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千

《周慎齋遺書》~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寒熱

按之不鼓,為陰盛格陽者,寒水之本,與標相反也。諸陰脈至而從為脈證,似寒者,少陰之標也。按之鼓盛,為熱盛拒陰者,君火之本,與標相反也。是故不知相反者,逆標氣之陰陽而正治,則順本氣之寒熱而病如故,外則似順,中氣乃逆,故方若順,乃實則逆也。知相反者,順標氣之陰陽而反治,則逆本氣之寒熱而愈,故外雖用逆,中乃順也,此似逆而實正順也。知標與本,用之不殆,明知順逆,正行無間也。

若脈從病反,言證似陽者,脈亦從證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證似陰者,脈亦從證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證施治。(下文詳言脈證相反者之治法,當舍證從脈。然其中又有脈證相合,而病之真情實相反者,又宜反其證脈以施治。以總明病機千變萬化,學人之不可不細審而詳察也。

)如身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證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陰盛故也;面赤,戴陽,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用寒涼,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以少陰證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以逆氣象陽也。

若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往往欲坐井中,醫猶不悟,此是陰證,仍認為熱,復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或因嘔吐,或因嗽而發躁,蒸蒸身熱,如坐甑中,欲去衣近寒處,或飲食寒水則便振寒如故,上氣短促,胸中滿悶欲死,甚則口開目瞪,聲聞於外,而淚涕痰涎大作,其發躁須臾而已。六脈沉細而澀,按之而虛,是大寒之證。

以辛甘甘溫之劑飲之則愈。《活人書》:手足逆冷,大便閉,小便赤,或大便黑色,脈沉而滑,陽證似陰也。輕者白虎湯,重者承氣湯。傷寒失下,血氣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熱,故厥亦深,速以大承氣湯下之,汗出即愈。蓋熱厥與陰厥不同,熱厥者微,厥即發熱,陰厥不發熱,四肢逆冷,惡寒,脈沉細,大小便滑泄。

上二節,言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故反其證而治之。蓋證似陽而脈病屬陰,證似陰而脈病屬陽者,世尚能辨。若脈證俱似陰而病屬陽,脈證俱似陽而病屬陰者,舉世莫辨矣。許學士云:熙寧鄒守迪,因其猶子病傷寒,見其煩渴而汗多,以涼藥治之,遂成陰毒,數日卒。迪悼痛之,遂作「陰毒形證訣」三篇。

蓋傷世之意深矣!太陽膀胱之經,乃熱因寒用,且膀胱本寒,其經太陽也。太陽為標,有陽之名,無陽之實,謂其將變陰也。其脈緊而數,按之不鼓而空虛,是外見虛陽而內有真寒也。故仲景用薑、附久久煎之,不溫服而冷服,亦是治寒也。薑、附氣味俱陽,加之久久熟煎,取重陽之熱,瀉純陰之寒,是治本也。

白話文:

按下去沒有鼓動的感覺,這是陰氣過盛而將陽氣排斥在外的表現,是寒水在裡面的根本,和外在表現相反。各種陰脈出現且順著陰證表現時,看起來像是寒證,這是少陰陰寒外顯的現象。按下去鼓動有力,這是熱氣過盛而將陰氣拒絕在外的表現,是君火在裡面的根本,和外在表現相反。

所以,不了解這種相反關係的人,如果只按照外在的陰陽表現來治療,就會順著體內寒熱的根本特性,導致病情沒有好轉,外表看起來好像是順著病症治療,但內在卻是違背了病情發展方向。因此,開出的藥方看起來好像是對症的,但實際上卻是背道而馳的。

相反的,了解這種相反關係的人,如果按照外在的陰陽表現反向治療,就會逆轉體內寒熱的根本特性,使疾病痊癒。因此,外表看起來好像是逆著病症治療,但內在卻是順應了病情發展方向,這就是看似相反但實則是正確的做法。了解外在表現和內在根本,運用得當就不會有危險,明白順和逆,就能正確地實施治療。

如果脈象和疾病表現相反,也就是說,病症看起來像陽證,但脈象也跟著像陽證,而實際上這個病是寒證。病症看起來像陰證,脈象也跟著像陰證,而實際上這個病是熱證。所以,遇到這種脈象和病症相反的情況,都要反過來針對脈象進行治療。(以下會詳細說明脈象和病症相反的治療方法,應當捨棄病症表現,而依從脈象。然而,其中還有脈象和病症表現相符,但病情真實情況卻相反的情況,這時也應當反過來針對病症和脈象進行治療。總之,要說明病情變化多端,學習的人不可以不仔細審查和詳細觀察。)

例如,身體發熱、煩躁不安、面色潮紅,但脈象卻是沉而微弱,這是陰證表現出陽證的假象。身體發熱,是因為體內寒冷所致;煩躁,是因為陰氣過盛;面色潮紅,是虛陽上浮,下元虛弱的表現。如果醫生不了解脈象,誤以為是實熱證,反而用寒涼藥來治療,就會導致元氣消散,病情加重。《外臺秘要》說:「陰氣過盛而出現煩躁不安,想要坐到井裡的,應該用熱藥來治療。」所以張仲景用四逆湯加蔥白來治療少陰證面色潮紅的病人,目的是要逆轉外在表現的假陽之象。

如果寒涼藥進入腹部,周身的火氣遇到寒涼就會上竄,陰氣躁動到極點,常常會讓人想要坐到井中,如果醫生仍然不明白這屬於陰證,還以為是熱證,繼續投用寒涼藥,那麽病人死亡是必然的。或者因為嘔吐、咳嗽而引起煩躁不安,身體發熱像坐在蒸籠裡,想要脫掉衣服靠近寒冷的地方,或者喝冷水,反而會像以前一樣發冷顫抖,呼吸急促,胸悶難受,嚴重時會口張目瞪,聲音傳到外面,並且眼淚鼻涕痰涎大量湧出,這種煩躁只是一時的。六脈沉細而澀,按下去虛弱無力,這是大寒的證候。

用辛甘、甘溫的藥物來飲用就能痊癒。《活人書》說:「手腳冰冷,大便閉結,小便赤黃,或者大便呈黑色,脈象沉而滑,這是陽證表現出陰證的假象。」輕微的用白虎湯,嚴重的用承氣湯來治療。傷寒病沒有及時瀉下,導致氣血不通暢,使得四肢冰冷,這是伏熱在裡面的表現,所以四肢逆冷很深,應當趕快用大承氣湯來瀉下,排出汗液就會痊癒。熱厥和陰厥不同,熱厥表現輕微,四肢逆冷後很快就會發熱,而陰厥不發熱,四肢冰冷,怕冷,脈象沉細,大小便滑瀉。

上面兩段講的是,病症表現看起來像陽證,但脈象和病情屬於陰證;病症表現看起來像陰證,但脈象和病情屬於陽證,所以要反過來針對病症來治療。病症看起來像陽證,但脈象和病情屬於陰證,病症看起來像陰證,但脈象和病情屬於陽證,這種情況世人還能辨別。但是如果脈象和病症都看起來像陰證,而病情屬於陽證;或者脈象和病症都看起來像陽證,而病情屬於陰證,這種情況世上就很少有人能辨別了。

許學士說:「熙寧年間鄒守迪的侄子得了傷寒病,看到他煩渴多汗,就用涼藥來治療,結果造成了陰毒病,幾天就死了。鄒守迪因此感到悲痛,就寫了三篇《陰毒形證訣》。」

他哀嘆世人無知的用意很深啊!太陽膀胱經,是熱病要用寒藥來治療的情況,而且膀胱本身就屬寒,它的經絡屬於太陽。太陽雖然有陽的名稱,但沒有陽的實際,是因為它即將轉化成陰。它的脈象緊而且快,按下去沒有鼓動的感覺而是空虛,這是外表虛陽而內在有真寒的表現。所以張仲景用薑和附子長時間煎煮,不用熱服而是冷服,這也是治療寒證的方法。薑和附子的氣味都屬於陽,加上長時間煎煮,是為了獲取重陽的熱力,來瀉除純陰的寒氣,這是治療疾病的根本。