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症治方》~ 卷之四 (23)
卷之四 (23)
1. 醫案
事急矣。非參耆不可。遂用大劑參耆歸術陳皮、一服而痛減半、遂飲食繼用補中益氣。去升麻。調理得痊。至四年上。又因憂慮病發。大痛如初。虛汗惡食嘔吐。再依前用參耆一劑。其痛愈甚。又加喘急。氣壅。此參耆助火也。乃用桂枝大黃湯一劑。已寬十之三。再用白朮茯苓陳皮甘草青皮柴胡藿香桂枝黃芩香附山梔仁、二三劑。
仍用十全大補湯調湯調理二月而安籲。同是病也同是治也何先後之效不同蓋先病者虛也後病者鬱火也苟不察此。寧免虛虛實實之禍哉。
一男子因勞力飲食不節、復感寒、頭痛發熱、肢節痛無汗、惡寒、遂用麻黃湯加乾葛白芷一服。汗出熱退頭痛體痛未除。又加胸脅脹。嘔吐。再以小柴胡加枳桔木香陳皮。脅脹嘔吐稍定。虛汗煩躁渴甚。用人參白虎湯。煩渴雖止。又復頭疼發熱。小腹急痛。詢之大小便利。意必是外減去而內傷。未除再用大柴胡湯下二三行。諸症悉去後用補中益氣湯數服而安。
一婦人年三十餘、因乍洗澡胃風、患頭痛、發熱、自汗、惡風、煩躁而渴、先因自用薑蔥煎醋表汗、重虛腠理、愈加冷汗不止、請予治、診其六脈、細數無力。兩寸略大初用桂枝湯。加川芎白芷黃芩石膏。煩躁略安。而冷汗與渴未止。續用人參白虎湯。而渴止。頭疼冷汗反甚知其榮衛俱虛遂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麻黃根二錢。數帖而安。
一男子年近四十、因官事奔走受熱、患血痢、日夜十五六次、中脘連小腹痛如刀割、水不入者二日、診其六脈、弦細而數。遂用四物湯。加黃連枳殼地榆。二服而痛稍止。痢亦減三五行。仍然不食。知其熱毒積深。再用枳殼大黃三倍大黃湯。兼用盒臍法大利死血一桶許。痛略止。
能食薄粥一二盞。續用豆蔻香連丸一二兩而痢俱止。後用苓參白朮散一料。方得全安。
一男子年五十餘,因食冷肥肉數片又食冷粥二碗次早鬔頭看木匠。因感胃寒邪,遂頭痛發熱、惡寒、無汗,此內傷外感俱重。先用麻黃湯。加川芎白芷蔥白,一服而汗出。頭痛發熱仍舊。又加胸膈脹滿。知其表已解。而里未消復用大柴胡下之。而前症略寬。其燥渴反劇。再用白虎湯一服。而煩渴止。病全愈。
一童子年十五。稟弱。患胃脘當心而痛。發作有時。夜重日輕,初因食豬舌一片,遂痛起,醫家遂用藿香正氣散,加消導之藥、一劑不效、又用桂枝芍藥湯,加乾薑烏梅川椒亦不效、請余視余因記丹溪心痛條云:始痛宜以溫散。久則鬱熱宜以寒涼藥治之。再用桂枝大黃湯。痢三四行。遂痛止。後用調脾胃藥得痊。
一女年十一、患胃脘陣痛、六脈沉澀、初時醫者用桂枝芍藥湯,加青皮藿香柴胡半夏等藥不效、又用木香分氣丸、其痛愈劇、如請余治、余細詢之、因久坐石凳看戲、故得此痛、遂用茅氏五積散。二劑而安。此女先一年冬月。曾因食生冷胃脘痛。用藿香正氣散下木香丸五六丸而安。籲、病同而感受各略治之安可執定一方一法耶。
白話文:
醫案
情況危急了,非用人參和黃耆不可。於是用了大劑量的人參、黃耆、當歸、白朮、陳皮,一服下去疼痛就減輕了一半,接著可以進食,繼續服用補中益氣湯。去掉升麻,調理後痊癒。過了四年多,又因為憂慮導致舊病復發,疼痛像之前一樣劇烈。出現虛汗、厭食、嘔吐等症狀,再次依照之前的方子使用人參、黃耆,結果疼痛更加嚴重,又出現喘氣急促、氣悶等情況。這是人參、黃耆助長了火氣。於是改用桂枝大黃湯,一服下去稍微緩解了三成。再用白朮、茯苓、陳皮、甘草、青皮、柴胡、藿香、桂枝、黃芩、香附、山梔仁等藥,服用了兩三劑。
接著服用十全大補湯調理了兩個月才痊癒。同樣的病,同樣的治療方法,為什麼前後的效果不同呢?因為第一次發病是身體虛弱,第二次發病是體內鬱積了火氣。如果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難免會造成虛實不分,反而加重病情的後果。
有一個男子,因為勞累、飲食不節制,又感受了寒邪,出現頭痛、發熱、肢體關節疼痛、沒有汗、怕冷等症狀,就用了麻黃湯加葛根、白芷,一服後出了汗、退了熱,但頭痛和身體痛還沒消除。又出現胸脅脹痛、嘔吐等症狀,又用小柴胡湯加枳殼、桔梗、木香、陳皮,胸脅脹痛和嘔吐稍微平息。接著又出現虛汗、煩躁、口渴等症狀,就用了人參白虎湯。煩渴雖然止住了,但又開始頭痛、發熱,小腹也出現急痛。詢問他大小便情況,判斷是外邪減退,但內傷還沒痊癒。於是再次用大柴胡湯,瀉了兩三次,各種症狀都消失了,後來服用補中益氣湯數次就痊癒了。
有一個婦人,三十多歲,因為洗澡後受了風邪,出現頭痛、發熱、自汗、怕風、煩躁口渴等症狀。她自己用薑蔥煎醋發汗,反而使肌膚更加虛弱,冷汗不止。請我為她診治,我摸她的脈象,細數而無力,兩寸脈略大。一開始用桂枝湯,加川芎、白芷、黃芩、石膏,煩躁稍微平息,但冷汗和口渴還沒有止住。接著用人參白虎湯,口渴止住了,但是頭痛和冷汗反而加重了。我知道她的氣血和衛氣都虛弱,就用了十全大補湯,去掉桂枝,加麻黃根二錢,服用了幾劑就痊癒了。
有一個男子,快四十歲了,因為辦公事奔走勞累、又受了熱,得了血痢,一天拉十五六次,中脘到小腹疼痛如刀割,兩天無法進食。我摸他的脈象,弦細而數。就用了四物湯,加黃連、枳殼、地榆,服用了兩劑,疼痛稍微止住,痢疾也減少了三五次,但還是沒有食慾。我知道他體內熱毒積聚很深,再次用枳殼加大黃三倍的量,做成大黃湯,同時用盒臍法,拉出了許多死血,疼痛稍微止住。
他可以喝一兩碗稀粥了。繼續用豆蔻香連丸一二兩,痢疾就完全止住了。後來用苓參白朮散調理,才完全康復。
有一個男子,五十多歲,因為吃了幾片冷的肥肉,又喝了兩碗冷粥,隔天早上幫木匠做事時,因為感受了胃寒邪氣,就出現頭痛、發熱、怕冷、沒有汗等症狀,這是內傷外感同時發作。先用了麻黃湯,加川芎、白芷、蔥白,一服下去就出了汗,但頭痛發熱仍然存在。又出現胸膈脹滿的症狀,我知道他的表症已經解除了,但裡證還沒消除。於是又用大柴胡湯瀉下,之前的症狀稍微緩解,但口渴反而更嚴重了。再次用白虎湯一服,口渴就止住了,病也完全痊癒了。
有一個少年,十五歲,身體虛弱,胃部當心窩的地方疼痛,發作有時,晚上嚴重,白天輕微。一開始因為吃了一片豬舌頭,就開始疼痛。醫生用了藿香正氣散,加消食導滯的藥,一劑沒有效果。又用桂枝芍藥湯,加乾薑、烏梅、川椒,也沒有效果。請我看診,我因為記得丹溪的心痛篇說:“剛開始痛的要用溫散的方法,久了有鬱熱就用寒涼藥來治療。” 於是改用桂枝大黃湯,拉了三四次肚子,疼痛就止住了。後來用調理脾胃的藥才痊癒。
有一個女孩,十一歲,胃部陣痛,脈象沉澀。一開始醫生用桂枝芍藥湯,加青皮、藿香、柴胡、半夏等藥,沒有效果。又用木香分氣丸,疼痛反而更加劇烈。請我為她診治,我詳細詢問她的情況,得知她因為長時間坐在石凳上看戲,才導致疼痛。於是就用了茅氏五積散,服用了兩劑就痊癒了。這個女孩,一年前冬天,也曾經因為吃了生冷的食物導致胃痛,當時用藿香正氣散和木香丸五六粒就痊癒了。唉!同樣的病,但感受到的病因各不相同,治療方法怎麼可以拘泥於一個固定的方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