):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白芍藥(一錢五分):養血調經,緩中止痛。
-
人參(一錢):補氣益血,健脾益肺。
-
白朮(一錢五分):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白茯苓(一錢):健脾益氣,利水滲濕。
-
甘草(三分):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
地黃(一錢,涼血用生,補血用熟):生地黃清熱涼血,熟地黃補血滋陰。
上作一服。薑棗煎。食遠服。兼有他症。依後加減。
一切潮熱。並加黃耆、黃柏、知母、柴胡、牡丹皮、地骨皮(各等分)。
白話文:
上方做成一次的劑量。用薑和大棗煎煮。飯後服用。如果還有其他症狀,根據後面的指示增減藥物。
所有潮熱的情況,都可加入黃耆、黃柏、知母、柴胡、牡丹皮、地骨皮(各用等量)。
男子血虛。有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加黃耆(一錢)、陳皮(八分)、遠志、五味子(各五分)、官桂(三分)、名人參養榮湯。治有汗潮熱咳嗽。
白話文:
男性的血虛。有汗。潮熱。原本的方劑,去除川芎,加入黃耆(一錢)、陳皮(八分)、遠志、五味子(各五分)、官桂(三分),稱為名人參養榮湯。治療有汗、潮熱、咳嗽的症狀。
男子氣虛。有汗潮熱。本方減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白茯苓,加黃耆、陳皮、升麻、柴胡、名補中益氣湯。有嗽。加麥門冬、紫菀、五味子、黃柏、知母、更妙。
白話文:
男生體虛,出汗、潮熱。原方減少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白茯苓,增加黃耆、陳皮、升麻、柴胡,改名為補中益氣湯。還有咳嗽。增加麥門冬、紫菀、五味子、黃柏、知母,效果更好。
男子血虛。無汗潮熱。本方,加陳皮、半夏(各一錢)、枳殼、桔梗、前胡、紫蘇、乾葛、柴胡(各八分)、名茯苓補心湯。
白話文:
這位男性患者有血虛的症狀,沒有汗水、潮熱。原先的方子中,再加入陳皮、半夏(各一錢)、枳殼、桔梗、前胡、紫蘇、乾葛、柴胡(各八分),這個方子叫做茯苓補心湯。
男子氣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川芎、芍藥、地黃,加黃耆、地骨皮、防風、柴胡(各等分)、薄荷(減半)、名人參清氣散。
白話文:
這個男性患者有氣虛的問題,沒有盜汗但有潮熱。原來的方劑去除川芎、芍藥、地黃,加入了黃耆、地骨皮、防風、柴胡(各等分)、薄荷(減半),以及名人參清氣散。
男子氣血兩虛。有汗潮熱。咳嗽。加知母、麥門冬、牡丹皮、地骨皮、柴胡、貝母、紫菀、(各等分),去川芎。
白話文:
男性身體虛弱,容易出汗且發熱,還會咳嗽。加上知母、麥門冬、牡丹皮、地骨皮、柴胡、貝母、紫菀(各等分),去除川芎。
男子氣血兩虛。無汗潮熱。咳嗽。加秦艽、地骨皮、柴胡(各等分)、紫蘇、薄荷(各減半)、款冬花(八分)。
婦人血虛。有汗潮熱。加黃耆、麻黃根(各一錢)。
白話文:
男子體虛,沒有汗流卻潮熱,又咳嗽。加入秦艽、地骨皮、柴胡(各等分)、紫蘇、薄荷(各減半)、款冬花(八分)。
婦人氣虛。有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地黃。加柴胡、荊芥、薄荷、地骨皮(各等分)。
白話文:
女性體質虛弱、有盜汗及潮熱的症狀。原有藥方,去除川芎、地黃。加入柴胡、荊芥、薄荷、地骨皮(各等份)。
婦人血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參耆,加秦艽、知母、地骨皮、沙參、鱉甲、前胡(各等分)。
白話文:
一位女性患有血虛症狀,沒有盜汗和潮熱。原方中,去除人參和黃耆,加入秦艽、知母、地骨皮、沙參、鱉甲和前胡(等量)。
婦人氣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地黃,加半夏、柴胡(各一錢)、乾葛(七分)、名人參柴胡散。
白話文:
這位婦女氣虛,沒有汗水潮熱。根據原來的藥方,去掉川芎、地黃,加上半夏、柴胡(各一錢)、乾葛(七分),加入名人參柴胡散。
婦人氣血兩虛。無汗潮熱。咳嗽咯血。本方,去參、芎、地黃,加柴胡、薄荷、地骨皮、紫菀、麥門冬(各等分)。
白話文:
這位婦女氣血虧虛,沒有汗熱,卻有咳嗽吐血的現象。原先的處方中,去掉了人參、川芎、地黃,加上了柴胡、薄荷、地骨皮、紫菀、麥門冬(各等份)。
婦人氣血兩虛。有汗潮熱。咳嗽。本方,去川芎、白芍藥,加半夏、柴胡、黃芩、桔梗、阿膠、款冬花(各八分)、知母、麥門冬(各一錢)、五味子、薄荷(各五分)、名知母茯苓湯。
白話文:
這位婦女氣血兩虛,有盜汗、潮熱、咳嗽的症狀。原來的藥方要減去川芎、白芍藥,加上半夏、柴胡、黃芩、桔梗、阿膠、款冬花(各八分)、知母、麥門冬(各一錢)、五味子、薄荷(各五分),藥名叫做知母茯苓湯。
男子陰虛火動。骨蒸勞熱。咳嗽。吐紅。吐痰。本方去川芎、人參,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黃柏、遠志、陳皮、阿膠、北五味子(各等分)、名滋陰降火湯。此病大忌過服參耆。如久服寒涼。傷脾。氣血俱損者。參耆亦可用。
白話文:
男性身體虛弱,有上火現象,骨蒸潮熱、咳嗽、吐血、吐痰。本方藥去除了川芎、人參,加入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黃柏、遠志、陳皮、阿膠、北五味子(各等分),取名為滋陰降火湯。患有此病者,強烈忌諱服用過量的參耆。如果長期服用寒涼藥物,會損傷脾臟,氣血俱損,那麼也可以服用參耆。
婦人室女。經閉成勞。自汗潮熱。咳嗽吐紅。皆由七情損傷心脾所致。宜本方,去參芎、地黃,加柴胡(一錢五分)、黃芩、麥門冬、紫菀、地骨皮、牡丹皮、貝母、知母、香附、陳皮(各等分)。
凡火病易效亦易誤。醫家當按脈辨症而慎治之。
白話文:
適用於婦女和處女,月經閉止引起身體虛勞,出現自汗、潮熱、咳嗽吐血等症狀。這些情況都是由七情損傷心脾所致。應當使用本方,去除人參、川芎、熟地黃,加入柴胡(一錢五分)、黃芩、麥門冬、紫菀、地骨皮、牡丹皮、貝母、知母、香附、陳皮(各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