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太素

《訂正太素脈秘訣》~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七表八里

〔心左寸部脈〕浮。則風濕熱多疾。芤。吐血衄血。滑。氣滿吐逆。緊。頭痛腦疼。實。腦熱下痢。弦。胸滿氣痛。洪。數。熱悶。微。心腹寒痞。沉。氣滯多痰。緩。皮膚不仁。澀。榮衛不足。遲。上焦寒。伏。上焦有積。濡。虛怯少力多汗,陽弱。眾困力少。

〔肝左關部脈〕浮。則腹脹胃虛。芤。則四肢緩。滑。氣目痛。實。則下痢。弦。目痛。緊。腸疼筋痛。洪。胃中有積。微。胃寒氣痞。沉。則內病氣滯。緩。結腹內風。澀。血少目昏。遲。中焦寒痞。伏。中腕有積。濡。氣虛少力。弱。倦怠無力。

〔脾右關部脈〕浮。胃虛食不化。芤。腸中有瘀血。滑。胃逆不食。實。大小腸痢。弦。四肢拘急。緊。心脾疼。洪。氣滯難便。微。氣痞疾。沉。氣攻腰痛。緩。火脾毒風。澀。腹中逆冷腸鳴。遲。脾寒胃冷。伏。脾積氣痛。濡。脾虛。弱。為脾勞。

〔肺右寸部脈〕浮大。感風受寒。芤。胸中有血。滑。氣逆吐痰。實。則腸結。弦。身背拘急。緊。背膊痛。洪。氣滿大熱。微。氣少力困倦。沉。為不治。緩。肺風不足。澀。則肺風。遲。則肺寒。伏。肺冷痰積。濡。則肺氣滯下痢。弱。則虛勞。

〔腎右尺部脈〕浮。耳鳴便秘。芤。積血小便赤。滑。下痢澀小便赤。實。小便難。弦。腹急。緊。腹下痛。洪。小便難熱。微。小腹積氣。沉細。腹肺弱。緩。下焦風濕陰癢。澀。亦冷腹鳴。遲。下焦寒。伏。水穀不化。濡。發虛熱惡寒。弱。骨節痿靡。

白話文:

七表八里

心脈(左寸):浮脈表示風濕熱盛多病;芤脈表示吐血、鼻出血;滑脈表示氣滿、嘔逆;緊脈表示頭痛;實脈表示腦熱、下痢;弦脈表示胸悶氣痛;洪脈、數脈表示發熱、煩悶;微脈表示心腹冷痛、痞症;沉脈表示氣滯、痰多;緩脈表示皮膚感覺遲鈍;澀脈表示氣血不足;遲脈表示上焦虛寒;伏脈表示上焦有積聚;濡脈表示虛弱、少力、多汗、陽氣不足;弱脈表示全身疲倦、無力。

肝脈(左關):浮脈表示腹脹、胃虛;芤脈表示四肢乏力;滑脈表示氣痛、眼痛;實脈表示下痢;弦脈表示眼痛;緊脈表示腸痛、筋痛;洪脈表示胃中有積聚;微脈表示胃寒、氣痛、痞症;沉脈表示內部疾病、氣滯;緩脈表示腹部脹滿、內有風邪;澀脈表示血少、眼花;遲脈表示中焦虛寒、痞症;伏脈表示中焦有積聚;濡脈表示氣虛、乏力;弱脈表示倦怠、無力。

脾脈(右關):浮脈表示胃虛、食物消化不良;芤脈表示腸中有瘀血;滑脈表示胃氣逆亂、不思飲食;實脈表示大小腸下痢;弦脈表示四肢拘攣緊急;緊脈表示心脾疼痛;洪脈表示氣滯、排便困難;微脈表示氣滯、痞症;沉脈表示氣衝擊腰部疼痛;緩脈表示脾胃有熱毒、風邪;澀脈表示腹部逆冷、腸鳴;遲脈表示脾寒、胃冷;伏脈表示脾臟積聚、氣痛;濡脈表示脾虛;弱脈表示脾勞。

肺脈(右寸):浮大脈表示感受風寒;芤脈表示胸中有血;滑脈表示氣逆、吐痰;實脈表示腸道阻塞;弦脈表示身體背部拘緊;緊脈表示背部疼痛;洪脈表示氣滿、發熱;微脈表示氣少、乏力、倦怠;沉脈表示病情嚴重、不治;緩脈表示肺氣不足;澀脈表示肺氣不足;遲脈表示肺寒;伏脈表示肺部寒冷、痰液積聚;濡脈表示肺氣滯塞、下痢;弱脈表示虛勞。

腎脈(右尺):浮脈表示耳鳴、便秘;芤脈表示積血、小便赤;滑脈表示下痢、小便澀赤;實脈表示小便困難;弦脈表示腹部緊急;緊脈表示小腹部疼痛;洪脈表示小便困難、發熱;微脈表示小腹積氣;沉細脈表示腹部、肺部虛弱;緩脈表示下焦風濕、陰部瘙癢;澀脈表示下焦寒冷、腹鳴;遲脈表示下焦虛寒;伏脈表示水穀消化不良;濡脈表示發熱、惡寒;弱脈表示骨骼痿弱、肌肉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