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明
《症因脈治》~ 卷三 (31)
卷三 (31)
1. 胞痹
【胞痹之症】即膀胱痹也,小腹脹閉,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清涕上出,小便下澀,膀胱脹急,此胞痹之症也。
【胞痹之因】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其人若上傷肺氣,清化之令不及州都,下傷腎氣,開闔之關不利,而胞痹之症作矣。
【胞痹之脈】或見沉數,胞中熱結。或見沉澀,虛中之熱。或見細澀,氣化不及。或見沉遲,陽虛陰結。
【胞痹之治】脈沉而數者,八正散去大黃。脈虛而數,清心蓮子飲。津液干竭,生脈散。氣化不及,補中益氣湯。脈沉遲者,金匱腎氣丸。
八正散,見濕熱腫。
清心蓮子飲
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石蓮肉,人參,黃耆,白茯苓,甘草
生脈散,見前精虛消。
補中益氣湯,見虛煩不得臥。
金匱腎氣丸,見前肝腎腫脹。
白話文:
胞痹,就是膀胱受阻。症狀是小腹脹滿、按壓會痛,像用熱水燙一樣,還會流清鼻涕,小便困難,膀胱脹痛難忍,這些都是胞痹的症狀。
胞痹的成因是:膀胱是主管津液的器官,津液在膀胱內氣化才能排出。如果肺氣受損,津液的氣化功能就無法順利輸送到膀胱;如果腎氣受損,膀胱的開合功能就會受阻,這樣就會導致胞痹。
胞痹的脈象:有時脈象沉而數,表示膀胱有熱結;有時脈象沉而澀,表示虛熱;有時脈象細而澀,表示氣化功能不足;有時脈象沉而遲,表示陽虛陰寒凝滯。
胞痹的治療:脈沉而數,用八正散去大黃;脈虛而數,用清心蓮子飲;津液枯竭,用生脈散;氣化不足,用補中益氣湯;脈沉而遲,用金匱腎氣丸。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