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七 (6)
卷七 (6)
1. 陰虛
補水益元湯
熟地(四錢),生地,麥冬,當歸(各二錢),白芍,甘草(各一錢),五味(二十粒),大棗(三枚)
熟地大補五臟之陰,安神志,健精脈而填骨髓,故用為君;生地能滋陽退熱,有益精壯神之功,同麥冬、甘草能去神中之火;歸、芍補血堅志,安魂定魄,與熟地同用,峻補真陰。此四味大補元陰之聖藥也。麥冬清心除煩退熱,同五味補元精而止渴,保金益水,勿使火邪傷肺。
若火炎傷金而喘嗽者,五味又當慎用。甘草泄心火,心藏神,能降神中之火也。若怔忡恍惚,夜臥不安,加棗仁三錢,茯神一錢。若元陰虛甚,加熟地三錢或五錢,一枚者佳。若火動而燥熱,加細辛一、二分,甘草一錢,生地一錢,童便半杯。若咳嗽減去五味,加天冬、麥冬,百合、黃柏、桔梗。
若火乘心包絡,胸中痞悶,倍用熟地、甘草。若燥渴倍用麥冬、五味、熟地。若胸中有痰不舒,減熟地,去五味,加栝蔞、貝母、薑汁、竹瀝。若坐臥不安,加百合、甘草。若火動腹痛、腸鳴,去五味,加白芍、甘草。若精神短少,加熟地、棗仁。若驚惕心跳,肢體痠疼,加當歸、地黃、棗仁、甘草、茯苓。
若腰疼骨酸,加杜仲、補骨脂、生地黃。若火動飲食易消,加元參、細辛、白芍、童便。若肺募間連背心,熱如杯火,往來無常,加元參、桔梗。若熱從睪丸而起,肝火也,加柴胡以達之。若元陽不足,加人參、黃耆,厥加附子。若火乘陽精之分,夢遺加山藥、山萸肉、枸杞子、細辛、蓮花蕊,兼用六仙丹;如稟氣壯盛,可用知母者,酌而加之,使火邪無犯元陽:如尿後沸滴,二仙丹加龍骨、蓮蕊。
若虛火遊行無定,斑疹出沒不時,遍發紅熱,加元參、生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去五味子。若灑淅似乎惡寒,並加生甘草、童便,切不可用諸寒劑,只補其陰,則火降而寒自除矣。
若手少陰心經,素稟原弱,日間勞心傷神,夜或房欲損精,精氣怯而不能養神,以致火乘心經,患手心尾尻火熱,或往或來,心跳不靜,睡臥不安,驚懼不寧,睡至子時則醒,至天明反倦臥,舌心焦燥,兩手小指有時忽熱如電,時有時無,口鼻出入呼吸唯覺蒸蒸熱,乾燥若渴,無焦腐之氣、呻吟之聲,但筋骨蒸熱無遊行之狀,與足少陰證稍異,宜滋陰補心湯。
熟地(三錢),當歸,官桂,麥冬,生地,杏仁(各一錢),白芍(二錢五分),甘草,茯神(各一錢),小麥(一撮),大棗(三枚)
若足厥陰肝,患火眼霎時腫起,或足大趾頭循足跗內臁去內踝一寸,入腹近臍兩旁,至左乳下期門邊,有熱如蛇行,行至胸胃而散,皆肝血不足,以致虛火為患,宜滋水補肝湯。
熟地,生地,當歸(各一錢),白芍(一錢五分),甘草(一錢),柴胡,元參(各八分)
白話文:
補水益元湯
這帖藥方主要用來滋補身體的陰液,讓身體恢復元氣。
主要成分與作用:
- 熟地黃(四錢):大補五臟的陰液,能安定心神、強健精氣,並能填補骨髓,所以是這帖藥方的主藥。
- 生地黃、麥門冬:能滋養陰液、退散虛熱,有益精氣、強健精神的作用,跟甘草一起用,可以去除身體裡面因虛火引起的躁熱。
- 當歸、白芍:補血、堅定意志,能安定魂魄,和熟地黃一起用,能加強滋補陰液的效果。這四味藥是滋補陰液的關鍵。
- 麥門冬:能清心除煩、退散虛熱,和五味子一起用,能補充精氣、止渴,保護肺臟,避免肺部受到虛火的傷害。
- 五味子:能補充精氣而止渴,保護肺臟,防止虛火損傷肺部。
- 甘草:能瀉心火,心主管精神,能降低因虛火引起的躁動。
- 大棗(三枚):補中益氣,調和藥性。
加減應用:
- 如果因為虛火傷到肺部而引起咳嗽氣喘,五味子就要謹慎使用。
- 如果出現心悸、精神恍惚、夜裡睡不安穩,可以加酸棗仁(三錢)、茯神(一錢)。
- 如果元陰虛弱嚴重,可以增加熟地黃的用量,三錢或五錢都可以,以一整塊的熟地黃效果最好。
- 如果虛火旺盛而感到燥熱,可以加細辛(一、二分)、甘草(一錢)、生地黃(一錢)、童子尿(半杯)。
- 如果咳嗽,要減去五味子,加入天門冬、麥門冬、百合、黃柏、桔梗。
- 如果虛火侵擾心包,導致胸悶不適,可以加倍使用熟地黃、甘草。
- 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加倍使用麥門冬、五味子、熟地黃。
- 如果胸中有痰不舒服,要減少熟地黃的用量,去掉五味子,加入瓜蔞、貝母、薑汁、竹瀝。
- 如果坐立不安,可以加入百合、甘草。
- 如果虛火擾動導致腹痛、腸鳴,要去掉五味子,加入白芍、甘草。
- 如果精神不足,可以加入熟地黃、酸棗仁。
- 如果感到驚恐、心跳加速、肢體痠痛,可以加入當歸、地黃、酸棗仁、甘草、茯苓。
- 如果感到腰痛、骨頭痠軟,可以加入杜仲、補骨脂、生地黃。
- 如果虛火旺盛導致食慾旺盛,容易消化,可以加入玄參、細辛、白芍、童子尿。
- 如果肺部感到發熱,像杯子裡有火一樣,時而發熱時而正常,可以加入玄參、桔梗。
- 如果熱感從睪丸處開始,這是肝火引起的,可以加入柴胡來疏導。
- 如果元陽不足,可以加入人參、黃耆,更嚴重者可以加入附子。
- 如果虛火侵擾精液,導致遺精,可以加入山藥、山茱萸、枸杞子、細辛、蓮花蕊,同時服用六仙丹;如果體質強壯,可以使用知母,酌情加入,讓虛火不要影響元陽;如果尿後有熱滴現象,可以用二仙丹加龍骨、蓮蕊。
- 如果虛火在身體裡游走不定,出現時有時無的斑疹,發紅發熱,可以加入玄參、生地黃,增強滋陰力量來抑制虛火,並去掉五味子。
- 如果感到發冷,好像要感冒一樣,可以加入生甘草、童子尿,切記不要使用寒涼的藥物,只需要滋補陰液,虛火自然會消退,寒冷感也會消失。
手少陰心經虛弱的症狀:
如果手少陰心經本身就虛弱,白天勞累傷神,晚上性慾過盛損傷精氣,導致精氣不足以滋養心神,引起虛火上炎心經,會出現手心、尾椎、臀部發熱,時而發熱時而正常,心跳不穩、睡不安穩、容易驚恐、睡到半夜就醒來、早上反而想睡,舌頭感到焦燥、兩手小指有時會突然發熱,口鼻呼吸感到發熱、乾燥口渴,但沒有腐臭味,也沒有呻吟聲,只是感到筋骨發熱,沒有固定發熱的部位,這跟足少陰的症狀稍微不同,這時應該服用滋陰補心湯。
滋陰補心湯:
- 熟地黃(三錢)
- 當歸、官桂、麥門冬、生地黃、杏仁(各一錢)
- 白芍(二錢五分)
- 甘草、茯神(各一錢)
- 小麥(一撮)
- 大棗(三枚)
足厥陰肝經虛弱的症狀:
如果足厥陰肝經虛弱,導致眼睛突然紅腫,或者腳的大拇指沿著腳背內側到內踝一寸,然後到腹部兩旁,到左邊乳房下的期門穴,感覺有熱像蛇一樣移動,然後到胸部和胃部散開,這都是因為肝血不足導致虛火所引起的,這時應該服用滋水補肝湯。
滋水補肝湯:
- 熟地黃、生地黃、當歸(各一錢)
- 白芍(一錢五分)
- 甘草(一錢)
- 柴胡、玄參(各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