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一 (6)
卷一 (6)
1. 陰陽臟腑
心腎二臟,人之性命所寄也,顧不重哉!故脈貴有神,形貴有氣,神氣可治,雖危可救。神氣憒亂,雖安必危。然神氣之所以因之衰旺者胃也,能治病者,必不可忘胃。故經云:胃氣為本,然腎為胃關,人生之來,其原在腎,人病之來,亦多在腎,腎者命之根也。腎脈不傷,危也可許其生,腎脈有害,安也亦慮其危。
蓋腎傷則先天傷,而後天之胃無根,亦必受害。凡久病而不死者,腎傷未及胃也,及胃立死矣。故斷病之訣,在此二天,一傷則病,兩傷則死。既兩傷矣,尚欲救之,愚人也;兩不傷而醫者死之,醫人之罪也。見病不先察此二天,不知醫者也;能醫者,專以此二天為務。此醫門之秘談也。
白話文:
心臟和腎臟這兩個器官,是人生命所繫託的根本,怎麼能不重視呢!所以,脈象貴在有神氣,形體貴在有生氣,如果神氣還能調理,即使病情危急也還可以救治。如果神氣錯亂昏昧,即使表面看起來平安也會有危險。然而,神氣之所以會衰弱或旺盛,是因為胃的緣故,所以能夠治療疾病的人,一定不能忘記胃的重要性。因此經典上說:「胃氣是根本」,然而腎是胃的關聯,人生命的起源在於腎,人疾病的產生,也大多與腎有關,腎是生命之根。腎脈如果沒有損傷,即使病情危急也還可以有活命的希望,腎脈如果受損,即使看似平安也要擔心有危險。
因為腎如果受損,就會導致先天之氣受損,而後天的胃也會沒有根本,必定會跟著受害。凡是久病不死的人,是因為腎受損還沒影響到胃,一旦影響到胃,就會立刻死亡。所以判斷疾病的訣竅,就在於觀察這先天之腎和後天之胃,其中一個受損就會生病,兩個都受損就會死亡。既然兩個都受損了,還想要救治,那就是愚蠢的人;如果兩個都沒受損,卻被醫生醫死了,那是醫生的罪過。看病時不先觀察這先天之腎和後天之胃,就不是懂得醫理的人;能真正醫治疾病的人,會專注於調理這兩個器官。這就是醫學門派中不輕易外傳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