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德

《青囊秘訣》~ 下卷 (9)

回本書目錄

下卷 (9)

1. 痔漏論

人有肛門內外四旁,忽然生長紅瘰,先癢後痛,漸漸成痔,日久不愈,此症皆由濕熱所成也,多因地氣之濕,加以嗜飲酒熱之毒,所以結於肛門邊而不能遽化矣。夫肛門通於大腸,若內有濕熱,宜從大腸而出,何以結而成痔?以濕熱在大腸不能久留,勢必盡趨於肛門,而肛門乃大腸之鎖鑰,未免有開閉防範之意,不容濕熱出於其外,則蓄積日久,而濕熱之毒,肛門獨受其害矣。雖有內痔外痔之殊,而其為濕毒則一也。

治之法,何能捨濕毒而他求乎?肛門雖去脾胃甚遠,而化濕熱之毒,則不能不假道於脾胃,肛門未受其益,而脾胃先受其損,所以多無成功也。故用藥必須無損於脾胃,而有益於肛門,治之始能奏功也。方用益後湯:

山藥(一兩),茯苓(一兩),白芍(一兩),玉米(一兩),地榆(三錢),山甲(炒,一片)

水煎服,四劑寬快;再四劑愈後,將此方每味加十倍研末,煉蜜為丸,梧子大,空心開水送服五錢,服完即愈。此方利水清熱,無傷於脾胃,而有益於肛門,兩全之道也。

秘訣:

內外生痔益後湯,山藥茯苓芍兩襄,

玉米一兩地榆三,山甲一片土炒黃,

四劑寬快再四愈,加倍研末蜜丸嘗。

此症用榆槐飲亦效:

槐米(二錢),地榆(三錢),茯苓(三錢),車前子(三錢)

水煎服,四劑痊愈。

秘訣:

榆槐飲中藥四味,槐米二錢三地榆,

茯苓車前亦用三,四劑痊愈無容慮。

人有肛門先因有痔瘡,因不慎酒色,遂至腐爛,變成漏瘡,不能收口,生長肉管,流膿淌血,甚以為苦。醫人治法,多用刀針掛線,徒受苦楚,內毒未除,外口難長,經年累月,不能奏功。蓋肛門之肉,不比他處之肉,非橫生則縱生也。而肛門之肉有縱有橫,最難生合。況大便不時經過,又易損傷,然經刀針掛線,是已傷而益傷,安能遽長皮肉乎?故刀線不可輕用,惟有消濕熱之毒,內治為佳。然漏生既久,氣血必虛,徒事止漏,反傷氣血,亦難奏功也。

方用青龜丸:

烏龜(一個),茯苓(五兩),薏苡仁(四兩),羊蹄後爪(四對),土炒山甲(五錢),人參(二兩),黃耆(八兩),當歸(三兩),白芷(二兩),槐米(二兩),瓦松(二錢),干青苔(一兩)

共研末,將烏龜用石臼搗死,同藥拌勻,鍋內蒸熟,焙乾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早開水送服三錢,服至半月漏自干,連服兩月而漏痂滿,一料服完痊愈。必須嚴戒酒色三月,不然不能奏功。此方去濕而不散氣,散毒而不損血,補漏於無形,填隙於有孔。願人堅持三月酒色之戒,以去十年之病也。

秘訣:

青龜丸用苓薏仁,羊蹄後爪山甲參,

耆八歸三芷槐二,瓦松二錢苔兩斟。

白話文:

[痔漏討論]

有人在肛門周圍,突然長出紅色的小腫塊,先是感到癢,之後轉為疼痛,逐漸形成痔瘡,若長時間未能痊癒,通常是由濕熱導致的。這主要是因為地氣濕潤,加上過度飲酒,使熱毒在體內積聚,因而結聚在肛門周邊,無法迅速消散。肛門與大腸相連,若大腸內有濕熱,理應通過大腸排出,但為何會結成痔瘡呢?這是因為濕熱在大腸中無法長久停留,勢必會傾向於肛門,然而肛門如同大腸的閘門,有開閉防護的作用,不允許濕熱外洩,於是濕熱毒素長期積聚,使肛門受到侵害。無論是內痔還是外痔,其病因都是濕毒。

治療方法,當然不能忽略濕毒的存在。雖然肛門離脾胃較遠,但是化解濕熱毒,不能不借助脾胃的功能。在治療過程中,往往肛門尚未受益,脾胃卻先受到損害,因此治療效果常常不佳。因此,使用藥物必須不傷脾胃,同時對肛門有益,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可以使用「益後湯」:

山藥、茯苓、白芍、玉米各一兩,地榆三錢,炒山甲一片

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四劑會感到舒緩,再服用四劑後,將此方的每種藥材增加十倍量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藥,梧桐子大小,空腹時用開水吞服五錢,服用完畢後痔瘡就會痊癒。此方有利水清熱的功效,不傷脾胃,同時對肛門有益,是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

另有一方,「榆槐飲」也有療效:

槐米二錢,地榆、茯苓、車前子各三錢

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四劑就能痊癒。

有人原本患有痔瘡,不慎飲酒過度,導致痔瘡腐爛,形成漏瘡,無法自然癒合,生長出肉管,流出膿液和血液,造成極大的痛苦。醫生常使用刀割或針線縫合的方法,但這種方式只會讓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體內的毒素並未消除,外傷也難以癒合,長時間下來,治療效果並不明顯。肛門的組織和其他部位不同,它既不是橫向也不是縱向生長的。肛門組織既有橫向也有縱向,非常難以癒合。而且大便頻繁經過,容易造成傷害。然而,使用刀割或針線縫合,是已經受傷的組織再次受傷,怎麼可能迅速長出新肉呢?因此,刀割和縫合的方法不能輕易使用,只有清除體內的濕熱毒素,內調纔是最佳的治療方法。然而,漏瘡一旦形成,必然會消耗大量氣血,如果只是單純止漏,反而會傷害氣血,同樣難以達到治療的效果。

可以使用「青龜丸」:

烏龜一隻,茯苓五兩,薏苡仁四兩,羊蹄後爪四對,炒山甲五錢,人參二兩,黃耆八兩,當歸三兩,白芷二兩,槐米二兩,瓦松二錢,乾青苔一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將烏龜用石臼搗碎,與藥材混合均勻,放入鍋中蒸熟,烘乾後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丸藥,梧桐子大小,每天早晨用開水吞服三錢,連續服用半個月漏瘡會停止流血,持續服用兩個月後,漏瘡會完全結痂,整份藥材服用完畢後,漏瘡就能痊癒。在此期間,必須嚴格戒酒三個月,否則治療效果不佳。此方能去除濕氣而不耗氣,排除毒素而不損傷血液,能在無形中修復漏瘡,填補有孔洞的組織。希望患者能夠堅守三個月的戒酒期,以治癒多年的疾病。

有人在排便時,先噴出血液,然後才排出糞便,人們以為這是便血的症狀,但實際上是肛門內長了血痔。痔瘡長久不愈,可能會演變成漏瘡,流膿血。然而,不同的人患病的原因不同,症狀也會有所不同。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過度飲酒,導致熱毒在直腸中積聚,無法立即排出,於是形成小痔而不消散,長時間後,皮膚破裂,血液流出。這些血液來自直腸外側,而非直腸內部,而是膀胱的血液。膀胱負責氣化而不是血化,當酒毒滲入膀胱,氣會轉化為水分,從生殖器官排出。

酒毒使血液乾燥,沒有出口,毒素在直腸外側結聚,並且向內侵襲,直腸的痔瘡就形成了。然而,痔瘡的形成必有其原因,而膀胱的血液長時間流入,並且引導血液流向,不僅僅是膀胱的血液,其他地方的血液也會被吸引過來。當排便時,肛門開閉,血液會搶先流出,因此會隨著排便直線射出,顯示出血液想要快速排出。治療方法似乎應該首先封閉血液的出口,避免血液外流,這是首要策略。然而,一旦私竅開啟,血液容易流出,如果不先清除血液的來源,只是阻斷血液的出口,這樣的策略並不完善。

可以使用「清源散」:

全蠍、炒山甲各二兩,豆腐煮珍珠三錢,瓦松一條

研磨成粉末,每天用開水調一茶匙服用,連續服用一個月就會有效果。如果不願意調和服用,可以用米飯搗碎,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天用開水吞下二十粒。在服用期間,必須戒酒。

另一個方子如下:

茯苓、白芍、白朮各五錢,白芷、槐花各三錢,人參、地榆、黃連各三錢,車前子、葛根、三七參各二錢,研磨的山甲一兩

用水煎煮,調入山甲、三七參的粉末服用,連續服用三劑後,減少黃連的用量,再服用三劑就可以痊癒。在此期間,必須嚴格戒酒三個月才能痊癒。這個方子的妙處在於使用黃連來清除酒熱的毒素,也就是先清除來源。只要上游沒有問題,下游自然安全。此外,各種藥材的配比恰當,主要具有去濕熱的功效,合理堵塞出口,不必擔心洪水沖決。

還有一個方子「止射丹」也有效:

黃芩、槐花、荊芥各三錢,瓦松一條,生地、當歸各一兩

用水煎煮服用,連續服用四劑後,血液就會停止流出。或者將此方的藥材增加十倍量,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錢,慢慢就能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